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个说法靠谱吗?拉筋有何好处?
最近朋友圈,好友群里非常流行拉筋养生,直言:“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各种拉筋的方法在网上纷纷流传,跑步健身要拉筋,从腿到背,再到全身要拉筋,甚至公园里锻炼的大爷、大妈们,拉起筋来都让年轻人汗颜。
拉筋延寿真的有这种神奇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吗?
专家的结论:拉筋并不能延寿,拉筋和长寿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我们要注意,日常锻炼没必要把筋拉长。”筋“一词最早出于《黄帝内经》,医典中记载到“筋乃人身之经络”,中医中的筋是比较抽象的,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的经络。
而现代医学中筋是指肌腱组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肌腱,筋膜组织。拉筋就是将筋膜进行拉伸,筋膜无论是肌腱,或是韧带,还是肌肉筋膜等,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结缔组织,对于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敏性有着重大意义。在内脏筋膜中还含有各类的神经组织,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即使重要,也远不到可以延年益寿,根本不可能达到“筋长一寸,延寿十年”的高度。
不过,虽然拉筋起不到延寿十年的作用,但是还是对身体有许多好处的,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看看吧。
拉筋的3大好处
1、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
在我们的身体内健康的筋膜是呈双向交叉网格状排列的,它充满弹性而具有灵活性。如果是久坐而又缺乏运动的老年人,筋膜就会排列紊乱,那么身体的灵活性就会降低,这也是老年人容易跌倒的一个原因。所以经常做下拉筋的锻炼,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防止跌倒。
2、缓解脚底疼痛
坚持将足底筋膜通过外力拉伸绷紧,这样可以起到缓解脚底疼痛的作用。
3、防治腰背疼痛
如果我们经常腰背痛去就医,往往会被医生告知只要回家多锻炼腰背肌功能就行了,不必做手术。所以拉筋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腰背功能的方法。
日常防治腰背疼的拉筋方法:身体站立,双腿分开,比肩膀略宽,然后双手叉腰,尽量向后仰,将腰背肌做到最大拉伸。
但是如果你的腰痛已经超过一周了,那么还是先要去骨科门诊经诊断看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或是腰椎滑脱等疾病后再进行拉筋的尝试。
自行拉筋怎么评估拉伸的强度呢?
如果进行拉筋练习后感觉不适,且过了24小时后感觉依然明显,那么就说明是强度过大了,如果没有这些现象,就说明强度合适。
分享一个正确拉筋方法:
1、大步前行,跨大步行走,同时拉伸腰背部的筋膜。
2、将腿直立行走,可以拉伸腰部肌肉,小腿三头肌和股直肌的筋膜组织。
3、行走时甩起手臂,手臂摆动的幅度要足够大,这样我们的上半身和骨盆就会有扭转的运动,相应的就可以拉伸对应的筋膜。
目前特殊时期,建议大家可在家中备一块运动垫,坚持练习。
在运动前适当的进行拉伸可以防止运动过程中扭伤等情况,但是拉伸一定要适度,切不可剧烈拉伸,在肌腱完全绷紧的情况下,突然暴力拉伸,容易导致肌腱断裂,所以拉筋一定要循序渐进。
拉筋幅度不宜过大,以防韧带拉伤,影响关节活动度,造成关节不稳,关节脱位等情况。
2、北京中科院筋膜养生张蕾女士是不是传销的
这世界是美好的,就有一些谣言惑众的人在里面破坏他的美好,很不理解你们这些信口开河的人,怎么就能不明就里的胡言乱语。筋膜养生张蕾老师是真正带给大家健康的大爱女人,能接触到筋膜养生的人都是上天眷顾的人!
3、修炼太极拳对筋膜有什么影响
没有任何影响。太极拳就是一种杂耍,它不会锻炼身体,不会养生,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影响的,它的作用还不如广场舞好呢。
4、你都有哪些养生小技巧?
有时候觉得,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未来腿在进化上是不必要的。
因为我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办公桌前,盯着电脑,坐在沙发上,盯着电视,躺在床上,盯着手机,
但在“没有腿”之前,明智地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不受到技术的负面影响是很必要的。
当面对技术的负面影响,我们能怎么保养自己?
01:坐得太多
伤害——
到现在为止,你可能已经听说过“久坐就是新型吸烟”(因为多种原因,久坐对你的健康并不好)。人体的设计是为了扩展,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伸展,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当你坐得太多时,你的筋膜、你的结缔组织就会卡住,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结缔组织需要压缩和拉伸、呼吸和扩张,以保持水分、柔软和年轻。想象一下干涸的海绵,那就是你的组织长期不动的后果。
补救措施——
我们的身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特别是我们的结缔组织,而且它非常有弹性,你只需要每天做一点运动以抵抗久坐的影响。
当你处于需要大量坐姿的情况时,无论是办公室工作还是漫长的公路旅行,休息时间进行一些伸展运动,并且每30分钟稍微动一动。
02:颈椎弯曲
伤害——
下次当你在公共场合时,可以环顾一下四周,注意所有埋头在手机屏幕上的人,记住他们弯腰驼背的样子。这种姿势会引起很多上颈部和上背部的疼痛。颈部后侧的肌肉因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位置而变得紧张和疲劳,对于胸部前侧的肌肉来说也是一样。
为什么要你关心这个姿势?因为它会影响你的呼吸以及你如何处理压力情况。此外,还可能导致便秘。
补救措施——
首要的是,无论你在哪里工作,都要确保你有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姿势。
你的椅子应该是一个可调节高度的座椅,有扶手、有提供腰部支撑的靠背;您的电脑屏幕应位于视线的水平线上;你的脚应该舒服地踩在地板上;你的膝盖应该与臀部水平或略低。由于久坐和不良姿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可以每天将臀部抬到泡沫辊上或抬起靠墙,用于自我纠正。
关于缓解肩颈部,需要努力减少您向下看的时间。
03:过多打字
伤害——
当你以非常小的动作使用拇指进行发短信时,你可能会患肌腱炎。
过度袋子可能会导致腕管症状和神经损伤,从而可能导致手部永久性手部无力。当我们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时,我们的手腕通常会在屈曲位置向下弯曲,手腕内侧部分实际上有一个神经,当手腕受到这种神经的压迫时会出现腕管症状。
补救措施——
如果您注意到自己有“打字手”,或手腕或手上的疼痛,请调整您的习惯以减轻影响。
04:听耳机
伤害——
不幸的是,研究表明,接触高强度噪音会永久性地、不可逆转地损害您的听力。
内耳中的细胞会受到物理损伤,不会再生。即使你没有把耳机声调到最高音量,长时间使用它仍会对你的听力造成严重破坏。
补救措施——
调低声音,每小时定时休息至少几分钟。
05:久盯屏幕
伤害——
首先,好消息是,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你会因屏幕使用而永久性地损伤你的眼睛。然而,许多人在使用电子设备时会出现眼睛疲劳、干眼症或头痛。
屏幕蓝光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可能会破坏您的睡眠周期。由于蓝光会唤醒并刺激我们,因此深夜接受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屏幕的蓝光太多会破坏我们入睡的能力。
补救措施——
每20分钟,转移眼睛至少5米外观察物体至少20秒。保持自己和屏幕之间的距离是有帮助的,因为眼睛实际上必须更加努力地观察近距离而不是遥远的距离。可以调节房间内的照明,使屏幕不比周围环境更亮,并通过人工泪液和/或桌面加湿器保持眼睛湿润。
建议限制睡前的屏幕时间并使用夜间屏幕设置,这有助于减少蓝光对睡眠的负面影响。
5、足部养生好处,足部养生有哪些方法
足 底 按 摩 常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鹤发童颜,步履轻健"。这些话无不说明了足部健康的重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论述了足部保健养生的理论原则。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足部按摩的方法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足部按摩是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使它影响全身,调节身体各器官的功能。 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有人观察到足与整体的关系类似个胎儿平卧在足掌面。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脏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根据以上原理和规律,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变。人体解剖学也表明脚上的血管和神经比其它部位多,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有着特殊的联系。所以,单纯对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 足部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叫做单食扣拳法,用食指的关节部刺激有关部位。它主要用于脚底部,因为按照足部反射区分布,有很多内脏反射区全在脚底,必须力度比较大,才能起到有效刺激作用。脚内侧、脚面是骨膜,所以要柔和地刺激,不能刺激力太大,容易把骨膜伤着。 按摩双足治疗疾病和保健五个必须选择的反射区: 第一个反射区就是腹腔神经丛; 第二个反射区是脾脏; 第三个反射区是肾脏; 第四个反射区是输尿管; 第五个反射区是膀胱。 这五个反射区是在按摩的开始或结束时,都必须加强的五个反射区。 在进行足部按摩时,要因人而异,手法灵活运用,按压区位时,要进行适度持续性的刺激,有正常的压痛感最好,应以反射区内压痛最敏感部位为重点,当体内器官发生病变时,双足相应的反射区会有针刺感。另外,进行足部按摩时应保持室内清静、整洁、通风,按摩前用温水洗净足部,全身放松。按摩每个穴位和病理反射区前,应测定一下针刺样的反射痛点,以便有的放矢。按摩结束后30分钟内患者应饮一杯温开水,这样有利于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良好的按摩效果。 进入冬季,泡脚、足底按摩的生意明显红火,在寒冷的季节,用热水泡泡脚,不仅全身暖和而且还舒筋活络。但是,这样的新闻最近也经常见诸报端:有些人因为没有到正规医院请专业人员进行按摩,而只是由没有医疗从业资格的“按摩女”来胡乱按揉,最后不仅没有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反而伤了韧带。按摩对于缓解肌肉紧张等是有着很好的作用,但如果操作不当也完全可以出现上述的问题。提醒那些喜欢按摩的人,一定要到正规机构请具备一定医疗知识的人操作,这样才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慎做足底按摩 冬天用热水泡脚,做足底按摩,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导致的手脚冰凉,寒性胃痛等因为气温低而引起的各种不适。如果能坚持用热水泡脚,对身体会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部供血等。如果有条件可以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脚20分钟,这样效果会比较好。同时也提醒,在做足底按摩前,一定要先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可以使气血循环加快,肌肉放松、韧带放松,避免在按摩时受伤。 另外,一定要慎做足底按摩。因为人的一只脚上就有60多个反射区,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胃、脾,以及眼睛、耳朵、鼻子等,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如果是手法力度都适当的按摩,可以通过刺激反射区来缓解身体对应的器官的不适,但若是按摩手法不当,还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健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通过对足底的肉眼观察、触摸等,就可以掌握哪些器官有何不适,就会在按摩中有意识地改善这些不适。比如通过观察足底的色泽,触摸皮肤下组织的软硬程度,以及按压时疼痛的程度,就可以判断相应的反射区是否正常。但是没有专门的医学知识,没有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相应的临床经验,就很难通过足底的变化来判断出身体对应器官是否健康,出现了什么问题,就不会在按摩时进行有意识的调整。 力度不是越重越好 现在很多人做按摩时有个错误的认识:力度越重越有作用。其实不然,被按摩者应该是感觉略微酸痛,但完全可以承受,不会感觉心慌、头晕、恶心等,为最佳力度。若过轻,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若过重,则会造成其他伤害,比如韧带、肌肉、筋膜等组织都有可能因为按摩力度过大而受伤。另外,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还可能因为力度过大而导致这些疾病复发。现在很多人在感觉浑身发紧或者酸痛时,愿意让家人帮助按揉,曲医生表示,这样按揉力度不要太大,轻些为宜,可以起到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力度,比如按摩脚底,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很难准确找到正确的反射区,如果力度过大,就会出现不良反应,如筋膜发炎、头晕恶心、心慌、心律失常等。力度较轻,则对反射区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道理同时适用于全身按摩,如果力度不大,即使穴位找不准,也能起到放松、活血等保健的作用。但力度过大,很可能会损伤腰部、颈部的神经,出现手麻、脚麻等不良反应。如果颈部受损,会感觉头晕、恶心、视物不清、肩部不适,甚至会影响脊髓导致瘫痪;如果腰部受损,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甚至瘫痪。曲医生提醒,力度不大的按揉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如果希望通过按摩、刮痧、拔火罐来治疗一些疾病,那就必须要找专业医生。 有些疾病不适合按摩 虽然按摩能治疗包括内、外、妇、儿在内的很多疾病,但是也有一些情况是不适合做按摩的。患有急性损伤、局部水肿、局部炎症、开放型损伤如骨折、破损等,以及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都不要轻易尝试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