1、艾灸的养生治病效果好吗?
效果还是很好的。我之前也是身体虚弱多病,动不动就感冒发热。后来经一朋友介绍购买了一张河南大唐艾神健康科技生产的艾灸床,现在身体抵抗力明显增强,以前的一些小毛病也没了。你也可以买一张试试,或者去附近的养生馆里去看看有没有他们公司生产的产品。
2、哪些穴位对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传统中医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利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可以动手,无副作用。“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 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经验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穿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壮保健的要穴。
八、殷门穴
取穴: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2、两手掌分别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九、阳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方法: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2、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用力拍打各50下。
十、昆仑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3、涌泉穴养生治病的方法有哪些?
涌泉穴古代称地冲穴,位于足掌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的“井”穴。祖国医学认为,“肾出于涌泉”。“涌泉”即肾经经气像泉水那样涌出。对于肾,医学家们称它为“先天之本”;而足与地气相通,与肾经所系,寒湿邪气易于侵入涌泉犯及肾经,尤其是处于生理功能衰退的中老年人,对涌泉更应重视。
据记载,涌泉穴养生法作为一种民间自我保健方法,在宋代民间即已盛行。《东坡全集》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时的闽广地区很多人染有瘅气(疟疾),有个武官却多年安然无恙,且“面红腻,腰足轻快”。后来人们发现,他“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对,热摩涌泉穴无数次,以汗为度”。于是,很多人竞相仿效。后世名医将此疗法总结成“足心道”,先后传入日本和欧洲。如今又在美国、日本、东南亚和我国台湾省风靡。
涌泉穴养生治病的方法很多,现将几种主要方法作一简介。
1.擦涌泉穴位每日早晚,用一手握足趾,一手摩擦涌泉穴,至足心发热为止。随即将脚趾略略转动,并将足趾尽量屈伸,不少于百次。常用此法可使人步履轻捷、足胫强健,并可促进睡眠,使大小便通畅。
2.大烘涌泉穴用中药川乌(或草乌)100克,樟脑10克,共研为细末,用醋调制成弹子大小,置于足心踏住,足下放做人烘烤,温度以使人能耐受力度。同时用衣被围住身体,使汗出如涎,即生效。本法可治足部肌肉疲劳与足、膝等关节风湿疼痛等病。
3.灸涌泉穴未能用艾条或艾柱灸涌泉穴20~3分钟,每晚临睡前灸一次即可。
4.热水浸涌泉穴法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洗烫足部。或用热水泡洗双脚约15分钟后擦干,然后坐在床上,用右手把住右脚趾,用左手掌搓右脚心,前后搓、转圈搓,搓到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侧用同样方法搓。此法对防治老年性足部麻木、发冷、水肿和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有积极作用。
4、中医经络穴位真能治病?
中医针灸,养生保健,治疗疾病,效果好没有副作用。
5、为什么按摩有保健治疗作用
都有这种体验:当你不小心碰撞了身体某一部位,或扭了某一个关节时,只要皮肤没有破损,你都会自觉与不自觉地用手揉搓、按压受伤的部位。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按摩。按摩又称推拿,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及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以达到保健治疗目的的方法。按摩为什么能治病呢?中医理论认为,要维持人体的身体健康,必须使经络疏通,血脉流畅,阴阳调和。而按摩的作用,正在于流畅血脉,调和阴阳。人体一旦有病,往往影响经络和血脉的畅通;特别是筋骨和肌肉的损伤,更易引起经络阻滞,血脉淤结。用按摩方法可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其病即可痊愈。按摩的各种手法,均通过改善局部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等处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加快、毛细血管扩张、炎性渗出物吸收增多,从而加速局部浮肿和淤血的消散。按摩的手法很多,主要有按、摩、推、拿、揉、搓、掐、点及叩等9种。这9种方法,不论在医院,在家里,或外出旅游,均可应用。按摩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和机能衰退的病症,而且对于某些疾病,可以收到其他治疗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治疗效果,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肩周炎等。按摩的主要适应症有:头痛,头晕,神经衰弱,感冒,火眼,胃痛,高血压,腹泻,腹痛,便秘,遗尿,遗精,阳痿,疝痛,肥胖症,急、慢性腰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脊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截瘫,面瘫,四肢痉挛,落枕,腱鞘囊肿,扭伤,妇女痛经、月经不调、乳腺炎,小儿疳积、泄渲、遗尿、急慢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脱肛及近视眼等。由于按摩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很强的治疗方法,因此,使用不当往往可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不论是自我按摩,还是求助他人按摩,最好都先请教一下按摩专科医生,弄清哪些是按摩疗法适宜的,哪些是不适宜的,哪些是禁忌的。凡有以下情况,应禁忌按摩治疗: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结核和化脓性疾病,癌症的局部病灶,皮肤有破损,妊娠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另外,饥饿、疲劳、酒醉、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也应禁用按摩治疗。
6、即保健又强壮身体的穴位是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百合穴,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灸“足度三里”能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调整消化系统使版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和抗过敏功能,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权作用
7、保先天,养后天,哪些穴位是养生要穴,用好健康一生?
神阙、关元穴、足三里这几个养生穴。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并且,在有名的医学典<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近160个穴位的名称。你看,中医文化的源头又远又长,说明了它的奥妙很大啊!
所谓神阙其实就是人体的肚脐眼,在当我们还在腹中之时,便依靠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在出生的那一刻起,结扎后我们还是保留这样的命蒂。若是在平日里我们可以尝尝抚摸、轻按这个穴位,甚者可以用温通的艾暖灸之,可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以及和胃理肠的功效,帮助气血的运行。
关元穴位于脐带以下约三英寸处(即四指)。自古以来,它就被用作小肠的聚集点,小肠的气体通过这个点凝结并输送到皮肤。有养元固资的作用,有补焦的作用。古人称其为阴阳相通之地,老子曰:“形而上学,万事之门。”在现代临床中,它也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
足三里位于我们小腿外侧(约四指)和胫骨外侧指下方三英寸处,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脾胃疾病,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调节。具有健脾、健胃、调节阴阳、活络经络的作用。合谷穴位于人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作为第二掌骨桡骨的中点。合谷穴主要用于治疗某些面部疾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清热,促进杨起,帮助正气。这是一个特殊的点,以减轻疼痛,尤其是头痛和牙痛。只要揉捏这一点就能减轻疼痛。
8、什么是“保健穴”?按压保健穴对养生保健有哪些作用?
“保健穴”就是足三里穴。
中医针灸歌诀云:“若要安,三里常抄不干。”意思是说,若要使身体安康强健,就得经常灸足三里穴百。足三里穴位于膝盖骨外侧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度指处。在人身360个穴位中,具有保健养生作用的首推足三里,此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寓祛病延年之知功效。国外医学界也将此穴称为“保健穴”、“长寿穴”。因此经常按压足三里穴能调节胃液分泌,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道,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