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体质分为哪几种?
人的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
1、 平和质:精力旺,很健康,很灿烂
平和质人群如果自恃身体健康,不注意合理饮食、规律生活,也会使身体远离平和状态走向偏颇。由于环境、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影响及自然老化的过程,平和质的比例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大而减少,会出现各种亚健康状况和不同类型的健康问题。所以,平时应顺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而平衡自身,增强体质,正本固元,保持平和。
2、气虚质:免疫差,易疲乏,常虚喘
气虚质人群肌肉松软,容易气喘吁吁,讲话的声音低弱,易出虚汗。性格偏内向,胆小,不喜欢冒险;容易感冒,发病后病情不容易好转。所以,平时要注意补中、益气、培元,补充能量。
3、阳虚质:手脚凉,全身冷,不耐寒
阳虚质人群皮肤偏白,肌肉不结实,手脚发凉,尤其是上腹部、颈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吃饭、喝水总喜欢热的,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少;性格大多沉静内向型,喜欢安静。平时应注意保养阳气,温阳祛寒。
4、阴虚质:水缺乏,五心热,口咽干
阴虚体质是体内正常需要的水分、津液、精血等阴液不足,机体相关的脏腑组织失去濡养,出现内热的一种体质状态。原因一是水分不足,二是产生内热。
阴虚质的人体形大多瘦长,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有种烘热的感觉,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比较干燥,受不了夏天的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性情急躁,舌质偏红、苔少;性格外向好动,平时要注意养阴润燥。
5、痰湿质:身体胖,大肚腩,油光脸
与痰湿体质密切相关的脏腑主要是脾。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湿。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痰湿质人群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容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到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脸上易出油,嘴里黏腻,嗓子老有痰,舌苔较厚,性格比较温和。应注重化痰祛湿。
6、湿热质:易长痘,常口臭,大便黏
湿热质人群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脾气比较急躁。所以,湿热质应注意清除体内湿热,清热化湿。
7、血瘀质:血黏稠,易忘事,常长斑
血瘀质人群面色偏黯,嘴唇颜色偏黯,舌下静脉曲张、瘀紫;皮肤比较粗糙,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瘀青,眼睛里的红丝很多,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应该注意活血化瘀。
8、气郁质:很脆弱,常郁闷,多伤感
气郁质人群体形偏瘦的人较多,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容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常感到乳房及两肋部胀痛,有胸闷的感觉,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咽喉部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所以,应注意疏肝解郁,注重情绪养生。
9、特禀质:易过敏,常喷嚏,起风团
特禀质人群中有一种是过敏体质,这种体质属于中医可调范围内。这类人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季节过敏,皮肤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所以,应注意过敏体质的调理。
2、九种体质到底是什么?
人的九种体质(体质辨识)<br />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各有偏颇,因此易感疾病也有明显的倾向性,下面就是九种体质的简单介绍。(注:要想了解个人的准确体质,请到专业部门进行体质辨识,切勿对号入座。)<br />1、气虚质:<br />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br />气虚质者的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食用。如小米、糯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鲨鱼、刀鱼、黄鱼、比目鱼、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等。由于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亦宜选用补气药膳调养身体。<br />2、阳虚质:<br />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br />阳虚质者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在冬季阳虚者症状更为显著。常用的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阳虚质,平时应少生冷粘腻之品,尤其在冬季不要过食寒凉之品。<br />3、阴虚质:<br />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br />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蛰、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的调养。阴虚火旺之人,应少吃辛辣之品。
3、人分九种——人体体质辨识与养生
由于先天禀赋有强弱,饮食气味有厚薄,方位地势有差异,贫富贵贱苦乐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个体差异。因此,祖国医学非常重视对不同人体特征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对体质进行分类。 1.阴阳五行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性格特征、对季节的适应能力等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每类型再比类于古代乐谱,分角、徽、宫、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 2.阴阳太少分类 这种体质分类,是根据人体的阴阳多少,并结合体态、性格特征进行分类的。《灵枢·通天》认为,人体阴阳有盛阴、多阴少阳、多阳少阴、盛阳、阴阳和平之分,从而将人体分为太阴之人,为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类。 3.现代中医临床九种体质分类 近年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临床角度提出中医九种体质分型,对临床辨证、遗方、摄生防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参见前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及中医的九种体质辨识及其调养) 4.八卦体质类型 八卦的象与数是密不可分的,实为一体。象数作为易学最古老的语言,用以说明宇宙间的各种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是丰富的宇宙信息的载体。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对应的人体部位和穴位。用八卦之象来探寻人类的体质,事实上是在先觉先知人体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如,乾卦人就要凉润养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风温养生以应对脾湿,尤其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多开窗以便让湿气从房间离跑出去;离卦人则要低温养生,离卦是阳火、阳热,热就容易伤阴,导致阴虚,所以在冬天进行养生的时候离火之人就要注意节能。掌握八卦体质类型,其价值也就体现在:由认识到应用,学会自我调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长寿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4、人分九种的目录
第一章 人体体质概论
引言 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
一、大千世界,人各不同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1.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
2.后天因素可以使体质发生变化
三、体质的几个特点
1.体质以先天遗传为基础
2.体质是动态可变的
3.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复杂因素造就了体质多样性的特征
5.体质的趋同性使分类成为可能
6.体质是可以调节的
四、体质是形神相关、天人合一的生命过程
1.体质是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
2.体质与形神相关
3.体质与天人合
五、古代医家如何认识体质
1.《黄帝内经》是中医体质认识的源头
2.历代医家对体质理论的应用
六、体质就在我们身边
1.分辨体质,治病求本
2.体质养生,预防保健
3.体质美容,有的放矢
第二章 亿万人群分九种
引言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一、物以类聚,人可群分
二、一种平和,八种偏颇
三、分清体质,才好养生
1.平和质(A型)身心健,要维护
2.气虚质(B型)正气虚,要固本
3.阳虚质(C型)热量低,要温阳
4.阴虚质(D型)津液亏,要养阴
5.痰湿质(E型)多肥胖,要运化
6.湿热质(F型)内热重,要清利
7.血瘀质(G型)有瘀滞,要疏通
8.气郁质(H型)情志结,防抑郁
9.特票质(I型)常过敏,要调护
四、根据不同的状态呵护体质
1.体质与年龄
2.体质与性别
3.体质与季节
4.体质与生活条件
5.体质与地域
五、体质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读者提问
第三章 体质辨识治未病
引言 养生、体质、亚健康
一、中医治未病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1.治未病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2.古代医家治未病的小故事
3.“治未病”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1.中医养生源远流长
2.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
3.从养生实践中获得健康
三、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方法和工具
1.治未病的核心在于因人制宜
2.体质辨识是治禾病的方法和工具
3.体质辨识的应用
四、亚健康是治未病的重点
1.认识亚健康
2.如何判断亚健康
3.中医如何应对亚健康
4.常见亚健康状态调节方式
读者提问
附录
附录1 新闻报道
附录2 体质标准
附录3 经络穴位
5、人身体分哪九种体质
6、请问谁有王琦的人分九种-体质辨识与养生的电子版!!!付费都没问题
有。
也不需要你付费,怎么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