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朋友圈的养生学不可靠
这个问题显然是一杆打死一船人了。过于片面了。
有些可靠,有些不可靠。有些适合这个人群,有些适合另一个人群。
关键要明确,自己要什么?自己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2、朋友圈里哪些养生知识,是常见的谣言?
你朋友圈里转的这些内容是谣言、不可信!
谣言一:大蒜油炸变红是地沟油
谈地沟油色变是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前热传了一个鉴别油是地沟油与否的方法:大蒜油炸变红是地沟油。这个方法吸引了诸多人的眼球,群众纷纷效法,发现大蒜在某些油中的确会变红,便对此深信不疑。
这个方法真的靠谱吗?答案是不!第一,此种鉴别方法的原理是大蒜遇黄曲霉素会变色,而在科研数据库里并没有大蒜遇黄曲霉素变色的说法,可信度很低。第二,黄曲霉素是地沟通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但地沟油中不一定会含有黄曲霉素,也可能是其他物质。第一点就可以直接把这个谣言推翻了,假如第一点成立,第二点也不成立。如此这般,这个谣言不攻自破了!
谣言二:虾和维生素C同吃会砷中毒
网络流传一名太晚女孩无缘无故七窍流血暴毙,有解释称:问题在于她在吃了大量的虾后,又服用了维生素C,虾中含有砷,在维生素C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砷中毒。人的正常膳食中,每餐都含有相当剂量的虾和维生素C,虾和维生素C同食可导致砷中毒?实在无法令人信服!然而就是有人对此诚惶诚恐。
首先,从虾所含有的砷来看,即使是吃进去后全部吸收,并与维生素C起反应,都不足以达到砒霜纯品的口服致死量,不可能引起急性砷中毒。其次,维生素C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酸性环境下比较稳定,胃中的消化主要是物理过程,食材中的砷和维生素C不太可能在胃中起反应。所以,安安心心地吃番茄炒大虾吧!
谣言三:榴莲不能和牛奶一起吃
又是一则流传的消息:中国游客吃榴莲后喝牛奶,致咖啡因中毒、血压飙升,引发心脏病猝死,而且据说泰国还有明确的规定,食用大量榴莲后,8个小时之内不能饮用奶类食品。事实果真如此?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榴莲和咖啡都不存在咖啡因这种物质,这个怎么都说不通吧?还有我们平时很爱的甜品:榴莲蛋糕、榴莲冰淇淋都是混合鲜奶、炼乳与榴莲制作而成的,不也是该吃吃该喝喝!
谣言四:蘑菇富集重金属不能吃
有一个“博士”称:蘑菇不能多吃,因为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特别强,几乎所有的重金属,都富集在蘑菇中,但人体却没有排出重金属的机制,时间长了,这些重金属就会在肾小管内聚集,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小管的坏死。
好像说的也很有道理?别被忽悠了!一些蘑菇能富集重金属是客观事实,而富集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污染程度,蘑菇的富集重金属是蘑菇对不良生长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重金属并不是蘑菇生长的必须养分,对蘑菇也没有促进作用,所以在种植中也不会有人为添加。综上,正常渠道采购的蘑菇可正常食用无需担心,但从膳食均衡的角度出发,还是建议每天控制一定的量食用。
谣言五: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
微波、辐射这样的词总能引起许多人的恐慌,关于微波炉传说也就往往得到格外关注。在这个闻癌色变的年代,“微波炉加热产生致癌物”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成为广泛接受的“信念”。
那么微波炉到底会不会致癌呢?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低,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频率介于它们之间的微波也不会致癌。
3、怎么在朋友圈假装养生达人
多发点养生食谱,自己试着去做。
4、那些坑过爸妈的养生餐朋友圈有哪些是真实的吗?
养生朋友圈中部分内容还是真实的。
比如说:女人吃什么可以美白呢?适合女人美白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吃什么美白?
餐前西红柿美白好肤色 VC可以抑制皮肤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达到使皮肤白嫩,黑斑消退的效果。
黄瓜粥消除雀斑 粥是很多MM都十分喜爱的食物,因为粥不但简单易做、口味清淡还可以帮助瘦身和美容。此粥则是夏日里美白、降署的不二选择,最好每天早晚食用,可以润泽皮肤、祛斑、减肥。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瓜含有丰富的钾盐和一定数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糖类、蛋白质以及芥、磷、铁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黄瓜粥,能消除雀斑、增白皮肤。 海带猪蹄汤减少角质积累 猪蹄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是皮肤恢复活力的法宝。
一日的三餐需要维持的胶原蛋白摄取量为5000mg,如果少于这个量就有产生皱纹的危险。而胶原蛋白足量后,皮肤的弹性自然好,人的气色也会随之变化,脸色也能变得白皙起来。 而海带中含有较高的锌元素,可以参与皮肤的正常代谢,使上皮细胞正常分化,减轻毛囊皮脂腺导管口的角化,有利于毛孔的通畅,还能减少角质的积累。
冬季养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
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投资少、见效快。事实证明,冬季养生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所以说,朋友圈的养生知识还是真实有效的。
5、那些爸妈朋友圈里的养生文章,真的靠谱吗?
是不靠谱的,我们应该告诉父母不要相信。
现在的微信朋友圈都已经被一些骗子刷屏了,如今微信朋友圈什么最多?有报告显示,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是:健康养生、疾病,其中以养生食品安全等死亡焦虑为主题的谣言占55%。一刷朋友圈,养生谣言铺天盖地,在这些养生理论指导下,我们活得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却依然该脱发的脱发,该早衰的早衰。说到底,还是伪科学养生惹的祸。伪科学主要是指一切宣称科学、或描述方式看起来像科学,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缺乏支持证据的所谓理论和假设,在朋友圈中,养生伪科学主要指广泛传播的关于养生健康的伪科学。
这些东西都是假的,都是为了赚那些老年人的钱而弄出来的,因为老年人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健康。而这养生伪科学爆款文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互联网兴起之前,他们诞生在三流情感杂志,报纸中缝广告以及午夜FM,他们跟进互联网热潮,高举互联网+旗帜,抱紧微信大腿儿,摇身一变,成为父母朋友圈里绝对的权威。养生伪科学的内容来自于国外替代医学信息借鉴和国内健康相关研究信息的部分抓取和放大。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些有科学依据的文章的断章取义,他们只会用对自己有利的一部分。准备好了文章来源后,大数据造假上场,各大自媒体进行内容输出之外,还有很多医药公司会请写手,门槛并不高,在各平台搜索养生文章征稿可以发现不少养生科普类征稿的群组。我短期浏览了家人朋友馈赠的大量癌症伪科学文章,三观尽毁,最终总结出了伪科学文章的几大特点,可以让大家即使看不懂文章内容,也能轻松识别绝大多数伪科学文章。
6、如何劝父母不要相信朋友圈的虚假养生信息
坚持长时间劝说
如果有反面的例子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