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陈撄宁养生

陈撄宁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27 09:57:09

1、陈撄宁的书有哪些?

陈撄宁中国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 。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撄宁,字子修
陈撄宁
,号撄宁子(编者按:常有讹传所谓“圆顿子”之说,系台湾真善美出版社《中华仙学》一书之擅改。在陈先生若干文章中,仅有两处用到圆顿二字,他处均自称“撄宁”。圆顿为陈先生在龙门派之道号。),安徽怀宁人。清末秀才,毕业于安徽高等法政学堂。少年时体弱多病,不喜仕宦,羡慕仙学。遂遍历名山道观,寻师访友,钻研道藏,并结合西方医疗科学,亲身体验道教养生法。1939年,创办《仙学月报》。其对道藏书目重作分类,将七部十二类的旧名目一概取消,只就道藏原有1500种书的性质分为道家、道通、道功、道术、道济、道余、道史、道集、道教、道经、道诚、道法、道仪、道总等14类。1956年,其与各地道教界人士发起筹备全国道教组织。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后,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1961年,当选为会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其著作颇丰,涉及内容有丹道、史论等,共计有《黄庭经讲义》、《楞严经释要》、《教理概论》、《静功总说》、《老子第五十章研究》、 《静功疗养法》、 《仙与三教之异同》等近30余种。

2、陈撄宁的专研道学

<

3、陈撄宁的个人生平简述

陈撄宁,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道号“撄宁子”。原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典、精通诸子百家、学贯三教。十岁读《神仙传》,即萌生学仙之念。稍长,考中秀才。因患痨疾,从叔祖学医,同时试做仙道工夫,逐渐恢复健康。
1905年考入安徽高等法政学堂,两年后痨疾复发而辍学。
1908年起,为了学习养生方法,他离开家庭四处求师,得到一些丹法口诀,遇数位真师。
1912至1914年,住在姊丈乔种珊家,日往上海白云观通读《道藏》,遂探得道教丹术之底蕴。为了有所比较,他又去杭州海潮寺华严大学阅读佛经。旋赴北京,寻访高道。
1916年陈撄宁由京返沪,与西医师昊彝珠结婚,夫妻二人在上海民国路自设诊所行医。
1922年至1932年,陈撄宁与同志数人在家中进行了数百次外丹试验,终因军阀混战和日寇侵沪受到破坏,未获最后成功。1933年,张竹铭医师在沪创办《扬善半月刊》,特辟“答读者问专栏”,请陈撄宁主笔。陈撄宁利用这个阵地,大力提倡“仙学”,团结了众多好道之士,使之成为当时全国研究仙道的中心。
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扬善半月刊)被迫停办。
1939年,张竹铭医师又创办了《仙道月报》,陈撄宁仍为主笔之一。
1941年夏,该刊又因上海局势险恶而停办。此后,陈撄宁仍然坚持仙学的研究,并传授弟子。
1953年,浙江省政府聘请陈撄宁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56年秋,道教界人士倡议成立中国道教协会,陈撄宁被邀请为筹备委员。
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正式成立,他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文革”期间,中国道协被迫停止工作,陈撄宁托病住在北京医院。
1969年5月25日,陈撄宁示疾羽化,世寿89岁。

4、请问陈撄宁先生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陈撄宁(1880~1969),中国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仙学创始人。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撄宁,字子修,号撄宁子,安徽怀宁人。有“仙学巨子”之誉,道教界敬誉其为“当代的太上老君”。

陈撄宁为代表的当代新道家构建新道家学说的努力与历史上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是一种"经学忧患意识"形态之道统论的体现。在道教人才缺乏的现当代史上,陈撄宁代表了道家文化现代重构的洪大声音,体现了强烈的弘扬传统、复兴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的强烈要求,其在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的地位,与新儒家的冯友兰和新佛学的太虚大师差可比拟,在现当代史上,陈撄宁先生是儒释道三家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中道家文化现代转型的杰出代表,代表着一座三角鼎立的文化高峰。


5、想买陈樱宁的一些书籍,知道或读过有研究的来!!!

是的,《中华仙学养生全书》的确包括了其他的一些内容,买这一本绝对没错!如果我骗你,你就尽情地骂我!!!

6、道教养生之道这本书可以学习吗?

修道者,修自身也。
身明,心静,神清,自可达道。

推荐《copy道德经》、《太上清静经》、《易经》
现今于世,避世修zd道、潜修是很难的了。只有一边于凡尘修身修心修神,一边完善自己,这也是所谓的入世修道

我也修道,无事可相互印证下,呵呵

7、近现代道家高人有哪些?

一、刘名瑞

刘名瑞 (1839—1933) 顺天府宛平县人。字琇峰,号盼蟾子,别号敲蹻道人。《南无道派宗谱》载:名瑞自幼疾病缠身,家运坎坷。弱冠,父母双亡,自竭苦志。

及壮岁,参入军伍。因军功,职赏部厅队官。因公务至江南沛县,遇友人,赐以丹经,因感叹世事浮沉,遂弃职归山,隐遁玄门,皈依南无派。

二、陈撄宁

陈撄宁(1880年~1969年),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撄宁,字子修,号圆顿子,安徽怀宁人。中国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仙学创始人。

有“仙学巨子”之誉,道教界敬誉其为“当代的太上老君”。其著作颇丰,涉及内容有丹道、史论等,共计有《黄庭经讲义》、《道教起源》、《教理概论》、《静功总说》等近30余种。

三、任法融

任法融,俗名任志刚,第七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原籍甘肃天水市,生于公元1936年。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母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在易学方面主要研读易经、阴阳系统论、人体生物节律学等。

四、王理仙

王理仙,全真派高道,北京白云观第二十二代方丈,传戒律师。11岁时入私塾习儒业,读书六年。一兄一妹,父母劳累早逝,其长兄早已自立另居,王理仙靠劳动谋生并抚养幼妹。

24岁时,妹嫁,王理仙无意随俗浮沉,投奔怀德县杨大城子无量宫出家修道。师爷为王明露道长,师父赵至善道长。入道出家八年后(1943年),适逢沈阳太清宫金崇泽方丈在黑龙江双城县无量观开坛传戒,戒期一百天,他入坛受戒为“天字第一号”戒子。

五、傅圆天

傅圆天,道教全真龙门派大师。四川省简阳市九龙场人,1925年农历五月间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庭。父母皆信仰道教。1946年因家庭衣食艰难,且体弱多病,年及弱冠的傅圆天便投奔成都灌县水磨乡黄龙观出家,师傅张永平道长,从此成为全真龙门派道。

在家时曾上过几天私塾,不过略识文字,入观学道后,始因习经而刻苦学习文化。对道教圣典《道德经》有较深研究,不仅能背诵,且能用道教义理详解全文,依旨修持。凡与他讨论《道德经》者,莫不赞佩他的宏论博识及弘扬道教之卓绝精神。

与陈撄宁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