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24小时养生生物钟

24小时养生生物钟

发布时间:2020-07-21 05:28:56

1、人是怎样利用生物钟养生的?

学研究认为,人体内确有一只钟,控制着人体生理机能,如觉醒与睡眠,血压升与降、体温高与低、疾病与健康等生理活动的运行规律。这是因为人体内形形色色的荷尔蒙含量、生物酶的活性在一昼夜、一星期、一个月乃至一年中都在有规律的增减,从而使人的生理活动犹如一列火车按照自身的时刻表准确地运行。这种生理活动的规律性被科学家称之为“生物钟”。

实践证明,顺应生物钟是通往健康、长寿之路的关键因素之一。德国哲学家康德出生后身体一直很衰弱,青少年时期也经常闹病,但却出人意料地活了80岁的高龄。他为何能长寿呢。有人对康德的生活这样评述:他的全部生活都按照最精确的天文钟作了估量计算,他晚上10点钟上床,早上5点钟起床,7点钟外出散步,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哥尼斯堡的居民都按他来对钟表。生理学家认为,康德的长寿是顺应生物钟的结果。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指挥,调节器官,它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条件反射。若长期定时地从事各项活动,就可以形成良性的条件反射。在生理学上称之为“动力定型”,针对一日五餐有益于健康的观点,日本医学教授香川靖宏明确地指出,适用于大脑生理节奏的饮食,还是一日三餐制,他认为,饮食是人体生物钟的“开关”。随意改变时间和频度,将直接影响到大脑的昼夜节律而降低工作效率,诱发疾病。至于工作,以早起的“云雀型”与熬夜的“猫头鹰型”的人比较,前者心跳节律变化要优越得多,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后者,可能是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的祸根。这是由于如果生活毫无规律,杂乱无章,那么神经系统就不可能形成规律的动力定型。这种毫无规律的生活,使身体各种器官常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紧张状态。这是造成器官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通过生物钟掌握疾病的发作规律,有利于采取防范措施。美国加州斯旺普司医学研究基金会的梅丽尔·朱勒博士的研究表明,上午6~10时是局部缺血型心脏病、癌症、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许多疾病的第一发病高峰期,而下午4~8时是心脏病第二发病高峰期。有以上疾病的人,对这两时间段要保持高度警惕,或进行预防性投药。

第三,利用生物钟规律安排打针吃药时间,既可提高疗效,又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心脏病人,既然在上午6~10时最容易发生疾病,故在早晨8时服用心绞痛药物最有效。至于体育锻炼,则安排在下午4时之前,以避开心脏病的高发时间段。

第四,利用生物钟进行保健,如上午8时左右肝脏毒素最少,此时饮酒最易受害。下午4~6时心律和脉搏最能承受运动带来的变化,故为锻炼的最佳时间。由于大多数人中心睡眠时间为12时到凌晨2时,故睡觉时间不得迟于10时,以保证睡眠质量。

如何利用生物钟达到养生的目的呢。专家们提出以下几点:1.生活要有规律每天按时起居,按时工作,能使人精力充沛;每天定时进餐,定时大便等,以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2.排除对生物钟的干扰保养生物钟,是指消除那些于扰、破坏生物钟正常运转的因素。

比如,当人生气时,会出现心跳、呼吸加快,忧伤时会造成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等。这些都严重地妨碍了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所以应尽量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

2、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有哪些要点?

大量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证明:人的生活、生存、活动是有周期性、节律性规律的。科学家们自从发现了人体生物钟的奥秘之后,又研究发现了如何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其要点如下:一、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钟是人体生物钟的

“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二、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胃肠、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饮水可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所散失的水分,防止人体酸性化;餐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消化液分泌,促进饮食;睡前饮水,可冲淡血液,使循环通畅。

三、最佳用脑时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的周密的思考能力;上午10时精力充沛;下午2时反应最敏感;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

四、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最高。一般而言,上午适于脑力劳动,下午适于体力劳动。

五、最佳打针时间。一般宜选择在上午9时,此时身体对痛觉最不敏感。

六、最佳午休时间。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左右为低落,故此时午睡最为适宜。

七、最佳锻炼时间。晨练冬春季的头一二个月应避开早晨6-7时,夏秋季早晨5-6时,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锻炼的良好时机。平时上午9时、下午4时以后,做做健身操对健康有益,因为此时肌肉温度高,粘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八、最佳减肥时间。饭后45分钟左右,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快,有利于减肥。

九、最佳刷牙时间。应在每餐后3分钟内进行,因为口腔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蔗糖和淀粉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这个过程通常是在进餐后3分钟后开始的。

十、最佳吃水果时间。饭前1小时吃水果有益无害;饭后2小时吃水果其营养最容易被小肠吸收。

十一、最佳喝牛奶时间。牛奶中含有一种成分,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因此喝牛奶的最佳时间为睡前,既可补充营养,又有利于安眠入睡。

十二、最佳睡眠时间。人体生物钟在晚上10-11时出现一次“低潮”。因此,睡眠的最佳时间应是晚上9—10点。如果晚上11时后还未入睡,那么过了12点就较难入睡了。中老年朋友们,您要精力充沛、健康长寿吗请按照人体生物钟规律办事吧。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用餐、按时学习或劳作、按时睡眠,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是提高你生命质量和机体免疫力的要求,长期坚持,大有裨益。

3、刷牙、散步、泡脚、洗澡何时最佳,老人养生记住四个黄金时段?

每个人都有生物钟,生物钟对机体调控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这也代表着,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我们的一天。

刷牙:饭后30分钟。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因为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牙釉质,刚吃过饭后,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就会使牙釉质变得松软。饭后立即刷牙,会损害牙釉质。时间一长,牙齿的牙釉质就会逐渐减少,容易患上牙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牙齿有酸、痛的症状。因此,对于老人来说,饭后应先用清水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

研究发现,睡前90分钟洗个热水澡能改善睡眠质量。建议洗澡前喝一杯150毫升的温开水。洗澡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内。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40℃左右。进浴室后别锁门,因为老人平衡力差,且大多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再加上洗澡间狭小,地面湿滑,很容易出现危险。所以,最好安装一扇磨砂或茶色玻璃窗,一旦发出意外情况,外面的人可打开门进行急救。

饭后散步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呼吸系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精神等,但要休息半小时~1小时再去散步。散步前先做简单的热身,如搓搓手脚、举举胳膊、伸伸筋骨等。散步的姿势也很重要,要抬头挺胸,避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不要迈大步,更不要走得太急、太快,足跟先着地,同时双臂要随步行的节奏有力地前后交替摆动;不要走崎岖变路和窄路,也不要背着手或倒着走,避免摔倒。

4、如何利用生物钟养生

研究还称,人还有一个“智力生物钟”,这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生理反应。它的形成有两种原因: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工作环境长期养成的因素。因此每个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节自己的生物钟,让智力在需要时保持最佳状态。据统计,智力生物钟大致分三类:
昼型,表现为凌晨和清晨体力充沛,精神焕发,记忆力理解力最为出色,如专数学家陈景润、作家姚雪垠都习惯凌晨两三点钟投入工作,效率很高。
夜型,是一到夜晚脑细胞特别兴奋,精力高度集中,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就习惯整夜写作,久而久之,他家彻夜不熄的灯光竟成为塞纳河上船工的航标灯了。属
中间型,介乎前两者之间,清晨和上午学习工作效果特别好,如诗人艾青,在这两个时段,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知道了如何利用生物钟养生保健,其实白天工作不瞌睡,夜间睡觉不起夜,上床很快能入睡,才是健康的表现。

5、养生最佳时间表

养生最佳时间表

白天工作不瞌睡;夜间睡觉不起夜;上床很快能入睡,说明生物钟准时正常,是健康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人长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律,就会改变体内激素分泌量,导致神经紊乱,体内生物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要尽可能提倡主动养生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钟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餐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睡前饮水,可冲淡血液,使循环通畅。

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最高。一般而言,上午适于脑力劳动,下午适于体力劳动。

最佳午休时间: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左右为低落,故此时午睡最佳。

最佳锻炼时间:一般下午4时以后,是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这时人体耐力上升,肌肉温度高,血液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最佳减肥时间:饭后1小时左右,缓速步行20分钟,有利于消耗热量,以利减肥。

最佳刷牙时间:应在饭后3分钟内进行,因此时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质,此时刷牙效果最好。

最佳吃水果时间:饭前1小时吃水果有益无害,饭后2小时吃水果其营养成分最易被吸收。

最佳喝牛奶时间:牛奶中含有一种成分,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因此睡前喝一杯牛奶,既可补充营养,又有助于睡眠。

除此之外,主动养生贵在“主动”。平时还要多观察自己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也要定期查看;当还未疲乏时,就要注意休息,让身体及时“充电”,不至于过度疲劳;当心理承受力差时,要及时调整心态,随时化解压力;不要等各种营养素缺乏时出现了症状,再去补充,而要在平时注意补充。

6、四,举出四种养生者的不同养生方法和结果,来启示人们注意养生以去病延年

是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说明了养生的积极意义,不仅来可以预防疾源病,而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具体指出养生的方法:精神百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体格的锻炼。人生的生,长,衰,老过程,以及生度育的功能,主要关键都决定于肾气的盛衰知。举出四种养生者的不同养生方法和结果,来启示人们注意养生,祛病延年道。

7、养生轮钟指什么

其实就是生物钟养生法

所谓养生,就是指“经过系统安排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安排,即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养生是综合因素的作用,它涉及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最佳养生法”。目前,国际上盛行的是“生物钟养生法”。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张“预定的时刻表”,即生物钟。
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各种活动,人的各种活动若能顺应生物钟的要求,则可达到健、寿、智、乐、美的境界。若不能顺应它,则随着违反的程度不同,而使人体受到不同的损害,表现为疲劳、低智、寡欢、早衰、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应当统一到“按生物钟规律办事”这一程序上来。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活、生存、活动是有周期性节律性规律的。这些规律性活动,是受人体内像时钟那样的许多“齿轮”基因和中心“擒纵轮”基因组成的“生物钟”所控制、操纵和调节的。人体生物钟的位置在大脑视交叉上核区域,支配着整个人体和各个不同组织器官的生物钟变化规律。
前苏联科学家费洛诺夫曾做过一项研究,人体一天24小时的生物钟表现为:
大多数人已进入浅睡易醒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
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
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血压低,脉搏、呼吸次数少。
脑部供血量最少,不少重病患者是在这个钟点死亡的。
人已经历了几个睡眠阶段,此时起床,很快就会精神饱满。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人体免疫功能特别强。
肝内有毒物质全部排尽,此时绝对不要喝酒。
精神活力提高,心脏开足马力工作。
精力充沛,为最佳的工作时间。
心脏照样努力工作,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是全身总动员阶段。
肝脏休息,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感到疲倦。
是一天第2个最低点,反应迟钝。
人体器官最为敏感,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血液中糖分解增加,但很快就会降下去。
工作效率更高,运动员的训练量可以加倍。
痛感下降,希望增加活动量。
血压增高,精神最不稳定,任何事都会引起口角。
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
神经活动正常,记忆力增强,可以记住白天没记住的东西。
体温下降。
人体准备休息,继续做恢复细胞工作。
一昼夜中最后一点钟,如22时就寝,该入梦乡了。 这是人体一天24小时节律变化规律的概况。
此外,四季变化,人体也有节律。祖国医学认为,四时气候与脏腑之气相应。《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即言五脏之气,各有当旺之时。而一日之间,营卫二气在体内运行,伴随昼夜阴阳变化,循环往复,无有终时,推动全身气血运行。
知道了以上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就可以好好利用它了。科学家们自从发现了人体生物钟的奥秘之后,又研究发现如何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饮水,可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所散失的水分,防止人体酸性化。餐前1小时1杯水,有助于消化液分泌,促进食欲。睡前少喝一点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最佳用脑时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上午10点精力充沛,下午2点反应最敏感,晚上8点记忆力最强。
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提高,一般上午脑力劳动,下午体力劳动。
 最佳打针时间:一般选择上午9时,此时对痛觉最不敏感。
最佳午休时间: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最低落,故下午1时午休最适宜。
最佳锻炼时间:冬春季头1-2个月避开,早晨6-7时。夏秋季早晨5-6时,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锻炼的良好时光。平时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做做健身操对人身体有益,因为此时肌肉温度高,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最佳减肥时间:饭后45分钟,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快,利于减肥。
最佳刷牙时间:除早晨外,每餐饭后3分钟,因为口腔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蔗糖和淀粉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
最佳吃水果时间:饭前1小时,饭后2小时,吃水果营养最宜被小肠吸收。
最佳喝牛奶时间:牛奶除了补充人体营养外,还有催眠、镇静作用,故喝牛奶的最佳时间为晚上8-9点,这时喝牛奶,既可补充营养,又可安然入睡。
最佳睡眠时间:人体生物钟在晚上10-11时出现一次低潮,因此睡眠最佳时间为晚上9-10点。

8、我每天基本上都是凌晨在睡觉,为什么睡早了就睡不着了

你好!
那是因为你的生物钟有点偏了,以下有几种方法解决:

“生物钟养生法”有哪些内容?
近年来,世界上盛行的最佳养生法是“生物钟养生法”。该养生法认为,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规律的预定时刻表,这就是由生物钟所控制的。人的各种活动如果能顺应生物钟的规律要求,就可以达到健、寿、智、乐、美的境界。否则,人体必将受到某些损害,表现为疲劳、低智、寡欢、早衰和疾病。
因此,我们按生物钟的规律办事,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比如:
按时作息,有劳有逸;
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
适应四季,顺应自然;
戒除不良嗜好,不伤人体功能。
如果一但违背了生物钟的规律,出现不适,应立即用微调法来弥补、纠正,防止继续发展,酿成疾病。比如:
眼球血丝——熬夜太多,可用睡眠来调节;
眼圈昏暗——疲劳过度,可用休息来调节;
舌苔发白——胃部不适,可用饮食来调节;
精神紧张——心理失衡,可用缓解心理压力来解决,等等。
诸如此类,这就是自己爱护自己,重视自我养生,靠自我保健、自我医疗来实现。

生活要有规律是指哪些内容?
生活要有规律是人体保健的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有:
(1)每天起床和入睡的时间,应有规律,成年人保证每天6-8个小时睡眠。
(2)工作、劳动、学习的是限应有规律。
(3)饮食,一日三餐要定时;不偏食,不多食,讲究饮食卫生;每天饮水6-8杯。
每顿饭的饭量,可掌握在临近下顿饭时腹中略有饥饿感为宜。
(4)不强求午睡,但应平躺一会儿,常此坚持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
(5)每天大致定时排便(有些老年人隔日排便),以减轻残渣和毒性物质对大肠的刺激,保持腹内舒适。
(6)早晨或晚间或早晚坚持健身活动。
(7)每天有放松和娱乐的时间,消除疲劳,增进文化情趣。
(8)保持情绪相对稳定,少波动,不暴躁,不抑郁,乐观向上。
(9)安排好双休日的休闲时间,从事社会联谊活动和健身活动。
(10)夫妻间的性生活,也应有一定的规律。
生活的规律应与人体内的生理过程和物质代谢的规律相适应,与人体生物钟的规律相适应。
生活的规律是一张一弛。张弛相协调,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在新的环境可形成新的生活规律。

满意请采纳。希望能够帮到你

9、养生的原则?

天人合一养生必须遵循顺应天地自然变化、顺应人体生物钟走时,使养生生活化,否则将有悖天人合一养生。

1.顺应天地自然原则顺应天地自然是“天人合一”养生的根本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养生以天地为法则,观察日月的运行,分辨星辰的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使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二十四时气候的变化,远离世俗的纷扰,悠游于天地之间,达于八荒之外,以求自强不息,怯痫增寿。

2.顺应人体生物钟的原则现代生物钟学说与“天人合一”理论不谋而合,并使天人合一养生理论融入了现代科学的内容。顺应人体生物钟成为天人合一养生的又一原则。

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人依赖于自然界才得以生存。现代科学发现: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居然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有明显的相关性。令人惊奇的是地壳中的元素与人体血液中元素丰度(即含量)的分布规律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如此,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就人类养生而言,凡事都应顺应生物钟,这是生物钟养生的基础。

3.融入生活的养生原则养生不能为了养生而养生,刻意行之,而要顺乎自然,法于自然。所以要把养生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当中。这就是顺应生活的养生原则。如保健养生所用的按摩、针灸之类的方法,容易理解,容易学习,容易操作,易于中老年人学习掌握,把它融入到生活习惯当中就容易收到极好的效果。即便是饮食养生,也不讲究山珍海味、人参鹿茸,而是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常见食物,只是在使用的方法上稍有讲究。比如:主食与副食的平衡;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物的平衡;荤与素的平衡;饥与饱的平衡;杂与精的平衡;寒与热的平衡;干与稀的平衡;摄入与排出的平衡;动与静的平衡;情绪与食欲的平衡等等。

与24小时养生生物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