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的邱处机有多厉害~~为什么很多人都叫这个名字?
历史真有邱处机其人。邱处机,原名丘处机,后因避孔子的名讳,将丘写成邱。生活在1148--1227年间,是道教的一支派全真道掌教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今属山东)人。
楼主网络里就可以查到
2、长春真人丘处机有什么能力,为什么三个国家的君王争相召见?
丘处机全真教头子,他是“七真”之一,龙门派祖师爷。不仅如此他还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专家以及医药专家。简直就是文武双全,精通养生之道。古人一般能活六十岁左右,他就能活到七十四岁高龄,关键老当益壮,还能跑到西域面见成吉思汗,说服成吉思汗不要屠杀无辜的人。行程3500里,古代又没有飞机高铁,他一个高龄老头还能走这么远,一点意外都没有出。作为一个现代人非常佩服他。
他的主要思想也是非常厉害的,他提倡内丹心性说理论,这可是当年他像书虫般啃过几乎所有道家经典还涉猎儒家和佛学的研究成果。他出版了传说中的武功秘籍《大丹直指》,里面全是他全真教的修炼秘籍,有了它修炼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要是学成可能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他还提倡三教合一思想,这是要成立武林顶级门派的节奏啊。
丘处机觉得他的思想和理论具有深刻哲理意义,他觉得应该推广至天下。不是说武林和朝堂互不相干,丘处机第一次向当时的金世宗讲解自己的思想和理论,金世宗也觉得这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就同意了。金世宗就让他主持万春节,万春节汇聚各界精英,可想而知丘处机的思想和理论如同天女散花流传至各地。
但是这一次的头子会晤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目的,后来他和成吉思汗一起共事也实现他大部分的愿望。成吉思汗喜欢暴力杀戮,丘处机便宣传“去暴止杀”,如今的止杀令就是讲的这个。他撰写的著作还有《摄生消息论》、《蹯溪集》和《鸣道集》等,他的诗集被人收藏在别的作品之中。
3、金庸群侠传3怎么碰丘处机
江湖一年一月一日,去砍树或者打猎,每完一次回村子看看,见捕头欺负曲菲蛾zd,去救曲菲蛾,你挂了,在曲家酒店醒了,曲菲蛾给你100两并告诉你是丘处机救了你,这时候你去树林就遇见丘处机了加路全真教,向丘处机学养生之道 ,不要学全真心法,以后给回羊过学.3月后比武输后被赶下山后答见霍都后被小龙女救,后选不离开古墓,福源在八十以上就可以加路古墓拜以后高级了去征浮全真教,干掉全真教. 请把分给我呀
4、当年,丘处机送给成吉思汗一件什么法宝,竟然比长生不老药还厉害?
他停止住了成吉思汗的杀戮之路,拯救了无数苍生的性命,当然比长生不老药要厉害的多。这就是丘处机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被誉为,一言止杀的原因。虽然他并没有那些神乎其神的武功。,但行侠仗义的故事还是传唱在世间。他应当被世人铭记,他对后世有功。
成吉思汗征服亚洲大陆,世人皆知。但却少有人知道在1219年,成吉思汗派来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拜见了丘处机,成吉思汗甚要求触击到蒙古做客,想要的受长生不老之术。但丘处机一开始拒绝了他,直到丘处机想起了,可以利用此事劝说成吉思汗,他才动身去见了在西征途中的成吉思汗。要知道,他那时已是七十多岁高龄。
真人远道而来,可带来了长生不老之药。成吉思汗刚刚见到了丘处机。便急不可耐地表达了他的目的,但是通过丘处机的一番言论,之后的元朝统治者一律采取了汉化治国的方针,其实也只有这样,元朝才可以存活那么长时间。如此看来,丘处机,可确实带来了比长生不老之药更有用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渴望和平,有人渴望杀戮,之所以我国古代战少和多,便是因为每当朝代分裂的时候,都有像丘处机这样的人站出来,说出一句,若为天下主不应嗜杀人。他就是那个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人。这也是为何金庸先生塑造了他这样一个正面形象吧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三请丘处机,还尊称他为“神仙”?
因为丘处机继承了全镇宗旨,还是龙门派的创始人。还是一位有志之士,被各地的百姓拥护着,有很高的名望。在当时乱世中,可以说是百姓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成吉思汗用武力征服各个地区,但是并不能使人心服口服。他充分知道弊端,想到丘处机的治国之道,所以三请丘处机。
丘处机出身寒苦,成长的时间里更是经历疾苦,为此他一直磨练自己的毅力,曾一次次的将铜钱从石崖上扔到灌木丛,直到找到为止。只为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所带领的宗教是给人们一种思想精神上的寄托,在成吉思汗的军事武力下,百姓更崇向精神上的安抚,丘处机正是有这实力。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更让人信服有感染力,
成吉思汗的大军实力强悍,可谓是打破了各方势力的均衡模式,但他知道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需要思想上的治理。在他听到丘处机的盛名,并且知道他的才能,想邀请出山,帮助自己治理天下。再三次邀请后,丘处机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答应了去见成吉思汗。
百姓听说他出山了,一路相送,可见在百姓心中的存在相当神明一般的信仰。一路下来,丘处机不仅传授了养生之道,还说出了一路的百姓的疾苦,表达出治国必须敬天爱民,最重要的是百姓休养生息才能创造国泰民安,短短的几句话让成吉思汗身深深的佩服,便称之为“神仙”。可以说成吉思汗能统一建造自己的朝代与丘处机有密切的关系。
6、精于养生之道的药王是孙思邈吗?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的医家和道家,寿101岁,行医80多年,躬行实践养生之道,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人尊为“药王”。生平好学而博采众家之长,善言老庄,又好释典,著述甚多,主要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论》、《存神练气铭》、《摄养枕中方》、《卫生歌》、《保生铭》等。
(1)养性重德、百行周备、自慎为首
孙思邈一生为医,德、术兼备,养生重在养德,提倡养性以自慎为首。《千金要方》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因此,他把养性修德称为“养生之大旨”,并提出养性当以“自慎为首”,“善养性者,则治未治之病。”只有“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不慕求浮桑,不患得患失”,才能达到养性的目的。
(2)食养茹淡,务求节俭
孙思邈之谓茹淡即素食淡味以养生。提倡“每学淡食”以养生。又主张饮食节俭。有“丰饶之地,人多早夭;俭啬之地,人多高寿”之说。多食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指出:“人学养老之道……饮食当令节俭,若食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他的食养、食疗经验丰富,素为后人所推崇,多有实用价值。
(3)日常生活讲究卫生
他对日常生活起居、衣着、饮食卫生很重视。如冬睡不盖头、卧取侧身曲体、衣着俭朴、衣服常洗、平日常洗澡,务求“雅素净洁”。又讲究饭后漱口、散步、少饮酒、不食陈腐变质食物等等卫生。在《卫生歌》、《保生铭》中多有概括。
(4)注重锻炼养生之术
孙思邈的著述中气功、导引、按摩方法甚为丰富。他认为老人尤当重视锻炼,《千金翼方》说:“非但老人须知服食将息节度,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除收集各种气功、导引、按摩方法,还自创孙真人按摩法等保健锻炼方法。
孙思邈著的《保生铭》流传甚广,今录之如下,以供读者欣赏: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幂幂。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累。神气自然存,子道须终始。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5.邱处机:精于养生的“神仙”
邱处机,又名丘长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他生于1148年,卒于1227年,死后葬于北京的白云观处顺堂。
道教中人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人可以返本还原,达到长生久世的境界。邱处机19岁弃家求道,独自进昆仑山的烟霞洞修炼,一年后拜全真教主王重阳为师,先后在今宝鸡西南的溪边、陇州的龙门山隐居修炼13年,道成后名声大噪。在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邱处机的影响最大。
邱处机既是道家,也是养生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等。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命近臣刘仲禄奉诏聘请邱处机。第二年,他携弟子18人启程北行,历时4年,与成吉思汗相会。成吉思汗问长生久世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大讲“敬天爱民以治国,慈俭清静以修身”的养生之术,颇为成吉思汗赏识,被封为国师,赐号“神仙”。
邱处机对养生学颇有研究。他的养生学以“清心寡欲,四时调摄”为要旨,认为人体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在生活方式、思想行动、操练身体等方面与外界协调,才能达到内外环境平衡,起到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他强调必须掌握“四时调摄,养生治病大旨”,对四季调养、精神调养、饮食调整等都作了说明。
在四季调养方面,如春季“春阳初升……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夏季炎热,平居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秋季“秋气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冬季“宜居处密室,……不可冒触寒风”。
另外,他对老年人养生有一定研究,认为“高年之人,多有宿疾”;“人年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目也昏昏然”,老年人更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下午3至5时)后饭”等。
7、丘处机有何杰出贡献?
丘处机对民族团结和元朝统一中国的贡献
朱越利
中国民族报20040213第3版
在历史上,丘处机不仅对道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动荡的年代,不顾高龄和个人安危,为了尽可能减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而西行万里,劝说成吉思汗去暴止杀,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元朝统一中国。
◆结交上层促进民族交融
金元之际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尤其是成吉思汗西征之后,大批的欧洲人、西亚人在动荡中涌入我国北方,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人也纷纷落户中原。丘处机不存民族偏见,承认女真族和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合法性,同时从人道主义的高度反对战争中的残暴行为,劝说统治者济世爱民。丘处机同少数民族政权最高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全真教的发展,一度得到金世宗的呵护。全真教的鼎盛,成吉思汗的支持起到关键作用。金世宗和成吉思汗对全真教的支持,离不开丘处机的谏言和人格魅力。金元二朝为他大器晚成提供了历史舞台,丘处机抓住了金世宗和成吉思汗接见的契机,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这也使丘处机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在史册上刻下了自己大写的名字。
公元1174年,丘处机入磻溪穴居6年,乞食度日。后又赴陇州龙门山隐居7年修道。在这段时期,他所结交的人士,既有汉族平民百姓、知识分子,更有女真族王公显贵、文官武将。金朝各级官员慕名向他索诗,同他唱和或召见他。从《磻溪集》的诗词中可以看出他与官员交往的一些情形,如《上丹霄·答陇州防御裴满镇国》、《七律·岭北西京留守夹谷清神索》、《七律·答曹王妃休休道者书召》、《七律·次韵答奉圣州节度使移剌仲泽佳什》等。
公元1188年,他受到金世宗的召见。金世宗向他问养生与治国之道。丘处机回答说,养生贵在寡欲,治国以保民为本。丘处机又向金世宗讲述“天人合一”之理。金世宗十分赞赏,赐道袍巾冠,请他下榻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令他主持万春节醮事,令他在京城修建宫庵供奉王重阳等的塑像,特别赐上林桃以示尊重。公元1189年金世宗逝世,丘处机在旅途中得到噩耗,悲痛万分,写诗哀悼日:“哀诏从天降,悲风到陕来。黄河卷霜雪,白日翳尘埃。自念长松晚,天恩再诏回。金盘赐桃食,厚德实伤哀。”他念念不忘金世宗赐桃,表达了对金世宗礼遇的感激之情。金世宗史称明君,他执政时金朝有一段中兴时期。丘处机写诗哀悼,也是对这位女真族明君的赞誉和追思。公元1191年,丘处机返回山东栖霞。他借金世宗优礼之威势,修建太虚观。后来得到金章宗赐额,李元妃加赐《玄都宝藏》6000余卷,更增加了丘处机的声望。丘处机以太虚观为中心,广为传教,女真族达官贵人争相敬事。
丘处机与金朝皇帝及上层的交往,不同于一般的君臣、官民关系,也不仅仅是普通的政教双方相互的利害需要。一般认为,道教是汉族的宗教。这种看法虽然片面,但道教徒以汉族为多,道教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也是事实。丘处机身为汉族和道教领袖,其交往,显示了道教对少数民族的开放态度。金朝皇帝和上层身为女真族,他们与丘处机的交往,作出了保护汉族群众的宗教信仰的姿态,包含着学习汉族文化的含义。这些,归根到底是民族团结的古代佳话。
丘处机在山东栖霞传道时,正值南宋、金、西辽、西夏、大理等各据一方。随后,蒙古汗国兴起,割据北方。几大政权竞相逐鹿中原。由于丘处机名气极大,南宋、金和蒙古3个政权都争相延请他。那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正率铁骑大举西征。丘处机审时度势,拒绝了金宣宗和南宋宁宗召见,于公元1220年毅然接受成吉思汗之邀,决定西去雪山(今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行营拜见。那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的年代,丘处机作诗形容说:“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他写诗表白应召西行,是为了救民;“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他预见到蒙古,汗国将统一中国,解决救民的问题要依靠成吉思汗。历史证明了他的高瞻远瞩。于是,他不顾72岁高龄,率领18名弟子,跋山涉水数万里,终于在印度河上游的行宫拜见了成吉思汗,往返历时4年。他为了高尚的事业表现出的大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亦令人钦佩。其弟子李志常将西行经过记录下来,写出名著《长春真人西游记》。
丘处机一行在万里西行的过程中,沿途向各族群众传道,招收信徒。在行至今天的蒙古国西部科布多时,丘处机将弟子宋道安、李志常等留下,建立了全真道观,成立全真教的组织。丘处机沿途广施善事,在中亚的撒马尔罕等地,利用成吉思汗赐予自己的粮食熬粥施舍给饥民。.丘处机所到之处,得到了各州县和行省文武官员的迎送,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在途经大石林牙、塔什干、邪米思干等地时,当地群众纷纷捧出美酒佳肴,“以彩幡、华盖、香花前导”,载歌载舞夹道迎送,场面蔚为壮观。
丘处机西行往返,除从金朝地界出发外,其余路程基本上横穿了蒙古汗国辖区。丘处机与沿途各族人民手足情深,各族人民也热爱内地来的高道。对这些地方来讲,丘处机西行是一次增进民族大团结的长途访问。丘处机的足迹还遍及今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国。他将我国传统文化展示给各国群众,带去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友谊,增进了中华民族与中亚。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不愧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对这些地方来讲,丘处机西行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壮举。
◆一言止暴推动元朝统一
丘处机在到达成吉思汗西征军行营后,随军征战、驻扎数月之久。丘处机多次在成吉思汗的大帐内与他单独长谈,耶律楚材作记录。耶律楚材的记录,后被整理为《玄风庆会录》一书。成吉思汗希望长生,丘处机答复说:修仙须修阴德,必须去暴止杀。您起兵灭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但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业最后成功。成吉思汗又问治国之方,丘处机回答说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丘处机还巧妙地借用雷震等自然现象,劝告成吉思汗应在蒙古汗国提倡孝道。丘处机特别向成吉思汗论述说,只有统一中原地区并将之治理好,才能称为大国。要想治理好中原,就必须爱民,让人民休养生息。
丘处机坦率诚恳,循循善诱,对成吉思汗的思想多有所触动。成吉思汗高兴地宣布:“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贵族,要他们按丘处机的话去做,又派人将仁爱孝道的主张遍谕各地。在后期,成吉思汗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缓;对中原各地的有些武装反抗,成吉思汗改镇压为招安。这些变化与成吉思汗接受丘处机的劝告当有一定关系。丘处机回到中原后,凡有蒙元将帅来拜见他,必定劝告他们不要杀人;群众有急难,他一定设法解救;知识分子被俘虏者,他尽力把他们救出来。他救活了许多人,后人歌颂他“救生灵于鼎镬之中,夺性命于刀锯之下”。
丘处机的高道风范,使成吉思汗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成吉思汗给予丘处机崇高的礼遇。丘处机返回中原时,成吉思汗下“圣旨”,授权丘处机全权掌管全国道教事务:免除宫观差役,命各地宫府、部队切实加强对宫观的保卫。丘处机借重成吉思汗的授权,在黄河流域大建全真教宫观百余座。他派弟子持度牒,招收战争中沦为奴隶和濒死者人道,因此而恢复自由人身份和活命者不下两三万人。影响所及,各阶层人士纷纷涌向全真教门下。文人、官吏以与全真教相交为荣,道教其他派别甚至佛教的有些寺庙,也挂起全真旗号。全真教“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
史书将蒙古军队的招安和丘处机“刀下救人”概括为“一言止杀”。“一言止杀”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元统治者推行的残酷的杀戮政策有所收敛,有助于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缓和了一些民族矛盾,客观上为元朝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
丘处机还向成吉思汗介绍了自己关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主张,用汉族传统文化开导成吉思汗。为丘处机论道作记录的耶律楚材,出身于契丹族,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元初,他在窝阔台汗的支持下进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恢复和发展经济,为日后忽必烈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耶律楚材的改革,与他同成吉思汗一起听丘处机深入讲解“三教合一”,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背景链接
丘处机(公元1148年一1227年),字通密,自号长春子,世居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他19岁出家,拜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为师,与王重阳的另六位弟子并称为全真七子。在全真七子中。丘处机入道晚,成道也晚。丘处机似可划归为大器晚成型的人物。但恰恰是他,将全真道推向了鼎盛。他创立了全真道中的龙门派,是金元之际著名的宗教思想家、宗教领袖和诗人。公元1227年丘处机逝世,留有著作《大丹直指》、《磻溪集》等。他的遗蜕埋藏在现今北京白云观的丘祖殿内。丘祖殿建于公元1228年,原名“处顺堂”,是全真龙门派后代奉祀丘处机真人的祖堂。殿堂正面,丘处机的塑像神情庄重,色彩鲜艳。
8、丘处机说有卫生之道,却无长生之药是什么意思?
大概是有可以防止生病的养生之道,而这世界上没有可以长生不老的药物。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一个规律。
9、成吉思汗老年时真的向丘处机请教过如何养生长寿吗?
成吉思汗真的请教过,他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其实古代的君主都希望自己永远都不死去,因为他们不相信其他人可以有他们这样的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他们觉得自己无可替代,即便是为了百姓也要活得久一些,无奈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这样的灵丹妙药。
丘处机是一位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他是全真教的教主,在文学、医学和养生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他同时还是一个厉害的思想家,可以让大多数跟他交流的人信服。成吉思汗也听说了丘处机这个人,觉得他是个厉害的人物非常想要跟他进行交流。
因为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60了,而当时的医疗条件并不好,基本上到60岁就没几年活头了。而成吉思汗当时还不想这么快死去,他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事业,就像秦始皇一样渴望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他听说丘处机精通养生学方面的知识就三番五次地给丘处机写信希望他能来自己的身边,教授自己养生的办法。最后丘处机被成吉思汗的诚心打动,带着他的弟子一路西行,在路上经历了重重种困难终于见到了成吉思汗。
两个伟大的人一见如故,虽然成吉思汗对于没有长生不老的秘方深感失望,但是他还是被丘道长的言谈举止,博学多才所折服。丘处机很会转移话题,他想要通过自己的言语让这位伟大的将军放弃以暴治国而转为仁义治国的想法。
10、邱处机为什么被称为精于养生的“神仙”?
邱处机,又名丘长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他生于1148年,卒于1227年,死后葬于北京的白云观处顺堂。
道教中人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人可以返本还原,达到长生久世的境界。邱处机19岁弃家求道,独自进昆仑山的烟霞洞修炼,一年后拜全真教主王重阳为师,先后在今宝鸡西南的溪边、陇州的龙门山隐居修炼13年,道成后名声大噪。在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邱处机的影响最大。
邱处机既是道家,也是养生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等。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命近臣刘仲禄奉诏聘请邱处机。第二年,他携弟子18人启程北行,历时4年,与成吉思汗相会。成吉思汗问长生久世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大讲“敬天爱民以治国,慈俭清静以修身”的养生之术,颇为成吉思汗赏识,被封为国师,赐号“神仙”。
邱处机对养生学颇有研究。他的养生学以“清心寡欲,四时调摄”为要旨,认为人体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在生活方式、思想行动、操练身体等方面与外界协调,才能达到内外环境平衡,起到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他强调必须掌握“四时调摄,养生治病大旨”,对四季调养、精神调养、饮食调整等都作了说明。
在四季调养方面,如春季“春阳初升……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夏季炎热,平居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秋季“秋气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冬季“宜居处密室,……不可冒触寒风”。
另外,他对老年人养生有一定研究,认为“高年之人,多有宿疾”;“人年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目也昏昏然”,老年人更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下午3至5时)后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