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季养生16句口诀是怎样的?
四季养生16句口诀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日需清补,诸病皆能除。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
违背春生之气就容易少阳经不能蕴养生气,肝气不足则肝脏出现不好的变化。违背夏长之气就容易太阳经不能运行通畅,心气不足则心脏容易内虚。
违背秋收之气就容易太阴经内不能及时收敛,肺气不足则肺脏焦而胀满。违背冬藏之气就容易少阴经不能收藏阳气,肾气不足则肾脏负担过重。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庄子·刻意》篇中说容:“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中医《内经》有曰:“春三月此为发陈,逆之则奉长着少,夏为寒变。夏三月此为蕃秀,逆之则奉收者少。秋三月则为容平,逆之则奉藏着少,冬至病重。冬三月此为闭藏,逆之则奉生者少。”
2、养生的16字方针
老年人养生十六字方针: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3、养生16宜是那16种?
1、 面宜常擦。面部血管神经丰富,且人的内脏皆开窍于面部,经常搓擦,不仅起到活血,消除疲劳的作用,而且相当于经常按摩内脏。
2、 发宜常梳。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头部是人体阳经聚会的地方,经常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经络,活血健身。
3、 目宜常运。闭目,眼球自左向右转动9次,再反向转动9次,然后闭目片刻,睁开眼睛,吸气凝神。每日做几次,可清肝明目。
4、 耳宜常凝。以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且凝神去杂念,常做此动作,可去头旋之病。
5、 齿宜常叩。上下齿相叩击数次。可刺激牙周血液环,经常行之,可使牙齿坚固,至老不掉。
6、 口宜常闭。经常闭口调息,舌抵上腭,呼吸均匀和缓,可使体内气机通畅,津液自生。
7、 津宜常咽。津指唾液,唾液中含多种酶,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且唾液具有助消化、健脾胃的功用。每日舌搅上下腭,鼓嗽漱津,待津液满口时,分三次咽下。
8、 气宜常提。随呼吸而做提肛动作,有利于体内气机升降,可健身防病。
9、 心宜常静。心静则气血平和,气机不乱,即所谓神养。
10、 神宜常存。精神内守,意守丹田。保持精神乐观,不过度思虑,则能免七情之患。
11、 背宜常暖。背部为督脉之所居,足太阳膀胱经之所舍,最易受风寒。保持背部温暖,既可预防感冒,又可固肾强腰。
12、 腹宜常摩。经常按摩腹部,可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治疗便秘。
13、 胸宜常护。胸为心、肺所在的部位,经常按摩,可宽胸理气。
14、 囊宜常兜。以两手紧兜外肾,闭口调息。肾为生命之本,肾气足则精力充沛,经常为之,可固肾强腰。
15、 言语宜常缄默。多言伤气,少言养气。
16、 皮肤宜常干沐。经常搓擦皮肤,可使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皮肤润泽而有弹性。
4、养生保健十六法是什么?
养生16宜,是我国历代相传的养生方法,适用于中老年养生保健,为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
(1)发宜常梳。每晨梳发数十次,可疏风散火,明目清脑,增强脑髓功能,延缓脱发和白发的生长。
(2)面宜多擦。每日晨起和夜眠时,用双手合掌搓热,摩擦面部,再用食指和中指揉两侧太阳穴和脑后枕骨下的凤池、风府穴各数十次。可使人容光焕发并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3)目宜常转,早晚或较长时间看书后,两眼应向前平视,先按左、上、右、下、左的顺序,运转眼球7~8次,然后闭目稍息,再睁眼。可解除眼睛的疲乏。
(4)耳朵常弹。两手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用中指和食指相叩,弹击后脑作咚咚声。弹击7~8次后,再两手离开耳门1次,如此反复3~4欢,可增强听力,防止老年性耳鸣、耳聋。
(5)舌宜抵胯,舌尖抵住上腭。
(6)津宜漱咽,用舌尖抵住上腭,使唾液分泌增强,待津满口后,分数次缓缓咽下,同时用意念使之送到脐下丹田。唾液有帮助消化、中和胃酸和杀菌作用,唾液中还有大量的含游离钙的酵素激素,具有抗衰老作用。
(7)齿宜数叩。叩齿就是上下牙齿对叩作声,每日早晚行49次,可使牙龈健壮,防止牙病。
(8)浊宜常呵。寝室安静,侧卧、闭目、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入腹、足则停止,然后从口细细吐尽,再从鼻细细引入,一如前法,这种静思虑和深呼吸相结合的有意识的呼吸活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新鲜空气中的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极有利,宜常吸取。
(9)背宜常暖,古人认为背部是风寒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宜常保暖,可免感冒。
(10)胸宜常护。心肺处于胸中,宜常保护,以免外伤。
(11)腹宜常摩。腹部常用手按摩,可帮助消化,运化食物,防止腹胀和腹泻。
(12)谷道直常撮。谷道就是肛门,常练提肛功,对防止痔疮有效。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肛门括约肌,早晚各行30~40次。
(13)肢节宜常摇。就是四肢、腰肘等部位宜常活动。游泳、爬山、慢跑、做体操和打拳、跳舞等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可增强体质,特别对从事脑力劳动者更为有益。
(14)足心宜常擦。每晚睡前,用热水洗足,洗后用手掌摩擦足底涌泉穴30~40次,有利于睡眠,还可降血压、治头晕、头胀和失眠,对老年冬季保健更有意义。
(15)皮肤宜常干淋浴。除定期洗澡外,皮肤宜常干淋浴,包括日光浴、空气浴等。浴后用干布或手掌摩擦全身,可增强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感冒。方法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大小便时随便谈话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可引起大便干涩或小便失禁。小便时咬紧牙齿,这对健齿有作用,练武功和气功的人很重视此法,称作内养功之一。
以上16法,宜在日常生活中实行,持之以恒,必将有益于养生保健。
5、养生十六宜,是什么意思。
1、 面宜常擦。面部血管神经丰富,且人的内脏皆开窍于面部,经常搓擦,不仅起到活血,消除疲劳的作用,而且相当于经常按摩内脏。
2、 发宜常梳。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头部是人体阳经聚会的地方,经常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经络,活血健身。
3、 目宜常运。闭目,眼球自左向右转动9次,再反向转动9次,然后闭目片刻,睁开眼睛,吸气凝神。每日做几次,可清肝明目。
4、 耳宜常凝。以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且凝神去杂念,常做此动作,可去头旋之病。
5、 齿宜常叩。上下齿相叩击数次。可刺激牙周血液环,经常行之,可使牙齿坚固,至老不掉。
6、 口宜常闭。经常闭口调息,舌抵上腭,呼吸均匀和缓,可使体内气机通畅,津液自生。
7、 津宜常咽。津指唾液,唾液中含多种酶,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且唾液具有助消化、健脾胃的功用。每日舌搅上下腭,鼓嗽漱津,待津液满口时,分三次咽下。
8、 气宜常提。随呼吸而做提肛动作,有利于体内气机升降,可健身防病。
9、 心宜常静。心静则气血平和,气机不乱,即所谓神养。
10、 神宜常存。精神内守,意守丹田。保持精神乐观,不过度思虑,则能免七情之患。
11、 背宜常暖。背部为督脉之所居,足太阳膀胱经之所舍,最易受风寒。保持背部温暖,既可预防感冒,又可固肾强腰。
12、 腹宜常摩。经常按摩腹部,可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治疗便秘。
13、 胸宜常护。胸为心、肺所在的部位,经常按摩,可宽胸理气。
14、 囊宜常兜。以两手紧兜外肾,闭口调息。肾为生命之本,肾气足则精力充沛,经常为之,可固肾强腰。
15、 言语宜常缄默。多言伤气,少言养气。
16、 皮肤宜常干沐。经常搓擦皮肤,可使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皮肤润泽而有弹性。
6、养生保健十六法是怎样的?
养生16宜,是我国历代相传的养生方法,适用于中老年养生保健,为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
(1)发宜常梳。每晨梳发数十次,可疏风散火,明目清脑,增强脑髓功能,延缓脱发和白发的生长。
(2)面宜多擦。每日晨起和夜眠时,用双手合掌搓热,摩擦面部,再用食指和中指揉两侧太阳穴和脑后枕骨下的凤池、风府穴各数十次。可使人容光焕发并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3)目宜常转,早晚或较长时间看书后,两眼应向前平视,先按左、上、右、下、左的顺序,运转眼球7~8次,然后闭目稍息,再睁眼。可解除眼睛的疲乏。
(4)耳朵常弹。两手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用中指和食指相叩,弹击后脑作咚咚声。弹击7~8次后,再两手离开耳门l次,如此反复3~4欢,可增强听力,防止老年性耳鸣、耳聋。
(5)舌宜抵胯,舌尖抵住上腭。
(6)津宜漱咽,用舌尖抵住上腭,使唾液分泌增强,待津满口后,分数次缓缓咽下,同时用意念使之送到脐下丹田。唾液有帮助消化、中和胃酸和杀菌作用,唾液中还有大量的含游离钙的酵素激素,具有抗衰老作用。
(7)齿宜数叩。叩齿就是上下牙齿对叩作声,每日早晚行49次,可使牙龈健壮,防止牙病。
(8)浊宜常呵。寝室安静,侧卧、闭目、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入腹、足则停止,然后从口细细吐尽,再从鼻细细引入,一如前法,这种静思虑和深呼吸相结合的有意识的呼吸活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新鲜空气中的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极有利,宜常吸取。
(9)背宜常暖,古人认为背部是风寒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宜常保暖,可免感冒。
(10)胸宜常护。心肺处于胸中,宜常保护,以免外伤。
(1l)腹宜常摩。腹部常用手按摩,可帮助消化,运化食物,防止腹胀和腹泻。
(12)谷道直常撮。谷道就是肛门,常练提肛功,对防止痔疮有效。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肛门括约肌,早晚各行30~40次。
(13)肢节宜常摇。就是四肢、腰肘等部位宜常活动。游泳、爬山、慢跑、做体操和打拳、跳舞等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可增强体质,特别对从事脑力劳动者更为有益。
(14)足心宜常擦。每晚睡前,用热水洗足,洗后用手掌摩擦足底涌泉穴30~40次,有利于睡眠,还可降血压、治头晕、头胀和失眠,对老年冬季保健更有意义。
(15)皮肤宜常干淋浴。除定期洗澡外,皮肤宜常干淋浴,包括日光浴、空气浴等。浴后用干布或手掌摩擦全身,可增强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感冒。方法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大小便时随便谈话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可引起大便干涩或小便失禁。小便时咬紧牙齿,这对健齿有作用,练武功和气功的人很重视此法,称作内养功之一。
以上16法,宜在日常生活中实行,持之以恒,必将有益于养生保健。
7、16岁该怎么养生
吃好 睡好玩好 锻炼好 心情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