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节气吃饺子、莲藕、黄鳝、芒果、面条、羊肉等传统食物。
1、吃莲藕。每逢小节气,暑zd民间有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
2、吃饺子。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内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人们食欲不振,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3、吃羊肉。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容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2、小暑吃什么食物好
专家介绍,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小暑不宜吃得太油腻辛辣,所以黄鳝的做法以炖煮为佳。此外,小暑前后多吃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也很有益处。
南方地区还有小暑吃蜜汁藕的习惯,有清热、养血和除烦的多重功效,可以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后,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暑天吃藕有安神和帮助睡眠的作用。另外,小暑时推荐吃绿豆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民间小暑节气里大家常用的食谱:
炒绿豆芽:
[配料] 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 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疗疮疡。
素炒豆皮:
[配料] 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 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 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蚕豆炖牛肉:
[配料] 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 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
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 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
[配料] 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 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3、小暑大暑适合吃什么食物养生
此季节暑湿之气易入侵人体,在饮食方面应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化湿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茯苓、山药、南瓜、冬瓜、西瓜、乌梅、番茄等。
绿豆又称为青小豆,是一种传统的豆类食物,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绿豆可以用来煮粥作为主食,也可以做成版小食品,如绿豆糕。
同时,用绿豆发芽也可做成非常好吃的菜肴。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喜欢用绿豆煮成绿豆汤来消暑,具有清暑益气、止渴利尿的作用。
中医认为,绿豆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权暑的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口舌生疮、水肿尿少、药物及食物中毒等。
4、小暑食谱大全,小暑吃什么,小暑菜谱
小暑要喝粥,用来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小暑的菜谱有凉拌手撕杏鲍菇、韭菜木耳羊肉汤、酸辣藕丁、菠菜炒豆芽菜等。
菠菜炒豆芽菜:豆芽菜去根部洗干净,用冷水浸泡10分钟。菠菜洗干净用冷水浸泡10分钟。菠菜入煮锅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取菠菜茎切成段。起油锅,葱姜入锅煸香。豆芽菜入锅炒;炒至稍微塌,加盐、味精炒。关火源,菠菜茎入锅炒。炒均匀即可盛出享用。
韭菜木耳羊肉汤:羊肉切小块,韭菜洗净切段,木耳泡发撕朵。锅中适量水,倒入羊肉加料酒焯水,撇去浮沫和血水后捞出。砂锅中大半锅清水,放入羊肉和木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再下入韭菜。加盐调味。韭菜至刚熟,入味后即可出锅。
5、小暑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养生好
2017年小暑具体时间是几点?今天5时51分,小暑至。古话讲:“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燥热已经开始了;养生要注意“少动多静,多休息。”可适当多吃西瓜、黄瓜、冬瓜和绿豆等清热去暑食物。以下为小暑节气适宜吃的水果等食物盘点。小暑养生吃什么好小暑节气吃什么解暑?西瓜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人们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别是从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挑西瓜,先要看西瓜外皮,花皮瓜,纹路要清楚,深淡分明;黑皮瓜类,皮色要乌黑,有光泽。瓜皮滑而硬的就是好瓜。黄瓜黄瓜爽口、清热、解暑,还能增进食欲,夏天生吃解渴,烧黄瓜蛋汤也宜。黄瓜中的丙氨酸、精氨酸和谷胺酰胺对肝脏病人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黄瓜中的纤维素还可以促进人体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出。丝瓜苗丝瓜苗是指丝瓜秧末端嫩尖,性平味甘,具有理肺化痰、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咳痰黄稠、咽干口苦、口腔溃疡、关节肿痛、月经不调有改善作用,是夏季不可或缺的好菜。绿豆芽小暑过后,大家可以多吃些绿豆芽,不但可以解暑,更可以解暑瘟。经常食用绿豆芽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解酒毒热毒。多嗜烟酒肥腻者,如果常吃绿豆芽,就可以起到清肠胃、解热毒、洁牙齿的作用,同时可防止脂肪在皮下形成。苦瓜苦瓜含有独特的苦瓜甙、苦味素,具有独特的苦味。可祛暑清心,除闷热,对胃热病,湿热痢疾、呕吐腹泻及尿血等症有较好的效果。苦瓜含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成分,具有帮助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的作用。苦瓜素还能阻止脂肪吸收,具有减肥功效。小暑吃什么食物养生小暑养生适合吃的食物谷可说,小暑节气养生保健可以从饮食下手。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最近一段时间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小暑节气,还可以多吃藕。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夏天人体出汗多,体液损失较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大家可以用绿豆煮汤来补充。它既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还能补充水分,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喜欢吃芒果的人则有口福了,农谚说“小暑吃芒果”,小暑前后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节。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因此,经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而且芒果还具有清肠胃的功效,对于晕车、晕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6、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小暑吃什么水果
小暑吃莲藕、食新、饺子、羊肉等传统食物,吃西瓜、火龙果、桃子、荔枝、杨梅等水果。小暑是一个非常炎热的节气,天气一热,很容易影响人们的饮食胃口,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消暑和增加食欲的食物。
小暑饮食注意事项
1、宜清淡,食蔬果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2、西瓜好,慎点吃
在天气炎热难耐之时,若在户外活动较多,有时会感到不适。就如人在太阳底下曝晒,常会多汗气喘,这就是[暑邪伤津耗气]的表现。消暑生津的食物有很多,而性味甘寒的西瓜则有较好的清热生津效果。若因受暑而出现烦热口渴等表现,可选择食用。但因西瓜性寒,体质虚寒的人若服食过量,则容易导致泄泻、腹满等胃肠不适疾病,不可不慎。
3、饮水足,补水分
高温酷暑的夏天,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7、小暑时节的饮食养生方案是什么?
小暑时节饮食养生方案:
1、吃了绿豆芽,再百热都不怕
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临床上用绿豆芽煎汤治疗疖疮、烫伤等外伤感染。绿豆芽中含有的核黄素可用来治疗口腔溃疡,还能调度五脏、通经脉、解诸毒,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
2、小暑黄鳝赛人参
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问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3、小暑吃藕精神旺
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答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4、冬吃萝卜夏吃姜
小暑过后,盛夏来临,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版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5、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权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8、小暑进补食谱应如何安排?
小暑时节,正是将进入伏天的开始,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减退,饮食选择要以清淡芳香为主,因为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进补要能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以与“夏长”之气相适应,符合夏季养“长”之机。小暑时节进补食谱如下。
1.莱肴类进补食谱(1)番茄砂糖藕【原料】番茄2个,藕1节,沙糖适量。
【制作】番茄去皮,开水煮藕(3至5分钟),两者一并放入盘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生精止渴。
(2)玉竹猪心【原料】玉竹50克,猪心500克,生姜、葱、花椒、食盐、白糖、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作】将玉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汁液1000克;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玉竹液、生姜、葱、花椒同置锅内、在火上煮到猪心六成熟时,将它捞出放凉;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起,揩净浮沫。在锅内加卤汁适量,放入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浓汁均匀地涂在猪心里外即成。
【功效】养心安神。
(3)桂圆童子鸡【原料】童子鸡1只(约重1000克),干桂圆肉10克,料酒100克,葱、姜各10克,精盐5克。
【制作】将干净的鸡剁去爪,把鸡颈和鸡腿别在鸡翅下面,使其团起来,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以去血水,捞出洗净。桂圆肉亦用清水洗净;把鸡放入汤锅,再放入桂圆、料酒、葱、姜、盐和清水500克,上笼蒸约1小时左右,取出姜、葱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
(4)生爆鳝片【原料】大鳝鱼2条(约500克),大蒜头10克,绍酒15克,酱油25克,白糖25克,精盐2克,芝麻油10克,米醋15克,面粉50克,湿淀粉50克,生油100克。
【制作】将鳝鱼剔去脊骨,斩去头尾,洗净,乎靛在砧板上用刀背虚刀排斩,然后批成菱角片,盛入碗内,加盐拌捏,用绍酒5克浸渍,再加入湿淀粉40克、水25克,撒上面粉轻轻拌匀。再将蒜头拍碎斩末,放在碗中,加酱油、白糖、米醋、绍酒、湿淀粉,再加清水50克,调成芡汁待用。
将炒锅置大火上,下生油烧至七成热,将鳝鱼片逐片迅速投入锅内,炸至外皮结壳时,即用漏勺捞起;待油温生至八成热时,再将鳝片下锅,炸至金黄松脆时捞出,盛人盘内。锅内留底油25克,迅速将芡汁调匀倒入锅中,用手勺推匀,淋上芝麻油,浇在鳝片上即可。
【功效】补虚损,益气血,强筋骨,除风湿。
【禁忌】鳝肉性甘温,故病属内热证或热病初愈者不宜食用。
2.汤羹类进补食谱(1)荷叶茅根粥【原料】鲜荷叶1个,白茅根30克,粳米一小撮,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自茅根洗净,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用汁煮粥米至烂熟时,放入洗净的鲜荷叶,略煮即成,食时放少许白糖调味。
【功效】清热利湿,对痱子有效。
(2)冬瓜薏米汤【原料】冬瓜250克,薏米50克,盐少许。
【制作】将冬瓜与薏米一起水煎,加入少量盐。食冬瓜、薏米,饮汤。
【功效】清热利湿,适用于痱子的防治。
(3)马齿苋绿豆汤【原料】马齿苋120克,绿豆30克。
【制作】煎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3~4次。
【功效】清热,解毒,止痢,用于湿热痢。
(4)百合花生粥【原料】百合15克,花生米15克,糯米30克。
【制作】花生米加水煮20分钟,入糯米煮粥,煮沸后,入百合,再煮2~3分钟即可。
【功效】补肺养阴、健脾宁嗽。
(5)生芦根粥【原料】鲜芦根loo克(洗净),竹茹15克,粳米60克,生姜1片。
【制作】鲜芦根切断,与竹茹加水共煎,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将熟时人生姜,略滚即可。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呕。
【禁忌】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者食用。
3.饮料类进补食谱(1)银杞菊花茶【原料】金银花2克,白菊花3克,枸杞子4克,绿茶叶5克。
【制作】将前3味药放进砂锅中,加水约500毫升煮汁,出汁后冲泡茶叶饮用。
【功效】清凉明目解暑。
(2)姜蜜葡萄汁【原料】绿茶5克,蜂蜜1汤匙,生姜汁20毫升,葡萄汁50毫升。
【制作】取绿茶冲沸水1杯浸泡后,除去茶叶,加入生姜汁,葡萄汁及蜂蜜各1汤匙,调匀即成。
【功效】除烦止渴,暖胃止泻。
(3)生津饮【原料】绿豆15克,青果(鲜)20枚,橙子(切)1只,竹叶3克【制作】上料分别加水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静置让其沉淀,取清液饮用。
【功效】滋养生津,清利胃热。
9、小暑吃什么养生?
小暑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10、小暑吃什么 推荐这七款养生食谱
1、黄鳝
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2、藕
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3.、绿豆芽
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4、绿豆
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