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32养生太极剑

32养生太极剑

发布时间:2020-07-25 10:43:08

1、32式太极剑

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虚翎顶颈,
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
起势(三环套月) :
①左脚开步;要点:点起点落。
②两臂前举,曲蹲下按;
③转体摆臂,丁步挑掌;
④曲肘上步,弓步揉推(前指);要点:定势方向正东。
⑤盖步穿剑,坐盘展臂;
⑥曲肘上步,弓步接剑。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
要点: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力点在剑尖。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地,脚尖外撇45°左右。
②扣脚提剑;
③收脚挑剑;
④提膝反刺。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左膝要正向前方,与左肘上下相对,右手举剑,手心朝外,剑身水平。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
①撤步劈剑;
②仆步压剑;
③撇脚扣脚扫剑;
④弓步定势。
4、向右平带(右拦扫) :
①收脚收剑;要点:右手手心朝上。
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右)左右。
③弓步带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直线平带。
5、向左平带(左拦扫) :
①收脚收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
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左)左右。
③弓步左带。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直线平带。
6、独立抡劈(探海势) :
①收脚转体,合手抡剑;
②上步举剑;
③独立劈剑。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
7、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柄高度同眼高。
②虚步抽剑。要点:剑尖高度同头高。
8、独立上刺(宿鸟投林) :
①转体垫步;要点:方向正东。
②提膝上刺。要点:剑尖高度比头高。
9、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
① 撤步转体摆剑;要点:右手手心朝里。
②虚步下截。要点:右虚步的方向是东偏北约30°;转头目视的方向是东偏南45°;两脚的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10、左弓步刺(表龙出水):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尖指向左前方约30° ,剑刃朝上。
②扣脚转体撤剑;
③收脚收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
④弓步平刺。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为30厘米。有32式太极剑信息,办理过32式太极剑,找了好久也找不到32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真难找啊,到处问到底哪里32式太极剑,快告诉我32式太极剑网址吧,我要32式太极剑,后来在这里找到了,32式太极剑哪里办理最稳妥,32式太极剑找了很多公司,但32式太极剑都不是很全,32式太极剑也不是绝对的,32式太极剑给你地址 你自己看一下吧 里面有更多32式太极剑信息,32式太极剑,希望32式太极剑可以帮到你,谢谢了。

2、三十二式太极剑每一式的名称?

一、起势(三环套月)

1、左脚开立

2、两臂前平举

3、转腰摆臂收脚

4、转身上步弓步前指

5、上步穿剑,坐盘展臂

6、上步弓步接剑。

二、第一组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4、向右平带(右拦扫)

5、向左平带(左拦扫)

6、独立抡劈(探海势)

7、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8、独立上刺(宿鸟投林)

三、第二组

9、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10、左弓步刺(青龙出水)

11、转身斜带(风卷荷叶)

12、缩身斜带(狮子摇头)

13、提膝捧剑(虎抱头)

14、跳步平刺(野马跳涧)

15、左虚步撩(小魁星式)

16、右弓步撩(海底捞月)。

三、第三组

17、转身回抽(射雁式)

18、并步平刺(白猿献果)

19、左弓步拦(迎风掸月) 

20、右弓步拦(迎风掸月)

21、左弓步拦(迎风掸月)

22、进步反刺(顺水推舟)

23、反身回劈(流星赶月)

24、虚步点剑(天马行空)

四、第四组

25、独立平托(挑帘式)

26、弓步挂劈(左车轮剑)

27、虚步抡劈(右车轮剑)

28、撤步反击(大鹏展翅)

29、进步平刺(黄蜂入洞)

30、丁步回抽(怀中抱月)

31、旋转平抹(风扫梅花)

32、弓步平刺(指南针)

(2)32养生太极剑扩展资料:

三十二式太极剑的身法练习

一、手型、剑指

1、剑指的正确姿式:①中食指伸直并拢,向手背方向翘曲。②母指压在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甲上,撑圆。

2、剑指的作用:①领劲例:平带、拦剑、云剑等。②催劲例:独立上刺、平带等。③用剑指直接攻击对方。④与剑配合协调,平衡动作。

二、手法

1、一般从右胯经左胯至头上左侧前。2、护于手腕催劲。3、以腰带动剑指领劲。4、定式:剑指指向前方,剑指与手臂成一字、剑指于手腕、剑指置于头上左侧前。

三、眼法

1、定式眼看前方或看剑尖、剑指。2、动作变化时随身体转动要做到精神贯注、势动神随、神态自然。

四、身型

1、虚领顶劲:上顶颏收、不可僵挺、不可偏歪、不可摇晃,颈部,肌肉放松、不可紧张、不可前伸、不可歪斜。

2、沉肩附肘:肩部,保持松沉,不可耸肩,不可外张,不可内扣。肘部,自然下附,不可僵直,不可外翻,不可扬起。

3、含胸拔背:胸部,舒松自然,不可外挺,不可内缩,不可僵直。背部,舒展拔伸,不可紧张,不可弓背,不可歪斜。

4、松腰没胯:腰部,自然放松,不可僵硬,不可前挺,不可后弓。胯部,松沉正直,不可突跨,不可歪斜,不可收臀开膝。臀部,收敛缩正,不可突臀,不可歪斜,不可摇罢。

五、身法

同太极拳,要端正自然,不偏不倚,舒展大方,旋转松活,不忽起忽落,动作要以腰为轴,带动上下,完整贯串。

六、步法

转换进退虚实分明,轻灵稳健,前进时,脚跟先着地,后退时,前脚掌先着地,不可重滞突然,重心移动平稳、均匀,清楚,两脚距离和跨度要适当,脚掌和脚跟碾转要合度,膝部要松活自然,不可僵挺。

七、腿法

有蹬脚、分脚、摆腿、震脚、后举腿等。要求支撑稳定,膝关节不可僵挺,上体维持中正,不可前俯后仰,或左右歪斜。

3、33式养生太极剑MP3

朋友,你好:

  我是“瓢城棍王”。请用360压缩工具解压解压后使用!你要的音乐,我已发送。不知您下载了没有zd?我会及时更新,请及时下载。

您对我的音乐如果回满意,请在百度“我的知道”里点击“我的提问”一栏里点击“处理,会进入你提问的页面。在页面的最下方有“处理提问”的四种方式,请点击下面回答中的“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表示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健康答、快乐每一天!

如还有什么其它需要再联系好吗?


4、32式太极剑每一式所用到的剑法是?

练习太极剑必须遵循太极拳的练法原则,要在太极拳有一定基础后,方可学习。练太极拳要求轻柔和缓,用意不用力,要求体松心静,呼吸自然,精神内固,形神合一,同样,练太极剑时亦必须如此。太极剑演练时较太极拳稍快,练时要求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沉稳圆和,充分体现出剑的技法和风格特点。太极剑歌云:“剑法从来不易传,游来游去似龙旋,若将砍斫如刀用,笑死三丰老剑仙”。剑为二面开刃,剑尖犀利,运用灵便,重在击刺,所以太极剑在运用时多要求剑走轻灵,避实击虚。

练习太极剑要注意剑法清晰,用意明确,如吴式太极剑,亦名乾坤剑。它的姿势优美,用法奥妙,变化多端。它的基本用法有十三字诀,只是取其暗合“五行”;“八卦”变易之理数和“八门”;“五步”的武术习俗。整套太极剑包括了劈;刺;截,崩,抽;点;撩;扫;拨;挂;划;抹;云共十三种剑法。演练时必须将这些剑法清晰地,准确的表现出来。现简述如下:

一.劈:虎口向上,手心向里,用剑的下刃由上向下劈的动作为劈。劈亦可称砍,横劈称为斩。

二.刺:剑尖向前直刺的动作为刺。

三,截:用剑之前稍部分切人手腕的动作为截。

四,崩:用剑尖由前下往上突起,剑柄下沉的动作为崩。如剑式“悬崖勒马”。

五,抽:用正剑的上刃或下刃,由前往后抽回;或由左往右,由右往左的动作为抽。抽亦可称拉。

六,点:用腕掌之力,使剑尖由上经前猛然下啄的动作为点。如剑式中的“蜻蜓点水”。

七,撩:用剑前节锋刃,由下往上的动作为撩。握剑的手心向上为正撩;手背向上的为反撩。如“撩阴三剑。

八,扫:鉴身扁平,转腰挥臂,用剑刃横击,摆幅大,用力猛,力在剑刃前半部。如剑式“左右横扫千军”。

九,拨:以剑尖斜向前下方,用剑身由前往左侧或右侧拨的动作为拨。如剑式“拨草寻蛇”。

十,挂:以剑尖斜向前下方,用剑身由前往右侧或左侧带挂的动作为挂。

十一,划:用剑尖由上往下,或由前往后划的动作为划。

十二,抹:剑身扁平,剑刃向左或向右弧形滑动。力点由剑刃中部滑移至前部,用力较轻的为抹。

十三,云:剑身扁平,剑在头顶或仰身贴近胸部;脸部,以腕关节为轴平旋为云。如剑式“云摩三舞”。

每法之中,又有多种变化。如砍法,有平砍;立砍;顺砍;横砍;倒砍;斜砍;上砍;下砍;左砍;右砍;进砍;退砍;翻身砍等砍法。撩法,有平撩;立撩;顺撩;横撩;倒撩;勾撩;上撩;下撩;左撩;右撩;反撩等撩法。刺法,有喉击刺;胸直刺;小腹刺;夹裆刺等刺法。挂法,有前挂;后挂;左挂;右挂;上挂等。截法,有平截;左截;右截;反截等..。

其他剑法还有:搅字诀;压字诀;提字诀;洗字诀;带字诀;击字诀;摸字诀;挑字诀等等。有的相差甚微,如“带”和“抽”仅剑身角度稍变,有的包含较广,如“洗”包括撩;带;抽;截;斩;扫等剑法。

吴式太极剑,除了乾坤剑外还有七星剑;连环剑;对剑;双剑。其用法大致如同上述字诀。

5、求32式太极剑图解

32式太极剑图解和要点提示
起势
1•身体正直,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剑身竖直。目视前方(图190)。
要点:上体要自然,不要故意挺胸、收腹。剑身在左臂后不要触及身体。两肩自然松沉。
教法提示:教者要提示学者注意,此动要保持中正安舒,神态自然,心静体松。
2•右手握成剑指,两臂慢慢向前平举,高与肩平,手心向下。目视前方(图191)。

要点:两臂上起时,不要用力,两手宽度不超过两肩。剑身在左臂下要平,剑尖不可下垂。
3.上体略向右转,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屈膝下蹲,然后再向左转体,左腿提起向左侧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左手持剑随即经体前向左下方搂出,停于左胯旁,剑立于左臂后,剑尖向上;同时右手剑指下落转成掌心向上。由右后方屈肘上举经耳旁随转动方向向前指出,高与眼平。眼先向右视,然后向前视右剑指(图192、图193)。

要点:左臂向体前划弧时,身体要先微向右转,身体重心在右腿放稳之后再提左腿。转体、迈步和两臂动作要协调柔和。
4.左臂屈肘上提,左手持剑(-y-心向下)经胸前从右手上穿出,右剑指翻转(手心向上),并慢慢下落撤至右后方(手心仍向上),两臂前后展平,身体后转;与此同时,右腿提起向前横落,脚尖外撇,两腿交叉,膝部弯曲,左脚脚跟离地,身体稍向下坐,成半坐盘势。Itl视右手(图194)。
要点:两手必须在体前交错分开,右手后撤与身体右转动作要协调。

5.左手持剑和右脚的位置不动,左脚前进一步.减左弓步;同时身体向左扭转,右手剑指随之经头部右上方向前落于剑把之上,准备接剑。目视前方(图195)。

要点:动作时应先提腿和向左转头,然后再举右臂向前下落。两臂不要硬直,两肩要松。上体保持自然。
教法提示:教者要使学者明确动作的路线,强调右腿提起向前横落步时,前后脚不得处于一条直线;上肢在体前交错分开时注意沉肩动作;腰的转动要与上肢、下肢配合一致。
第一段
(一)并步点剑
左手食指向中指一侧靠拢,右手松开剑指,虎口对着护手,将剑接换过,并使剑在身体左侧划一立圆.
然后剑尖向前下点,剑尖略向下垂,右臂要平直;左手变成剑指,附于右手腕部;同时右脚前进向左脚靠拢并齐,脚尖向前,身体略下蹲。目视剑尖(图196)。
要点:剑身向前绕环时,两臂不可高举。右手握剑划圆只用手腕绕环。点剑时,力注剑尖。肩要下沉,上
体正直。

教法提示:学者首先要搞清点剑的方法;教者要让学者原地练习点剑,注意提醒学者点剑时持剑手的手腕要上提,使力达剑尖;提醒学者并步与点剑要协调一致。
(二)独立反刺
1.右脚向右后方撤一步,随即身体右后转,然后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手持剑经体前下方撤至右后方,右腕翻转,剑尖上挑;左手剑指随剑回撤,停于右肩旁。目视剑尖(图197、图198)。
2.上体左转,左膝提起,成独立式,脚尖下垂;同时右手渐渐上举,使剑经头部前上方向前刺出(拇指向下,做反手立剑),剑尖略低,力注剑尖;左手剑指则经下颏处随转体向前指出,高与眼平。目视剑指(图199)。

要点:分解动作中间不要间断。独立姿势要稳定,身体不可前俯后仰。
教法提示:首先要多练习独立步,注意头正、体松;注意提膝与反刺剑要协调一致。
(三)仆步横扫
1.上体右后转,剑随转体向右后方劈下,右臂与剑平直,左剑指落于右手腕部;在转体的同时,右膝前弓,左腿向左横落撤步,膝部伸直。目视剑尖(图200)。

2.身体向左转,左手剑指经体前顺左肋反插,向后、向左上方划弧举起至左额前上方,手心斜向上;右手持剑翻掌,手心向上,使剑由下向左上方平扫,力在剑刃中部,剑高与胸平;在转体的同时,右膝弯曲成半仆步;此势不停,接着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左脚尖外撇,左腿屈膝,右脚尖里扣,右腿自然伸直,变成左弓步。目视剑尖(图201)。
要点:以上两个分解动作,要连贯进行。弓步时,身体保持正直。

教法提示:教者要提示学者注意,从独立反刺到仆步横扫,首先要松膝,与此同时转腰落步要一致;左手剑指的反插要与腰的转动一致;扫剑时,剑身要与地面保持平行。
(四)向右平带
右脚提起经左腿内侧向右前方跨出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引伸,然后翻转手心向下,将剑向右斜方慢慢I回带,屈肘,握剑手带至右肋前方,力在右剑刃,剑尖略高于手;左手剑指下落附于右手腕部。目视剑尖(图202)。
要点:剑的回带和弓步屈膝动作要一致。

教法提示:教者提示学者上步时,两脚不能处于一条直线上;剑的回带要与腰的微右转协调一致。
(五)向左平带
右手剑向前引伸,并慢慢翻掌将剑向左斜方回带,屈肘握剑手带至左肋前方,力在左剑刃,左手剑指经体前左肋向左上方划弧举起至左额上方,手心斜向上;与此同时,左脚经右腿内侧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目视剑尖(图203)
要点:与“向右平带”的要点相同。教法提示:与“向右平带”的教法相同。

(六)独立抡劈
: 右脚前进到左脚内侧,脚尖着地;左手从头部左上方落至右腕部;然后身体左转,右手抽剑由前向下、向后划弧,经身体左下方旋臂翻腕上举,向前下方正手立剑劈下,力在剑下刃;左手剑指则由身体左侧向下、向后转至左额上方,掌心斜向上;在抡劈剑的同时,右脚前进一步,左腿屈膝提起,成独立步。目视剑尖(图204、图205、图206)。

要点:劈剑时,身体和头部先向左转,然后随剑的抡劈方向再转向前方。提膝和劈剑要协调一致。整个动作过程要连贯不停。
教法提示:先让学者练习下肢的跟步、上步、独立步的练习;原地进行抡劈剑练习;两者结合练习。
(七)退步回抽 .
左脚向后落下,屈膝,右脚随之撤回半步,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手剑抽回,剑把靠近左肋旁边,手心向里,剑面与身体平行,剑尖斜向上;左手剑指下落附于剑把上。目视剑尖(图207)。
要点:右脚回撤与剑的回抽动作要一致。上体要正直。
教法提示:学者须注意,回抽剑时要沉肩松胯;上身要保持正直;虚步时重心偏于左腿。
(八)独立上刺
身体微向右转,面向前方,右脚前进一步,左腿屈膝提起,成独立步;同时,右手剑向前上方刺出(手心向上),力注剑尖,剑尖高与眼平;左手仍附在右手腕部。目视剑尖(图208)。
要点:身体微向前倾,但不要故意挺胸。独立式要平衡稳定。
教法提示:独立步时,学者要注意右腿蹬地与上刺要一致;先使身体右转,右脚再前进一步。

(九)虚步下截
左脚向左后方落步,右脚随即微向后撤,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手剑先随身体左转再随身体右转,经体前向右、向下按(截),力注剑刃,剑尖略下垂,高与膝平;左剑指由左后方绕行至左额上方(掌心斜向上)。目视右前方(图209)。

要点:右脚变虚步与剑向下截要协调一致。如面向南起势,此式虚步方向正东偏北(约300),上体右转,面向东南。
教法提示:教学时,让学者反复练习右手剑先随身体左转再随身体右转的方法;学者须注意截剑的力点在剑刃中部;虚步时重心偏于左腿。
(十)左弓步刺
右脚向右后方回辙一步,左脚收至右腿内侧后再向左前方迈出,成左弓步,面向左前方;同时,右手剑随身体转动经面前向后向下抽卷,再向左前方刺出,手心向上,力注剑尖:左手剑指向右、向下落,经体前再向左、向上绕行至左额上方,手心斜向上,臂要撑圆。目视剑尖(图210、图211)。

要点:右手回撤时,前臂先外旋再内旋(手心先转向外,再向下,再转向上),从右腰部将剑刺出。左剑指绕行时要先落在右手腕部再分开转向头上方。弓步方向为东偏北(约30。)。
教法提示:让学者先反复练习右脚后撤与右手上举的动作,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让学者注意转腰与右手剑的外旋、内旋要协调一致。
(十一)转身斜带
1.身体重心后移,左脚尖里扣,上体右转,随后身体重心又移至左脚上,右腿提起,贴于左腿内侧;同时,右手剑收回横置胸前,掌心仍向上;左剑指落于右手腕部。目视左方(图212)。

2.上式不停,向右后方转体,右脚向右侧方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剑随转体翻腕,掌心向下并向身体右侧外带(剑尖略高),力在剑刃外侧;左剑指仍附于右手腕部。目视剑尖(图213)。

要点:身体重心移动、向右侧方迈出做右弓步,须与向右后转的动作一致,力求平稳、协调。转身斜带弓步方向应转为正西偏北(约300)。
教法提示:让学者反复练习重心后移、左脚尖里扣、上体右转、重心再移至左腿的动作;学者须知身体右转要充分,用腰胯的转动带动左脚尖的里扣;上肢动作要强调沉肩,坠肘,与剑的回收协调一致。
(十二)缩身斜带
左腿提起后再向原位置落下,身体重心移于左腿,右脚撤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手翻掌,手心向上并使剑向左侧回带(剑尖略高),力在剑刃外侧;左手剑指随即由体前向下反插,再向后、向上绕行划弧
重落于右手腕部。目视剑尖(图214)。
要点:剑回带时,身体也随着向左扭转。身体后坐时,臀部不要凸起。
教法提示:教者要让学者明确,左腿提起之时,重心要落于右腿;左手剑指向下反插时,上身要向左微转;两手合于体前要与右脚回撤协调一致。
(十三)提膝捧剑
1.右脚后退一步;左脚也微向后撤,脚尖着地;同时两手平行分开,手心均向下,剑身斜置于身体右侧,剑尖位于体前,左剑指置于身体左侧(图215)。

2.左脚略向前进,右膝向前提起成独立式;同时右手剑把与左手(剑指变掌)在胸前相合,左手捧托在右手背下,两臂微屈,剑在胸前,剑身直向前方,剑尖略高。目视前方(图216)。

要点:以上两个分解动作要连贯不停。独立步左腿自然蹬直,右腿提膝,脚尖下垂。上体保持自然。
教法提示:学者要注意,左脚向前活步成独立式时,须脚跟先着地;两手在胸前相合要与右腿提膝协调一致。
(十四)跳步平刺
1.右脚向前落下,身体重心前移,然后右脚尖用力蹬地,左脚随即前进一步踏实,右脚在左脚将落未落地时,迅速向左腿靠拢(脚不落地);同时,两手捧剑先微向回收,紧接随右脚落地再直向前伸刺,然后随左脚落地两手分开撤回身体两侧,两手手心都向下,左手再变剑指。目视前方(图217、图218)。

2.右脚再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平刺(手心向上),力注剑尖;左手剑指由左后方上举,绕至左额上方,手心斜向上。目视剑尖(图219)。

要点:两手先略回收,再与右脚落地同时向前伸。左脚落地要与两手回撤动作一致。刺出后,剑要平稳。
教法提示:学者须注意两手回收要沉肩坠肘;右脚蹬地,左脚前进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全脚掌;跳步要松快;气息要下沉。
(十五)左虚步撩
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上,上体左转,右脚回收再向前垫步,脚尖外撇,再向右转体,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腿,左脚随即前进一步,脚尖着地,成左虚步;同时,右手剑随身体转动经左上方向后、向下、立剑向前撩出(前臂内旋,手心向外),力在剑刃前部,剑把停于头前,剑尖略低;左手剑指在上体左转时即下落附于右腕部,随右手绕转。目视前方(图220、图221)。

要点:撩剑的路线必须划一个整圆。剑指须下落到左肋侧再与右手相合。
教法提示:学者须注意,上体左转必须以腰为轴;左脚上步与撩剑要协调一致。
(十六)右弓步撩
身体先向右转,剑由上向后绕环,掌心向外,剑指随剑绕行附于右臂内侧;随之左脚向前垫步,右脚继而前进一步,成右弓步;右手剑随着上右步由下向前立剑撩出(前臂外旋,手心向外),剑与肩平,剑尖略低,力在剑刃前部;剑指则由下向上绕行至左额上方,手心斜向上。目视前方(图222、图223)。

要点:剑向后绕环时,身体和眼神随着向后转。整个动作要连贯。
教法提示:学者须注意,左脚向前垫步时,身体重心不能前移,仍在右腿上;上步撩剑要与弓步协调一致。

(十七)转身回抽
1.身体左转,重心后移,右脚脚尖里扣,左脚脚尖稍外展,右腿蹬直,成侧弓步;同时,右手将剑柄收引到胸前,剑身平直,剑尖向右后,剑指仍附于右腕上;然后身体再向左转,随转体剑向左前方劈下,力在剑刃(剑身要平),左手剑指附于右腕部。目视剑尖(图224、图225)。

2.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腿,右膝稍屈,左脚回撤,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剑抽回至身体右侧(剑尖略低);左剑指收回再经胸前、下颏处向前指出,高与眼齐。目视剑指(图226)。
要点:第一动,向左转体时,要先扣右脚,再展左脚;右臂先屈回胸前再向左劈。第二动,剑指必须随右手收到腹前,再向上、向前指出。全部动作要协调。如果面向南起势,此式方向则为东偏南(约30。)。
教法提示:第一动,向左转体时,左胯要松,左膝要主动屈膝;右手剑回收时要注意两肩的松沉;回劈时注意右手腕的剑的配合;此动作可让学者先进行下肢练习,然后再进行上肢练习,待协调后再一起配合练习。

(十八)并步平刺
左脚略向左移,右脚向左脚靠拢成并步,面向前方,身体直立;同时剑指向左转并向右下方划弧,反转变掌
捧托在右手下,然后两手捧剑向前平刺,手心向上.力注剑尖,高与胸平。目视前方(图227)。

要点:剑刺出后两臂要微屈,并步和刺剑要一致。身体直立要自然,不要故意挺胸。如果面向南起
势,刺剑的方向为正东。
教法提示:学者须注意,平刺时,剑要从腰侧向前刺出;可原地进行平刺练习。
(十九)左弓步拦
右手翻腕后抽,随身体右转由前向右转动,再随身体左转经右后方向下、向左前方托起拦出,力在剑刃,剑身与头平,前臂外旋,手心斜向里;剑指则向右、向下、向上绕行,停于左额上方,手心斜向上;在身体左转时,左脚向左前方进一步,左腿屈膝,成左弓步。眼先随剑向右后视,后平视前方(图228、图229)。
要点:身体应随剑先向右转再向左转。右腿先微屈,然后上左脚。左手剑指随右手绕行,到右上方之后再分开。

教法提示:身体右转时,重心移向右腿;拦剑时,意想剑身中部有向前拦击对方之意;右腿蹬直要与拦剑的动作协调一致。
(二十)右弓步拦
身体重心微向后移,左脚尖外撇,身体先向左转再向右转;在转体的同时,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进一步,成右弓步;右手剑由左后方划一整圆向右前托起拦出(前臂内旋,手心向外),力在剑刃,剑身与头平;
左剑指附于右手腕部。目视前方(图230)。
要点:以上两动要连贯,剑须走一大圈,视线随剑移动。

教法提示:学者须注意,手臂的内旋要与腰的右转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不要在一条直线上。
(二十一)左弓步拦
身体重心微向后移,右脚尖外撇,其余动作及要点与前“右弓步拦”相同,惟方向相反。右手剑拦出时,右臂外旋,手心斜向内。目视剑尖(图231)。

要点:与“右弓步拦”相同。
教法提示:与“右弓步拦”相同。
(二十二)进步反刺
1.身体向右转,右脚向前横落盖步,脚尖外撇,左脚跟离地成半坐盘势;同时,剑尖下落,剑指下落到右腕部,然后剑向后方立剑刺出,剑指向前方指出,手心向下,两臂伸平,右手手心向体前。目视剑尖(图232)。

2.身体左转,左脚前进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前臂向上弯曲,剑尖向上挑挂,继而向前刺出(前臂内旋,手心向外,成反立剑),力注剑尖,剑尖略低;剑指附于右腕部。目视剑尖(图233)。
要点:以上两动要连贯,弓步刺剑时身体不可太前俯。
教法提示:让学者先练习盖步;盖步、身体右转与向后刺剑及剑指前伸这四个动作要统一一致。反刺时两肩要松沉。

(二十三)反身回劈
身体重心先移至右腿,左脚脚尖里扣,然后再移到左腿;右脚提起收回(不停),身体向右后转,右脚随即向前迈出成右弓步,面向中线右前方;同时,剑随转体由上向右后方劈下,力在剑刃;剑指由体前经左下方转架在左额上方,手心斜向上。目视剑尖(图234)。

要点:劈剑、转体和迈右脚成弓步要协调一致。弓步和劈剑方向为正西偏北(约300)。
教法提示:让学者先徒手进行转体、迈步的练习;转体时注意以腰胯为轴转动,带动左脚的内扣;右脚向前迈步时重心在左腿上。
(二十四)虚步点剑
左脚提起,上体左转,左脚向起势方向垫步,脚尖外撇,随即右脚提起落在左脚前,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剑随转体划弧上举向前下方点出,右臂平直,剑尖下垂,力注剑尖;剑指下落经身体左侧向上绕行,在体前与右手相合,附于右腕部。目视剑尖(图235)。

要点:点剑时,腕部用力,力达剑尖。点剑与右脚落地要协调一致。身体保持正直。虚步和点剑方向与起势方向相同。
教法提示:让学者先做上体左转,左脚提起的练习;学者须注意上体的转动在腰胯;点剑时要注意手腕的上提。
第四段
(二十五)独立平托
右脚向左腿的左后方倒插步,两脚以脚掌为轴向右转体(仍成面向前方),随即左膝提起成右独立步;在转体的同时,剑由体前先向左、向下绕环,然后随右转体动作向右上方托起,剑身略平,稍高于头,力在剑刃上侧;剑指仍附于右腕部。目视前方(图236)。
要点:撤右腿时,右脚掌先落地,然后再以脚掌为轴向右转体。身体不要前俯后仰。提膝和向上托剑动作要一致。右腿自然伸直。
教法提示:让学者先转体,再带下肢转动;剑的平托要与地面保持平行;两肩要松沉;气息于丹田。

(二十六)弓步挂劈
1.左脚向前横落,身体左转,两腿交叉成半坐盘式,右脚跟离地,同时右手剑向身体左后方穿挂,剑尖向后;左剑指仍附右腕上。目向后视剑尖(图237)。
2.右手剑由左侧翻腕向上再向前劈下,剑身要平,力在剑刃;左剑指则经左后方上绕至左额上方,手心斜向上;同时,右脚前进一步,成右弓步。目视剑尖(图238)。

要点:身体要先左转再右转。视线随剑移动。
教法提示:让学者明白左脚向前横落时,右腿先屈膝,使重心下降;而右脚前进一步时,重心要保持在左腿上,然后再过渡到右腿;右手的挂劈剑要走立圆。
(二十七)虚步抡劈
1.重心略后移,身体右转,右脚脚尖外撇,左脚脚跟离地成交叉步;同时,剑由右侧下方向后反手撩平,左剑指落于右肩前。目视剑尖(图239)。

2.左脚向前垫一步,脚尖外撇,身体左转,随即右脚向前一步,脚尖着地,成右虚步;与此同时,剑由右后翻臂上举再向前劈下,剑尖与膝同高,力在剑刃;左剑指自右肩前下落经体前向左上划圆再落于右前臂内侧。目视前下方(图240)。

. 要点:以上两个分解动作要连贯,中间不要停顿。 教法提示:让学者先站立练习抡劈剑的练习;注意两手 的配合;然后进行下肢步法的练习,提醒学者注意两腿虚实 的转换。
(二十八)撤步反击
上体右转,右脚提起向右后方撤一大步,左脚跟外转,左腿蹬直,成右侧弓步;同时,剑向右后上方斜削击出,力在剑刃前端,手心斜向上,剑尖斜向上,高与头平;剑指向左下方分开平展,剑指略低于肩,手心向下。目视剑尖(图241)。

要点:右脚先向后撤,再蹬左脚。两手分开要与弓腿、转体动作一致。撤步和击剑方向为东北。
教法提示:让学者先掌握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后撤步及左脚跟外展的动作;教者在教学时可按口令分解动作,以便学者掌握。
(二十九)进步平刺
1.身体微向右后转,左脚提起贴靠于右腿内侧;同时右手翻掌向下,剑身收回于右肩前,剑尖斜向左前;左剑指向上绕行向前落在右肩前。目视前方(图242)。
2.身体向左后转,左脚垫步,脚尖外撇,继而右脚前进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剑随转体动作向前方刺出,力贯剑尖,手心向上;剑指经体前顺左肋反插,向后再向左上绕至左额上方,手心斜向上。目视剑尖(图243)。

要点:左腿提起时,要靠近右腿后再转身落步,待左腿稳定后再进右步,上下须协调一致。
教法提示:让学者注意左腿提起时,身体要保持中正;继而腰先左转,左脚垫步、左手剑指反插要与腰的左转协调一致。
(三十)丁步回抽
身体重心后移,右脚撤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剑屈肘回抽(手心向里),剑把置于左肋部,剑身斜立,剑尖斜向上,剑面与身体平行,左剑指落于剑把之上。目视剑尖(图244)。
要点:右脚回收和剑回抽要一致,上体须正直。

教法提示:剑回抽时两肩要松沉,右脚回收时右胯要松沉。
(三十一)旋转平抹
1•右脚提起向前落步外摆(两脚成八字形);同时上体稍后转,右手翻掌向下,剑身横置胸前。目视剑尖(图245)。

2•身体重心移于右腿,上体继续右转,左脚随即向右脚前扣步,两脚尖斜相对(成内八字形),然后以左脚掌为轴向右后转身,右脚随转体向中线侧后方后撤一步,左脚随之稍后收,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剑随转体由左向右平抹,力在剑刃外侧,然后在变左虚步的同时,两手向左右分开,置于两胯旁,手心都向下,剑身斜置身体右侧,剑尖位于体前,身体恢复起势方向。目视前方(图246、图247)。
要点:移步转身要平稳自然,不要低头弯腰,速度要均 匀。由“丁步回抽”到“旋转平抹”完成,转体约360。,身体仍回 归起势方向。

教法提示:让学者徒手练习下肢步法,明确方位;上肢抹 剑时,提醒学者注意剑身要平;腰的转动要与摆步、扣步协调 一致。
(三十二)弓步直刺
左脚向前进半步,成左弓步;同时,立剑直向前刺出,高与胸平,力注剑尖;剑指附在右手腕部。目视前方(图248)。

要点:弓步、刺剑要动作一致。
教法提示:让学者明白左脚向前进半步时,重心仍在右腿:弓步时两脚横向距离不可在一条直线上。
收势
1•身体重心后移,随即身体向右转;同时,剑向右后方回抽,手心仍向内;左手也随即屈肘回收(两-y-心内外相对),接握剑的护手。目视剑身(图249)。
. 2•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到左腿,右脚向前跟进半步,与左脚成开立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同时,左手接剑(反握),经体前下落垂于身体左侧;右手变成剑指向下、向右后方划弧上举,再向前、向下落于身体右侧;全身放松。目视前方(图250)。

6、32式太极剑每个口令式是什么?

32式太极剑各式的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口令

预备势
起势
⑴左脚开立 ⑵两臂前举 ⑶转体摆臂
⑷弓步前指
⑸坐盘展臂 ⑹弓步接剑
第一组
第一式 并步点剑
第二式 独立反刺
⑴撤步抽剑
⑵收脚挑剑 ⑶提膝反刺
第三式 仆步横扫
⑴撤步劈剑 ⑵仆步横扫
第四式
向右平带
⑴收脚收剑 ⑵上步送剑
第五式 向左平带
⑴收脚收剑 ⑵上步送剑
⑶弓步左带
第六式 独立抡劈
⑴转体轮剑 ⑵上步举剑 ⑶独立劈剑
第七式
退步回抽
⑴退步提剑 ⑵虚步抽剑
第八式 独立上刺
⑴转体垫步 ⑵提膝上刺
第二组
第九式
虚步下截
⑴转体摆剑 ⑵转身下刺
第十式 左弓步刺
⑴退步提剑 ⑵转身撤剑
⑶收脚收剑 ⑷弓步平刺
第十一式 转身斜带
⑴扣脚收剑 ⑵提脚转体 ⑶弓步右带
第十二式
缩身斜带
⑴提脚收剑 ⑵撤步送剑 ⑶丁步左带
第十三式 提膝捧剑
⑴虚步分手
⑵提膝捧剑
第十四式 跳步平刺
⑴落脚落剑 ⑵捧剑前刺 ⑶跳步分剑 ⑷弓步平刺
第十五式
左虚步撩
⑴收脚绕剑 ⑵垫步绕剑 ⑶虚步左撩
第十六式 右弓步撩
⑴转体绕剑
⑵垫步绕剑 ⑶弓步右撩
第三组
第十七式 转身回抽
⑴转体收剑 ⑵弓步劈剑
⑶后坐抽剑 ⑷虚步前指
第十八式 并步平刺
⑴垫步转体 ⑵并步平刺
第十九式
左弓步拦
⑴转体绕剑 ⑵上步绕剑 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式 右弓步拦
⑴撇脚绕剑
⑵收脚绕剑 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一式 左弓步拦
⑴撇脚绕剑 ⑵收脚绕剑 ⑶弓步拦剑
第二十二式
进步反刺
⑴上步收剑 ⑵转体后刺 ⑶弓步反刺
第二十三式 反身回劈
⑴转身收剑
⑵提脚举剑 ⑶弓步回劈
第二十四式 虚步点剑
⑴落指收脚 ⑵转体举剑
⑶虚步点剑
第四组
第二十五式 独立平托
⑴插步绕剑 ⑵提膝托剑
第二十六式 弓步挂劈
⑴转体挂剑
⑵弓步劈剑
第二十七式 虚步抡劈
⑴转体轮剑 ⑵上步举剑 ⑶虚步劈剑
第二十八式
撤步反击
⑴提脚合剑 ⑵撤步击剑
第二十九式 进步平刺
⑴提脚横剑 ⑵垫步收剑
⑶弓步平刺
第三十式 丁步回抽
第三十一式 旋转平抹
⑴摆步横剑 ⑵扣脚抹剑 ⑶虚步分剑
第三十二式
弓步直刺
收势
⑴后坐接剑 ⑵上步收式 ⑶并步还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7、32式太极剑 怎么进行操练太极剑作用最好

熟识剑法,分清每一招式的动作目的、方向和运动过程。要注意太极剑明显的柔韧性和游走性,练起来要轻松灵活,处处弧行。如做左右“弓步平带”式的动作,剑的运行路线就要走得迂回圆滑,剑刃的作用要表现出来。

与32养生太极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