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什么是脏腑养生

什么是脏腑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24 04:29:39

1、什么是协调脏腑?

五脏间的协调,即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脏腑的生理,以“藏”、“泻”有序为其特点。五脏是以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粕为其生理功能。藏、泻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故障,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而发生疾病。

脏腑协同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其在养生中的作用。从养生角度而言,协调脏腑是通过一系列养生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的。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这两方面内容,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都是遵循协调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又如:运动养生中的“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也都是以增强脏腑功能为目的而组编的。所以说,协调脏腑是养生学的指导原则之一,应予以足够重视。

2、养生就是保养五脏,这句话正确吗?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热门话题那就养生。养生的意思是调养、保养自己的身体,增强体质,想要达到延年益寿。其中五脏尤为重要,五脏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中心,所以养生即养五脏这句话是正确的。


按照人体学上讲,五脏六腑各司其职,将人体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虽然五脏六腑相互制约,但也相互依存,共同保持人体内部的协调。如果某个方面发生了一些状况,其他部位勉强可以应付的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病痛都可以靠自身可以恢复。五脏是生命活动的核心,是人体储存精气血神的器官,中医认为只要五脏的正气是充足的,那么体内的平衡就不会被打破,所以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养生,最终也是落到五脏的保养上面。

在五脏系统之中,心脏尤为重要。心脏系统主血脉和藏神,即我们的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心脏出现问题,人体生命的发动机出现了障碍,人体生命都会受到威胁。肝脏系统主筋肌和藏血,即如筋膜骨膜这些连接着骨头与骨头的部位。脾脏系统主运化,即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脏器。肺部系统主皮毛,是五脏中与外界接触的第一层体系。肾脏系统主藏精和生殖,是人体阴阳之本。五脏通过经脉和血管相互连通,互相协调,维持人体内部的平衡。

从五行上说,五脏对应五行四时,即五脏的强弱与外在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强调了人体内外的统一性。所以想要养生,无论是适度的运动或护理,还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或者通过饮食来调理身心状态,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都是在保养五脏。

3、什么叫中医养生

4、什么是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

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并且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快速前进。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更加关注精神及健康方面的问题。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不断变化,亚健康群体日益增加,公众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养生则是为了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这些与人们当前的需求相契合。
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看,在中国专业养生服务方面,中医养生必将是养生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医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其养生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食膳、药膳、针灸、按摩、气功五大类,此外还有心理养生等方法。当然,中医养生也需要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等。我国有1/3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中医养生行业市场将逐渐发展起来。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健康产业,包括保健产业、医药产业及与健康相关的产业,仅占GNP的4%-5%,比许多发展中国家还低,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了15%。2013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亿,不同层次的需求比如养老需求、保健需求等都在快速增长。

5、人身体的五脏分别在哪个季节养生

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夏季养脾。

夏季气温高,火热之邪容易对心造成损伤,导致烦躁不安、免疫功能下降等,此时要多注重养心。

由于肺与外界相通,病邪外侵时首当其冲。尤其秋天气候干燥,易耗损阴津,进而导致干咳无痰、口鼻和皮肤干燥等症状。

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脸色发青、气色很差,就是肝在抗议。尤其在春季,阳气生发,春气通肝,此时更该注重休养生息,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即晚睡一会儿,早起一点,在公园庭院中散散步、踏踏青,都利于养肝。

肾与冬季相通应,若在冬季把肾养好,来年身体才会更强健。

脾与长夏之气相通,所以长夏养护脾胃正当时,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七分饱即可;避免着凉,不要满身大汗后吹风;脾喜燥恶湿,可以每天泡泡脚,促进气血运行,驱除湿气。

(5)什么是脏腑养生扩展资料:

中医推荐五脏养生最佳食物

1、养脾最好的食物:黄色食品,特别是黄豆,可以是豆浆、豆腐、豆腐干,都是上等的养脾佳品,当黄豆的蛋白质和米饭一起,就是绝佳的蛋白质。

2、养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绿色食品,特别是绿豆汤(把绿豆放水里煮,当水开了以后再煮7-8分钟,然后喝水,不是我们习惯的把绿豆煮烂,绿豆煮烂后会失去养肝的功效。晚上吃为好。

3、养肾最好的食物:黑色食品,特别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为好。

4、养心最好的食物:红色食品,特别是红豆,可以是红豆豆沙包、红豆粥、红豆豆浆。早上吃好。

5、养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品,特别是大白萝卜,白萝卜生吃更能养肺。什么时候吃都好。

6、什么是养生?

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知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道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内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容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7、五行脏腑养生

1
肺先行,万物由呼吸为首,脾为五脏之母(统血),肾为一身之根(原气、导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是人体生命活动知的原动力)。心包:无形,气之所出;三焦:无形,气之所经。
2
脏腑五行循环:金→水→木→火→土→金
对应为:阴经络:肺→肾→肝→心→脾→肺;
阳经络:大道肠→膀胱→胆→小肠→胃→大肠。
3
脏腑五行相生关系(调理改善促进相生关系)-- 咖色线: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
肺助肾 →→→ 肾助肝 →→→ 肝助心 →→ 心助脾 → 脾助肺
大肠助膀胱 → 膀胱助胆 → 胆助小肠 → 小肠助胃 → 胃助大肠
4
脏腑五行相克关系(药物副作用、空气污染回、情绪等会引起相克关系)-- 蓝色线: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
肺伤肝 →→→ 肝伤脾 →→→ 脾伤肾 →→ 肾伤心 →→→心伤肺
大肠伤胆→→→胆伤胃 →→→ 胃伤膀胱答 → 膀胱伤小肠 →小肠伤大肠
人和自然是统一的,是协调的,人体的各个器官也是统一的,协调的。所以,五行学说,不仅把人和自然联系了起来,也把脏腑,形体,官壳,情感联系了起来。人体的各系统气的运动特征,也和五行相顺应。

8、五脏养生吃什么?

与什么是脏腑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