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五脏养生运动

五脏养生运动

发布时间:2020-07-21 12:03:16

1、中医五脏养生操演练。

1.敲胆经 双手握拳 依次敲打大腿外侧的 风势穴 环跳抄 中渎 膝阳关!
作用:分泌胆汁百,促进吃的食物吸收,驱寒除邪, 长期坚持 延年益寿!
2.压心包经度 大拇指 伸到腋窝下 四指放于肩膀上 用大拇指向上!知
作用:保护心脏 有效排除心脏多余的心包积液! 长期坚持保护心脏 强身健体道!

2、人体五脏六府养生时间?

据医学专家的研究证明,人体生物钟运作是有固定规律的,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在晚上11时至凌晨5时处于最低水准,但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大量增加,此时细胞生长和修复最为旺盛,细胞代谢峰值增高,细胞分裂速度比平时快7-8倍,因而肌肤对营养性护肤品的吸收力加强。
20:00-21:00 肌体和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降低,面部神经末梢及表情肌开始疲劳,眼周及下肢容易出现水肿。
21:00-23:00 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23:00-01:00 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熬夜不利排毒。
01:00-03:00 胆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熬夜不利排毒。
03:00-05:00 肺的排毒。咳嗽患者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正处于肺排毒,这时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
废积物的排除。
04:00-06:00 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05:00-07:00 大肠的排毒,有腹痛便急感,应上厕所排便。
07:00-09:00 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06:00-08:00 从清晨开始荷尔蒙分泌量增加,而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分泌量则明显减少,人体蛋白质合成受到抑。
08:00-12:00 肌体代谢最为旺盛,皮肤的机能和活力逐渐达到高峰,应激能力强,工作效率高。
12:00-15:00 午后肌体逐渐产生疲倦感,血液循环集中于消化系统,皮肤血液流量减少,对各种富含营养物质的护肤品吸收能力比较弱。
15:00-20:00 由于食物经过消化,微循环改善,组织含氧量升高,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逐步增强并达到高峰。这段时间最适宜到美容院作专业皮肤护理,还可配合健美操与健身等运动。

3、简单有效的养生动作和方法有哪些?

最好的养生方法是调气。
人是天地阴阳二气孕育而生,气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古人云:“百病皆生于郁。”郁,即气不畅,气滞则血瘀,气血壅滞而不行,则病生。所以调节气机对防未病、对养生保健有着很大的作用。
《素问》里讲,人的衰老一是从肾气衰开始,二是从阳明胃经衰开始。我们养生保健也应首先从调理胃经之气和肾经之气开始,同时也要调理元气。
胃为水谷之海,是营卫之气的化生之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对于养生保健意义大。 如何调胃气?一是要饮食有节,少食多餐;二是按摩或针炙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胃经的下合穴,合穴是专治内腑的,他是调理胃气的第一要穴。古人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说的就是足三里的养生保健作用。

肾气是肾阴和肾阳产生的基础,与人的衰老密切相关。调肾气,我们可以取涌泉和太溪两个穴位。
涌泉是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心,是肾经脉气所发之处,是调补肾气的要穴,有“下丹田”之称。一般多可在睡前搓擦该穴,不仅补肾,又能固精。

大溪穴是肾经的原穴,针炙太溪能治百病,对肾气衰者有很好作用,该穴一般以针刺为主。

元气是父母所赐,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根本的所在。五脏皆有元气,调理元气也是调五脏之元气,对人体健康有大益。调理元气可取气海、关元和神阙三穴。

气海,在脐下1.5寸,是元气之海,针气海穴即可调整元气,对元气不足者尤为适宜。
关元,在脐下3炙寸,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是元气之关隘,元阴元阳关之所,针炙关元可调理元气和肾脾肝三经之气。
神阙即肚脐,古有殷商时期彭祖,传说活了八百多岁,他的秘诀就是炙肚脐神阙穴,虽然八百岁有点夸张,但也可见这个穴位重要性,此穴可按、可炙,但不可针。

4、五脏养生:肝要怎么养

1)首先要早睡觉,最晚是23点
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点--3点最兴盛。意思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肝胆经处于最兴奋的状态,肝胆应该发挥其作用--对血液进行解毒。而中医有一句话:“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可是如果23点--3点,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它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的进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打出的血液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不新鲜的血液,--很脏。因此,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就会脸色晦暗,没有光泽,而且还会泛出青色(肝主青色),尤其是鼻子和眼周(因为那是肝胆经循行的部位),有的人还会有头痛的现象。因此,养肝血首要的就是早睡觉,可谓:睡眠乃第一大补。

2)适当的休息

平时累了就要休息,我们的身体很敏感,“累”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救信号。“人卧则血归肝。”所以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平时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钟稍稍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饭也小小休息一下;随时调节、抓空档休息,让肝能发挥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劳的感觉。

3)清淡、青色的饮食
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有利于肝脏,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而辛辣、刺激,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人干的活多了,就会被累到,肝也是一样,也会出问题。
同时,清淡的食物也可以减少肠胃负担,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4) 保持良好的心情
中医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是养肝血的一个主要方面。有情绪不舒畅时,尽量能够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或找一种可以发泄心中郁闷的方式来疏泄这种坏的情绪,不要硬憋在心里,很容易憋出病来。据相关数据报道,癌症和一些肿瘤的患者中,无法疏泄心中郁闷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所以,老百姓常说:“万病气上来。”

5、身体五脏六腑排毒时间是多少?

1、五脏之心排毒——21:00~23:00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而它所指的不仅仅是西医所说的心脏,而且还包括全身的“脉管系统”,包括静脉、动脉和淋巴系统。

每天的21:00~23:00点之间,是人体全身脉管系统的排毒过程,你应该让自己尽量保持安静,酝酿睡眠,这样不但能顺利地完成“心”的排毒工作,也能为之后其他器官的排毒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五脏之肾排毒——23:00~1:00

肾脏是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内分泌器官,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血液流经肾脏时,代谢废物、部分水和无机盐在肾脏形成尿排出体外。

从中医理论说“肾主水运”,肾脏一旦有了损伤,全身就好想被浸泡在大毒缸里了,代谢废物都不能被及时排出。晚间23:00~1:00 就是肾脏的排毒时间,这个时候你应该熟睡,否则会加大肾脏负荷,极有可能导致废物、毒素积聚在体内,第二天早上你就会发现自己从上到下都是肿肿的。

3、五脏之肝排毒——1:00~3:00 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肝脏细胞能够控制和调解体内各种物质,使所有器官都能顺利地工作。更重要的是,肝脏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他毒素的功能,是人体解毒的“掌门人”。

日常生活中所摄取的毒素(如酒精),都需要依靠肝脏来分解;另一些食物在消化后会腐败、发酵而产生的毒素,无法被小肠吸收,毒素就会被送往肝脏。而凌晨3点正是肝脏的休整时间。

4、五脏之肺排毒——3:00~5:00

凌晨3点,当肝脏的排毒进入尾声,肺脏又进入了全新的休息、排毒过程。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在有节律的一呼一吸之间,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细心的人会发现,平时咳嗽的人如果在凌晨3点以后还没入睡,咳嗽就会更加严重。而且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此时如果失眠缺失,对皮肤的损伤也是最大的。

5、五脏之脾胃排毒——5:00~7:00

良好的睡眠能让人早起,凌晨5~7点,大肠开始排毒,是最佳的如厕排毒时机。

最佳早餐时间在7:00 ,值得提醒的是,早上7:00~9:00,是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阶段,所以在此时吃早餐是最好的,如果你拖到9:00~10:00吃,那还不如不吃。

(5)五脏养生运动扩展资料:

容易堆积毒素的部位

1、胃部排毒:舌苔发黄、口臭冬季天气干燥,由于体内缺少津液,胃火上升,好多人都感觉“吃不饱”,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零食不离手,下午茶、消夜一个也不能少!

如此一来,胃部的压力增加,其工作效率也在不断下降,当食物在胃中得不到充分咀嚼,就会影响其营养吸收,使毒素上升,从而出现有口气、舌苔发黄等问题。

2、脾脏排毒:面部长斑、白带增多当身体的湿气过大时,脾脏的功能就会受到威胁,导致脾脏的消化排泄功能不佳,让毒素沉积于此。冬季来临,胃口很好,此时常进食生冷味厚的食物,更容易伤害到脾胃的消化系统,让沉积在脾脏的毒素不能顺畅排出,容易出现面部长斑、白带增多等现象。

3、小肠排毒:下巴出现痘痘小肠分清浊,将水分分给膀胱,而身体垃圾分给大肠,而精华就供给脾脏。而当人体饮水量不足时,小肠的蠕动能力就会降低, 这种“分类”工作就不会做到最佳。

不但营养无法及时输送,连糟糠也无法及时输送给大肠,排便也就成了每日的最大问题,从而使下巴出现痘痘。

4、肝脏有毒:如果肝脏毒素积累过多,会造成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导致痛经。这是因为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胆经的领域,肝的排毒一旦不畅快就会出现这些症状。同时,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肝内的毒一旦不能及时排出,使气的运行阻塞,就会产生不良情绪。

5、肾脏有毒:如果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可能是肾脏已积累过度的毒素。下颌长痘,容易疲倦,都是由于肾脏体内积累毒素所导致的。

6、心脏有毒:脾脏有毒素时,会容易失眠,心悸。而且如果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额头就会长痘痘。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轻者胸闷,重者会出现刺痛。

6、哪些功法可以锻炼五脏?

太极拳、瑜伽之类的对肝脏有帮助。有氧运动,对心肺有锻炼作用。一些核心力量的锻炼,比如俯卧撑,小燕飞对脾脏肾脏有帮助。
运动、饮食、睡眠三者是一体的。不可以分裂,相互支撑。

7、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是一种什么样的健身养生运动?

华佗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名医,生活于东汉末年,有“神医”“外科鼻祖”之称。华佗除医术高超外,还精擅养生之术,《三国志》记载他年过六旬而貌有壮容,擅长导引之法,其所创养生功法“五禽戏”流传至今,颇有效益。


五禽戏是华佗通过观察、模仿五种动物所创的导引养生功法,具有防病治病,养生延年的功效,《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言道:“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就是说华佗认为人体想要正常运行就必须运动,运动则气血脉络通畅,但同时又不能过度运动,要注意把握强度和时间,故而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加以演化,形成了五禽戏功法,坚持此功法近可治病强身,远可延年益寿,使人身轻体健,食欲健旺,即使年逾九旬也可耳聪目明。据说五禽戏在华佗的家乡谯地家喻户晓,有个孩子生来体弱多病,总是离不开药罐子,坚持练习五禽戏后体质逐渐强健,也不再时时生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坚持练习五禽戏可改善人体心肺功能,提高心脏供血能力,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保护肝肾,调节内分泌,还能加强神经系统的功能,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大脑的调节和抑制功能。

1、虎戏

虎戏主肝,可增强肝胆的疏泄功能,同时舒筋活络,强健筋骨肌肉,使人身轻体健。另外对于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等内科疾病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2、鹿戏

鹿戏主肾,可补益肾气,健肾壮腰,有助任、督二脉的精气运行,对于因肾气亏虚所导致的腰膝酸软,关节不利,遗精阳痿、痛经、月经不调等有改善作用,还可增强体力,增加肌肉力量。

3、熊戏

熊戏主脾,可调理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健运则气血得生,且脾主肌肉四肢,故坚持练习熊戏可改善脾胃功能,缓解腹胀腹痛、便秘泄泻等胃肠疾病,加强营养物质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强健肌肉四肢,改善睡眠,强健体魄。

4、猿戏

猿戏主心,可补益心脑,益智开窍,经常练习能改善记忆力,提神醒脑,悦心情,畅情志,提高人体平衡力,增强肢体灵活性,延缓衰老,还可改善心悸、失眠多梦、盗汗等症状。

5、鸟戏

鸟戏主肺,可调畅气机,宽胸理肺,增强肺功能,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作用,能帮助缓解胸闷气短、鼻塞流涕等症状,还能增强肌力,通利关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五脏六腑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故而五戏虽各有偏重,却能整体调理人体机能。练习五禽戏应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坚持练习。

五禽戏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演化,逐渐形成众多流派,其功效也得到了中外人士的肯定,许多中医学院校还将其列为体育课学习项目。不过功法虽好,却不能代替治病,若有疾病仍需及时就医。

文:岳增宝/王传航

8、能增强五脏功能的运动,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是全国名老中医李济仁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以“张一贴”的传人享誉大江南北,并在中医医教研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虽然李老已经八十高龄了,还患有“三高”,但他思维敏捷,步履轻盈。问其长寿秘诀,他告诉记者,自己揣摩总结了一套运动养生保健的方法,并从头到脚当场示范,还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解释其中的奥妙。

首推养心 五脏之中养心最为重要,养心主要做到养神。因心主神明,故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该舍去便舍去,以保持心神的虚静状态。每天晚上临睡前经常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这两个穴位可以起到心肾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在食物补养方面,经常用西洋参泡水喝,常吃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还要重视午时的休息,因心活动最活跃的时候是在午时,而且这时也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所以午时休息能保心气。

注意调肝 肝主疏泄,为将军之官。养肝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养肝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持情绪稳定,平时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可以陶冶情操。人卧则血归于肝。定时上床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还要做到饮食清淡,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过度疲劳会损害肝,故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

重视养肺 肺主气司呼吸。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避免情绪因素而伤肺。早晨起床后经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即一呼一吸尽量地达到6.4秒。这种方法可以养肺。还有一种闭气法,经常采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即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平时多吃一些有助于养肺的水果,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注重健脾 脾胃共为气血生化的来源、后天之本,健脾往往与养胃结合起来。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其次再做一些运动和按摩,以帮助“脾气”活动,增强其运化功能。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用手掌按摩36下,再逆时针按摩36下。然后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的膻中穴120下和脐下的丹田穴100下。平时尽量多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夏天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注意顾护脾胃。

不忘补肾 肾藏精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经常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关元穴、同时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门穴、腰阳穴。因这几个穴位有助于养肾。常吃一些核桃、枸杞、黑豆、芝麻以保肾。经常叩齿,常吞“琼浆玉液”,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以助保肾气。此外,还要注意六腑养生。平常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以刺激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只有六腑功能正常,与脏腑互相作用,机体才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运动养生没什么高深的东西,关键在于坚持。从头到脚的一套动作要天天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并逐步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9、养生就是保养五脏,这句话正确吗?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热门话题那就养生。养生的意思是调养、保养自己的身体,增强体质,想要达到延年益寿。其中五脏尤为重要,五脏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中心,所以养生即养五脏这句话是正确的。


按照人体学上讲,五脏六腑各司其职,将人体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虽然五脏六腑相互制约,但也相互依存,共同保持人体内部的协调。如果某个方面发生了一些状况,其他部位勉强可以应付的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病痛都可以靠自身可以恢复。五脏是生命活动的核心,是人体储存精气血神的器官,中医认为只要五脏的正气是充足的,那么体内的平衡就不会被打破,所以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养生,最终也是落到五脏的保养上面。

在五脏系统之中,心脏尤为重要。心脏系统主血脉和藏神,即我们的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心脏出现问题,人体生命的发动机出现了障碍,人体生命都会受到威胁。肝脏系统主筋肌和藏血,即如筋膜骨膜这些连接着骨头与骨头的部位。脾脏系统主运化,即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脏器。肺部系统主皮毛,是五脏中与外界接触的第一层体系。肾脏系统主藏精和生殖,是人体阴阳之本。五脏通过经脉和血管相互连通,互相协调,维持人体内部的平衡。

从五行上说,五脏对应五行四时,即五脏的强弱与外在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强调了人体内外的统一性。所以想要养生,无论是适度的运动或护理,还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或者通过饮食来调理身心状态,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都是在保养五脏。

10、从调理脏腑来看,传统体育养生能全面增强体质的原理是什么?

你想知道从调理脏腑来看,传统体育养生能全面增强体质的原理是什么?
这就是因为我们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脏器,各各方面的抵抗能力就是可以让他掌生长的更好,更强壮,强壮了就能够抵抗外来的侵略

与五脏养生运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