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樊正伦 夏季话养生

樊正伦 夏季话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23 04:37:21

1、适合夏季的养生用语

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心平气和好,九十不显老。
2.爱财如命,时常生病。人静百年,气静万年。
3.充海阔天空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能忍耐,终身受用;
4.大学问,安心吃亏。一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
5.逢人借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过去七十古来稀,今日百岁不足奇。
6.酒是烂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 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惹祸的根苗。
7.立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四八月,防着凉,早晚注意加衣裳。
8.六月六,晒衣服,减少疾病添幸福。小寒大寒,冻死老汉。冬不恋床,夏不贪凉。
9.宁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饭要定时吃,衣要看天穿。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
10.春捂秋冻,一年无病。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夏不露腹,冬不露肩。
11.冬不坐木头,夏不坐石头。二八月乱穿衣,小心病害上身体。
12.气候不正,仅防疾病。天热防中署,天寒防伤风。七月秋风渐渐凉,伤风感冒要预防。
13.秋风凉,添衣裳。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14.大汗莫当风,当风易伤风。伤风伤风,多在秋冬。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15.冬吃生姜,不怕风霜。
17.常讲卫生,百病不生。干干净净一身轻, 不干不净生百病。
18.锻炼是金丹,卫生是药方。卫生搞得好,疾病不缠绕。
19.勤劳动丰衣足食,讲卫生延年益寿。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20.干干净净,吃了太平。吃喝净,少生病。
21.器具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万物从土生,百病从口入。
22.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饮食不检点,大病在眼前。
23.喝开水,吃热菜, 肠胃健康少病害。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24.注意营养味道好,讲究卫生饭菜香。贪图凉快吃冷饭,吃后容易把病犯。
25.饭不熟不吃,水不开不喝。臭鱼烂虾,得病冤家。
26.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
27.蔬菜要清水洗,水果要削皮吃。要想不生病,锅盆碗灶都干净。
28.饭前便后洗手,胃肠疾病少有。肚子害病嘴里得,眼睛害病手上得。
29.饭前要洗手,饭后要嗽口, 习惯成自然,百病全赶走。
30.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万。洗脸洗额脑,扫地扫旮旯。
31.耙田注意耙角落,洗脸勿忘洗耳朵。洗头洗脚,胜过吃药。
32.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聋, 鼻不掏不破,眼不擦不红。
33.少情欲,多沐浴。头发常梳理,衣服勤换洗。
34.脏生虱子懒生疮。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35.床铺干净,舒坦入梦。饭要细嚼,衣要勤洗。勤穿勤脱,胜似吃药。
36.勤洗衣裳勤洗澡,多晒被褥身体好。勤洗衣裳勤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37.勤洗勤晒,舒适爽快;多洗多晒,病灾不来。
38.笑脏笑破不笑补,勤洗勤换才舒服。窗明几净颜色调,能除紧张与疲劳。
39.常开窗,透阳光, 空气流通保健康。若要不生病,处处扫干净。
40.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四害消灭光,健康有保障。
41.病灾不染清洁地,幸福常临健康家。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
43.夫妻多恩爱,神仙也不怪。夫妻相敬如宾,越活越显年轻。
44.夫妻恩爱到白头,日子清贫也风流。男弱女强,幸福不长。
45.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过了重阳节,夫妻宜多歇。
46.夫不嫌妻丑,活过九十九。妻不嫌夫憨,百岁能转弯。
47.秧好一半谷,妻好终生福。一日夫妻百日恩,白头偕老成寿星。
48.鲜花虽美怕寒霜,夫妻恩爱寿无疆。子孝父心宽,妻贤夫兴旺。
49.夫妻同苦共甘,棒打鸳鸯不散。恩恩爱爱虽老不老,打打闹闹未老先衰。
50.伴侣两相无猜,日子舒畅自在。和睦家庭风光好,恩爱夫妻幸福长。
52.笑为力量的亲兄弟,愁为健康的死对头。

2、夏季如何养生,

夏季养生之道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属火,而夏季的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又单属土。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
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日照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人的睡眠会减少。有睡眠障碍的人则更易加重,辗转难眠,或夜卧不安。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
3、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若此时感受外风,同样可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种类型:风寒感冒,发热不甚而明显恶寒,同时鼻流清涕,喷嚏连连,此时应立即服感冒清热冲剂2袋,一定热服,或喝葱白姜片红糖水,每2-3小时再饮一次,大多症状会明显缓解。若体温迅速升高,伴恶寒、咽喉不适等,多为风热感冒,早期可以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若发热伴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多为暑湿感冒,类似西医胃肠型感冒,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剂量,每日3-4次,同时控制饮食,煮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6、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注意皮肤护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洗浴,则会令人度过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叶浴,将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煮10-15分钟,再倒入浴盆内即可,能消除皮肤痤疮、疖肿、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预防湿疹痱子。

3、中医说夏季中身体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这个时候都有哪些适合的养生方法?

夏季中医养生方法

1、夏季中医养生讲究保护阳气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2、夏季中医养生注意防暑热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点。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伤时,即见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必然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由此观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3、夏季中医养生注意除湿气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合后,水液随之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目下呈卧蚕状。

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其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腥臭。因此,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秽浊。

4、夏季中医养生起睡定时


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而且应尽可能地定时起、睡。在夏季,更应给自己规定一个严格的起睡时间,决不无故违反,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

4、夏季怎样养生

5、夏季应该怎样养生?

6、百科全说 迷罗老师讲夏季节气如何养生语录

转载迷罗老师“元瑜伽节气养生之小暑”

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溜出指缝,又到下一个节气小暑了,而且我们已经进入了农历六月,面对新的节气和新的月份我们该做什么养生功课呢?

在这个月份上,小肠经气最旺,所以这个月首先要注意肠胃的保养,明天就是小暑,俗话讲:“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上雨量集中,甚至多有暴雨,这一段时间我们也感受到了,连续不断的降雨,颇有点江南梅雨季节的感觉,因为已至初伏,在不下雨的时候,又会异常闷热,这又闷热又潮湿就极易影响到内在经络和脏腑,使体内感受暑湿,这是一点。

再有呢,天气闷热,人们就会选择清凉解暑的食品来消夏,殊不知若实用不当则会加重问题,在有的班上我让大家做水肿的检测,往往大部分女士都存在水湿停滞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大多存在这么几种生活习惯:一经期过食冷饮,二 经期频繁洗澡,三 晚上洗澡,四 晚上过食西瓜。

经期不沾凉少沾水,这点大家其实都明白,关键是难以做到。关于晚上洗澡这件事呢,因为夜晚阳气内伏,归于脏腑,体表护卫之气内敛,所以这时洗澡很容易感受湿气。至于西瓜,我们都知道它是利水的,有人就不理解,它明明是利水除湿的,怎么倒加重湿气了呢,关键就在于吃的时间不对,西瓜利水走膀胱,所以小便会增多,但是我们吃完以后马上睡觉,使过多利导出来的小便不能够及时排除,便会加重体内水湿,甚至在第二天早起一照镜子,发现眼泡都是肿的。

其实养生就是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我们会发现我们很多固有的生活方式原来是不对的,那经过调整生活方式以后,很多问题就会不药而愈,有一位女生我嘱其停止晚上洗澡换在白天以后,她原本脸上很严重的疙瘩很快就消退下去了。
一块木头,放在干燥的环境下,能保存的很好,但是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就会长苔藓、长蘑菇、长木耳,人体的内环境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体内寒湿过重的话就会有炎症、瘀滞甚至肿瘤,所以我们总在讲寒湿体质就是肿瘤体质。一定不能让体内积聚太多湿气,那在这个月份上就要重点做好保养。
我们要做的功课有:
多去做瑜伽体式中的背部滚动式,可以激发膀胱经,排毒去湿,每天五十遍,还相当于作背部按摩,如果老伴不给我们按摩的话,就让我们自己去“滚”吧,呵呵比按摩效果都好。

睡前点按三阴交与脚跟内侧的子宫前列腺区。

敲打小肠经,双手小指掌侧互砍至发热

7、夏季怎样做好养生?

从立夏到立秋这段时间,其气候特点是酷热多雨,人体阳气此时最易发泄,新陈代谢也极其旺盛。《理虚元鉴》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夏天养生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要防止暑热之邪伤人;第二,不要为了避暑而伤了人体阳气,即还要注意养阳气。

一、注意居室凉爽。

夏天,一定要将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家具搬掉,从而使居室拥有较宽敞的空间。每天,将南北两向的门窗打开,空气对流而生的自然风,可使居室满屋生凉透爽。

将向阳的外窗户上方装上凉篷,这样能将烈日直射带来的热量阻之窗外。用淡绿、浅蓝、瓦灰、乳白等色彩装饰墙面、天花板、窗帘、沙发套,可令人觉得清凉爽气,这是因为冷色调的色彩,可使人心理滋生凉爽感。若在墙上挂一幅《冰山雪峰图》或《秋山枫叶红》的油画,能达到心底生凉的效果。

二、重视饮食养生。

在菜和菜汤中要适量加点盐,这是由于高温下,大量出汗,体内有相当量的盐分随汗排出。盐的供给量,包括普通饮食中的食盐在内,每日有20—30克即可,也不能太多。

其次,要多喝点饮料,但饮水需注意多次少量饮用,每次不超过300—500毫升,清凉饮料温度以10摄氏度为宜。茶叶、可可、咖啡、绿豆汤、乌梅汤,除能补充水分外,还有轻度兴奋作用,有助于解除疲劳,改善食欲。在夏天,最好多吃点西瓜,又解渴,又祛暑。

还有,适当补充维生素。应首先考虑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一般认为,每日饮食中最好含有维生素B10.5毫克,维生素B20.3毫克—0.5毫克,维生素C150—200毫克。

最后,要多食些水果、蔬菜、瘦肉、动物内脏、鸡、鸭、蛋等。相反,脂肪的供应量应适当减少,若过于油腻,就会引起厌食。夏天,往往食欲下降,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色、香、味,并适当吃些粗粮。酸味和辛辣的调味品,有增进食欲作用,可适当多食。

三、不可忽略睡眠保健。

夏天,体内物质和能量一般消耗较大,因此,睡好觉就显得十分重要。古人云:“能眠者,能食,能生长。”这一点在夏天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人、高温作业下工作的,尤其不能忽视。睡眠保健的另一方面,是要节制性生活,以免损伤人体阴精。

四、身体锻炼讲方法。

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焦躁、容易“生火”,因而,这时的健身应以避暑热而从清爽为主。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保持精神上的自我宁静,便是炎夏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旅游、避暑、游泳等诸项活动,是暑天健身的有益活动。这些活动的好处在于:置身于自然之中,精神轻松愉快,既能避暑消夏,又可锻炼身体,确实是盛夏有益的健身活动。

祖国医学认为,夏天人体阳气最易向外发泄,故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迎着初升的太阳坚持室外锻炼。若在夏季能进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分钟左右,所得的紫外线能使用一年。

五、防病保健。

夏令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疰夏、中暑。疰夏的主要表现是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此病主要反映了胃肠消化功能减退。故减少食量、少吃油腻、减轻胃肠负担,是预防疰夏的主要措施。中暑大多因为较长时间的日光暴晒或高温而引起,预防的办法是多喝些防暑饮料,如酸梅汤、西瓜汁等,野外作业者要戴帽子,避免暴晒。

8、春夏秋冬养生四句话语

春养肝
夏养心
秋养肺
冬养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捂秋冻

与樊正伦 夏季话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