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花夕拾是什么节目
冰清☆玉洁: 我是药房工作的,快十年了。偶然看了老女人于洋的杏林好养生,应做虚假广告被迫停播,现改成【朝花夕拾】节目而继续推销保健品,乍一看以为是哪个专家在传授养生之道,今天又看了,看出了很多的破绽,什么病都是吃铁皮枫斗和维生素矿物质,而且效果简直是神奇透顶,什么吃三个月骨刺完全消失,告诉大家,骨刺用药只能缓解疼痛,不可能消失,骨刺就是骨头变形了,甚至已经大了,怎么可能会消失?现在的电视台太不负责了,所谓的专家讲得头头是道,难怪一般的老年人深信不疑。请大家相互转告,这一定是欺骗!!!
2、初中语文的文学常识总结。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
2.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静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7.史成汉,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七月派诗人,1941年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爱与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三作家》等。《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3、我的叔叔于勒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阅读专练
噢,这是我们初三的时候学的课文。上来学期还是下学期就忘了…人教版的,你登陆人教版语文书上面写的那个网站找找,应该可以找到。因为我之前自英语听力也是从人教版官方网下载的。希望回答有助~
不好意思,改下,,,你是说阅读专练?(我以为你说听力录音.....)
网上可能难zd找,建议你还是到书店买辅导书吧~ :)
4、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实写与虚写的句子?
虚:只的是她擦亮火柴后看到的种种,美食,圣诞树,还有他的奶奶。实指的是现实的残酷以及火柴灭了以后,寒冷还是寒冷,饥饿依旧饥饿
5、朝花夕拾第一集狗·猫·鼠内容概括
朝花夕拾第一集狗·猫·鼠内容概括:
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
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狗·猫·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5)朝花夕拾 养生扩展资料:
《狗·猫·鼠》全文赏析:
这篇文章从别人抨击自己“仇猫”说起,谈到“人禽之辨”,讽刺人类的违心之论,党同伐异。把“现代评论派”之流暗喻为“没眼力”的狗,从而深刻地揭露买办文人“正人君子”的虚伪性。面对“现代评论派”的绅士之流的攻击,鲁迅先生绝不胆怯。
他借“猫狗”之词,给“媚态的猫”画像。先生一向对“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恶痛绝,就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的嘴脸。
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恶暴虐者的态度;结尾时在叙及眼前对付“猫们”的态度和策略时,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恶,不能除恶务尽的现象进行了鞭挞,同时表现了作者与军阀斗争到底的韧性战斗精神。
6、湖光心影读后感
苏连硕,天津宝坻人,1940 年生,自幼丧父,在叔、姑关爱扶助下长大,成人。
先后就学于南开中学、沧州师院。读书时即喜欢文学。毕业后执教高中语文三十九年。清晨笔耕,白日舌耕。弟子超过三千,以散文为主体的各类文章亦逾三千。安静读书,安静写作。不慕辉煌,但也不自甘黯淡;不奢伟大,但也不自甘平庸。不趋时尚,不逐风标,不慕虚名,融于自然,感悟人生,独抒性灵。三十年来,黎明写作,无愧晨曦,无愧自我。
早年写诗,中年起将诗的激情与联想,融入于散文、随笔的写作形式之中。
花甲之年,清居津郊湖畔,依然保持清醒的热情,以真面孔,真性情,亲切平和的真文字,使作品日渐显示出思想、灵感、语言的真功力。其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及报纸副刊;被收录于十多部精美散文集,有的被收入中考、高考题库,有的被选作范文,有的被国家相关部门荐为中学阅读篇目。
主笔的报刊专栏有“我妈 100 岁”、“人到老年”、“黎明茶座”、“湖光心影”等。已出版散文集《榴圆小品》、《黎明星宇》、《黎明吻痕》,随笔集《黎明回声》、《养生益寿百诀》。
其曰:孝顺望百老母,享受儿孙孝心;清茶淡酒相佐,键盘雅书相伴——以为晚年人间至乐。
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杂文研究会会员。
内容简介:
《湖光心影》的引人之处在于,作者非如一般老年人爱回顾往事,而是游湖健身,积极诉求每天的感与悟。不回忆就年轻啊!由人工的景看出自然的色,看到了人与人、与自然的关联,从作者笔触下的水畔湖光依稀看到了茵梦湖的影子。
·可贵处仍不在文字的说教,还是在于作者拿起笔来以身作则地练炼着自己的身与心。
·年轻时无暇顾及,一生操忙,如今不再与天地人奋斗,不必追求成就,玩点文化,玩个心畅。
·作者在倡导一种老年生活的方式,营造一种退休文化的氛围,以黄昏颂夕照明老有所衷的好心态,自己发掘出一隅生活欢欣和谐的情境……
·是部“为老人折枝”之作,篇篇文中充盈着“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在表现劳动母亲价值情怀的同时,充分表达作者对百岁母亲的爱戴深情,凸现出作者之爱——爱今日的幸福生活。
·《湖光心影:》正如其名,是作者感时感怀的心路记叙、是为陶情娱己而作的篇章集录,可是,《朝花夕拾》中鲁迅说过:“墨子兼爱,杨子为我……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这也是我们在今天的老龄化社会编辑出版苏连硕先生这部《湖光心影》的初衷吧。
7、世界文学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