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奶牛营养生理

奶牛营养生理

发布时间:2020-07-26 09:36:47

1、几种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

摘 要:奶牛很多疾病的发生直接或间接与奶牛饲养不当有关,特别是奶牛日粮营养不平衡,营养不足或过盛引起的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使奶牛体质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发生死亡,给养牛者造成经济损失。营养代谢性疾病,种类多,现介绍常见的几种营养代谢疾病,供养牛户在生产中注意预防。

2、奶牛成长分几个阶段

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需要,可分4个主要阶段:
①犊牛(6月龄以内)培育,须从妊娠后期就加强母体营养。犊牛出生后,尽早喂给初乳5~7天,然后转喂常奶,60~90天断奶。及早补饲精粗饲料,以利消化器官发育。
②育成牛(6月龄后至产犊前)饲养,与公牛分开,饲以大容积优质青粗饲料,并适当补充精料及矿物质饲料。如有条件以放牧饲养为宜。
③泌乳期饲养管理。日料组成应力求多样而营养全面。一般每产3~4千克牛奶需喂给1千克精饲料,粗纤维以占日粮总干物质的15%~20%为宜。随着泌乳量逐日上升营养需要也加大。为避免泌乳高峰期母牛消瘦,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供牛自由采食,并可用电子设置自动控制给料。
④干乳期(产前2个月左右至分娩前)饲养管理。母牛在干乳期可弥补由于长期泌乳或因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发育而导致的养分亏损,并为下个泌乳期准备条件。干乳期一般60天左右。这时期按日产奶10~15千克营养需要饲养,同时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并加强运动。

3、如何根据奶牛体况评分判断奶牛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奶牛的体况评分就是对奶牛的膘情进行评定。通过了解牛群的体况评分,可以对饲养效果进行评估,为制定饲养措施、调整日粮配方及饲喂量提供依据。体况评分也是评估奶牛健康状况的辅助手段。
大群饲养的奶牛常不可避免地出现过肥、过瘦现象。如果肥瘦程度与该牛应处的生理阶段不相匹配,则说明牛的日粮组成或喂量不当,或机体的消化吸收出现障碍和代谢紊乱,从而降低潜在的产奶能力,浪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降低奶牛的繁殖力,甚至产生亚临床或临床疾病,导致经济损失。如临近分娩时,奶牛的体况评分达5分,即过肥,就易发生肥胖综合征(脂肪肝综合征),可能表现为酮病、胎衣滞留、子宫炎、食欲减退、产奶量低等。但是,如临近分娩时体况评分为2分,即过瘦,表明奶牛没有储存足够的体能以支持产奶负担,在产奶早期和盛期,就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机体能量负平衡,导致产奶高峰值低,高产奶量的持续时段缩短,产奶量低,影响繁殖和健康。因此,通过体况评分,可以及时调整奶牛日粮营养,消除不合理的营养供给,纠正不当的管理方法,促进奶牛的健康,对养好奶牛十分必要。

4、奶牛的饲养标准是什么?

根据畜禽的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等条件,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所制订的畜禽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量,称之为饲养标准。奶牛饲养标准是对奶牛生长、产奶、妊娠、维持等活动所需养分总体要求的描述或计算值,它代表了奶牛一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量或有关养分的浓度。奶牛饲养标准的数据是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和实践的修正下得出的,因此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饲养工作者制订饲养计划、配合日粮的重要依据,是生产正常化并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技术资料。我国现在使用的奶牛饲养标准是《奶牛饲养标准与营养需要(2000)》。2000年制定的饲养标准中有奶牛的日粮干物质含量、奶牛能量、产奶净能、可消化粗蛋白质、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并按奶牛的生理阶段分为成年母牛和妊娠母牛维持的营养需要、每产1千克奶的营养需要、母牛妊娠最后4个月的营养需要、生长母牛的营养需要、生长种公牛的营养需要量和成年种公牛的营养需要量,每一阶段又有详细的需要条件。生产中只要查找符合条件的营养需要即可。但是,这些数据都是平均需要量,奶牛对各种养分的需要会因个体、环境条件、生产阶段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因此,这个饲养标准是一个参考量。

5、奶牛的营养有哪些

粗纤维时奶牛必需的营养物质,除能提供能量及合成葡萄糖和乳脂的原料外,也是维持奶牛消化机能所必需的。粗纤维性质稳定,不易消化、容积大、吸水性强,能充填消化道给动物以饱感。还能刺激消化道黏膜,促进消化道蠕动,促进未消化物质的排出,保证消化道的正常机能。

6、奶牛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1)水 水是高产奶牛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饲养过程中必须随时供给充足、清洁、新鲜的饮水。一般一头高产奶牛每天大约需要饮水80~100千克,尤其在气温高的环境中,奶牛饮水大量增加,更应供足饮水。

(2)能量 能量是维持高产奶牛正常生理活动及生长、繁殖、泌乳所必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其中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最大;在正常情况下,高产奶牛需要的能量约占总采食营养物质的70%~80%,日需要量为84~168兆焦。能量较高的饲料有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等。

(3)粗蛋白质 蛋白质是乳牛所必需的重要养分。乳牛日粮中,在保证供应充足能量的同时,应给予充足的蛋白质饲料。例如,日产25千克奶的牛,日粮中粗蛋白质应占20%。实践证明,在蛋白质缺乏的情况下,即使能量充足,也会降低生长速度和泌乳量,甚至影响到母牛的身体健康和繁殖能力。含粗蛋白质比较高的饲料主要有动物性饲料60%~80%和油饼类饲料30%~48%。

(4)矿物质 ①钙:产奶牛每头每天对钙的需要量为15~25克(维持需要),每产1千克奶需要增加2.5~3.0克,所以产奶牛每天钙的需要量为50~125克。若按干物质计算,钙的需要量占日粮干物质的0.5%~0.6%。②磷:产奶牛每天需要磷为11~12克(维持需要),每产1千克奶需要1.7~2.4克,所以产奶牛每天磷的需要量为40~80克。按干物质计算,磷的需要量占总日粮干物质的0.3%~0.4%。但日粮中钙磷比要适当,通常要求钙磷比为1∶1或2∶1,就能满足需要。③镁:产奶牛每天镁的维持需要量为2.0~2.5克,每产1千克奶需要0.12克。按干物质计算,饲料中含0.2%的镁,即可满足最低需要量。④硫:高产奶牛日粮中每千克饲料应含硫2.3~2.6克。硫不足时可用硫酸钠补充。⑤钾:高产奶牛对钾的需要量约占日粮干物质的1%。⑥食盐:产奶牛对食盐的需要量以钠计算,约占干饲料干物质的0.18%或占精料量的1%。⑦微量元素:通常饲料中含有足够的微量元素,可以满足奶牛的需要。但高产奶牛则会出现缺乏某种微量元素的现象,所以配合日粮时要补加微量元素盐类。组成为:食盐95.6%,铁0.6%,铜0.033%,钴0.004%,锌0.4%,锰0.1%,碘0.1%。

(5)维生素 牛虽然能够借助瘤胃中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B、维生素C和K,但不能完全满足高产奶牛的需要。维生素A、D、E在瘤胃里则不能自行合成,必须靠饲料中供应。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饲料中虽然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奶牛能够在体内把黄色的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高产奶牛日粮中必须注意添加维生素。

7、奶牛的营养健康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奶牛的营养健康,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五个方面营养需要的满足与平衡。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因品种、年龄、性别、生产目的、生产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能量方面 如能量不足,会出现犊牛或育成牛生长速率降低,初情期延长。产奶牛由于体组织中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的沉积减少,使躯体消瘦和体重减轻,产奶量降低,而且对健康和繁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能量过剩,在中低产奶牛中,过剩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沉积于体内(包括乳腺),往往使躯体过肥。
(2)蛋白质方面 蛋白质不足,可导致牛消化机能减退,生长缓慢,体重下降,繁殖机能紊乱,抗病力减弱,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异常,严重影响牛的健康和生产;蛋白质过剩一般不会对机体造成危害,但会造成饲料浪费,同时增加排泄到环境中的氮、磷量,加大对环境的污染。
(3)维生素方面 维生素虽然在饲料中含量甚微,但对机体的调节、能量的转化和组织的新陈代谢有极重要作用。如缺乏往往会导致相应疾病,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干眼病,繁殖机能出现障碍,被毛粗乱。
(4)矿物质 矿物质中的常量元素如钙、磷等(占体重的0.01%以上),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占体重的0.01%以下)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在体内用作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如钙、磷是骨骼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第二,有些是生理代谢或酶类的成分,比如铁、锌等,是多种酶的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铜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缺乏往往会导致贫血,骨代谢异常等。第三,矿物质在乳品生产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牛奶干物质中的矿物质是5.8%。
(5)水 水分约占牛体重的60%~70%,若失去水分占身体10%,就会使奶牛脱水死亡。牛奶中85%以上是水分。所以,水在营养素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奶牛对于水分的需要量,受气候、产奶量、采食量及饲草性质和种类的影响。生产中,一般让奶牛自由饮水,满足其量的需要。还要保证水质良好,清洁无污染。冬季水温不要低于5℃。

8、奶牛的饲料营养标准

根据畜禽的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等条件,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所制订的畜禽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量,称之为饲养标准。奶牛饲养标准是对奶牛生长、产奶、妊娠、维持等活动所需养分总体要求的描述或计算值,它代表了奶牛一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量或有关养分的浓度。奶牛饲养标准的数据是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和实践的修正下得出的,因此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饲养工作者制订饲养计划、配合日粮的重要依据,是生产正常化并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技术资料。我国现在使用的奶牛饲养标准是《奶牛饲养标准与营养需要(2000)》。2000年制定的饲养标准中有奶牛的日粮干物质含量、奶牛能量、产奶净能、可消化粗蛋白质、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并按奶牛的生理阶段分为成年母牛和妊娠母牛维持的营养需要、每产1千克奶的营养需要、母牛妊娠最后4个月的营养需要、生长母牛的营养需要、生长种公牛的营养需要量和成年种公牛的营养需要量,每一阶段又有详细的需要条件。生产中只要查找符合条件的营养需要即可。但是,这些数据都是平均需要量,奶牛对各种养分的需要会因个体、环境条件、生产阶段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因此,这个饲养标准是一个参考量。

9、奶牛发情控制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世界上的奶牛品种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黑白花奶牛体型最大,产奶量也最高,因此,黑白花奶牛在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如何抓好奶牛的配种繁殖技术是发展奶牛产业的关键。要想使奶牛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就要保证奶牛的正常生理机能,要进行适时的配种和做好奶牛的发情鉴定工作,最后达到连年产犊的目的。
研究证明:在奶牛的不孕症中,70%以上是饲养管理失误而造成的,所以要实行科学的饲养方法,提高母牛的体质,从而提高奶牛的受胎率。要想获得更多的高产后备奶牛,做好平时的发情鉴定和进行适宜的配种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当前奶牛饲养者应当更加关注的问题。只有做好了奶牛的发情鉴定和适时的配种,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高产奶牛和生产更多的优质牛奶,也为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牛群奠定了基础,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在奶牛生产中繁殖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及时更新和产量的提高。影响奶牛繁殖的问题很多如:遗传性,激素紊乱,子宫炎症, 营养,人工授精技术,液质量,生理缺陷等。
母牛性成熟后,每隔21 d发情1次,每次发情持续时间,黑白花奶牛平均为6~36 h,母牛出现第1次发情,尚不能配种,因刚达到性成熟,个体较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等到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才能进行第1次配种。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健康牛群一般的母牛具有正常发情周期和明显的发情表现,而某些饲养管理较差,严冬盛夏季节的舍饲牛群,产奶量高的母牛往往会出现发情不规律$和发情表现不明显等情况,给发情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提高母牛发情鉴定的技术水平,掌握有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奶牛的发情鉴定发情鉴定的目的是将发情母牛找出来,进行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兽医临床中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外部观察法:主要根据母牛的外部表现和精神状态来观察判断母牛的发情状况。发情前期,母牛表现不安,从阴道中流出稀薄透明的黏液,发情早期表现母牛表现兴奋不安,比较敏感易躁动,活动量增加。而未发情的母牛比较懒散,发情早期母牛吼叫频繁,放牧时经常离群,频繁走动,两耳直立弓背,腰部凹陷。闻嗅其它母牛的生殖器官,体温升高。闻嗅其他牛,发情早期母牛常常追赶其它母牛试图爬跨,在凉爽的季节以及其它母牛存在的条件下爬跨频率比较高,但其本身并不接受其它牛爬跨,不同但不接受公牛和其它母牛的爬跨。发情母牛可能饲料摄入量下降,有些发情母牛在挤奶时紧张,产奶量下降有时也可作为某些母牛的发情征兆。;发情中期,阴门出现湿润且有轻度红肿和松驰。这一阶段持续时间为发情旺期表现旺情期母牛愿意接受其它牛爬跨,并且在被其它牛爬跨时站立不动,后肢叉开并举尾,阴道流出半透明黏液,而且量多是这一阶段的最明显特征。不同母牛旺情期持续时间发情母牛愿接受爬跨。旺情期母牛的子宫颈和阴道分泌大量蛋白样粘液并从阴门处流出,经常可见阴门处有粘液分泌物并常粘在尾上,有时在母牛臀部粪尿沟处也可见清亮黏液,黏液具有很强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https://cpro.baidustatic.com/cpro/ui/c.js';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的牵缕性。发情后期,接近排卵时,发情后期表现部分母牛会继续表现发情行为,母牛不愿接受爬跨,但表现发情早期时的征兆,发情母牛被其它母牛闻嗅或有时闻嗅其它母牛。有透明粘液从阴门流出,量少,粘性差,乳白色而浓稠,尾部有干燥的粘液。不管气候条件如何或母牛是否配种受孕,发情结束后两天左右,一些母牛可能从阴门流出带血的粘液。假如发情没有被发现,出血时才给母牛配种就太晚了,这个特征可帮助确定漏配的发情牛,为跟踪下次发情日期或者为应用前列腺素调整发情日期提供了可靠依据。在爬跨牛当中,发情牛只占一部分,另外还有的牛并不是发情牛,它们是妊娠牛和空怀牛。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爬跨牛当中,应该说绝大多数是发情牛,但也有少数是非发情牛。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爬跨频率在白天最低而夜间最高。研究证明大多数的爬跨行为发生在傍晚 到凌晨。
试情法:利用试情公牛,根据母牛的性欲表现来判断发情的状况。通常将结扎输精管的试情公牛按1:20的比例放人牛群中,以此来发现发情母牛。
直肠检查法:直肠检查法通过直肠壁触摸母牛卵巢上卵泡发育的情况来判断母牛发情的进程确定输精的时间。此法具有准确有效的特点。但由于这项检查比较繁琐,劳动强度大而多用于发情表现不甚明显或输精后再发情的母牛。个体饲养的奶牛群体小难于观察时也常用此法。直肠检查技术需要有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过程才能熟练掌握。将手伸入母牛直肠内,隔着直肠壁触摸卵泡的发育程度,以判断母牛发情的情况。母牛的卵泡较小,发育的过程也短些,但突出于卵巢的表面,较易触摸。对于母牛在发育过程中卵泡的发育可分为出现期。发育期。成熟期和排卵期。母牛发情时,通过直肠检查,可摸到有黄豆大小的卵泡突出于卵巢表面。如果卵巢表面光滑,且有波动感,表明卵泡已经发育成熟即将排卵,是配种的最好时间。奶牛的卵泡发育可分为四期,特点分别是:第一期(卵泡出现期):卵巢稍增大,卵泡直径为0.50~O.75cm,触诊时感觉卵巢上有一隆起的软化点,但波动不明显,此时母牛开始有发情表现。第二期(卵泡发育期):卵泡增大到1.0~1.5cm,呈小球状,波动明显,突出于卵巢表面,此时母牛发情表现明显。第三期(卵泡成熟期):卵泡不再增大,但卵泡壁变薄,紧张性增加,触诊时有一触即破的感觉,似熟葡萄。第四期(排卵期):卵泡破裂,卵泡液流失,卵巢上留下一个明显的凹陷区或扁平区。排卵多发生在性欲消失后10一15 h,夜间排卵较白天多,右边卵巢排卵较左边多。排卵后6~8 h可摸到肉样感觉的黄体,其直径约为0.5----0.8cm。
以上三种鉴定方法,以直肠检查法最可靠,是确定适时配种的最好依据。

与奶牛营养生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