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人活过100岁,养生有妙招,老人平时有什么养生的习惯?
只要老人养成这个好习惯那么身体也会健康,长寿也会如期而至。
1、不要过度进补
不少人觉得只要营养补充到位了,那就能活得长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说老人的确是应该补充营养,但是不能太过度。一方面老人的脾胃能力就会下降,而且太多的营养并不能消化掉,反而会给他增加负担.另一方面呢,会促使老人一些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概率增加。
2、饮食需要适量
有些老人特别能吃,食欲特别好,每次吃饭要吃到嗓子眼才停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吃了太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食物不能及时的消化,就会堆积在肠道,从而引起气血失常,甚至有时候严重的会危及到生命。
3、晚饭不要吃太多
人们常说一日三餐都是必须要吃的,但是对于老人来讲,晚饭一定要少吃点,因为年纪大了,很多器官的功能大不如从前,吃的太多会给身体的器官增加负担,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所以说建议老人吃晚饭要早一点,而且要以清淡为主。
4、少吃或者不吃生冷食物
老人的身体不像年轻人,他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弱,肠胃也是极其脆弱的。如果经常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对他们来说是吃不消的,身体也很容易被寒气入侵,所以不管是哪个季节,老人的饮食,都应该以温热为主。
5、吃完饭不要立刻躺下或者坐下
有很多老年人吃完饭都有午休的习惯,这个习惯虽然很好,但是也要注意刚吃完饭后,不要马上就午休,因为食物刚进入肠胃,还没来得及进行消化,你就躺下很容易引起胃胀气或者头痛
2、百岁老人的饮食秘诀是什么?
自古以来,健康和长寿都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古代社会,帝王将相为追求长生不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现代社会,人们对人体的研究日新月异,长生不老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人们开始在生命的长度和宽度上下功夫。中国的长寿村广西巴马、广东三水、广西永福、湖南麻阳等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人们都想设身处地的了解百岁老人的养生秘诀。今天就带您了解一下百岁老人的饮食偏好,保证样样都是你消费得起的!
一、红薯
出生于1913年的孙景厚老爷子,如今年过百岁,他对红薯有着特殊的偏爱。无论生活条件好坏,他的饮食之中,始终不离红薯。
而研究表明,红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果胶,具有很好的通便作用,可谓长寿之果。
二、生姜、陈皮
家住辽宁省北镇县的阎凤霞老人如今也年过百岁,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她始终没离开过两样食品—姜片和陈皮。
干姜的最大功用在于散寒,调节脾肾阳虚、振阳气,滋补肾阳、脾阳,从而保证生命的“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此外,陈皮有健脾、理气的功效对促进消化机能、保证全身气血运行通畅起到良好作用。
三、油菜
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江苏如皋也登上了全球长寿榜,而如皋老人最爱吃的蔬菜就是油菜。
油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钙和钾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是人体健康的卫士。另外,油菜具有活血作用,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四、玉米
如皋老人另一样常吃的食物就是玉米。玉米既健脾又利尿,有助于预防老人肥胖,并且含有丰富的叶黄素,有助于保护眼睛。
五、山野食品
湖北钟祥也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那里的百岁老人们大多坚持一日三餐,他们普遍喜食山野食品,如香菇、木耳、葛粉等。
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野生葛粉富含淀粉、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效。
除以上食物外,粥、牛奶、豆浆、鸡蛋、豆腐、白菜、小米、山药、莲藕、花生、萝卜、胡萝卜、番茄、核桃、大蒜、松子等也都得到了百岁老人的青睐。此外,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愉悦的心情对于人体健康长寿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3、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验可靠吗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底,江苏百岁以上的老人共有2153人,居全国前列。江苏这次调查了2095位百岁老人,将其生活经验归纳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进行锻炼、喜欢吃豆制品、喜欢喝白开水吃腌菜荤菜、大多爱喝粥、多吃江海河三鲜和当天菜、主食粗杂粮、常吃凉拌菜、爱吃白菜萝卜葱姜蒜等。其中有的生活经验,例如不经常锻炼、爱吃腌菜荤菜,与现代保健常识不符,所以称之为“颠覆性”。
在中国和世界上,还有很多长寿之乡,那里的老寿星的生活经验此前也有人总结归纳过。对比这些长寿经验,五花八门,极具地方特色,很少有共同点。如果非要找共同点的话,就是往往发现有的长寿老人有很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不抽烟、少喝酒是公认的保健常识,但有的长寿老人却抽烟、酗酒。例如活了122岁的法国卡门夫人是有可靠记录的最长寿的人,但是她21岁就开始抽烟一直抽到117岁。又如,心态好历来被认为是长寿之道,但《江苏省百岁老人调查报告》发现,固然有的百岁老人性格温和从不发脾气,但也有的百岁老人性格倔强、常发脾气、遇事想不开,他们只好把后者归结为“能通过宣泄达到心理平衡”,从不发脾气好,常发脾气也好,正说反说都有理。
其实这些所谓长寿之乡的长寿经验,归纳的是当地的生活习惯,当地大多数人都是那么生活的,但是当地大多数人并没有因此长寿。在任何一个地方,特别长寿的百岁老人都只是少数。他们特别长寿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生活习惯,更不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而是因为他们碰巧有某种长寿基因,使得他们对不良生活习惯有更强的免疫力,如果他们有更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话,说不定能活得更长、更健康。某个地方之所以有比例相对较高的百岁老人,是因为那里碰巧有些人携带着长寿基因,那个地方相对较闭塞,小范围通婚的结果让当地某种长寿基因的频率比较高。所以所谓长寿之乡,往往是在偏僻的地方。何况一些所谓长寿之乡其实是炒作出来的。
也就是说,百岁老人得以长寿,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没有关系。如果对真正的长寿之乡进行基因普查,寻找长寿基因,借此发现长寿机制,是有科研价值的。
科学保健知识并不是根据百岁老人的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而是用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离体实验、动物实验、人体临床试验等科学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它不能保证每个人能因此健康长寿,但是对普通人群来说,它提供了健康长寿的最大可能性。
4、100岁夫妻的长寿食谱都有什么?
将米饭换成了各种粗粮,比如红薯、南瓜、小米粥等,这些粗粮不仅比米饭的营养价值高出很多,而且红薯等粗粮对身体健康还非常有好处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真是一点都没有说错,有时候很多病症都是我们吃出来的。大鱼大肉的生活让你身体里的血糖、血压、血脂都会升得很高,稍不注意可能就会短命了。所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让身体更健康,更容易长命百岁。
除了更换主食,他们日常最爱吃的就是这4道菜。
豌豆尖
豌豆尖是一种常见的嫩叶菜,有着丰富的钙质和维生素成分,有助于营养的吸收,而且有助于身体吸收钙质,为你们提供足够的钙源,孩子长个头少不了它,而且对于延缓人们的衰老,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着一定的效果,早吃早受益。
韭菜炒香菇
韭菜和香菇一起炒,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特别好吃。韭菜富含纤维素物质,有助于肠道的健康,促进肠道的蠕动,排出毒素,而且有助于肝肾健康,腰不酸了,腿不软了,增强身体抵抗力。
青椒炒猪
青椒搭配猪,这样一道脆嫩可口的开胃小菜,营养价值出色,非常下饭,可为你们补充蛋白质和多种营养元素,促进身体的发育,而且有助于改善气血,而且还可以调理脾胃,促进食物的消化,胃口越来越好。
芹菜炒豆芽
豆芽菜不仅营养丰富口感上佳,也是很好的养生食疗食材,芹菜就更不要说了,药用价值极高,有药芹的美名。芹菜里面纤维素含量特别高,多吃芹菜对控制预防三高都很有效果。而且两者都是极为低热量的蔬菜,两者一起搭配,有助于排除毒素,燃烧脂肪,越吃越瘦。
因此,想要长寿,就必须制定合理的饮食习惯。
5、老人吃什么食物最长寿?
养生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大量调查中发现,长寿老人的日常饮食有十大爱好。
1、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两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两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2、小米是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体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小米很有道理。
3、玉米当主食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做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医学家研究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4、天天喝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5、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6、偏爱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医学家研究,红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补中,营养丰富;2.宽肠通气,促进排便;3.益气生津,增强免疫;4.含抗癌物质,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
医学家说,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7、豆腐人人都爱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等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8、喜爱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9、秋冬不离萝卜
长寿老人冬天饮食不离萝卜。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写过一幅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就茶”是郑老先生的养生之道。
萝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中医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消渴、止痢、祛头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内热、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并有补益功效。
10、胡萝卜
胡萝卜也是老人的心爱物。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6、老人怎么吃最健康 长寿老人的十大饮食选择
一、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夫妻双双都是百岁老人,俩人尤其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成粥。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荐。《随息居饮食》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清代养生家曹慈山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他编制了粥谱一百余种,供老年选用,深受老年人欢迎。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
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可见,长寿老人喜欢“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当主食
玉米,别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与水稻、小麦并称为世界三大农作物,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也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作过普查,发现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从长寿老人的体质看,他们很少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这与他们把吃玉米当成主食密切相关。
四、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据说,美国现有25000名百岁寿星,其中80%为女性,她们的饮食习惯是普遍喝奶。美国谚言说:“喝奶使骨骼坚。”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有时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牛奶营养丰富又比较全面。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为乳糖,在肠道中可以转化为乳酸,有抑制腐败菌生长的作用。牛奶含钙很丰富,吸收率也很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核黄素等,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经发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预防龋齿。喝酸奶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还能明目、固齿、防止细胞老化等。
五、每天吃一个鸡蛋
每天吃一个鸡蛋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
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根据营养学的安排,每天饮食坚持“三个一”:“早上吃一个鸡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间吃一个大苹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学安排饮食,吃出了健康。
营养学家测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质。蛋清蛋白有极丰富的氨基酸,且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这种蛋白质在人体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记忆力。蛋黄含的无机盐、钙、磷、铁和维生素都比较丰富。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脂肪属饱和脂肪酸。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危害心脑血管,并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每天吃12个就可以了。长寿老人们从不多吃。
六、偏爱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
老人说:一“红薯是个宝,顿顿离不了。”医学家研究,红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补中,营养丰富;2。宽肠通气,促进排便;3。益气生津,增强免疫;4。含抗癌物质,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医学家说,红薯
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止骨质疏松症。由此可见,红薯不愧为长寿老人的饮食一宝。
七、豆腐是老人喜欢的美食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
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八、宠爱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
味道鲜美,荤素皆宜,是冬令佳蔬,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特意的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
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却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还含有分解致癌物质亚硝胺糖酶。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九、冬天不离萝卜
长寿老人冬天饮食不离萝卜。
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写过一幅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就茶”是郑老先生的养生之道。
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含脂肪。所含的芥子油和淀粉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萝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衄血、消渴、止痢、祛头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内热、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并有补益功效。
“萝卜就茶”。吃点萝卜,喝点茶水,能消除燥热,祛体内郁积毒热之气,对恢复精气神有很好作用。萝卜和肉一起炖煮,味道也很好。但不能与人参、橘子同吃。
十、胡萝卜是老人心爱物
胡萝卜也是老人都喜爱的心爱物。
胡萝卜高含维生素A,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胡萝卜素在高温下也很少破坏,容易被人体吸收,然后转变成维生素A,所以能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和眼干燥症。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有经验的老人常把胡萝卜切成片或丝同油炒,这样,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可达79%以上,切片油炸,胡萝卜素保存率为81%,切片和肉一起炖,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达95%。
胡萝卜还有促进大脑物质交换,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读书学习前吃一盘炒胡萝卜丝,有利于巩固记忆。
以上这些在老人餐桌上经常出现的食物,补充老人身体所需营养。在食用这些食物的同时,老人的长寿饮食应该遵循少三白多三黑的原则。
老人长寿饮食原则:少三白
一、盐
吃盐过多易导致血压增高、血管硬化,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每日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
二、糖
糖是人体必需的基础物质,但过量摄入容易引起高血压、肥胖、肝功能损伤等。做菜时,可采用淋汤汁、勾芡或将水煮的食物蘸汁吃的方法,把甜、咸的味道浅浅地铺在食物表面,既可以满足口欲,又不会使糖和盐摄取过量。
三、脂肪
脂肪虽然在我们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不加控制,身体内的脂肪供应一般还是供大于求的,所以我们要多在“节源”上面下功夫,保证脂肪的摄入适量、科学、健康。我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其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亚油酸提供的能量能达到总能量的1%~2%即可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烹调用油脂和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果仁脂肪含量最高,各种肉类居中,米、面、蔬菜、水果中含量很少。
人体需要合理地摄入这三白
对于盐、糖、猪油,不要单一地拒绝,还是要适当地吃一些。而且,人体需要合理地摄入这三白。盐一般来说盐每天不超过5克,每餐里帮助提提味就行,糖是人体必需的基础物质,但不能摄入过多。肥肉如果烹饪合理(慢火1个小时),能使不利于人体的饱和脂肪酸下降。
老人长寿饮食原则:多三黑
一、蘑菇
蘑菇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蘑菇能防癌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
二、黑木耳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它有益气、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黑木耳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
三、黑米
黑米外表墨黑,营养丰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尤其适合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老人,故黑米又有“药米”之称。将黑米熬成清香油亮,软糯适口的黑米粥,容易消化吸收,还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7、老人比较注重养生,一日三餐该怎么吃,才能长寿?
一对有名的老夫妇,107岁,妻子93岁;走近这对百岁老人,发现他们的养生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复制。
秘诀一:老年人要少吃多餐一天最好吃五顿
早餐:一袋半牛奶,咖啡(加少量糖或加蜂蜜),还会用面包机烤两片面包。
午饭:主食是一份很软的米饭个豆包或花卷之类的,粗细搭配;菜品:一荤两素,豆制品搭配。
下午三点:榨杯鲜橙汁。
下午五点:喝一杯牛奶或一杯咖啡,偶尔吃两片饼干。
晚餐:一碗杂米粥,里边有大米、小米和江米,两只豆沙包,一只鸡蛋(有时做成蛋羹),还还有一份青菜泥。这样的饮食,他们坚持几十年了
秘诀二:做饭要求:软饭、烂菜、热汤
“软饭烂菜、热汤。”这是因为,老年人牙口不好,就要吃软、吃烂,便于吞咽消化。每天早上喝牛奶、吃带草莓酱的面包,草莓酱。同时,吃一片复合维生素。中午是蔬菜泥、高汤、软米饭。特别要说的是汤,般是鸡汤、排骨汤、牛肉汤。晚餐基本上是馄饨、油菜鸡汤面换着样吃。老伴每天都吃鸡蛋。
秘诀三:过冬常喝罗宋汤
冬天,要多喝罗宋汤,酸酸的味道特别开胃;牛肉是高蛋白肉类,能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西红柿不仅能增加汤的酸味,而且能补充番茄红素等保护心脏的营养。胡萝卜里胡萝卜素可以保护视力,还能防癌;葱头能增强人体抵抗力、芹菜能补充叶绿素等。
8、百岁老人吃什么保健品好
百岁老人的各个器官功能都有所下降,整个新陈代谢下降很多,几乎是成年人的一半,而修复能力也下降,这就决定了百岁老人和一般成年人或一般中老年人的营养有所不同。对于百岁老人吃一些有针对性的保健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保健品的营养素比较纯,比较容易吸收,这就解决了百岁老人吸收不良的问题,因为营养素纯,量就小,这就解决了百岁老人食量小的问题。而且保健品是有针对性的,这就解决了百岁老人为了全面地摄取营养而摄入太多而又不能适应的问题。百岁老人主要需要的仍然是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需要的数量和比例是不同一般人的。这就要选那些含有优质蛋白质,而且容易消化的;选那些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的脂肪酸,例如茶油或橄榄油等、由于百岁老人正代谢下降,所以,碳水化合物不能摄入太多,只能摄入成人的一半即可;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摄入,当然其他维生素也需要,但是不容易缺乏;矿物质主要是钙、锌、镁、硒等。买保健品就可以根据这些营养素来选择。需要说明的是不断地频频喝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百岁老人的代谢排毒能力大大下降,所以,要多喝水来加快营养的运输和毒物的排泄。任何对肝肾有严重影响的食物或保健品都是禁忌之列。
9、中国人经常喝粥真的能长寿吗?
在我们生活中,粥是很普遍的主食,因为它很养胃,所以老人们经常会做粥喝。
那么喝粥真的可以长寿吗?喝粥其实是有讲究的,煮粥的时候加入一些滋补的材料,养生效果能翻倍,不过也要因时、因人而异,比如消暑解毒就喝 绿豆粥;润肺止咳就喝百合粥;心气虚的,就要加点桂圆肉......
我国百岁老人越来越多,且他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喝粥,说明喝粥有助于长寿。但是,喝粥也是有讲究的,并非老所有的老人都适合长期喝粥。据观察,长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动力较差,如果吃粥的量过多,难以很快排空,会感到胃部不适;以同样体积的粥和米饭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长期吃粥,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人体的生理需要,难免入不敷出。
《中国日报网》刊登了一-篇哈佛大学对10万 人进行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天喝一碗约28克全谷物熬成的杂粮粥,可降低5%的死亡率和9%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每位志愿者在1984年参与研究时身体状况都良好无恙,但是在2010年的反馈调查中,超过2.6万名志愿者已经离世。但经常食用诸如麦片粥、糙米、玉米和藜麦等粗粮的志愿者似乎避开了所有疾病,尤其是心脏疾病。高纤维含量的燕麦是许多运动员和减肥人士的早餐首选,当中的粗纤维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能量。
粥是很养胃的,但是也要选择适合早上的粥,不要觉得什么都放一起都可以喝,千万不要这样认为,还是要以科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