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常站浑圆桩,有什么养生效果?
经常站浑圆桩,对养生有一定的效果的。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来阴阳和调则百病不生,阴盛阳衰则机体失调,阴沉阳亢则脾气暴燥。因此,养生长寿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平秘阴阳,调和心态源,这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浑圆功夫的内修内养原则是超越自我,超长寿百的生存。其具体的内修法也就是进行生理上阴阳平衡的修炼,即从“独立守神、抱圆守一”的浑圆养生桩修炼开始。浑圆养生桩是浑圆功夫中的基本养生手段度,也是积蓄高能量,调整心态阴阳平衡的唯一方法。其以五内环境的内炼为主,把浑圆知功夫特有的“麻热胀”意识作为体内感应的诱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使身心发生全面的变化,达到身心的高度自然净化、平衡肌体身心状态,从而道起到养生治病、强身健体,超长寿生存的目的。
2、养生桩松肩五部曲
预备式:两脚与肩宽,膝盖部稍弯曲,感觉"咯噔"一下即可,目视前方
1. 双手抬起,两臂平行与肚脐高
2. 双手保持原位不动,双肘稍微向外展开,双手在脐上的位置
3. 双手抬到比百双肘稍高的位置,双手略高于肩
4.双肘再稍抬高,但仍略低于双手
5. 双手十度指自然张开,双臂在胸前做抱球状
此时就可以称为"抱住健康"了,因为肩部放松了,气沉于小腹,人才处于放松状态中。小腹也是修炼家称之的下丹田所在之处,小腹沉实了,人的阳气也就旺盛了。
很多人认为站养生桩就是站着不动,这是非常错误的,人在站养生桩时犹如大树,不是不动,而内是生生不已之动。站时需用意体察一下全身,保持浑身上下关节似曲非曲。想象自己站在齐胸深的温泉当中,前后左右有水波轻轻晃动,身体不做中流砥柱,但随之晃动。站养生桩过程中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幸福的经历,仿佛整个身子融入到温暖的泉水之中,从里到外都暖洋容洋的。一切烦恼之事随波而去,疾病也会随着水波的荡漾,远离我们的身体。
3、站桩 高桩有效吗
很有效,高桩的养生效果很好 当然如果有明师指点还可以出功夫
4、站桩和马步的区别是什么
现在一般说“站桩”,大多数其实指的是“养生桩”,腿弯曲度比较小,蹲的比较高,强度小,锻炼时间要求比较长,属于“养大于练”的医疗养生运动;马步桩作为体育运动,更适合身体素质比较好的青壮年,多病体弱的人不宜;所以虽然二者都属于传统健身强身“站桩”的范畴内,但是版适应人群不同。(附带说几句,其实养生桩也有站的很低的练法,类似高马步桩,但是需要向懂行的专业老师学习,不可自己权盲修瞎练,容易有流弊,一般自己随便练练养生的朋友,还是以高位养生桩为主比较好。)
5、练武国忠的养生桩会不会变胖啊 不是说站高桩会增肥吗
肥和壮不是一个概念,站桩会变得强壮,大吃大喝不运动才会肥胖。
6、中医养身站桩
站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 站桩时闭眼,容易站不稳。要双目微睁,目视前方,这样不仅可以去昏沉,亦可疗目疾。 2当腿部肌肉颤动或身体发生摇摆时,注意控制,以免前倾后倒,影响炼功效果。 3站桩前不宜饮酒,饮酒后不宜站桩。 4饭饱之后,休息半个小时,才可站桩。空腹亦不可站桩。 5.大悲、大怒、情绪波动之时,不宜站桩。 6.过度疲劳不宜站桩。 7女子月经期间,如有不适反应,不宜站桩。 8.失眠者上床前站一会,可以睡个好觉,但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引起兴奋,更加难以人睡。 站桩之道,不加任何意守,不讲丹田呼吸,不论时间方位,不拘场地。 楼主可加我为好友给你个人整理的养生资料
7、太极拳站桩,到底是站高桩好,还是站低桩好,还是高低配合着站好呢
由高到低,依功力而定
能站低桩,是因为功夫到了才下去的
不是你想下去站低桩就逼自己下去硬顶的
先高吧
8、站养生桩有什么具体的细节要求?
养生桩也有很多种,这里主要围绕平步撑抱桩来讲。撑抱桩是众多桩法中最基本的桩法,将来也是最高级的桩法,不论是养生桩中的平步撑抱还是技击桩中的丁八步撑抱都是如此。故而这两种撑抱桩都曾一度被称之为“浑圆桩”。因此,虽然养生桩有很多种不同的练法,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只要可能还是多站站撑抱桩。
具体的姿势这里就不强调了,任何一本书上都可以找到,这里只强调一些要领。不要小看这些要领,“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站桩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领起主导作用。
一、双膝微曲。
双膝微曲是基本要求,关键是曲多少合适。我们要求站立之后,双膝放松一软刚好有个台儿,这是最舒适的状态,我们要保持的就是这个状态。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说法,因为意拳的桩法是很丰富的,而这么丰富的桩法并不是白白设立的,它们各有各的用处,想站低桩的话自然有低架子的桩法供我们练习。而对于这个桩法,我们求的就是舒适,——在舒适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实感,在舒适中达到“浑圆扩大,空洞无我”的境界。
二、肘下压木板。
在刚开始站桩的时候,初学者最难放松的就是肩部,时常是还没站多长时间已经酸痛难忍。很多朋友往往是凭一开始的热情坚持一段时间,这样有效果还好,如果没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废了。其实,如果大家注意到并做好“肘下压木板”这个要领,就可以较为容易的度过这一关。
意念诱导:齐胸高的水上浮着一块木板,想象自己将肘部放在这个木板上,放松肩部,仅用足够保持间架的力量就足够了,细心体会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觉。在今后的锻炼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现象,都要首先检查压木板的感觉是否丢失了。
三、脚跟踩蚂蚁。
在初学站桩时,很多人对“脚底重心”这个问题比较头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学中也各不相同。我们不强调重心在哪里,而是强调一点——“脚跟踩蚂蚁”。踩重了蚂蚁就死了,踩轻了蚂蚁就跑了,这样能保持脚底的弹性。大家在将来的试力发力中逐渐体会到这样训练的好处。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这样说“一人发给你两只蚂蚁,伴随你们终身,不要让它死掉,也不要让它跑掉。”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脚跟踩蚂蚁”意念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今后的练功过程中,这个要领要贯彻始终。
四、真实的抱球感。
在间架的调配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细节上的要求。这些要求不能说没用,然而,由于过多和过于分散,往往会让初学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反复调配上,还时常丢三落四,记起这个忘了那个。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寻找真实的抱球感。
寻找真实的抱球感不是让你真的拿一个球抱着,而是要求练习者一方面在动作上要像真的抱起来一个气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导怀中的球体逐渐涨大。你会发现,当你的动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时候,你的身体也已经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几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适得力。
舒适得力是站桩一个重要的要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却不多。不是这个要求难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苦练出真功”的常规思想所引导,从而放弃了“舒适得力”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舒适得力”的原则,站桩多长时间让自己的身体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桩之前已经自己给自己下了目标“这次我要站XX分钟”,这样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适得力的原则,而且还很容易思想上先紧张起来,这样也失去了“放松”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们在养生桩乃至今后的训练中将要反复强调的几个要领。当然,其他的要领肯定还会有,但是笔者认为初学者只要注意并遵循这五个要领可以较容易的找到感觉,而在将来高级的练习中遵循这五个要领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大成拳的养生桩练多久有效果
养生桩是大成百拳一切训练的基础,因此大成拳训练从养生桩开始。养生桩是培养体质的根本练习,大成拳的整个训练体系最终还是要回到养生桩,以养生桩圆融万法,以养生桩调养心性。度大成拳的训练内容如果粗略的分成消耗体力性练习与休息性练习两大部分的话,那么除养生桩外,其它练习都可归入消耗体力性练习,养生桩相对来说是休息性比较强的。在养生桩的练习中,身心知最易于放松,而越是高度的放松,身体动作越能够做到敏捷流畅的变化道,对敌时越能够做到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所以各种训练都做完了,最后一步就是归根返本、调养心性,回到养生桩去。
一般通过一周乃版至一月的养生桩练习即能产生以下效果:睡眠改善、食欲增强、精神转旺、力量增加、动作敏捷等等。若是有识有志之士,用心钻研,苦习不权辍,则会发现养生桩实乃入道之门径,它与丹道是息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