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其实并不复杂,能做到下面这简单的4条就是养生:
1、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人生价值观,
2、勤锻炼,
3、饮食(多吃健康的、绿色的食品),
4、多参加社交活动。
2、孙思邈有哪些养生著作?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的医家和道家,寿101岁,行医80多年,躬行实践养生之道,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人尊为“药王”。生平好学而博采众家之长,善言老庄,又好释典,著述甚多,主要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论》、《存神练气铭》、《摄养枕中方》、《卫生歌》、《保生铭》等。
(1)养性重德、百行周备、自慎为首
孙思邈一生为医,德、术兼备,养生重在养德,提倡养性以自慎为首。《千金要方》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因此,他把养性修德称为“养生之大旨”,并提出养性当以“自慎为首”,“善养性者,则治未治之病。”只有“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不慕求浮桑,不患得患失”,才能达到养性的目的。
(2)食养茹淡,务求节俭
孙思邈之谓茹淡即素食淡味以养生。提倡“每学淡食”以养生。又主张饮食节俭。有“丰饶之地,人多早夭;俭啬之地,人多高寿”之说。多食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指出:“人学养老之道……饮食当令节俭,若食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他的食养、食疗经验丰富,素为后人所推崇,多有实用价值。
(3)日常生活讲究卫生
他对日常生活起居、衣着、饮食卫生很重视。如冬睡不盖头、卧取侧身曲体、衣着俭朴、衣服常洗、平日常洗澡,务求“雅素净洁”。又讲究饭后漱口、散步、少饮酒、不食陈腐变质食物等等卫生。在《卫生歌》、《保生铭》中多有概括。
(4)注重锻炼养生之术
孙思邈的著述中气功、导引、按摩方法甚为丰富。他认为老人尤当重视锻炼,《千金翼方》说:“非但老人须知服食将息节度,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除收集各种气功、导引、按摩方法,还自创孙真人按摩法等保健锻炼方法。
孙思邈著的《保生铭》流传甚广,今录之如下,以供读者欣赏: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幂幂。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累。神气自然存,子道须终始。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5.邱处机:精于养生的“神仙”
邱处机,又名丘长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他生于1148年,卒于1227年,死后葬于北京的白云观处顺堂。
道教中人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人可以返本还原,达到长生久世的境界。邱处机19岁弃家求道,独自进昆仑山的烟霞洞修炼,一年后拜全真教主王重阳为师,先后在今宝鸡西南的溪边、陇州的龙门山隐居修炼13年,道成后名声大噪。在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邱处机的影响最大。
邱处机既是道家,也是养生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等。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命近臣刘仲禄奉诏聘请邱处机。第二年,他携弟子18人启程北行,历时4年,与成吉思汗相会。成吉思汗问长生久世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大讲“敬天爱民以治国,慈俭清静以修身”的养生之术,颇为成吉思汗赏识,被封为国师,赐号“神仙”。
邱处机对养生学颇有研究。他的养生学以“清心寡欲,四时调摄”为要旨,认为人体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在生活方式、思想行动、操练身体等方面与外界协调,才能达到内外环境平衡,起到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他强调必须掌握“四时调摄,养生治病大旨”,对四季调养、精神调养、饮食调整等都作了说明。
在四季调养方面,如春季“春阳初升……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夏季炎热,平居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秋季“秋气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冬季“宜居处密室,……不可冒触寒风”。
另外,他对老年人养生有一定研究,认为“高年之人,多有宿疾”;“人年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目也昏昏然”,老年人更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下午3至5时)后饭”等。
3、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4、药王孙思邈的著作有哪些? 孙思邈的养生秘诀?孙思邈的长寿之道?
孙思邈百的著作有很多,《摄扬枕中方》,《福禄论》,《保生铭》,《存神练度气铭》,《会三教论》等知。这些著作大都亡道佚,只留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可惜呀!内
这里有个 孙思邈档案馆,里面有比容较完整的资料,http://www.eeloves.com/memorial/archive/mid/102228
5、什么叫做养生啊~~
6、精于养生之道的药王是孙思邈吗?
孙思邈(581~682年),唐代著名的医家和道家,寿101岁,行医80多年,躬行实践养生之道,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人尊为“药王”。生平好学而博采众家之长,善言老庄,又好释典,著述甚多,主要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论》、《存神练气铭》、《摄养枕中方》、《卫生歌》、《保生铭》等。
(1)养性重德、百行周备、自慎为首
孙思邈一生为医,德、术兼备,养生重在养德,提倡养性以自慎为首。《千金要方》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因此,他把养性修德称为“养生之大旨”,并提出养性当以“自慎为首”,“善养性者,则治未治之病。”只有“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不慕求浮桑,不患得患失”,才能达到养性的目的。
(2)食养茹淡,务求节俭
孙思邈之谓茹淡即素食淡味以养生。提倡“每学淡食”以养生。又主张饮食节俭。有“丰饶之地,人多早夭;俭啬之地,人多高寿”之说。多食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指出:“人学养老之道……饮食当令节俭,若食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他的食养、食疗经验丰富,素为后人所推崇,多有实用价值。
(3)日常生活讲究卫生
他对日常生活起居、衣着、饮食卫生很重视。如冬睡不盖头、卧取侧身曲体、衣着俭朴、衣服常洗、平日常洗澡,务求“雅素净洁”。又讲究饭后漱口、散步、少饮酒、不食陈腐变质食物等等卫生。在《卫生歌》、《保生铭》中多有概括。
(4)注重锻炼养生之术
孙思邈的著述中气功、导引、按摩方法甚为丰富。他认为老人尤当重视锻炼,《千金翼方》说:“非但老人须知服食将息节度,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除收集各种气功、导引、按摩方法,还自创孙真人按摩法等保健锻炼方法。
孙思邈著的《保生铭》流传甚广,今录之如下,以供读者欣赏: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幂幂。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累。神气自然存,子道须终始。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5.邱处机:精于养生的“神仙”
邱处机,又名丘长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他生于1148年,卒于1227年,死后葬于北京的白云观处顺堂。
道教中人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人可以返本还原,达到长生久世的境界。邱处机19岁弃家求道,独自进昆仑山的烟霞洞修炼,一年后拜全真教主王重阳为师,先后在今宝鸡西南的溪边、陇州的龙门山隐居修炼13年,道成后名声大噪。在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邱处机的影响最大。
邱处机既是道家,也是养生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等。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命近臣刘仲禄奉诏聘请邱处机。第二年,他携弟子18人启程北行,历时4年,与成吉思汗相会。成吉思汗问长生久世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大讲“敬天爱民以治国,慈俭清静以修身”的养生之术,颇为成吉思汗赏识,被封为国师,赐号“神仙”。
邱处机对养生学颇有研究。他的养生学以“清心寡欲,四时调摄”为要旨,认为人体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在生活方式、思想行动、操练身体等方面与外界协调,才能达到内外环境平衡,起到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他强调必须掌握“四时调摄,养生治病大旨”,对四季调养、精神调养、饮食调整等都作了说明。
在四季调养方面,如春季“春阳初升……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夏季炎热,平居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秋季“秋气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冬季“宜居处密室,……不可冒触寒风”。
另外,他对老年人养生有一定研究,认为“高年之人,多有宿疾”;“人年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目也昏昏然”,老年人更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以“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下午3至5时)后饭”等。
7、孙思邈养生长寿歌是怎样的?
唐孙思邈的养生长寿歌《保生铭》、《养生铭》、《枕上记》非常便于记忆。
1.保生铭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侯自不生。寅丑日剪甲,梳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毋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但能七星步,令人常寿乐。成多促人寿,不得偏耽思。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2.枕上记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艾火慢烧身,争如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自死兽与禽,食之多命促。
3.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神疫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被悲欢极,当令饮食均。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转气自全身。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在各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张群《不老歌》
曾有人向台湾国民党元老百岁翁张群请教长寿之道,他认为,“忘年、不怒、常笑”很重要。他编了一首不老歌:“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他每天坚持散步三千步。并强调说:“不要怕老!如果老字不在我们心中,自然就不老了。”
这些话,都是经验之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状态影响生理状态;精神健康促进身体健康”了。
8、孙思邈六字养生诀中的发音到底怎么发?急急急~~~~
每天晨练,我们可以长声念诵六字秘诀,调整五脏六腑及相关经络。
但有了来自植物世界和水世界对人类赞美感谢的感应事实之后,我们就要将中医学中的“六字养生秘诀”和我们对身体的“赞美与感谢”结合起来。
那就别样神妙了。
(30)
我们先用六字养生诀呵护心脏。
在空气新鲜的清晨,先抚摸一下胸脯的心脏部位,对心脏做出由衷的赞美与感谢。
当你体会到它怡悦的反应之后,便对它说:我将继续呵护你。
这时候,你长声念诵“呵——”(发“科”音)。
它是与深呼吸相结合的。深呼吸之后,随着均匀悠长的呼气,拖长声音念“呵——”。
你会体会到“呵——”对心区部位的震动与疏通,还会感到腹部小肠部位的震动与影响。
熟悉中医“人体经络”的朋友还能体会到长声诵念“呵——”,对心经和小肠经的震动与疏通。
(31)
接着,用六字养生诀调理疗养肺。
同样,先在呼吸中找到与肺部对话的感觉。
赞美感谢它之后,觉着它怡悦的反应了。
而后长声念诵“四——”。用其特定的波动调理疗养肺。
方法依然是与深呼吸相结合。
深吸气之后,拖长声音念“四——”时,自然而然匀长呼气。
要在赞美和感谢的态度中长声念诵“四——”。
而长声念诵“四——”,反之又是我们对肺赞美感谢的延续。
这样,你能体会到肺部的舒适感觉。
从中医学讲,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你还能体会到腹部、大肠部位的舒服。
熟悉经络的人还能体会到肺经、大肠经受到震动和疏通。
(32)
接下来同理,在赞美感谢之后,长声念诵“呼——”,震动、调理、呵护我们的脾胃,同时调理疏通脾经、胃经。
胃的反应十分敏感。
只要我们赞美感谢完了,“呼——”,它的怡悦舒服感觉漾然出现。
有脾胃疾病的人,如果每天一两次,每次几分钟长念“呼”字诀,有可能你的疾病不治而愈。
(33)
接着,长声诵念“吹——”。
调理疗养我们的肾脏及膀胱,
一样,要在赞美感谢之后。
一样,要与匀长的深呼吸相结合。
一样,在赞美感谢的态度中长声诵念。
一样,把长声诵念当做赞美感谢的延续。
我们的肾脏、膀胱以及相关的肾经、膀胱经,都会得到调理和疗养。
有些微妙的反应会让你惊喜。
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
(34)
再接着,长声诵念“嘘——”,调理我们的肝、胆。
当然,也要赞美与感谢。
也是与深长均匀的呼吸相结合。
用赞美感谢的波动,震动、疏通、理疗我们的肝胆。
用长声“嘘——”的特殊波动,震动、调理我们的肝胆。
赞美感谢的波动与“嘘——”音的波动相结合,影响力直达肝、胆以及相关的肝经、胆经。
我们的肝胆平时反应似乎不甚敏感。
但肝区不适的人会发现,经此诵念后,不适会有所减轻。正怒气冲冲肝火旺盛的人也会发现,在长声诵念“嘘——”音后怒气消褪,右肋部被怒气憋胀的感觉也会消失。
肝极为重要。胆更不可缺少。
一个赞美感谢后的长声“嘘——”,呵护好了你的肝、胆。
(35)
最后,长声诵念“嘻——”。
调理、疏通、疗养三焦以及相连的三焦经。
方法自然与前面五字诀一样。
也是赞美夸奖感谢在先。
长声念诵是其延续。
念完以后,你会觉得胸腹从上到中到下都很舒服。
(36)
六字养生诀到此就操练完了。
每天早晨将六字诀反复念诵几遍,效果极佳。遍数多少以时间而定。念五分钟可以。十分钟更好。如果念二十分钟,那就是极佳极佳了。
如果时间短,不仅每个字可以少念几遍,甚至不必六个字念全。
脾胃不好,可以集中多念“呼——”。
心脏这段时间有些不适,可以单念“呵——”。
这都是因时制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