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立夏养生皇帝内经

立夏养生皇帝内经

发布时间:2020-07-25 14:27:43

1、立夏吃什么养生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立夏吃稀食能消暑养胃。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夏季的营养消耗较大,而天气炎热又影响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

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2、立夏养生喝什么茶最好

冬吃萝卜夏吃姜,立夏喝姜茶是个好选择。
因为人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体内积聚的病气会比较多。夏天炎热,人体腠理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恰好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宗旨。这道茶从立夏开始一直喝到三伏的头一天,基本上就能把体内的病气驱光了,这样整个夏天就会好过很多,而且,天热以后脾胃比较虚寒,提前用姜枣补补脾胃,夏天会过得舒服一些。
姜枣茶做法生姜、红枣、枸杞一起煮成茶喝。(生姜不要去皮,姜的分量不要少,煮出来的水喝起来要有点辣辣的)姜枣茶(2杯)原料:红枣6颗、枸杞一把、花椒十几颗、生姜4片做法:加适量水,煮成淡红色即可。体寒怕冷,所以多加了几粒花椒,煮成花椒姜枣茶,祛寒湿的效果更强。适合下焦寒湿重的人喝,女性宫寒(白带多而清稀、痛经)、男性肾寒,还有肠胃虚寒、慢性腹泻的人,可以常喝。
寒凉体质:最大特点就是一年四季都怕冷,手和脚摸上去是凉的,身上有些地方会容易痛,比如腿或者肚子会痛,而且是冷痛,觉得冰凉冰凉的那种。每年从立夏那一天开始,每天早上喝生姜红枣茶,一直喝到入伏的头一天。
姜枣茶最好是上午把它喝完,不要超过中午。因为姜是适合在早上吃的,下午和晚上不适合喝姜茶。很多人怕喝完姜枣茶容易上火,其实只要上午喝是不会的。
如果不是虚寒的人,最好不要一年四季天天喝姜枣茶,特别是秋冬季容易上火。但在这个时节,不体寒的人也能喝。

3、立夏养生四大补都补得什么?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后,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立夏时节四大养生秘诀

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候: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

立夏传统习俗盘点

1.斗蛋

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2.称人

有些地方还有午饭后称人的习俗。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条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据说小孩在这一天称过后会有福气,还不会疰夏。

3.饯春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明媚春光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

立夏节气不可错过的美食

1.立夏蛋

每逢立夏,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人们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认为这样能强健身体。立夏前一天,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绍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2.光饼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有些地方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另一些地方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3.七家粥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必吃“七家粥”,也叫喝“七家茶”。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

4.三鲜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

5.野夏饭

杭州在立夏日有吃“野夏饭”之俗。是日,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向邻里各家乞取米、肉。然后到野地里采掘野菜、竹笋,用石头支起锅灶,自烧白吃,称为吃“野夏饭”或“立夏饭”。这种风俗就是自比乞丐,以为可以避灾祸。吃完立夏饭,大人拿来箩筐、大秤。给孩子们秤体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6.五色饭

在广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

立夏养生提示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以后的养生应以养心为重。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才能较好地保护心血管。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液过多流失,会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

此外,要做到“四防”,迎接夏天的到来。

1.防饮食“过火”

立夏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宜遵循“增酸减苦”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

2.防穿衣“捂汗”

立夏以后,气温普遍升高,导致人体大量出汗。汗液本身是无味的,只是汗液长时间滞留在皮肤和贴身内衣上,便会发酵变质而有臭味。因此,出汗时要及时消汗,否则易患湿疹和汗斑。另外,贴身内衣面料要选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排湿性和散热性的麻、丝、棉织品。贴身内衣要勤洗、勤换,还要在阳光下晾晒。

3.防居室“病菌”

立夏时节,人们要在室内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设法减少或避免一些热源和光照,窗户应该挂浅色窗帘,最好是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一层白纸或蜡纸,以求凉爽。有条件的话,要调整好影响室内通风的家具,以保持室内有足够的自然风。另外,入夏以后居室就要加强消毒。由于夏季气温高,病菌繁殖很快,所以,居室要经常用适量的 消毒液进行消毒。

4.防心情“焦躁”

此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以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要睡好午觉,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听听音乐、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园散步、郊游,尽可能地让肌体和精神获得充分的放松。注意戒躁戒怒,做到心静。

与立夏养生皇帝内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