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咽喉的日常保养有哪些方法?
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预防春季之风、夏季之热、秋季之燥、冬季之寒对咽喉的损伤。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也是咽喉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
清洁口腔每天早晚刷牙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洗咽喉。具体方法是:含一口淡盐水,仰起头,使盐水流聚于咽喉部。用肺中气体自咽喉部冲出,使盐水滚动清洗咽部,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然后吐掉,再重新开始,连续进行3~5次。有保持口腔及咽喉部清洁、预防咽喉疾病的作用。
2、据说我们的唾液也可以养生,作业有什么养生的好办法吗?
唾液是一种无色且稀薄的液体,由三对大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许多小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在口腔里混合而成的消化液。唾液无色无味,并且人的唾液中99%是水。但是,唾液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唾液除含有水分外,还含有人体健康必需的淀粉酶、溶菌酶、黏蛋白、球蛋白、乳酸胆铁、磷酸钙、氨基酸、钾、钙、氯等多种成分。这些物质成分对人体来说有很大的保健养生功效。
唾液是具有很多的养生作用的,比如说唾液具有润滑作用,因为唾液中含有黏液素,可使口腔润滑柔软。可以帮助吞咽食物。并且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唾液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充满活力,不比年轻人差。唾液中含有大量淀粉酶,能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使易被吸收。
唾液的作用除了上述以外,唾液还具有抗菌作用。因为唾液中的各种成分通过不同机理,产生一定的抗菌养生作用,可以防止口腔、咽喉和牙龈发炎。并且,唾液还具有冲洗作用,牙膏仅能清洁口腔但不可美白牙齿。而唾液能把食物残渣冲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可见,唾液具有冲洗牙齿和保护口腔清洁的功效。
所以说,唾液对人的身体还是有很多的好处的。不要觉得唾液是没有用的,唾液对人体的保健还是起着很大的用处的。
3、如何进行养生与保健?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日照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人的睡眠会减少。有睡眠障碍的人则更易加重,辗转难眠,或夜卧不安。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
3.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若此时感受外风,同样可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症。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种类型:风寒感冒,发热不甚而明显恶寒,同时鼻流清涕,喷嚏连连,此时应立即服感冒清热冲剂两袋,一定热服。或喝葱白姜片红糖水,每2-3小时再饮一次,大多症状会明显缓解。若体温迅速升高,伴恶寒、咽喉不适等,多为风热感冒,早期可以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若发热伴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多为暑湿感冒,类似西医胃肠型感冒,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剂量,每日3-4次,同时控制饮食,煮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6.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注意皮肤护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洗浴,则会令人度过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叶浴,将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煮10-15分钟,再倒入浴盆内即可,能消除皮肤痤疮、疖肿、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预防湿疹痱子。
7.游泳注意安全
首先要选择一个水质较好的游泳场所,最好到游泳池中去,那儿比较安全。其次,做好下水前的准备活动,避免进入水中后发生手足抽筋的现象。最后,身体疲倦、腹中空空以及过饱时都不宜游泳。
8.喝水不是越多越好,要少量多次饮白开水
夏季气候比较闷热,出汗较多,平时一定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之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要饮用1~2杯白开水,在出汗较多、运动或洗澡后也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此外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
4、如何保养嗓子,使嗓子唱歌干净清亮。
1、保持湿度,使用加湿器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室内的温度不要过低。如果没有加湿器,可以加热一盆水,让其慢慢蒸发。
2、 远离烟雾,不吸烟,更要注意远离二手烟。空气污染严重时,最好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
3、忌食辛辣,不要讲话太多,以zd免喉头疲劳,避免污染的空气(如煤烟)和化学气体的刺激。如果有吭咳习惯,也应克服,以免喉部充血。
4、规律起居、充足睡眠。睡觉是可以充分地放松全身的休息,睡觉的时候吞咽的动作会很少,能使嗓子休息十分充分,是护嗓的有效办法。
5、饮水,内饮水可以滋润咽喉,但是要喝温开水,决不能喝冷水。特别是经过长时间的用嗓以后,声带会充血,如果喝冷水的话,声带很快就会出现水肿,造成严重的咽喉不适。
(4)咽喉的养生保健扩展资料
歌声干净清亮的技巧:
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2、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3、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容蛇添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嗓子
5、经常唱歌用嗓的人,应该吃什么保养?
保护嗓子首先是勤喝水最好是温水,其次是保温,就是脖子别着凉,在冷天最好穿高领衣服或是常带围巾。在饮食方面多吃滋润的食物,辣的可以吃不宜过量。唱歌时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可能是你的呼吸方法不正确,你发声时气沉得不是地方,有条件请个声乐老师指点一下为好 保护嗓子的秘方
1.拌吃银耳。将白木耳洗净泡胀,撕成条块状,先用开水烫过,再用凉开水漂洗
,之后加醋拌吃,每日两次,食量不限,2 日后即可好转。
2.拌吃芹菜。把芹菜洗净,切后,烫过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盘,每日2次。
3.饮浓凉茶水。将茶叶25克用开水冲一大杯浓茶水,冷却后经常饮入。 4.风油精吸人。将风油精倒在洁净的手帕上数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4~6次
薄荷和杭菊花各6克,泡开水当茶饮,每日一剂。
教师嗓子保健饮品之一玄参3克 麦冬3克 胖大海2枚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
茶频饮 。适用于慢性咽炎兼有大便干燥者。教师嗓子保健饮品之二玄参 沙参 金银
花各3克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茶频饮 。适用于慢性咽炎兼有干咳烦热者
教师嗓子保健饮品之三甘草2克 桔梗3克 金银花5克服法:开水浸泡,课前课后,代
茶频饮 。适用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者,严重者可药量加倍,当汤药煎服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一种外用药防治慢性咽炎的方法,就是漱口的药。咽喉保健外用漱口方黄连10克 生栀子12克 金银花12克 生甘草3克服
法:放入水中小火煎煮 5-6 分钟,课前课后及饭后口中含漱。此法有清热解毒、利
咽止痛的功效。
四. 可以经常吃吃黄氏响声丸\\金果饮\\以及用胖大海加冰糖泡茶喝
6、咽津养生保健方法具有什么作用
咽津亦称"赤龙搅海"、"胎食",是古代的一种强身健体方法。
古代养生家认为,咽津可以灌溉五脏六腑,滋润肢体肌肤;流通血脉神气,增强消化功能,延缓机体衰老。
其具体做法是:上身自然挺直,安然坐于凳上,两腿分开如肩宽,两手轻放于大版腿上,嘴唇微合,全身放松,摒除杂念。自然呼吸,轻闭双目,思想集中在口腔处。
先用舌搅动口齿,一般是围绕上下牙齿运转,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依次轻轻搅动各36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用舌尖顶住上腭部1~2分钟,促使腮腺、舌下腺分泌唾液,待口中唾液满时,鼓腮含漱36次。
漱津后,将口中津液分3小口咽下,咽时意识由口腔转移到"丹田"。初练此功时津液不多,久练自增。
此功清晨、午休、睡时都可做,多做效权果更佳。
7、怎样养生保健?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1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8、清洗咽喉的具体方法怎么做?
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预防春季之风、夏季之热、秋季之燥、冬季之寒对咽喉的损伤。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也是咽喉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
清洁口腔每天早晚刷牙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洗咽喉。具体方法是:含一口淡盐水,仰起头,使盐水流聚于咽喉部。用肺中气体自咽喉部冲出,使盐水滚动清洗咽部,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然后吐掉,再重新开始,连续进行3~5次。有保持口腔及咽喉部清洁、预防咽喉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