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肾病的防治与护肾养生

肾病的防治与护肾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26 20:03:48

1、肾病的保养和预防注意什么

一是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肾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恰玛古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毒,澄清尿液酸毒,从而真正的保护肾脏。 二是,参加有氧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第四,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糖尿病。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肾病远离自己。 第五,远离烟、酒。烟、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喝酒,极易导致人体的酸化,使得肾病有机可乘。 第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第七,肾病患者应禁房事、即使治愈后仍禁半年至一年,如对具体情况不清楚,一定要及时询问医生且遵医嘱。

2、肾脏病的预防与医治

一,应转诊到肾脏专科进行CKD的确认、病因的筛查及治疗计划的确立。CKD是慢性肾脏损害的一个统称,是由很多疾病组成。对于每一例疑似是肾脏病者,我们要回答下述问题:①真的是肾脏病吗? ②假如是,那么是属于哪一个肾脏病综合征? ③这综合征的根底疾病是什么? 和④肾功能损害程度。
常见的肾脏病可归纳为两大类,即肾小球疾患和肾小管、间质疾患。肾小球疾患的特征是;有较显著的蛋白尿(常>1.5g/24h)和血尿(可为镜下或肉眼血尿):如有大量蛋白尿(>3.5g/24h)或肾小球性血尿(尿畸形红细胞),便可以肯定是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患的特征是:蛋白尿常为轻度(<1.5g/24h),尿沉渣检查仅有白细胞,有些病例可有特殊的肾小管功能障碍。

3、肾病的中医养生疗法有什么?

按摩疗法,也是肾炎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以按摩部位来分,可分为头面颈部按摩、胸腹部按摩、腰背部按摩、肢体按摩、足部按摩等,长期坚持,也有一定作用。当然,肾脏病患者进行按摩治疗,仅是一种辅助措施,对此患者应有所认识,应该全面理解肾脏病的综合治疗。适用于肾脏病患者的常用保健按摩方法较多,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运用,对所用穴位不明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准穴位,方可进行。

腰部自我按摩

(1)推法

用两手掌根部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推动,动作要快速有劲,直至发热为止,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具有补肾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2)摩法

用两手掌擦热,按摩两侧腰部,每侧50次,每日早晚各做1次。有补肾壮腰的功效。

(3)捶法

用两手握空拳,前后来回捶击双侧肾区,或结合捶击与其对应的腹部,每次20下。具有通经活络、行气化淤止痛的功效(伴有血尿者,不宜用此法)。

本法重在腰部,通过自我按摩,对肾脏病患者具有补肾壮腰、舒筋活络、祛风除湿、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自我穴位按摩

(1)浴面

两手搓热,手指并拢,手掌摊开,紧贴面部,以双手中指的指腹部为先导,分别从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开始,沿鼻柱两侧缘向上推擦,经目内眦、眉头等处到达前额部,然后两手左右分开,横推至两鬓,两掌心也随之掩眼而过,由两鬓再向下,经过颞部的太阳穴及耳前、面颊等部,返回到鼻翼两旁之起点,再重新开始,按上述路线循环进行。浴面具有畅通气血、祛散风寒、明目通窍、醒脑提神及美容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头痛、神经衰弱等。对肾脏病之体虚易感冒者甚宜。

(2)擦鼻

用两手中指指腹擦鼻的两侧,由攒竹至迎香。具有通鼻开窍的功效。适用于防治肾脏病引起的体虚感冒。

(3)运顶

五指略为张开,按于额上,由前向后,顺手运顶摩发,宛如梳头之状。因五指分开,正好作用于分布在头顶部的五条经脉,头领两侧又是胆经的分野,故运顶具有疏通气血、散风行湿、清泄肝胆之火的功效,适用于防治肾脏病之高血压、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症。

(4)抹项

两手手指相互交叉,手掌合拢,抱于脑后项枕部,掌根部分别安置于后枕骨下项后大筋(斜方肌)外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后沿着脊柱,由上往下按抹数次。风池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停风之所,治风之穴”,用力按抹,可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宣肝胆之火、清耳目之热。适用于防治感冒、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对肾脏病高血压型及体虚易感冒者均宜。

(5)推胸肋

用一手的手掌平放在同侧胸部的乳头上方,斜行向下推抹,途经前胸正中两乳头之间(膻中穴),推向对侧的胁肋部。推胸肋法有宽胸利气、止咳化痰、平喘降逆、疏肝利胆、和胃消食、散淤除积等作用。经常练习,可产生增强呼吸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宜散郁滞之气血等综合效应。对肾脏病引起的水肿、高血压、纳差等均有效。

(6)揉中脘

以一手掌大鱼际部紧贴中脘穴,另一手叠于掌背之上以助其力,两手协调作顺时针方向揉动。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之功。适用于肾脏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见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

(7)摩腹

用一手手掌心掩于脐部,另一手手掌重叠其上,从脐下两横指处的气海穴开始,手掌紧贴腹壁,作以脐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直径由小到大、呈螺旋状的揉摩运动,一直扩展到整个腹部,如此反复数次。摩腹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化湿散淤、利水通淋、补气生血、温养下元。因六腑以通降下行为顺,脐下气海穴为“元气蓄藏之海”,故摩腹不仅能理气通腑,而且能激发振奋元气而起强壮作用,是较常用的自我保健法之一。适用于防治肾脏病所致之消化不良、腹胀、泄泻及下元虚冷、夜尿频多等症。

(8)擦少腹

两手掌分别紧贴两侧肋部,由外上向内下方斜擦。具有温补脾肾的功效。适用于肾脏病之脾肾阳虚症。

(9)搓腰

两手掌根紧按腰部脊柱两侧,稍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劲,配合腰部活动,以腰部发热为度。搓腰活腰有壮腰健肾作用。如同时按摩两侧肋部,谓之“运动水土法”。“水”指肾、“土”指脾,具有加强脾肾两脏功能的作用。适用于肾脏病之脾肾两虚症。

(10)揉腰眼

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按揉腰眼穴。具有健腰益肾作用,适用于防治肾脏病的腰酸腰痛。

(11)捶骶

手握空拳,敲打骶部,两拳交替,一起一落。用劲轻重适当,灵巧而有节奏。因骶部正中一线为督脉的起始段,捶之可振奋督脉(注:督脉行于背部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的阳气,上病下取而用于肾脏病之高血压,若将捶打范围扩大至两臀部,对防治腰腿痛也有较好效果。

(12)拿肩

以一手的四指指端与拇掌部相对合,用力攀拿对侧肩胛骨上的斜方肌腱,食指、中指指端着力于肩井穴处。然后,一捏一放,一紧一松,逐渐向肩胛、肘臂处挪移,可直拿至腕掌。拿肩法可通行气血:拿曲池穴(臂弯纹头外侧)能疏风解表、清热降压。适用于肾脏病之高血压或伴有风热感冒者;拿内关穴(掌侧腕上约两横指处)能和胃宽胸、养心安神,适用于肾脏病及尿毒症而见恶心、呕吐、胃病、纳差、心慌、胸闷等症。

(13)运膏盲

两手自然下垂,转摇两侧肩关节,带动肩胛骨,以作用于背部的膏盲穴。适用于肾脏病体虚日久或伴有肩背酸痛者。

(14)揉膝

膝关节屈曲,将两手掌近拇指根的大鱼际肌部,分别同时紧按在膝关节髌韧带两侧的凹陷处(膝眼穴)。随后带动该处皮肉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一膝揉毕,再揉另一膝。揉膝有和气血、活筋络的作用。揉完膝眼后,膝内侧手掌上行至大腿内侧距髌骨上缘二横指处的血海穴按揉,可活血通经,清血分之热。适用于治疗肾脏病之血淤有热者;同时膝外侧手下行至外膝眼下四横指处的足二里穴按揉,可健脾扶正、和胃降浊,是肾脏病以脾虚为主者的必选穴,也是常用的强壮穴之一。

(15)擦足

屈膝盘腿,用一手靠小指一侧的手掌部,反复摩擦对侧一足的内侧面或底部。一般从内踝的后方开始,经内踝向下,斜行至脚掌心,来回摩擦。因“湿从足入、寒从脚起”,上述按摩部位是足少阴肾经的一部分,常行擦足之法,可促进肾气流动、精气充溢,既能温肾壮阳,祛除寒湿之邪,又能引热下行、导火泄降,此即所谓“引火归原”法。适宜于肾脏病患者长期习用。

五步按摩法

(1)头面颈部按摩

包括揉按双侧风池穴,面部双侧迎香穴,推揉鼻梁两侧及颈旁诸穴位,指压双侧太阳穴,有疏风散邪之功,可预防感冒,减轻鼻塞、咽痛、头痛等症状。

(2)胸腹部按摩

可用双手大鱼际,轻轻叩打胸前膻中穴,推揉水分、中脘、下脘诸穴,而后顺时针绕脐按摩腹部36周,逆时针绕脐按摩腹部36周。有宽胸理气、和胃消胀的作用。大便不畅者,点按左天枢穴;大便不通者,双手掌相叠,由右上腹到左上腹再到左下腹,推揉36次,以产生便意为佳,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4)肢体按摩

取双手合谷穴,腕上外关穴,下肢足三里穴,三阴交俞穴,腿后侧承山穴,以手按捏穴位,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足三里穴则应作为重点点揉捏按,以益气培元,增加机体抵抗力。

(5)腰背部俞穴

脊柱双侧华伦夹脊穴及肾俞、脾俞、志室、腰阳关诸穴,由家属用手掌自上而下推揉。患者也可自我拍打腰部诸穴。有补肾强腰、疏通经络的功效,可减轻腰痛症状。

(6)足部按摩

取照海、太溪诸穴,指压点按。并于每天晚上温水泡脚30分钟,搓涌泉穴100次,有引火下行、补肾归元的作用,对治疗肾炎、高血压等有一定益处,可改善头晕、口舌生疮等症状。

4、如何养肾护肾

5、肾炎如何保养

肾炎的生活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劳累,去除感染等诱因,百避免接触肾毒性药物度或毒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和控制情绪等以及合理的饮食。问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临床症状好转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答3g以下。肾功能回正常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优质动答物蛋白为主。少尿者应限制液体入量。

6、预防肾病的日常保健方法?

冬天注意保暖
调查发现,在冬天不论是肾功能恶化或是洗肾的新病人,都远超过其它季节,百主因低温下血管收缩,血压窜升。小便量减少。血液凝结力变强。容易使肾脏出问题。
2、不乱吃药
许多市售的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不要不经医师处方乱吃。对医师处方的抗生素、止痛药也应该知道其副作用。
3、不暴饮暴食
吃太多蛋白质和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此外,运动饮料含有额外的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需小心这类饮料。
4、治疗感冒
若感冒去了又来,或是感冒后。有高血度压、水肿、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肾脏科医生做筛检。
5、适量饮水不憋尿
尿液潴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后容易繁殖细菌一样,细菌会经由输尿管感染肾脏。
6、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
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会造成血管硬化。而肾脏就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内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脏坏得快。
7定期检查
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容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检查。女性怀孕时肾脏负担会加重。应该监测肾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症而变成尿毒症。
陕西平民医院肾病治疗中心专业治疗肾病,还需要了解其他关于肾病的信息可以去他们网站上了解、

7、护肾知识:哪些因素会加重肾脏负担

8、肾病的防治原则

如果说要简单明了的话,那么就是:(1)注意日常饮食、加强身体锻炼。使自己少生病,少吃药。减少对肾脏的压力。(2)勤观察自己和肾脏有关的生理现象。如:尿频、尿急、尿涩痛、尿短淋沥、尿赤黄、腰痛、腹胀痛等。(3)做为女性,最好做定期的体检,及时的发现问题。
祝你健康快乐。

9、肾的保养有哪些

1, 食物养肾:养肾食物很多,但最有效之物当属动物肾脏。猪、狗、羊、牛之肾脏均有养肾气、益精髓之作用。肾虚腰痛、遗精、遗尿等症均可以食动物肾脏来补益。如羊肾甘温,可补肾气;猪肾咸平,有助肾气、利膀胱功能,对肾虚浮肿亦有效;狗肾性平,最适合肾虚体弱,手足发冷之老年妇女患者。 2, 药物补肾:肾阴虚可常用六味地黄丸,其中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等有补肾阴之效。肝肾阴虚,两眼昏花,以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为汤。肾阳虚型可选用肾气丸,即以六味地黄丸另加桂枝、附子。另外,人参、首乌、黄芪、甘草、胎盘、虫草等药也有强身补肾,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 3, 节欲护肾:养肾就是养精,养精必须节欲。汉代名医张景岳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房劳过度,精气外泄,易耗伤身体;节制房事,保养精气,即能抗衰延年。但也不可过分抑制性欲,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和心理不畅而影响身体健康。 4, 浴足助肾:在睡前用温水泡脚,可引血下行,补益肾气,安定心神,有助于安睡。清代有位总督,晚年有"养生秘诀":"晨散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就强调在睡前用热水泡脚。这种足浴,水温应在40度左右,时间不少于5分钟,双脚要不停地互相摩擦,出浴后,立即揩干,并用手在脚心揉擦二、三百次。 常咽唾液能滋养肾精,润泽肌肤毛发;多饮水可防津液耗损过多等。总之,老年疾病及早衰多源于肾精亏虚,真元耗散,阳气衰竭,故中老年人应注意保养肾气。

与肾病的防治与护肾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