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游学 养生

游学 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20 09:33:17

1、游学养生是什么,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孩子去参加游学夏令营,不是享受,而是一种体验,一种经历,对于孩子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2、后汉书——华佗传

《华佗传》译文——《三国志》陈寿(三国、西晋)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日:“胎巳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干,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
府吏兄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临死,当吐舌数寸.”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欬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问佗,佗曰:“其母怀躯,阳气内养,乳中虚冷,儿得母寒,故令不时愈.”佗与四物女宛丸,十日即除.
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呼无赖.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数为易汤,汤令暖之,其旦即愈.
军吏梅平得病,除名还家,家居广陵,未至二百里,止亲人舍.有顷,佗偶至主人许,主人令佗视平,佗谓平曰:“君早见我,可不至此.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应时归,如佗所刻.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竟死.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初,军吏李成苦欬嗽,昼夜不寤,时吐脓血,以问佗.佗言:“君病肠臃,欬之所吐,非从肺来也.与君散两钱,当吐二升余脓血,讫,快自养,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十八岁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若不得此药,故当死.”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臣松之案:古语以藏为去.以待不祥?先持贷我,我差,为卿从华佗更索.”成与之.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后十八岁,成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于死.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阿善针术.凡医咸言背及胸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藏针下五六寸,而病辄皆瘳.阿从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叶青黏散.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寿百余岁.漆叶处所而有,青黏生于丰、沛、彭城及朝歌云.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敷.离开家乡,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经书(指《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象青壮年的容貌.又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著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华佗)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就应手消除.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去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患病部位,清洗伤口及感染部位,缝合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原来的甘陵(诸侯国名)相的夫人有孕六个月了,腹痛不安,华佗察看脉搏,说:“胎儿死了.”派人用手摸知道所在位置,在左边则为男婴,在右边则为女婴.人说“在左边”,于是喂汤药流产它,果然产下男婴形状,随即痊愈.
县吏尹世苦手和脚燥热,口中干燥,不想听到人声,小便不顺畅.华佗说:“试著做吃热食,出汗则痊愈;不出汗,此后三日内死亡.”立即做吃热食而不出汗,华佗说:“五脏的元气已断绝在体内,当呼叫哭泣而死亡.”果然如华佗所言.
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寻、李延同时到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它下来,李延应当发汗.”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它们应当不同.”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次日早晨两人一同起来(即都已病愈,行动自如了).
盐渎(地名,东汉属广陵郡,今江苏盐城市西北)严昕与数人一起探问华佗,刚刚来到,佗对昕说:“您(感觉)体内好吗?”严昕说:“自己(觉得)跟平常一样.”华佗说:“您有急病反映在脸色上不要多喝酒.”坐完回去,行了几里,严昕突然头脑眩晕,眼发话,看不清楚,坠落车下,人们搀扶他返回,乘车回家,第二夜死去.
原来的督邮(官名,为汉代郡守佐吏,掌管督察纠举所辖各县违法之事)顿子献得病已痊愈,到华佗(那里)察看脉搏,说:“还是有虚症,还没有康复,不要做致人疲劳的事,与女子交合马上就死.临死时,会吐舌数寸.”他的妻子听说他的病除掉了,从百里外来看他完他,停宿性交,间隔三日病发,完全像华佗说的那样.
督邮徐毅得病,华佗前去看望他.徐毅对华佗说:“昨天让官府内负责医疗的小官吏刘租针刺胃部终了,便(感到)味苦咳嗽,想要躺下不安宁.”华佗说:“针刺未及胃部,误中肝脏了,食量应会日益减少,过五日不能挽救.”接著像华佗所说的那样.
东阳(县名)陈叔山的小儿子二岁,得了病,腹泻,常在早间啼哭,一天天地瘦弱疲困.询问华佗,华佗说:“他的母亲怀孕,阳气生养于体内,未能达到体表,致使乳汁气虚偏冷,孩子得到母亲的寒气,所以使他不能应时而痊愈.”华佗给他四物女宛丸(丸药名),十日即病除.
彭城有位夫人夜里到厕所去,蝎子蛰了她的手,呻吟呼叫没有办法.华佗让温汤水在旁边煮热,浸手在里面,终于可以睡著,但旁边的人屡次为她换热水,汤要令其温暖病手,次天早晨就痊愈了.
军队中的小吏梅平得了病,被去名籍后回家,家居住在广陵(郡名),没有到二百里,留宿在亲戚家中.一会儿,华佗偶然到了主人许家,主人请华佗察看梅平,华佗对梅平说:“您早遇到我,可以不到这种地步.如今疾病已经凝积,赶快回去可以和家人相见,五日后命终.”按时回去,正如华佗所说的时间.
华佗行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吃不下,家里人用车载著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车马停止去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祖公了,车边挂著的‘病’就是证明啦.”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著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郡守大怒得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而痊愈.
又有一士大夫不舒服,华佗说:“您病得严重,应当开腹取疾.然而您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病不能使您死,忍病十年,寿命也就全到尽头,不值得自己特意开刀.”士大夫不能忍受疼痛,发痒,一定要去除它.华佗随即下手,所病不久痊愈,十年后终于死了.
广陵郡太守陈登得了病,心中烦躁郁闷,脸色发红,不想吃饭.华佗为他切脉说:“您胃中有虫好几升,将在腹内形成内一种肿胀坚硬的毒疮,是吃生鱼、生肉造成的.”马上做了二升药汤,先喝一升,一会儿把药全部喝了,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吐出了约摸三升小虫,小虫赤红色的头都会动,一半身体还是生鱼脍的模样(脍:切得很细的鱼肉),所受病痛也就好了.华佗说:“这种病三年后该会复发,碰到良医才以救活.”华佗说:“这种病三年后该会复发,碰到良医才以救活.”按照预计的时间果然旧病发作,当时华佗不在,正如华佗预言的那样,陈登终于死了.
曹操听说而召唤华佗,华佗常守在他身边.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膈俞穴,应手而愈.
李将军的妻子病得很严重,召唤华佗切脉,说:“胎儿收到伤害而不能去除.”将军说:“听说确实胎儿受到伤害,胎儿已经去除了.”华佗说:“切脉,胎儿没有去除啊.”将军以为不是这样.华佗告辞离去,妇人稍微好些,百余日后又发病,再召唤华佗,华佗说:“此脉相(按照)先例有胎儿.先前应该生两个婴儿,一个婴儿先去除,血出得太多,后面的婴儿没有及时产下.母亲自己没感觉到,旁边的人也没有领悟.不再接生,于是不得生产.胎儿死了,血脉不能回复,必然干燥附著他母亲的脊背,因此造成许多脊背疼痛.如今应当施以汤药,并针刺一处,这个死胎必定产下.”汤药针刺施加后,妇人疼痛急著想要生产.华佗说:“这个死胎日久干枯,不能自己出来,适宜派人掏取它.”果然得到一个死去的男婴,手足完备,颜色发黑,长大约达到一尺.
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指上文所述各病例).然而他本是读书人,以医术养活自己(见:魏晋六朝时用于动词前,有指代自己[第一人称]的作用),心里常感懊悔(按,中国封建社会中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所以华佗时常“自悔”).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得病沉重(笃:[病势]沉重),让华佗专为他个人治病.华佗说:“这病近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以延长一些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看看,因此说:“刚才收到家中来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推托妻子有病,多次请求延长假期不回来.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又下诏令郡县征发遣送.华佗自恃有才能,厌恶吃侍候人的饭,还是不上路.曹操很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他妻子确实生病,就赐赠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因此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拷问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著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拷问致死华佗.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官,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脑神经痛没有去除.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拖延我的病,不加根治,想借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如果我不杀掉这小子,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直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的字)病危,曹操才感叹地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当初,军中小吏李成苦于咳嗽,早晚不能入睡,经常吐带脓的血,因此询问华佗.华佗说:“您的病是肠道痈疽浓肿,咳嗽所吐出来的,并非从肺里来.给您药末两钱,应当吐出二升余浓血,终了,能自己保养,一月可以小起,好好自己把握珍爱,一年便能健康.十八年当有一次小的发作,服用这个药末,也将再痊愈;若无如果不得此药,仍旧要死.”再给两钱药末.李成得到药,走了五六年,亲戚中有病似李成的人,对成说:“您如今强健,我要死了,怎么人心没危急隐藏药物,以等待我不幸?先拿来借给我,我痊愈,为您向华佗再索要.”李成给了他.由于(这个)缘故到了谯地,正好赶上华佗验明收下,忽略不愿意再向华佗求药.十八年后,李成病终于复发,无药可服,以至于死去.
广陵人吴普、彭城人樊阿都曾跟华佗学过医.吴普依照华佗的医术治病,许多人被治好救活了.华佗对吴普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疲惫罢了.运动则养分(谷气:中医术语,指饮食的精气[即养分])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如同门户的转轴部分因转动而不会腐朽一样.因此古时的仙人常做“气功”之类的锻炼,摹仿熊悬挂(颈:通“经”,悬挂)树枝和鹞鹰转头顾盼,伸展腰部躯体,使各个关节活动,用来求得不易衰老.我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都使腿脚轻便利索,可以当作导引之术.身体不舒服,起来做其中一种禽戏,浸湿衣服热汗发出,接著在上面涂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想吃东西了.”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年纪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完整而牢固.樊阿精通针疗法.一般的医生都说背部和胸部脏腑之间不可以乱扎针,即使下针也不能超过四分深,而樊阿针刺背部穴位深到一二寸,在胸部的巨阙穴扎进去五六寸,而病就都痊愈了.樊阿向华佗求取可以服用而对人体有好处的东西(药物),华佗传授给他“漆叶青黏散”:漆叶的粉末一升,青黏的粉末十四两,按这个做比例,说是长期服用此药能打掉三种寄生虫(蛔虫、赤虫、蛲虫),对五脏有利,使身体轻便,使人的头发不会变白.樊阿遵照他的话去做,活到一百多岁.漆叶到处都有,青黏据说生长在丰、沛、彭城和朝歌一带.

3、文言文翻译器一名敷, 游学徐氏,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向徐氏学习了很多知识,通晓了养生之术,100岁了容貌还像年轻一样,这样的人称为神仙

4、文言文华佗行医的翻译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间]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篙笃,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将财物退还郡守,自己偷偷逃跑,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

1.B("差"应解释为"痊愈")
2.D("其",那,指示代词 / 他,人称代词;A项的"若",如果;B项的"以",用,拿; C项的"因",于是,就。) 3.C
4.C(华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
【文言文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琏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置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如暴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哂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桑结郴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几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膏药,喵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
有一位郡守生病,华铊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酊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太怒,派人追赶捕杀华铊.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井黑色的血,病就好了.
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采。曹操苦于头痛病,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不过华佗本采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根沉重,让华铊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
对曹操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词,多次请假不回来-谚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要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采。于是罔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荀藏(向曹操)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离明(精巧),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恕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毕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匾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采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于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摔这病根的。"等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的字)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死去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既养性之术,时人以

(1)他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百几种经书。华佗通晓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度近百岁却面貌年轻。知
(2)华佗走在路中,看见一个人患了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但咽不下,他的家人用道车载着他想去版就医。(3分)
(3)曹操为头风病所苦,每次发作,心里烦乱,眼权睛发花。(3分)

6、国内有哪些著名的养生健康旅游景点?

养生旅游地

《黄帝内经》讲,冬天的气机都是向内避藏的,因此在养生讲究一个“藏”字,水都结冰了,地都冻裂了,生机全部回收,这时候绝对不能搅动体内的阳气,与自然保持一致,并且要适时地“补气补血”,在冬季最适合养生之旅,让自己的心完全沉静下来,并补充冬季才有的特质食材,有助于来年春季的生发,顺应自然的生活,是天人合一的基本。

1.天台山华顶·寺庙

禅是心灵的一种境界

华顶是天台山的顶峰。公路的尽头是华顶寺,两棵千年的古松,和有些破败的古朴的寺门,似有远离尘世的感觉,似乎是一个修行的好地方,寺庙里的僧人不是很多,但充满了灵气,在他们随意间的举止中,就能显现出内在的修为和自在。

华顶寺的住处比较简单,木地板走着会发出“咯吱咯吱”响声。夜晚溶溶的月色,稀疏的树影,大雄宝殿的飞檐和钟楼的顶端交融,没有鸟啼,也没有钟鸣,整个寺院沉在溶溶的月色中,静极了。

此时可以用心灵去聆听自然的声音,会有不凡的体验。

●●○时报指点

住寺庙养生要诀:禅不是形表上的打坐静心,而是心灵的一种境界。夜宿寺庙,幽静至极时,更可以观照心灵时,有时会领悟到一些难以形诸语言的人生真谛。禅是一种能将苦从根拔除的方法,对治烦恼习气,效果甚佳。

前往天台山:从上海到天台山甚是方便,自驾车走杭浦高速,再走杭州湾跨海大桥,转杭甬高速,再转上三高速,在天台出口下,行车4-5小时。穿过县城,走上山新线,全程都是柏油马路,从县城到华顶大概45分钟左右。

门票:华顶门票40元。

华顶寺住宿:华顶寺是接受对外住宿的,一般针对香客,住宿的设施比较简单。寺庙一日三餐有定时。六点半,十一点,四点半。

喝茶:一般不推荐到顶峰。在通往山顶的山道上,会途经一个群山环抱的茶园,在这里喝杯茶吧。平时徒步到这里的游客不会很多,让自己的心慢慢沉静下来,细细体味四周的风景,绝妙之极。

寻找茅棚:从华顶寺出来,沿山中小道行走20分钟,在天柱峰下,有几间茅蓬,每个茅篷就一个出家人修行,茅篷边有一片菜地,供给他每天的蔬食,他每天只吃两餐,吃的米是香客捐助的,需要自己从华顶寺背回来,平时几乎没有人到这里来。茅篷非常简朴,又因远离城区建在半山腰而显得有点超凡脱俗。

周边逛逛:天台山是浙江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国清寺、石梁飞瀑、琼台仙谷都是必游的景点。

2.武夷山·牧心游学

从内心探寻茶的真谛

牧心游学的地点在武夷山的幔亭山房,山房是座星级酒店,牧心游学就是沉静心情学习茶道的修行。幔亭山房位于武夷山的核心景区,三十六峰之第一峰———大王峰北侧,十分难得,山房掩映树丛中,远远望去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门口路径用大卵石挖空的地灯,侧门用树根木杆作成的柴门,甚至空调器的框架都用自然卵石砌成,用竹构成的灯具、天花板、地面都利用地方的天然建筑材料,形成一种特有的饮茶的氛围。

武夷茶艺源远流长,饮茶方式从煮饮到品茗,很是雅致,古讲究水质、茶具,重视操作技艺,如今坐在这山中,看山中女子用纤纤玉手,娴熟地洗杯、泡茶、斟茶,客人学着精致的茶道,品尝自己泡制的武夷岩茶,茶香四溢间,不知不觉便日沉西山,阳光铺满在山峰上,一片金色。神仙怕也没这般逍遥。

●●○时报指点

牧心游学养生要诀:注意养生的人,在什么季节喝什么茶也是有讲究的。同时,对养心而言还不在于茶的营养成份,而在于喝茶人的心态。能有心喝茶,乃至于品茶的人,是一种生活品质。能说明身心内外的安然状态。养心才是最好的养生。茶能养心,所以养生。

前往武夷山:从上海去武夷山,飞机和火车都非常方便。自驾一族还自己开车去,也是很便捷,全程高速。

牧心时间:一般是4天的茶道修行,说到是修行就很正规了,报道后甚至要沐浴更衣。

牧心课程:每天的修行的课程也不尽相同,朱熹、佛家、道家都与茶有着很大关联,皆在牧心游学中都要修行。

牧心足迹:每天修行的地点也会变换,以幔亭山房为中心,五夫里朱熹故里、山环水绕的九曲溪、隋代古村下梅、浓缩武夷文化精华的茶博园、隐居胜地桃源洞、佛教名寺天心禅寺等胜景都会一一留下修行者的脚印。

3.天目湖边深呼吸

让身体内的“灵”得到休息

天目湖就在常州溧阳境内,是个大型的水库。住在湖边的假日花园宾馆,虽然看不见大面积的湖面,但每天清晨打开窗户,总有一股带有湖面清香扑面而来,每天我都为这股清香欣喜不已,这实在是大城市缺乏的清香。

在天目湖的一处湖面开阔处,那个地方竟然叫“山水绝佳”,可以在那里足足坐一个下午,与同去伙伴,谁也不说话,就看着远处的山层峦叠嶂,湖面的船来来往往,游步道上游客熙熙攘攘……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空空的,或者是天马行空的乱想,清风拂面,所有的忧愁烦躁仿佛都不存在了,舒服极了。

这大概就是让我们身体内的“灵”得到了休息吧。

●●○时报指点

发呆养生要诀:心理平衡是健康之关键,疾病才会离我们远去。心理平衡是个修炼的过程,融入天人合一的意境,借用宇宙能量,补充自身的精、气、神,跨入修心养性的轨道,走上自我治疗、调理、养生的健康规划捷径。

前往天目湖:沪宁高速(南京方向)→锡宜高速(宜兴方向)→杭宁高速→溧阳南下,下了高速,天目湖的旅游标志是非常清楚的,而且马路极其宽阔,大约行车3个小时左右到达。

住宿:到天目湖当然要住看得见湖面的房间,综合来看,推荐住翠竹园宾馆,宾馆距离景区大门非常近,可能建造比较早的缘故,占据了最佳的位置,其临湖房间可以看见天目湖主景区大面积的湖面,但要楼层稍高的房间,低楼层亦被植被挡住观湖的视线,不过酒店星级比较低,才2星级,而且房间比较陈旧。

游玩:门票65元,船票45元。乘快艇350元,最多坐6人,可以补船票的差价。一般可以走湖里山景区,再坐船到龙兴岛,再到乡村田园景区。其实到天目湖不一定要坐船,冬季的龙兴岛,景色也比较一般,就在湖边的茶室坐坐,或者在有太阳的午后,在水边的椅子上坐坐,发发呆,晒晒太阳,就可以了。

吃喝:天目湖大鱼头一定要吃,推荐碧波园美食中心,在天目湖宾馆对面,环境幽雅,此两处其实是一家,鱼头汤268元,没有服务费,临着湖水,环境超好。

周边逛逛:南山竹海就天目湖附近,可以去走走。

7、广州市游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州市游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2016-06-01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玉三街49号1805房。

广州市游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116MA59D3PK6N,企业法人段唐焕,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州市游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文化传播(不含许可经营项目);文化推广(不含许可经营项目);向游客提供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代理服务(不涉及旅行社业务);教育咨询服务;为留学人员提供创业、投资项目的信息咨询服务;体育运动咨询服务;体育组织;体育经纪人;体育营销策划服务;市场营销策划服务;大型活动组织策划服务(大型活动指晚会、运动会、庆典、艺术和模特大赛、艺术节、电影节及公益演出、展览等,需专项审批的活动应在取得审批后方可经营);广告业;策划创意服务;军事体育拓展训练;全民健身科技服务;移民咨询服务(不含就业、留学咨询);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为公民出国定居、探亲、访友、继承财产和其它非公务活动提供信息介绍、法律咨询、沟通联系、境外安排、签证申请及相关的服务;养生学的研究开发及技术转让;健康科学项目研究成果转让;健康科学项目研究成果技术推广;生命工程项目开发;。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广州市游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8、《后汉书·华佗传》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敷。离开家乡,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经书(指《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象青壮年的容貌。

他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著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华佗)离开后,病就痊愈了。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就应手消除。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去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患病部位,清洗伤口及感染部位,缝合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原来的甘陵(诸侯国名)相的夫人有孕六个月了,腹痛不安,华佗察看脉搏,说:“胎儿死了。”派人用手摸知道所在位置,在左边则为男婴,在右边则为女婴。人说“在左边”,于是喂汤药流产它,果然产下男婴形状,随即痊愈。

县吏尹世苦手和脚燥热,口中干燥,不想听到人声,小便不顺畅。华佗说:“试著做吃热食,出汗则痊愈;不出汗,此后三日内死亡。”立即做吃热食而不出汗,华佗说:“五脏的元气已断绝在体内,当呼叫哭泣而死亡。”果然如华佗所言。

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寻、李延同时到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它下来,李延应当发汗。”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它们应当不同。”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次日早晨两人一同起来(即都已病愈,行动自如了)。

盐渎(地名,东汉属广陵郡,今江苏盐城市西北)严昕与数人一起探问华佗,刚刚来到,佗对昕说:“您(感觉)体内好吗?”严昕说:“自己(觉得)跟平常一样。”华佗说:“您有急病反映在脸色上不要多喝酒。”坐完回去,行了几里,严昕突然头脑眩晕,眼发话,看不清楚,坠落车下,人们搀扶他返回,乘车回家,第二夜死去。

原来的督邮(官名,为汉代郡守佐吏,掌管督察纠举所辖各县违法之事)顿子献得病已痊愈,到华佗(那里)察看脉搏,说:“还是有虚症,还没有康复,不要做致人疲劳的事,与女子交合马上就死。临死时,会吐舌数寸。”他的妻子听说他的病除掉了,从百里外来看他完他,停宿性交,间隔三日病发,完全像华佗说的那样。

督邮徐毅得病,华佗前去看望他。徐毅对华佗说:“昨天让官府内负责医疗的小官吏刘租针刺胃部终了,便(感到)味苦咳嗽,想要躺下不安宁。”华佗说:“针刺未及胃部,误中肝脏了,食量应会日益减少,过五日不能挽救。”接著像华佗所说的那样。

东阳(县名)陈叔山的小儿子二岁,得了病,腹泻,常在早间啼哭,一天天地瘦弱疲困。询问华佗,华佗说:“他的母亲怀孕,阳气生养于体内,未能达到体表,致使乳汁气虚偏冷,孩子得到母亲的寒气,所以使他不能应时而痊愈。”华佗给他四物女宛丸(丸药名),十日即病除。

彭城有位夫人夜里到厕所去,蝎子蛰了她的手,呻吟呼叫没有办法。华佗让温汤水在旁边煮热,浸手在里面,终于可以睡著,但旁边的人屡次为她换热水,汤要令其温暖病手,次天早晨就痊愈了。

军队中的小吏梅平得了病,被去名籍后回家,家居住在广陵(郡名),没有到二百里,留宿在亲戚家中。一会儿,华佗偶然到了主人许家,主人请华佗察看梅平,华佗对梅平说:“您早遇到我,可以不到这种地步。如今疾病已经凝积,赶快回去可以和家人相见,五日后命终。”按时回去,正如华佗所说的时间。

华佗行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吃不下,家里人用车载著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车马停止去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

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祖公了,车边挂著的‘病’就是证明啦。”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著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郡守大怒得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而痊愈。

又有一士大夫不舒服,华佗说:“您病得严重,应当开腹取疾。然而您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病不能使您死,忍病十年,寿命也就全到尽头,不值得自己特意开刀。”士大夫不能忍受疼痛,发痒,一定要去除它。华佗随即下手,所病不久痊愈,十年后终于死了。

广陵郡太守陈登得了病,心中烦躁郁闷,脸色发红,不想吃饭。华佗为他切脉说:“您胃中有虫好几升,将在腹内形成内一种肿胀坚硬的毒疮,是吃生鱼、生肉造成的。”马上做了二升药汤,先喝一升,一会儿把药全部喝了,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吐出了约摸三升小虫,小虫赤红色的头都会动,一半身体还是生鱼脍的模样(脍:切得很细的鱼肉),所受病痛也就好了。

华佗说:“这种病三年后该会复发,碰到良医才以救活。”华佗说:“这种病三年后该会复发,碰到良医才以救活。”按照预计的时间果然旧病发作,当时华佗不在,正如华佗预言的那样,陈登终于死了。
曹操听说而召唤华佗,华佗常守在他身边。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膈俞穴,应手而愈。

李将军的妻子病得很严重,召唤华佗切脉,说:“胎儿收到伤害而不能去除。”将军说:“听说确实胎儿受到伤害,胎儿已经去除了。”华佗说:“切脉,胎儿没有去除啊。”将军以为不是这样。华佗告辞离去,妇人稍微好些,百余日后又发病,再召唤华佗,华佗说:“此脉相(按照)先例有胎儿。先前应该生两个婴儿,一个婴儿先去除,血出得太多,后面的婴儿没有及时产下。

母亲自己没感觉到,旁边的人也没有领悟。不再接生,于是不得生产。胎儿死了,血脉不能回复,必然干燥附著他母亲的脊背,因此造成许多脊背疼痛。如今应当施以汤药,并针刺一处,这个死胎必定产下。”汤药针刺施加后,妇人疼痛急著想要生产。华佗说:“这个死胎日久干枯,不能自己出来,适宜派人掏取它。”果然得到一个死去的男婴,手足完备,颜色发黑,长大约达到一尺。

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指上文所述各病例)。然而他本是读书人,以医术养活自己(见:魏晋六朝时用于动词前,有指代自己[第一人称]的作用),心里常感懊悔(按,中国封建社会中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所以华佗时常“自悔”)。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得病沉重(笃:[病势]沉重),让华佗专为他个人治病。

华佗说:“这病近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以延长一些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看看,因此说:“刚才收到家中来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推托妻子有病,多次请求延长假期不回来。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又下诏令郡县征发遣送。

华佗自恃有才能,厌恶吃侍候人的饭,还是不上路。曹操很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他妻子确实生病,就赐赠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因此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拷问服罪。

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著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拷问致死华佗。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官,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

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脑神经痛没有去除。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拖延我的病,不加根治,想借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如果我不杀掉这小子,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直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的字)病危,曹操才感叹地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当初,军中小吏李成苦于咳嗽,早晚不能入睡,经常吐带脓的血,因此询问华佗。华佗说:“您的病是肠道痈疽浓肿,咳嗽所吐出来的,并非从肺里来。给您药末两钱,应当吐出二升余浓血,终了,能自己保养,一月可以小起,好好自己把握珍爱,一年便能健康。十八年当有一次小的发作,服用这个药末,也将再痊愈;若无如果不得此药,仍旧要死。

”再给两钱药末。李成得到药,走了五六年,亲戚中有病似李成的人,对成说:“您如今强健,我要死了,怎么人心没危急隐藏药物,以等待我不幸?先拿来借给我,我痊愈,为您向华佗再索要。”李成给了他。由于(这个)缘故到了谯地,正好赶上华佗验明收下,忽略不愿意再向华佗求药。十八年后,李成病终于复发,无药可服,以至于死去。

广陵人吴普、彭城人樊阿都曾跟华佗学过医。吴普依照华佗的医术治病,许多人被治好救活了。华佗对吴普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疲惫罢了。运动则养分(谷气:中医术语,指饮食的精气[即养分])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如同门户的转轴部分因转动而不会腐朽一样。

因此古时的仙人常做“气功”之类的锻炼,摹仿熊悬挂(颈:通“经”,悬挂)树枝和鹞鹰转头顾盼,伸展腰部躯体,使各个关节活动,用来求得不易衰老。我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都使腿脚轻便利索,可以当作导引之术。

身体不舒服,起来做其中一种禽戏,浸湿衣服热汗发出,接著在上面涂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想吃东西了。”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年纪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完整而牢固。樊阿精通针疗法。

一般的医生都说背部和胸部脏腑之间不可以乱扎针,即使下针也不能超过四分深,而樊阿针刺背部穴位深到一二寸,在胸部的巨阙穴扎进去五六寸,而病就都痊愈了。

樊阿向华佗求取可以服用而对人体有好处的东西(药物),华佗传授给他“漆叶青黏散”:漆叶的粉末一升,青黏的粉末十四两,按这个做比例,说是长期服用此药能打掉三种寄生虫(蛔虫、赤虫、蛲虫),对五脏有利,使身体轻便,使人的头发不会变白。樊阿遵照他的话去做,活到一百多岁。漆叶到处都有,青黏据说生长在丰、沛、彭城和朝歌一带。

(8)游学 养生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本文记载了「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的华佗,因不愿继续为曹操诊疾而惨遭杀害,终其一生的生平事迹。文章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称赞华佗精湛的医技,如其擅长的二大医技,一是利用针炙疗法治病;二是令病人饮其自创的麻沸散,使之醉后无觉,再行刳割疗疾,具有神效,后被尊为「外科鼻祖」。

明陈嘉谟《本草蒙荃》引《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云:「魏有华佗,设立疮科」。至於「五禽之戏」则是华佗观察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特徵动作所创立的一套医疗体操,使全身肌肉得以舒展,发汗除疾,并使手脚轻便灵活。

全文叙事简洁,每一段落皆见作者对华佗医技的赞扬,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代神医的肖像。

与游学 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