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道德经养生视频

道德经养生视频

发布时间:2020-07-25 21:22:24

1、怎么用道德经养生练气

这跟拿着教育大纲想知道怎样学好物理中的牛顿第二定律是一类问题。

可能某些字句能启发某类修炼方法,但道德经不是专门阐述练气的。

2、老子的道德经里哪一章是养生篇

老子的《道德经》里没有关于养生的,只是记叙了他的对人生的思考。《庄子》里倒是有养生篇,《庖丁解牛》就是。

3、中华道教文化协会道德经与养生功法演练在哪里开课?

你可以到网上去搜索一下中华道教文化学会的一些相关内容,就可以去了解了。

4、疯狂的老子养生中老子道德经全文是什么?

见素抱朴,清心寡欲
老子云:“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德道经》第六十三章)
见:《说文》:“视也”。又为“现”的古字。素:指事物的本色,没有染色的白色丝绸。《说文》:“素,白致缯也。”段注:“帛之白而细者也。”质朴无华的,本质的,平白的等义。抱:用手臂围住,捧等义。通“保”,保护、爱护、持守之义。 朴:指未经加工的木材。此话大意就是保持素朴天然,减少私心欲望,这样掌握了绝顶的学问也不会有忧患。轻微的七情六欲对人的心身是有益的,但往往容易过度。古人有一首《十不足》,生动地刻画了人心的贪得无厌。
这正所谓欲壑难填。“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德道经》第七章)“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九)知足常乐。所以人真正的幸福就在少私寡欲中。“……味无味。”(《德道经》第二十六章)以恬淡的滋味为滋味。当我们能够品味恬淡的滋味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恬淡的滋味最有味。《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也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减少私欲,心安定不害怕,劳动形体而不使其疲倦…… “其次有圣人者,……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圣人以恬淡愉悦的心境为追求,以自乐自得的心态为有功, 形体就不会败坏,精神就不会耗散,也可以活到百岁。保持恬淡愉悦的心境对心身非常有益,祛病延年、长命百岁不再是梦。

5、中国老子道德经丹道养生回春修真实修班,在哪里?费用?

别相信这种学习班,都是骗子招摇撞骗。不是真正的道教举办,这种事情是要经过道教协会同意的

6、大医精诚,道德经,养生论相同点

道德经是后现代的。
道德经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永生的方法。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道德经,我突然发现,道德经可能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或者宇宙高级智慧文明写给人类发展的指导书。像小国寡民(城市规模限制,人口限制),像水(顺应规律),无知无欲(不加控制的滥用知识,人性的私欲膨胀,破坏人生存的环境),不自生(友爱互助谦虚尊重),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对宇宙或者黑洞中心,象形化的阐述)。不如守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中庸相处)。不言之教、无为(不灌输非常的“名”,或者“不言”可解释为不施令,“无为”不违背规律)。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一段是对物理最小粒子形成与形象的描述)等等,感觉不是远古蒙昧的人类先祖所能阐释的。这可能也跟老子是图书馆馆长有关,他看到的古籍和图像可能非常古老,山海经就是一例。

7、仲浩群是谁?有谁了解他讲的《道德经》吗

阿弥陀佛,我就是仲浩群。
多谢关注。视频开始前的引子,是六祖大师的开悟偈,这个告诉大家,对我说的也不必执著,只要有所会心即可。
我说的《道德经》,还有《六祖坛经》、《红楼梦》、《周易》以及养生、传统文化等,皆本于个人的生命体悟,这些体悟是真诚的流露,希望对诸位有所启发。
以下是“网络”中的介绍:

仲浩群
男,山东莱州人,生于1965年农历11月11日,作协会员。1984年毕业于莱州市第一中学,198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大学时代,曾主编文学社刊物《远山》,受到赵春迎(诗人路漫)、单元庄、张再林、白暴力诸多老师的深刻影响,开始关注诸如人类心理现象、人心与人性,及社会文明演进等问题,开始诗歌及小说的创作。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追随王玮、冯耀宗、郝菊庄、张玉茹、王长海、张厚武、杨云中、释圣地等师父,修炼太极内功拳法20余年;推崇内功养生、周易预测、老庄思想及佛道智慧。现任教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文系,主讲中国古典文献学、武侠小说研究、佛教文化研究、道教文化研究等课程。
网上广泛流传着《仲浩群说红楼梦》、《仲浩群说道德经》、《仲浩群说易经》、《仲浩群说六祖坛经》、《仲浩群说养生》、《仲浩群说传统文化》等视频,及太极拳札记《太极仲君书》、《憨山和尚》等小说,及大量的随笔,涉及其对于生命的体悟,以及对于人心人性,身心修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传统文化及其他一些观念的感悟,对当今人身心修养,开悟人生大智慧,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上善若水——仲浩群老师采访记
作者:王娟
先前的采访大多安排在办公室、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但是这次,我们却在绿草地上完成了我们的采访;我们采访的对象是胸襟旷达、率性自然的仲浩群老师。身为仲由(子路)第75世孙,仲老师既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也是一位深具忧患意识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由他本人主持的“仲浩群国学讲坛”系列视频节目,在土豆网等视频网站播出以来,受到众多网友的喜欢。春三月,星光点点。身穿浅红色小立领唐装,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举止从容的仲老师如约来到我们面前。
风萧萧兮
仲老师说,他是毕业分配,来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那是1988年,他才23岁。他说,当年,眼看着火车像一条游龙飞越长江,他将头探出车窗外,情不自禁地喊出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由得泪流满面。来到茂名学院,仲老师先是任机械系学生辅导员,并承担中文教学任务,后到工厂锻炼了大半年;一年后,他被抽调到了图书馆工作。在学校图书馆,他承担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分类编目工作,几年后,又承担了《文献检索》课教学任务。刚去图书馆时,他觉得有点屈才。不过,后来,他就想通了,开始踏踏实实工作。图书馆十年,既是仲老师扎根基层的十年,也是其博览群书,深入参悟国学经典的十年。仲老师说,那时候,他经常随身携带老子的《道德经》,走到哪儿,参悟到哪儿。回想往事,仲老师非常感慨,他说:“人要学会包容,不仅要包容他人,还要包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在逆境时,会觉得苦,可过后看,恰恰是这种‘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人生历炼才让人变得越发旷达,也越发具有柔韧性。”图书馆十年,为仲老师日后的教学工作,及走向弘扬国学智慧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闻博知
熟悉仲老师的人都知道,他大学时主修的是航空电气工程专业,但后来他转而学文了。他说,驾驭自己的人生,跟驾驭一架飞机,是差不多的。人这一生能把自己这架飞机驾驭好,就很了不起了。他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尽量打通文理科界限,他说:“无用之用是大用,读《红楼梦》,对你来说,一时派不上用场;但是,如果你经由《红楼梦》,真正弄懂了世道人心,那么,《红楼梦》就是你最好的老师。”仲老师说,他既可以讲金庸武侠小说,也可以讲佛家文化、道家文化,还可以讲爱因斯坦,原因就是他文理兼修。他高中念的是理科,上了大学先念工科,后念文科。他说,在念书方面,他喜欢杂食。身为文法学院中文系“文论与写作”教研室教师及学校重点学科《文艺学》学术骨干,这些年,仲老师主讲了“武侠小说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佛教文化研究、民间文学、美学”等课程,并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还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作为一位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仲老师爱岗敬业,曾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
明师引路
“大学需要明师,明师是明明白白的明,不是浪得虚名的名。”在仲老师看来,明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并能以善巧方便,启迪学生智慧的好老师。仲老师追忆起影响他一生的大学老师,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的赵春迎(诗人路漫)先生。仲老师说赵老师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和海子、骆一禾、西川等诗人是同一拨的,同属一个诗歌圈。赵老师写了许许多多好诗,他还热衷于搜集整理陕北民歌。赵老师非常喜欢与当时还是学生的仲老师等弟子交流,在赵老师的鼓励下,大学时期,仲老师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主编了文学刊物《远山》。赵老师不仅给学生们开办文艺讲座,还经常邀请西安诗文名家给大家讲诗歌,讲文学。当仲老师回忆这段经历时显得异常兴奋,不过,仲老师非常痛惜地说,赵老师如今已仙逝,有一次打篮球,他倒了下去,因脑动脉瘤破裂,赵老师永远离开了让他牵念的黄土地,也永远离开了他的诗,离开了所有挚爱他的人。受赵老师影响,如今,仲老师也成了学校文学社指导老师,他经常为学校社团及外单位举办讲座,曾获茂名市教育局授予的“优秀文学社指导老师”称号。
守中用中
仲老师说,有句电影台词对他影响很大,这句台词是:“活下去,勇敢地活下去!像畜牲一样,勇敢地活下去!”他说:“当你遇到一些沟沟坎坎的时候,可以好好回味一下这句台词。关键时候,这句台词说不定能救人一命呢。”仲老师又谈到大学生找工作问题,他说除了广结善缘,用心找工作外,年轻人也可以通过发明创造,为自己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便?产品与产品之间,能不能进行嫁接?一支圆珠笔可以让它发出美妙的声音,可以让它显示温度、湿度。可以让鞋子成为减震器,这样的话,人可以玩从高处落下的游戏而不至于受伤。你也可以让鞋子有计数功能,现在的人走路少了,如果鞋子带有计数装置,能记录人一天当中走了多少步,再参考专家的建议,就能督促人多走路,多散步,从而有益身心健康。”仲老师还说,做为中国人,大家最好掌握一些中医养生技术。他说,中医的‘中’是守中、用中的‘中’,大家要学会拿着‘中’修养身心。
诗性课堂
仲老师善于将诗性智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讲课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刻内含。上仲老师的课,同学们不会打瞌睡,原因就是非常精彩。有学生评价说:“仲老师讲课行云流水,旁征博引,顺手拈来,想象力之丰富、视野之独特,令人叹服。许多光怪陆离的故事,许多高深玄奥的国学智慧,异彩纷呈,每每听课下来,仿佛喝了许多美酒,获得的是酣畅淋漓的满足感。”我问仲老师讲课有什么秘诀,他说,老师要朴实率真地和学生交流,我们都是从学生时期走过来的,知道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知道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气氛。教师上课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讲课要有点幽默感,能妙趣横生更好。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注重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之心。他又强调说:教师不要疏远学生,要和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课堂上,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听到多种可能性的解释,以便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感悟。还有,教师讲课要富有韵律和节奏,应当动静相生,疏密相间,舒卷有致。
胸怀宽广
在仲老师的博客上既不乏由衷的赞叹,也有一些粗声粗气的谩骂。我问老师如何看待,仲老师豁达的笑了,说:“来的都是客嘛,能来,就表明大家有缘。实际上,赞叹是空,谩骂也是空,不执着即是。”他又说:“一个人能听到多种声音,这是一种福气;就像一片森林,如果其中只长一种树,反而不爽。真正的森林,高树矮树,直树歪树,什么树都有才好。你在博客上说话,或以视频的形式谈出自己的见解,如同向山谷丢出石子,能听到一点回声,就很有意义。人要胸怀宽广,所谓‘心量广大,能含虚空’是也。”老师讲课之余特别喜欢与学生交流,他也总是乐意回答学生们的各种提问。我问老师有没有被学生问倒时,仲老师笑着说,我倒是喜欢被学生问倒啊,这样的话,就表明我们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了。他又说:“佛家的‘不二法门’ 意味深长,老师回答学生提问,关键不在于你能不能将标准答案提供给学生,而在于你能不能直指人心,让学生开悟智慧,从而圆通、圆融一切。”他说如今的大学生探索精神有待加强,创造性思维也有待激发。目前,大学生储备的知识并不少,若能及时地将知识转化为智慧,那就意义非凡了。
回报社会
仲老师说大学时期有三件事应当引起重视:其一是平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话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其二是调养身心,人要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身心都健康了,人活着才有意思。在大学阶段,该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并培养一种能延续终生的爱好,欢欢喜喜地做下去。其三要在天地自然、社会人生中,好好历炼,好好发展,进而开悟人生大智慧。仲老师说:“人要有一点侠义情怀,要懂得感恩,要尽可能将个人的追求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力所能及回报社会。我们应当深入领会天地宇宙人生真谛,与社会达成和解,与生活达成和解,与内心达成和解。我们可以多多接触经典,多多参悟经典,因为经典可以照亮一切。”仲老师说,通过读书,一个人能与古往今来的大师对话,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仲老师还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国学经典,诸如《论语》、《道德经》、《易经》、《六祖坛经》、《庄子》等。
和仲老师有说有笑,不知不觉聊了将近两个小时。仲老师回答问题宛如行云流水,老师的风趣幽默让我们欢喜自在、轻松如意。访谈过程中,仲老师随口引用经典文句,还悉心讲解给我们听,从中我深切感受到仲老师的那份率真与质朴,也感受出他对中华文化的一腔大爱之情。愿仲浩群老师在弘扬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坚实地走下去,继续以中华文化神韵滋润人的心田。
仲浩群主持的论坛:
土豆网——“仲浩群国学讲坛 ”
百度贴吧——“仲浩群吧 ”
新智慧教育网——“天马行空”论坛

8、如何做人做事视频讲座谁的讲座比较好

翟鸿燊
我国当代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国学实践应用专家,经济与文化学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国家大学客座教授。翟鸿燊长期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学精髓的传播。他主讲主办的《国学应用智慧》、《企业家十大修炼》、《道德经的智慧》、《七日禅修功德班》、《国学养生》等课程在国内外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总裁研修班、卓越领导力项目培训中备受欢迎。

此人厉害非同一般

与道德经养生视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