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草药的图片大全

养生草药的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0-07-25 17:25:13

1、用于养生的药材有哪些?

何首乌,人参,山药,三七,灵芝,枸杞……

2、谁有中草药名称和图片大全

1、八角枫(白金条[侧根名]、白龙须[须状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五角枫、七角枫、野罗桐、花冠木)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用于风湿关节通,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

2、八角茴香(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舶上茴香、舶茴香、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大八角、八角珠、八月珠)

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用于呕吐,腹胀,腹痛,疝气痛。

3、八角金盘(手树、金刚纂)

化痰止咳;散风除湿;化瘀止痛。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痛风;跌打损伤

4、八角莲(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5、八角莲叶(鬼臼叶)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痈肿疔疮。

6、八仙草(猪殃殃、小锯藤、锯子草、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细茜草、拉拉藤、小舒筋)

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

7、八仙花(粉团花、紫阳花)

抗疟药,功效与常山相仿。又用于心脏病。

8、八月札(燕蓄子、畜蓄子、拿子、桴棪子、覆子、木通子、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冷饭包、野香蕉、羊开口、玉支子、腊瓜、畜葍子、八月楂、压惊子、预知子、八月果、百日瓜、牵藤瓜、拉拉果、野香交)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

9、八爪金龙(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四川])

清咽利喉,散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10、巴豆(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巴菽、刚子、老阳子、猛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毒鱼子、銮豆、贡仔、巴仁、巴贡、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11、巴豆霜

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12、巴戟天(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巴戟、兔子肠、巴吉天、戟天、巴戟肉、猫肠筋、兔儿肠)

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13、菝葜(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王瓜草、金刚骨、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金刚刺、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马甲、硬饭头、冷饭头、龙爪菜、普贴、鸡肝根、路边刷、鲎壳刺、铁刺苓、饭巴铎、冷饭巴、霸王力、金刚鞭、马鞍宫、马加刺兜)

祛风利湿;解毒消痈。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

14、霸王鞭(刺金刚、金刚纂、金刚杵、冷水金丹)

祛风解毒;杀虫止痒。主疮疡肿毒;牛皮癣

15、白背三七(大肥牛、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土田七、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大绿叶、接骨丹、枪刀药、清心菜、白血皮菜、胡豆七、胖儿草、磊救驾、玉枇杷、金丝枇杷、白东枫、厚面皮、鸡菜、白番苋、白红菜、疔拔、叉花三七、大晕病药)

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

16、白背叶(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白膜叶、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

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17、白背叶根(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清热;祛湿;收涩;消瘀。主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

拓展内容:

中药的优点和不足:

中药的优点大概有其神秘性,科学性,独特性,某些中药有稀有名贵性,可探索性,经济性,能标本兼治,对疑难杂证有独特的治疗理论和作用,发展空间很大.同时也是中国的国粹,国宝.对预防疾病有独到之处.且现剂型较多,好多中药也服用方便起来了.

不足大概有,口服对胃肠道大金有副作用(宜少量多次服用),注射剂副作用大多尚不明确,汤剂口感不是很好.煎熬较为复杂.

3、山上野生草药图片大全

1、虎耳草

虎耳草,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等。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

产河北(小五台山)、陕西、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全草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2、马鞭草

马鞭草又叫马鞭梢、铁马鞭、白马鞭、疟马鞭、凤颈草、紫顶龙芽草、野荆芥。全草含马鞭草苷、鞣质、挥发油,根和茎种含水苏糖,叶种含腺苷和B—胡萝卜素。药性:味苦,性寒,归肝、脾经。

3、马齿苋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

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

4、千日红

千日红为苋科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的花序或全草。

夏、秋采摘花序或拔取全株,鲜用或晒干。分布于全国各地。味甘、微咸,性平。归肺、肝经。具有止咳平喘,清肝明目,解毒的作用。

主治咳嗽,哮喘,百日咳,小儿夜啼,目赤肿痛,肝热头晕,头痛,痢疾,疮疖等病症。

5、龙胆草

植物龙胆在中国大陆、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均有分布,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700米的地区。

中国有龙胆属240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北京周边、祁连山区只有少数几种。耐寒,喜光,耐半阴,喜深喜、肥沃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4、养生中药草有哪些品种

甘草、鱼腥草、车前草、苍耳子、夏枯草、艾复蒿、马齿苋、积雪草、白花蛇舌草、半边莲、伸筋草、穿心莲、淡竹叶制、绞股蓝、金钱草、荆芥、知老鹳草、凉粉草、麻黄、马鞭草、三七、丹道参、龙葵、前胡、溪黄草、半枝莲、黄芩

5、养生的药材有哪些?

6、野生草药图片

1、冬葵子

冬葵子,为锦葵科植物野葵Malva verticillata L.和冬葵Mealva crispa L.的果实。

野葵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冬葵我国西南及河北、甘肃、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种植。具有利水通淋,滑肠通便,下乳之功效。常用于淋病,水肿,大便不通,乳汁不行。

2、紫苏叶

紫苏叶,唇形科,塔花族,双子叶植物纲,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紫苏和野紫苏的叶带叶小软枝。

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干,干后将叶摘下即可。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两面绿色,暗绿色或带紫色协定缘具圆锯齿。

叶柄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均以叶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3、六月雪

六月雪,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亦作六月雪入药,功效相似。

功能主治为: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用于感冒,咳嗽,牙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慢性肝炎,肠炎,痢疾,小儿疳积,高血压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白带;茎烧灰点眼治眼翳。

4、南星

南星又名山苞米、山棒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野阴湿地,而且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高30-90厘米。叶柄肉质,圆柱形,直立为茎状,叶片在叶柄顶端全裂成7~23片,披针形。夏季抽花茎,顶端开出一大型花序。果实成熟时为红色,似玉米状。

地下茎球形扁圆,外皮黄褐色。 药用地下球茎。夏秋二季将下球茎挖出,除去地上茎和须毛,用竹刀剥去外皮;或装筐放入水中,用刷子舂去外皮,洗净晒干。

5、虎耳草

虎耳草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等。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

产河北(小五台山)、陕西、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全草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与养生草药的图片大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