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 年龄

养生 年龄

发布时间:2020-07-17 20:35:03

1、养生分年纪吗?

我觉得养生是不分年纪的,现在的人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不健康不规律的饮食、不注意运动、不健康的生活规律等导致的,应该的是进行“全民养生”热潮,而且养生我觉得是越早越好的。

10几岁属于青少年的时候是属于发育期的时候,这个时间应该更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避免垃圾食品和不规律的生活等,这个时候的养生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的身体发育,还可以有效预防很多的疾病。20-35岁壮年左右的时候是属于工作拼搏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身体素质虽然算的上是最强硬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的工作应酬,也少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往往大部分人会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但同时也是到中年的过渡期,这个时候应该去为了自己的中老年身体素质考虑。这个时候早餐不可不吃,人从睡眠的状态中醒来,身体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不吃早餐会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和新陈代谢。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睡眠充足,睡眠不充足容易产生大量的抗压激素,也是很多进入中年就开始发福的原因。

到了中年和老年的时候是人体各项职能开始退化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各种各样的指标下降,应该注意防范病毒带来的疾病,在这个阶段选择养生可以让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比普通人好的多,更是有效的预防了各种各样疾病的产生。

所以我觉得养生是不分年纪的,但是越早养生一定会让身体比一般人更好!

2、人到了多大年龄,要开始养生,谢谢。

养生的年龄越早越好,从你自己知道如何叫百养生,就开始养生。
有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的体格很好,用不着养生,每天通宵达旦的玩这游戏,甚至几天不吃东西,在网上曾经报道过,有一个小孩儿在网吧玩游戏,几天没吃度东西,结果突然倒地死亡。有的人天天喝着大酒,时间长了,30岁左右就得了肝硬化,最后变成肝癌。
所以人要每天都运动,年轻人,不少于一个小时,年龄大的人不少于半个小时。吃好三餐,早晨吃皇帝的食物,中午吃大臣的食物,晚上吃乞丐的食物。就是早晨要多花样多版品种,中午要吃一些可口的要吃的饱一些,晚上尽量要少吃东西。等。
所以人要会权生活,懂生活,早早的就会保健身体,早早的就会养生,那么你才会长命百岁。

3、多大年龄开始养生

20岁,一个月一次
25岁,15天一次
30岁,一周一次
不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4、人需要在什么年龄开始养生?

时至今日,养生,已经是一个日常话题。姑且不论有多少人真的懂,但至少可以说明,有很多人觉得需要了。这是好事情,说明咱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确实是提高了。
不辜负大家的是,《黄帝内经·素问》开头第一篇,讲的就是这个东西。
据说,黄帝是一天生的牛人,落地就能讲话,稍大点更是聪明的一塌糊涂,成年后,则直接登天去了。但他有一个疑惑,上古之人,随随便便就能活个百来岁,而且还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现在的人,才半百就衰老的不成样子了。这到底是为虾米呢?
皇帝手底下有个叫岐伯的人,也是很牛的。给黄帝解释说,上古的人顺应天时,懂得节制,所以都能活到天年,也就是100-120岁的样子。但现在的人呢,酒色财气,没个节制,整天七搞八搞胡搞乱搞,吃喝玩乐都没够,起居无常,能熬过半百已经算是中大奖了。
上古之人,非常讲究安精神,守真气,想病都难。所以呢,做人要欲望少一点,那么心里的踏实就会多一点。这样的话,哪怕是稍微辛苦一些,也不会觉得劳累。所谓心安,理得嘛,如果精神不顺,身体肯定是要垮掉的。
黄帝又问说:人老了就不会生小朋友,是因为精力没了?还是天数如此啊?
千万不要觉得黄帝这个问题问得很没营养,关键的解答就在这里了。
岐伯说:女孩子七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周期。
二七,也就是14岁的时候,人脉通,一个月一次的事情开始了,就具备生小朋友的功能了。
三七,也就是21岁的时候,发育进入平稳期,该有的都有了。
四七,也就是28岁的时候,身体的生理机能达到顶峰。所以现在科学也解释,女人在28岁左右生小孩子是最合适的。也在这个年龄,女人,要开始养生了。这个阶段衰老问题尽管还没有显现,但要开始有意识的做这方面的功课。如果这个阶段做的比较好,就可以让顶峰期的时间长久一些。
五七,也就是35岁的时候,警报来喽,身体机能衰老的迹象开始显现,脸色变差,皱纹滋生,开始掉发。养生,已经是一个不能再忽视和等待的课题了。
六七,也就是42岁的时候,面部越发干枯,大部分女人开始彻底依赖上化妆品,铅中毒的脚步也进一步加快。更不幸的是,这个时候白头发也开始出现了。
七七,也就是49岁的时候,生理机能进一步遭到打击,基本上已经丧失生育小朋友的功能了。
说完女人,现在来说说男人。这个岐伯居然还懂得女士优先,赞一个。
男人比女人发育的要晚一些,而且也要慢一些。
岐伯说,男孩子八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周期。
二八,也就是16岁的时候,精气爆满,有生小朋友的功能了。
三八,也就是24岁的时候,发育到达平稳期,相比女生,在这个阶段整整晚了3年。难怪古时候讲,女大三,抱金砖。
四八,男人的生理机能达到顶峰,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也要开始养生了。至少得注意一些了,从这开始还胡搞乱搞,没几下就要精尽人亡,嗝屁去了。男人们可要注意啊。
五八,也就是40岁的时候,肾气开始衰退,头发开始掉了,牙齿也开始松动了,六味地黄丸要常备了——补肾嘛。
六八,也就是48岁的时候,衰老的更加明显,鬓发开始白。
七八,也就是56岁的时候,肝啊、肾啊,精力的精啊,筋骨的筋啊,都不行喽,各个零部件开始破损。
八八,头发、牙齿,一律开始下岗。
肾是储藏五脏六腑的精气的地方,所有呢,要五脏都健康有利,肾才有源源不断的精力提供给身体。如果五脏都衰了,紧跟着头发、牙齿什么的,肯定都不行了,更不要说生小朋友了。
“不全是这样吧?”,黄帝咪着眼,拽拽地说:“我就知道有个老头,老了也很猛,还能整出小朋友。”
岐伯说:那老头我也晓得啊,他是挺猛的,人家会养生啊,肾气足嘛。不过呢,虽然整出小朋友了,如果是男的,活不出八八六十四岁,如果是女的,活不出七七四十九岁。毕竟是老人家造的小朋友,精力有限滴。所以呢,年过28岁的高龄产妇,生出来的小朋友寿命大多是要短一些的。女人们,可要把握好生育年龄哦。
黄帝又问:那么,上古那些动不动百来岁的牛人们,还能整出小朋友不?
岐伯说:那些牛人自然是另当别论了,他们虽然老了,但身体好啊,个个都跟长寿龟似的,生小朋友对他们来说,小意思的。
紧接着,黄帝就来下结论了。说:我听说上古有“真人”,得自然之道,寿比天地。中古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和阴阳,调四时,也归到“真人”的行列里。其次呢,就是“圣人”了,无欲无求,也能活到百来岁。再接下来,就是“贤人”,法天地,也活了很长的寿命。
碎碎念了这么多,都不知道黄帝到底要表达什么,开始还光提问的,到最后居然来总结了,搞得很厉害似的,黄帝,你果然不是一般人。
先撇开黄帝的碎碎念,我们倒真是要热烈的感谢一下岐伯。他明确的告诉我们养生开始的科学年龄,女子28岁,男子32岁。
女子28-35岁,注重“保”,35岁之后,注重“养”。
男子32-40岁,注重“保”,40岁之后,注重“养”。

5、养生和年龄有关吗?

养生和年龄没有关系。我倒觉得养生可以从二十几岁年轻的时候开始。有的人可能觉得像是听到一个笑话,觉得二十出头年轻人不都是干事业的时候吗?怎么要像一些老头、老太太一样开始养生了?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记得杨澜曾经在她一本书中说过,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是和他的日积月累的习惯息息相关的。你二十岁开始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作息、保持健身、营养均衡、保持乐观的心态,那么到你中年甚至老年的时候,你的身体素质依然是不错的。

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养生与年龄无关,完全可以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如果每一个人从退休之后才开始保养自己的身体,其实那个时候身体已经出现了各种毛病,慢性病接踵而来。

现在我国基本上许多老年人都是糖尿病、高血压的各种慢性病。给他们的生活,给他们晚年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痛苦。同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然他们很多不排除遗传的因素,如果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许老年这些慢性病能够推迟发生,或者是不发生。对健康养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这可以和许多老年人减少许多病痛带来的折磨。

如果人人能以身体素质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把它当做一份事业来做,以后我们的老年,也许就不会被许多慢性病所折磨。生活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这当然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了。

6、什么年龄适合开始养生?

养生之百道越早注重越早实行越好,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得到一个健康度的老年生活,相知信这是很多老年人最大的心愿;可惜的是往往在年轻的时候根本就没道有那个心思养生版或者对养生根本不屑一顾,从而导权致到了老年才悔之晚矣!

7、养生为什么要在45岁开始?

养生当从中年开始,因为,对中年男女而言,没有什么比生命健康更重要。中年人需要适当运动,需要学会放松,需要自我保健,需要除去心病,目的只有一个,为了生活更幸福,为了生命更长寿。

一、人到中年,养生进入了关键期

中年人是人生中的“最佳年华”,他们当中许多人肩负着各方面的重要任务。作为社会的骨干力量,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但“人到中年万事多”,肩上的工作与家庭两副重担,显示了中年人的重任与繁忙,再加上体力也从高峰回落,开始走“下坡路”,中年人的许多生理、心理特点,也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老年人高。老年期的恶性疾病也大多是中年期埋下的隐患。因此,中年人应该从现在开始,利用养生健体抵抗疾病,防患于未然,活出个潇洒的中年生活。1.中年是养生的关键时期

人到中年身心发展已达到顶点,随着缓慢的生理变化,其体力和精力都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因此,人到中年比青年时代更需要养生与保健,注意机体的各种变化,防患于未然,以延缓衰老进程。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支柱。人们常用“年富力强”来概括中年人。中年人究竟指哪个年龄段呢?最通常的说法是“40岁左右为中年”。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人生时期又重新划分为: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或称较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我们这里所指的中年人是45~59岁年龄段的人。

中年是人生中最宝贵、最精彩而又多事的时期。以前人们大多认为,人类用脑的黄金时代是20~29岁之间,之后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但新近的研究表明,40~49岁才是人生的最佳睿智时期。美国曾经对20~70岁的人对解决日常问题能力进行了测试,提出了人生睿智时期的顺序依次为:45~49岁;30~3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后智力有衰退的迹象。

据研究报告,人到中年以后,即将由壮及老,全身各种器官都开始出现纤维化,从而引起各项功能逐渐变弱、减退。此时人体细胞的再生能力、免疫功能开始逐渐减弱。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的功能正在逐渐下降。感觉器官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减退。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的部件和器官都在逐渐趋向老化。皮肤由于受风吹、日晒和寒冷的侵袭以及经常受到损伤,要比机体其他部位衰老得快些。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变薄,弹性逐渐失去,皮下脂肪减少,逐渐形成皮肤皱褶,尤其是眼睛和嘴唇周围皱纹增多。因血管弹性的下降,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由于心脏和肺的应变能力的降低,常常导致不能再胜任年轻人那样的体力劳动,眼球晶体弹性逐渐失去,眼球的自然调节能力逐渐减弱,视力下降,致使看书或做近距离的工作时就会觉得模糊不清,产生花眼。膀胱储备能力的降低,出现尿频和夜尿等。脑力的减退主要表现为近期和机械性记忆力的下降。由于代谢及内分泌的变化,腹部和腰部脂肪增加,开始“发福”。中年人由于心理应激过度,随时可产生冠心病、癌症、各种神经功能的失调等。所有这些变化和表现,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延续不断地逐渐发生和发展的。虽然这是人体的自然规律,但若能讲究营养保健,是能够延缓或减轻上述衰退生理现象的发生的。如不及时防治,延续到老年,就会成为不易治疗的老年病,所以说中年是养生保健后关键期。2.中年猝死有原因

中年人往往自以为年富力强,在繁忙工作中常常忽视必要的休息、娱乐,使肌体和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虽然一时不会有感觉,但疲劳和紧张日复一日,就可造成“猝死”,所以中年人应学会自我保健,这样才能工作生活两不误。

中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期,不少中年人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或从报上看到某某中年科学家、文艺家等平素身体“健康”而突然死亡的消息,使人感到惋惜不已。曾有人发表了一篇发人深省的调查报告:据国家体委科研人员对我国11个省市22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检调查和对2万多名中高级知识分子近期死亡原因的统计,其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约短10年,其中,31.48%死于45~50岁,25.84%死于50~60岁。导致中高级知识分子过早死亡的两大疾病是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分别占死亡原因的53.87%和20.17%。这一材料虽来自知识分子,但对其他劳动大众来讲,也有借鉴意义。从新近上海一份病理解剖资料来看,160例猝死者中,30~59岁的中年人竟有123例,占76.9%;睡眠时猝死的50例中,中年人占了80%。可见中年猝死发生率之高。

中年知识分子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超负荷运转。尤其是一些中年知识分子骨干,他们大多四五十岁,工作中普遍存在着超负荷的现象。不管是生产第一线、行政管理第一线,还是社会活动方面,他们的负担都很重。

另外,我国的家务劳动大多还没有社会化,很多中年知识分子往往忙了工作以后,还要操劳家务。而且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很累,却又要把钱和营养省给老小。

除了以上社会性的原因之外,从医学角度来讲,中年人对冠心病的适应能力比老年人更差,而冠心病又是引起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由于中年人患冠心病的时间一般较短,心脏冠状血管的侧枝循环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备,一旦心血管系统出现“故障”就不能通过侧枝循环来进行代偿,继续向心脏供血,因而出现严重的心脏缺血、缺氧,最后诱发致命的心室纤颤,导致病人突然死亡。

中年知识分子骨干是我们社会最需要依靠的一部分人,但由于生理上、工作上、家庭上以至过多社会活动等多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他们的早逝现象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表面看来,“猝死”有极强的突然性,简直令人猝不及防。但实际上,“猝死”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没有任何病因,好端端地就突然死去了。相反,猝死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被心血管和脑血管这类循环系统的疾病夺去性命的。

长期的劳累和精神上的紧张,是导致冠心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许多人认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都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在体检时常在一些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年人身上发现患有这类疾病。由于这些疾病在中青年的身上一般都是轻度或中度的,而且中青年的机体功能比老年人强盛,因此他们自己对病变可能没有明显的感觉,往往掉以轻心。这样,就等于为猝死的暴发埋下了导火线。

还有一些人明知自己有病,但因病不重或工作太忙,就带病坚持工作,忽视了必要的治疗和休息。他们认为自己年富力强,有点小病小灾,抗一抗就过去了,殊不知,一旦到了抗不住而倒下时,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

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也极大。然而,过量地吸烟和饮酒,恰恰是发生在工作或生活不顺心以及加班“开夜车”等情绪恶劣、精神紧张的时候。这时,烟酒对人体的危害就比平时更甚,它使人的身心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总之,“猝死”虽然发生在猝然之间,但却是有很长“潜伏期”的,只要及早发现隐患,就可防患于未然。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戒除不良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娱乐,对保持身体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也不可忽视。人的情绪对身体状况可以产生很大影响,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并不是唯心主义,而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力在人身上的体现。众所周知,人在紧张、恐惧、羞愧、发怒等意识活动的同时,会伴随出现心律加快、出汗、脸红、呼吸急促或暂停等机体活动的改变。由此可知,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往往可以起到任何药物都无法比拟的奇效。人到中年,切不可将听音乐、跳舞、郊游和体育活动全都留给青少年,而只顾埋头于工作和家务。体育活动和娱乐对于调节情绪、消除紧张和疲劳具有极佳的效果,不少长期从事紧张工作的高龄老人都是钓鱼迷、跳舞迷和体育爱好者。3.中年人的身体变化

中年人养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健康、抗衰缓老。衰老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但措施得当又是可以减缓其进程的。衰老主要是从人的生理开始的,中年人应正视衰老,早期做预防,加强自我保健,就能够抗衰防老,延年益寿。

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衰老过程反映着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逐渐衰变,中年正是开始由成年向老年逐步过渡的过渡期。一般来讲,从40岁开始,即进入衰老期,人的各种生理机能和精力开始衰退,45~50岁衰老现象就逐渐明显了。中年人的生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中年人骨骼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运动器官就必然会发生衰老和退化。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无机质占骨重量的2/3,它保证骨的硬度;有机质占骨重量的1/3,它保证骨的弹性。

人到中年,当骨生长期完成后,人体血浆中的钙离子与体液中的钙、骨骼中的钙不断地进行交换,但机体仍在继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和吸收,使正常的钙质交换出现负平衡。这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和骨软化。因而,造成中年人骨骼的弹性和韧性下降,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关节软骨变薄,关节囊僵硬,关节韧带弹性减弱,关节活动幅度下降。中年人骨质疏松,刚开始并没有什么症状,可称为隐性骨质疏松,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经X线检查,就会发现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这时遇有轻微的外伤就会发生骨折。据统计,人到中年,损失钙达30%,然而成骨时往往使钙集中在骨关节部位,形成各种肥大性关节病变,这就是骨质增生。故骨质增生是人体缺钙的一种表现形式。

(2)中年人消化系统的变化

进入中年,人们在社会生产岗位上的劳动性质已基本定型,饮食的品种、数量已基本形成习惯,多数中年人饮食量较稳定,在中年中期,人体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大致处于平衡状态,因而胃肠的功能状况也较稳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下降。中年后期,有的中年人牙齿开始脱落,使食物未经充分咀嚼而直接进入胃,显然加重了胃的负担,加之胃肠粘膜、肌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萎缩,胃肠粘膜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尤其是胆汁和胰液的减少,使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消化、吸收过程延迟。肠蠕动减慢,增加了水分的吸收,常常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胃肠功能的下降,必然导致全身的营养状况减退。因此,有人说:“随着年龄的变化,胃肠功能下降,是引起中年人衰老的真正威胁。”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3)中年人呼吸系统的变化

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调节机能逐渐减退,防御反射能力降低,致使上呼吸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性减退,所以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损害。与此同时,肺活量、肺血液减少,呼吸功能储备逐渐变小,而肺内残气量逐渐增多,加之中年以后胸肌、韧带萎缩和肋骨硬化,致使胸廓变硬,胸椎后凸较明显,胸部变形呈桶状,肺组织弹性减弱,易形成“老年性肺气肿”。由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减少而引起气体交换减少,还有支气管粘膜下层细胞减少,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粘膜及粘液腺萎缩等变化,降低了中年人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的抵抗能力。

中年人的呼吸道粘膜纤毛上皮开始萎缩、脱落,使粘液与纤毛系统清除功能受到障碍,加之免疫功能的下降,也是下呼吸道容易遭受损伤的因素。

(4)中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心脏在人的一生中昼夜不停地跳动,和其他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功能也逐渐减退。其主要变化为心肌萎缩,纤维组织增多,心肌中脂褐素沉积,致使颜色呈深褐色,心内膜肥厚,瓣膜纤维化和钙化,以及传导系统内特殊心肌纤维减少,窦房结的起搏细胞数量减少,因而心率也可能发生或慢或快的变化,甚至发生心律失常。

心脏排血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因而心脏输出的血量逐渐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也随之减少,人到中年,血液输出量平均每年减少0.75%~1.0%。4.中年人的心理压力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体质下降,疾病增多,心理压力很大。因此,中年心理保健很重要,只有保持心理的平衡,搞好自我调适,中年生命之树才能四季常青。

8、什么年龄段最需要养生

时至今日,养生,已经是一个日常话题。姑且不论有多少人真的懂,但至少可以说明,有很多人觉得需要了。这是好事情,说明咱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确实是提高了。
不辜负大家的是,《黄帝内经·素问》开头第一篇,讲的就是这个东西。
据说,黄帝是一天生的牛人,落地就能讲话,稍大点更是聪明的一塌糊涂,成年后,则直接登天去了。但他有一个疑惑,上古之人,随随便便就能活个百来岁,而且还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现在的人,才半百就衰老的不成样子了。这到底是为虾米呢?
皇帝手底下有个叫岐伯的人,也是很牛的。给黄帝解释说,上古的人顺应天时,懂得节制,所以都能活到天年,也就是100-120岁的样子。但现在的人呢,酒色财气,没个节制,整天七搞八搞胡搞乱搞,吃喝玩乐都没够,起居无常,能熬过半百已经算是中大奖了。
上古之人,非常讲究安精神,守真气,想病都难。所以呢,做人要欲望少一点,那么心里的踏实就会多一点。这样的话,哪怕是稍微辛苦一些,也不会觉得劳累。所谓心安,理得嘛,如果精神不顺,身体肯定是要垮掉的。
黄帝又问说:人老了就不会生小朋友,是因为精力没了?还是天数如此啊?
千万不要觉得黄帝这个问题问得很没营养,关键的解答就在这里了。
岐伯说:女孩子七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周期。
二七,也就是14岁的时候,人脉通,一个月一次的事情开始了,就具备生小朋友的功能了。
三七,也就是21岁的时候,发育进入平稳期,该有的都有了。
四七,也就是28岁的时候,身体的生理机能达到顶峰。所以现在科学也解释,女人在28岁左右生小孩子是最合适的。也在这个年龄,女人,要开始养生了。这个阶段衰老问题尽管还没有显现,但要开始有意识的做这方面的功课。如果这个阶段做的比较好,就可以让顶峰期的时间长久一些。
五七,也就是35岁的时候,警报来喽,身体机能衰老的迹象开始显现,脸色变差,皱纹滋生,开始掉发。养生,已经是一个不能再忽视和等待的课题了。
六七,也就是42岁的时候,面部越发干枯,大部分女人开始彻底依赖上化妆品,铅中毒的脚步也进一步加快。更不幸的是,这个时候白头发也开始出现了。
七七,也就是49岁的时候,生理机能进一步遭到打击,基本上已经丧失生育小朋友的功能了。
说完女人,现在来说说男人。这个岐伯居然还懂得女士优先,赞一个。
男人比女人发育的要晚一些,而且也要慢一些。
岐伯说,男孩子八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周期。
二八,也就是16岁的时候,精气爆满,有生小朋友的功能了。
三八,也就是24岁的时候,发育到达平稳期,相比女生,在这个阶段整整晚了3年。难怪古时候讲,女大三,抱金砖。
四八,男人的生理机能达到顶峰,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也要开始养生了。至少得注意一些了,从这开始还胡搞乱搞,没几下就要精尽人亡,嗝屁去了。男人们可要注意啊。
五八,也就是40岁的时候,肾气开始衰退,头发开始掉了,牙齿也开始松动了,六味地黄丸要常备了——补肾嘛。
六八,也就是48岁的时候,衰老的更加明显,鬓发开始白。
七八,也就是56岁的时候,肝啊、肾啊,精力的精啊,筋骨的筋啊,都不行喽,各个零部件开始破损。
八八,头发、牙齿,一律开始下岗。
肾是储藏五脏六腑的精气的地方,所有呢,要五脏都健康有利,肾才有源源不断的精力提供给身体。如果五脏都衰了,紧跟着头发、牙齿什么的,肯定都不行了,更不要说生小朋友了。
“不全是这样吧?”,黄帝咪着眼,拽拽地说:“我就知道有个老头,老了也很猛,还能整出小朋友。”
岐伯说:那老头我也晓得啊,他是挺猛的,人家会养生啊,肾气足嘛。不过呢,虽然整出小朋友了,如果是男的,活不出八八六十四岁,如果是女的,活不出七七四十九岁。毕竟是老人家造的小朋友,精力有限滴。所以呢,年过28岁的高龄产妇,生出来的小朋友寿命大多是要短一些的。女人们,可要把握好生育年龄哦。
黄帝又问:那么,上古那些动不动百来岁的牛人们,还能整出小朋友不?
岐伯说:那些牛人自然是另当别论了,他们虽然老了,但身体好啊,个个都跟长寿龟似的,生小朋友对他们来说,小意思的。
紧接着,黄帝就来下结论了。说:我听说上古有“真人”,得自然之道,寿比天地。中古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和阴阳,调四时,也归到“真人”的行列里。其次呢,就是“圣人”了,无欲无求,也能活到百来岁。再接下来,就是“贤人”,法天地,也活了很长的寿命。
碎碎念了这么多,都不知道黄帝到底要表达什么,开始还光提问的,到最后居然来总结了,搞得很厉害似的,黄帝,你果然不是一般人。
先撇开黄帝的碎碎念,我们倒真是要热烈的感谢一下岐伯。他明确的告诉我们养生开始的科学年龄,女子28岁,男子32岁。
女子28-35岁,注重“保”,35岁之后,注重“养”。
男子32-40岁,注重“保”,40岁之后,注重“养”。

与养生 年龄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