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堂 补中益气丸

养生堂 补中益气丸

发布时间:2020-07-19 18:13:13

1、补中益气丸治什么病?

2、补中益气丸我吃了三年了,效果不错,可以长期吃吗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李东垣创立的,主要用于中气下陷,其处方组成由:黄芪、人参、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就这么这八味药,是治疗因为劳伤(包括房劳)、饮食不节、某种大病后而导致的脾肺气虚,中气下陷。那么什么是中气下陷呢?这是一个中医术语,中医认为人的胸中有中气,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的营养不足了,导致气虚,那么这个中气就会向下走,这样的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力气,说话提不上来气,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本来食物在胃肠内在中气的固持下,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的过程,结果现在固持不住了,很快就泻了出去,这就是泻肚子,有的人还脱肛等下陷现象,也就西医所说的胃下垂、子宫下垂等。对于这个,中医认为是脾肺气虚,因为在五行的归属里,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因此这个病的根本在脾胃,因为脾胃的功能降低,吸收不好,结果导致肺气也不足等。所以,补中益气丸是专门用于气陷,假如你中气不下陷就不要多服,是药三分毒,这不是顺口溜说说惯嘴的,的确是是药三分毒,不可多服。

3、补中益气丸的功效用法

补中益气丸(水丸):补中益气。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
成份: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本品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
2.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3.高血压患者慎服。
4.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或其制剂。
5.本品宜空腹或饭前服为佳,亦可在进食同时服。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期间出现头痛、头晕、复视等症,或皮疹、面红者,以及血压有上升趋势,应立即停药。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内脏下垂。
3、甘草(蜜炙),亦可在进食同时服补中益气丸(水丸):黄芪(蜜炙)。
规格、柴胡,或皮疹,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一次8-10丸,过敏体质者慎用。
成份:口服.本品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升麻: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大枣。
8。
5.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或其制剂,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2.高血压患者慎服.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头晕、面红者,应立即停药。
4、白术(炒),一日3次。
12、复视等症.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生姜:
1。
11,以及血压有上升趋势.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党参。
注意事项、陈皮.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补中益气。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用法用量。
7。
9。
10.本品宜空腹或饭前服为佳、当归。用于体倦乏力.服药期间出现头痛

4、补中益气丸配方和药量

黄芪(蜜灸)80克,复党参50克,甘草(蜜炙)50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当归制50克,白术(扶炒)30克,陈皮50克
蜜丸,每百丸重9克(含药量约4克),口服,每次1丸,一日2次,姜、枣汤或淡盐水送服,温开水亦可。度水丸,每袋重18克,每次9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补中益气丸是怎样起补气作用的?效果好吗?

那什么是中气下陷呢?这是一个中医术语,中医认为人的胸中有“中气”,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的营养不足了,导致气虚,那么这个中气就会向下走,这样的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力气,说话提不上来气,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本来食物在胃肠内,在中气的固持下,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的过程,结果现在固持不住了,很快就泻了出去,结果就泻肚子,有的人还脱肛,还有的人一体检,就检出西医说的胃下垂,女同志有的是子宫下垂等等,对于这个,中医认为是脾肺气虚,因为在五行的归属里,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因此这个病的根本在脾胃,因为脾胃的功能降低,吸收不好,结果导致肺气也不足了。 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是李东垣用了很大的心思琢磨出来的,方子里面的人参不用说了,这是一味大补元气的药,然后是黄芪,这个黄芪可是味好药,生黄芪可以起到固表的作用,什么是固表呢?就是加强人体的外边的防御系统,有的朋友总是冒虚汗,风一吹就感冒,就可以用这个生黄芪来固表,同时加上白术和防风,叫玉屏风散,药店有卖的。如果把黄芪用蜜给炙了,则会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因此黄芪在这个方子里面是最主要的药物,用量也最大,李东垣那个时候黄芪只用到了一钱,其余的药只用到几分,现在的医家黄芪都用到几十克,上百克的也有,效果还不错。但是各位在买药的时候要知道,生黄芪和炙黄芪是分开的,你如果只写了一个简单的黄芪,大江南北各地药行的规矩不同,有的给你生的,有的给蜜炙的。根据我的经验,生黄芪使用的量可以大,但是蜜炙黄芪的量要严格遵守方剂的规定,因为蜜炙的很容易生热。 方子里的炙甘草也是补脾胃之气的,李东垣认为黄芪、人参、炙甘草是消除烦热的圣药,这个烦热就是由于中气不足产生的虚火。方子里还有白术,这是燥湿,补脾经之气的,因为李东垣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脾,他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所以方子里面也尤其照顾到了脾经。 那么既然是要补气,为什么方子里面还加上了陈皮呢?原来,这个补气的药如果一下子下猛了,那么多的气同时补入人体,人体是受不了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气闷,胸闷,有点壅住了,这时稍微加上一点理气的陈皮,则没有这个毛病出现了。 在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血,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认为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气虚的同时,血也一定是虚的,而一下子补了这么多的气,一定要考虑将它们引导转化为血,所以加上了当归,这样就可以让气血的转化正常了。 但是,到此为止还不够,因为虽然补气了,可是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中气下陷啊,这个下陷怎么解决呢? 于是,方子里面就用了升麻和柴胡,量都非常的少,升麻是升阳明之气,柴胡是升少阳之气,各位,这里面可够神奇的,您别看就这两味药,我们说它们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这整个的药力还真就是往上走了,治疗脱肛,子宫脱垂什么的,是气虚引起的,用上还真就能回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补中益气丸疗效不错。在购买补中益气丸的时候可以了解其他相关资讯,如补中益气丸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等,具体的可以参考补中益气丸说明书。这样可以做到科学用药。

与养生堂 补中益气丸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