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今,养猪散户是不是要退出了,以后就剩规模化养殖了?
最近几年,散养户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这主要是环保压力造成的。大家都知道,养猪会产生大量的粪污,而治污设施对散养户们来说太过昂贵,从而无法全面普及,粪污治理一直是养殖行业的一个难题。而随着各地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很多散养户被要求限期搬迁或拆除,不少人离开了养猪行业。
然而,非洲猪瘟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去年八月份,非洲猪瘟首次在我国爆发,短短一年时间对我国生猪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去年下半年,疫情造成很多养殖户恐慌性抛售,猪价也随着一跌再跌。直到进入今年下半年,存栏大幅减少造成的影响开始显现,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八月份我国生猪存栏同比减少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少37.4%。
目前,快速恢复生猪产能是要的首要问题。国家近期不断出台鼓励养猪的政策,力度之大近年罕见,包括要求各地立即取消法律法规以外的禁养,对因为处在禁养区而关闭的猪场要重新安排场地复养,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的规定,鼓励农户养猪等。由此可见,在未来几年内,散养户的数量不会减少,反而会大幅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平均出栏价已达到13.8元/斤,虽然补栏成本有所增加,但养猪的利润仍然十分可观。目前来看,一头220斤左右的猪,平均利润在1000元以上,可以说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有钱赚就会有人干,虽然现在非洲猪瘟疫情仍然没有消除,但想要进入养猪行业的大有人在,所以说接下来小养殖户的数量会大大增加。
笔者也建议今后想要养猪的人应该尽快入场,搁在以前,养猪场的土地申请比较严格,如今国家鼓励养猪,可以说机会难得。而且,现在养猪用地也不再走生产建设用地审批,而是直接走农用地审批流程,也就是说只要不占用基本农田即可。同时,国家取消了养猪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的规定,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趁机扩大规模。
那么,今后散养户和规模猪场的比例会有什么变化呢?笔者认为,规模猪场的占比肯定会越来越大,这是由非洲猪瘟疫情造成的。以俄罗斯为例,感染非洲猪瘟十年来,俄罗斯规模猪场的占比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超过散养户成为国内主流。这是因为非洲猪瘟没有有效药物和疫苗,规模猪场的防疫水平相对较高,更容易生存下来。我国养猪行业也会遵循这个趋势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您的点赞评论分享都是对笔者的支持。
2、国家有淘汰养猪散养户的政策吗
目前只是有传言说会被淘汰,也许淘汰这个词变成实际行动还很遥远,但是越来越严峻的养猪形势不得不让处于弱势的养猪群体居安思危 。中国养猪业的格局必定是集约化、规模化无疑,小散养殖户必定是被淘汰的产能。我们且先不要动怒,仔细分析一下。我国的养猪业模式以“小散户”为主,规模化养猪虽然发展的脚步明显快了些,但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当下成本是规模养殖场以及小散户共同存在问题。养殖成本越来越高,饲料价格越来越贵,很多该养猪人赚的钱都跑到了饲料商的口袋里。然而规模化的养猪有政策的扶持,到位的资金,抗风险能力也很强。小散在这方面确实不占优势。
3、生猪环保政策这么严,以后散养户怎么办
1、环保门槛不断提高,散养户不断被淘汰。
2、依据:
根据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
第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已经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 向环境排放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不得直接向环境排放。
3、需要承担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养殖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者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即投入生产、使用,或者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用作肥料,超出土地消纳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的;
(二)从事畜禽养殖活动或者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的。
第四十一条 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限期治理决定后,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农牧等有关部门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核查,并向社会公布核查结果。
4、出路:不断提高养殖规模及环保投入,适应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否则难以适应环保要求。
4、生猪规模养殖场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要点
虽然养猪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品种质量显著提高,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猪场选址不科学,场内布局建设不合理,养殖条件落后,饲养管理不规范,兽药滥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偏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探索发展对策,以提高科学养猪水平、养猪生产效率、无害化处理能力、疫病防控能力、猪群抗病能力、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实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存在问题
1.1 选址不科学
由于受土地审批和资金紧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养猪场存在建场选址不科学的问题:一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乡村;二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学校;三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公路、溪河;四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城镇、工厂等;五是有的猪场是利用闲房建立或改造而成。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耕地、农田、果园、鱼塘消纳粪便。弊端很多,令人担忧。
1.2 布局不合理
有部分养猪场存在场区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一是有的猪场没有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设置各功能区;二是有的猪场各功能区没有围墙隔开;三是有的猪场大门口处、生产区入口处、每幢猪舍门口处没有设置消毒池;四是有的猪场没有建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五是有的猪场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建有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母猪舍、公猪舍等,区分不明显;六是有的个别猪场没有筑造围墙,七是有的猪场进入生产区没有消毒通道。猪场布局建设凌乱,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1.3 养殖条件落后
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绝大多数是以一家一户和分散饲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养殖设施简陋、养殖环境恶劣、饲养管理粗放、饲养密度大、防疫条件差、消毒工作跟不上,各种病原微生物易在外界环境中传播,引起猪病的频繁发生。小规模猪场之间的距离、小规模猪场与散养户之间的距离较近,养殖处于脏、差的环境之中,造成病原微生物在场与场之间、场与户之间的循环性和持续性污染。这是近几年来猪场疫病难以控制的最主要因素。
5、家猪散养一亩地多少啊
10头左右。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
如何喂养:
必须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哺乳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从7日龄开始主要是诱食,可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乳,每天可喂6顿以上;刚断乳的小猪对饲料的消化机能正处于日趋增强的阶段,每天可喂4~5顿;
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需要养分多,每天可喂4顿;架子猪、大肉猪、空怀母猪、公猪日喂3顿即可。夏季天气炎热、昼夜夜短,猪的活动时间也长,可酌情加喂1~2顿稀食,以防饿补水。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顿要喂得迟,以适当拉开了顿的间隔时间。而且晚上一顿还要喂得稠,以防饿御寒。
6、中国养猪业是否进入垄断时期:现在到处都在拆散养户的,剩下的就是那
目前只是有传言说会被淘汰,也许淘汰这个词变成实际行动还很遥远,但是越来越严峻的养猪形势不得不让处于弱势的养猪群体居安思危 。中国养猪业的格局必定是集约化、规模化无疑,小散养殖户必定是被淘汰的产能。我们且先不要动怒,仔细分析一下。我国的养猪业模式以“小散户”为主,规模化养猪虽然发展的脚步明显快了些,但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当下成本是规模养殖场以及小散户共同存在问题。养殖成本越来越高,饲料价格越来越贵,很多该养猪人赚的钱都跑到了饲料商的口袋里。然而规模化的养猪有政策的扶持,到位的资金,抗风险能力也很强。小散在这方面确实不占优势。
7、养猪户散养有没有前景
2018年养猪前景不错,但是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如下:
一、随着环保税的开征,养殖成本增加,部分散养户和小型猪场由于环保设施不达标被强制清退,导致2018年中小饲料企业生存更加艰难,饲料竞争加剧,但随着原料成本的上涨,也会导致部分中小型饲料企业倒闭,产能集中,有可能促使饲料价格上涨。
二、猪价或跌至亏损线,大量养猪散养户持续退出,大企业的集体布局养猪业,导致产能急剧扩增抢占散养户留下的市场,随着2018年大集团早期新建猪场投产正式转化为产能,猪价将会稳中有降,若养殖水平不佳可能部分养猪人将会面临亏损压力。
三、进口猪肉将会持续影响国内猪价,但随着猪价下行,进口猪肉数量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回落,但进口猪肉成本较国内猪价低不少,因此进口猪肉数量可能将于2017年趋稳。
四、养猪行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改变,“公司+农户”的模式更加考验养殖集团的综合实力,若2018年养殖行情下降,养殖户开始赔钱的话,更加会凸显这个模式的弊端,实力不佳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五、随着国家开始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扶持力度增加,养猪扶贫是见效比较快的做法,所以在贫困不发达地区养猪业应该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六、品牌猪肉会越来越受到追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健康无污染的猪肉也会水涨船高。品牌猪肉是小众产品,部分企业已经有成功且成熟的模式和案例。打造品牌猪肉重在健康无污染,同时也要消费者相信,所以现在“互联网+认养”模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
8、2020年养猪将有新一轮机会,农村“散养户”该如何做好养猪事业?
在农村,农民养猪始终没有断养过,家家都养两头猪,与我们一河之隔的邻县农村猪肉25元/斤,是县生猪屠宰场屠宰的,本地农民人家“散养”生猪。没有运输成本,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农民直接卖给生猪屠宰场的。
农村“散养”生猪优势还是采取传统养殖方式,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饲养一年以上,猪体重300斤左右,口感好,品质有保证,养殖过程不添加化学添加剂,促长剂。农民养猪,无论雌雄猪,都阉割去势,肉质没有骚腥味。农民养猪,都是本地土猪,适应性强,很少使用抗生素。我们当地人过年都“杀年猪”,购买本土黑猪肉过年。农村家养生猪成本低,都是菜园子里多余蔬菜,红薯渣、红薯叶、豆腐渣、米糠,水生植物,残次农产品等来养猪。还有人把生猪赶进荒山、荒滩、湿地饲养。尽管生猪长的慢,但成本与养殖场速肥猪成本差不多。在我们这里农民一般养殖两头猪,一头抵成本,一头就是纯利润了。一头卖掉,一头留过年宰杀食用。
从目前生猪产能恢复情况看,2020年养殖还是盈利的。农民家庭可以养猪,家家养两头猪,吃肉就不用花钱了,对生猪产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和意义。生猪产能恢复可能到2020年底才能正常,不过,生猪价格可能在春节后缓慢下降,2020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可能还在盈利线以上。农村“散养户”,由于养殖成本较低,每头猪平均仍然会有500元——1000元利润。农民现在可以补栏扩饲,复养增养。农民家养生猪要注意卫生防疫工作。今年我们是有两户农民家养生猪,到夏天因天气炎热,发病死亡了。因此,家庭养猪要做好春秋两季疫苗接种。猪圈要每天清理冲洗,消毒杀菌。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要防寒保暖。夏季可以放养,让猪到荒山、荒滩、湿地觅食运动、纳凉。冬季猪圈要垫上稻草。
农村“散养”生猪,要发挥农村传统养猪优势,降低养猪成本,不能盲目压栏惜售,也不能盲目扩大规模养猪,养猪有“猪周期”,要把握好周期规律,规避风险。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17项优惠扶持措施,奖励、贴息贷款、补贴鼓励农民养猪,农民可以去当地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站)咨询一下。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评论交流!
9、养猪散养户和专业户的区别有哪些?
规模大、养猪技术水平强不强分析。
村里的普通养猪农户和专业的大型企业有明显的区别,比如这次生猪的价格低,普通的生猪养殖户猪价低扛不住,而大型专业养殖户或者企业能抵抗风险。目前农户养猪盈亏比是6.1元一斤,根据生猪一斤5.3元,大部分农户养一头亏损100多元。而大型企业及专业户养殖成本低于5.0元一斤,他们可以采取调解喂养饲料的比例和管理等手段,将养猪亏损变为盈利。
典型的区别特点:规模,普通养猪散户规模在50---100头以下。而专业户养猪一般达到500头以上,年出栏量能超过1000头以上。
成本方面考虑:结合生猪饲料、玉米的价格核算,普通生猪养殖户盈亏比6.0-6.2元一斤,专业户养猪成本在5.0-5.5元一斤,基本比生猪小农户低0.5-0.8元一斤。
养猪技术水平考虑:有专业的生猪养殖人员,对生猪的生长习性十分了解,对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有完善的技术储备力量。散户养猪多为自己家人。
市场出售方面:普通农户没有固定的收购商,大型专业户由于规模大、雄厚有定点的收购商或者屠宰企业。有的专业户每隔7天供应100头生猪。这是普通生猪养殖户不能满足的条件。
价格把握能力方面:专业户有专业的人员对把握把控能力,结合大趋势及外地生猪的价格变动,及时调整规模和饲料库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方面控制价格,防止亏损。
目前来说,专业养殖户和大型养猪企业,猪价5.5元一斤能做到不亏损,但是对小农户而言,就处于亏损的边缘,甚至一头亏损150多元,这就是很大的区别。
10、目前市场上的生猪,有百分之几是养猪场饲养的?百分之几是存户自家散养的?(懂行的回答!非常感激!)
87%是饲养的,12%是散养的,还有是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