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养生的问题:静坐
摒除杂念,松,静,自然,
可微微意守丹田以帮助摒除杂念。所谓意守丹田,就是把意念(或说注意力)集中在小腹,可守一点,也可守一小块。丹田在脐下三寸,不必拘泥,大概那个位置就好。
守时不要太用力,顺其自然,达到似守非守的状态为比较理想。不要想着要达到哪种效果,比如你说的玄静,不拒绝,不追求,顺其自然方是正道。
2、坐灸仪的好处与坏处
3、古人如何打坐入静养生
古人喜欢在静中养生,就连儒生都要在打坐中入静调息。尤其是道家,还要把修炼分成几个阶段: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人在静心凝神中打坐,确实能起到养生的作用,可以使神有所养、气有所化,从而使肾阳充足、精不泄漏。中国古代提倡,人体养生要以松、静、自然为原则,在打坐中炼精化气、化神助阳,帮助人静心入定、排除顾虑,从而使人的心神宁静、身体健康,达到去除疾病的目的。
入静,简言之就是静坐。就是盘腿打坐,精神内守。具体方法为:两腿双盘或者单盘,两手结印——两手四指上下重叠,两个大拇指自然对接。深呼吸,脑中排除一切杂念,闭目静坐至少要在三十分钟以上。人体在静坐时,人的呼吸频率变缓,心跳也会减慢,身体肌肉的紧张程度就会得到舒缓,身体彻底的放松下来,所得到的休息甚至远远超过睡眠,所以现代医学称入静为“更高级的休息”。当然经常打坐,也能大大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中医认为,入静和炼气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真空状态,人体的精、气、神形成的气脉与能量,在身体内循环一周后,又会返回复归到肾元,带回新的精气,就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在肾的命门穴,人的生命质量由此而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此为入静能够使人“阳足”。
中国古人在入静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那些出了家的修行人,为了能清心寡欲、不被干扰而达到更好的修炼效果,都喜欢藏在名山大川、深山老林里,或者结庐而居,或者干脆住在山洞里,深居简出。而e68a847a6431333337393533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就可以灵活运用了,可以利用别人用来娱乐、休息的时间随时入静,姿势也可以更随意一些。
入静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清晨起床后,或临睡前的这两个时间比较方便。当然古人更喜欢在夜深人静的子夜时分打坐,或者选择正午阳气最足的时候。而现代人不必那么讲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每次最好能维持三十分钟以上的时间为宜。像这样长期的坚持打坐入静,有意识地通过排除私心杂念来彻底放松身心,必然会使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如何静坐养生?
其实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身体,但是你知道吗?对于我们来说,静坐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养生保健的形式,而且静坐对于我们的身体也是有非常好的,如何静坐养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相关的介绍。
一、静坐的目的要明确
静坐的目的是静,而不是为了坐!静有两种,一种是身静,一种是心静,为了身静,要盘腿,因为走南闯北皆先动腿,所以身要静,先静腿。对于心静,历史上有很多方法,比如道家的吐纳之术、佛家的白骨观等。总而言之,静坐的目的是让身心达到一种极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停止大脑的”胡思乱想“,引用诸葛亮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二、静坐的常用姿势
静坐常用的姿势是跏趺坐,接下来说一下具体的坐法。
1、双盘跏趺,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刚坐。如果单盘也盘不上,就直接散盘就好了!
2、脊椎骨要保持竖直,但是不要过分强求,笔者在最初静坐时,因为过分竖直,结果有一次弯腰时把腰给闪到了,大的原则是尽量保持自然,如果你坚持静坐,时间久了,脊椎骨会自然而然的竖真起来。
3、两手放于小腹之下,至于放哪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有的人喜欢左手放右手上,有的人喜欢双拳紧握,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单盘或者刚刚开始静坐,可以直接把双手放在双腿上!下图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虚云老和尚,也没有非得结个什么手印之类的,实际上如果你关注一下这些先辈们的静坐姿势,你会发现很随意,所以咱们后辈,先弄清楚基础的,然后因地制宜、率性而为即可!
4、两肩平整舒适,因为肩膀上就一块肩胛骨,如果不将其放平,则整个胸腔会受到压迫,久而久之,呼吸会不顺畅。
5、头正,不要刻意的保持头正,以舒服自然为主。
6、舌头轻微抵上腭,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用鼻子呼吸,很多人上了年纪或者抽烟者,在睡觉时一般都会张着嘴睡觉,这样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
三、注意事项
1、屁股底下垫坐垫,对于初学者一定要有坐垫,如果没有坐垫往往腿是很痛苦的,另外没有坐垫身体往往会向后倒,因为人体的髋骨,它是一种倾斜的骨胳。网友可以从网上买个禅修垫,也可以直接垫个枕头,不过不要垫过于软的枕头,一屁股坐下去,直接压扁了。
2、静坐时,一定要用衣物盖住双腿,用背子也好,旧的厚外套也可以。目的是不让腿受风寒,这点特别需要注意,我有一次,在野外一边钓鱼一边静坐,到晚上腿就疼,是那种说不清又很纠结的疼!从此无论冬夏静坐就会先盖住腿,野外静坐的时候,会随时再车上带着盖腿的旧军衣!
3、静坐的环境尽量保持通风、明亮,目的是防止昏沉睡觉,特别是晚上静坐的时候,最好是开着灯!
4、不要急着双盘,有很多人似乎把双盘当成静坐的目标,觉得只有双盘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牛X。首先,静坐的目的是静,不在乎形式,只所以选择双盘是因为这种姿势下最容易体验到”气机“。其次,即使你现在是散盘,慢慢的坐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双盘了,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双盘。那样只会势得其反,而越来越讨厌静坐。因为人有逃避痛苦的本能,静坐的时候老是不舒服,时间久了,自然不愿意玩了!
四、如何让心静下来
让心静下来的方法太多了,因为人的思维活动根本就是没法完全约束住的,不像静坐的姿势,它是依赖于人体的生理结构而发展出来的,这是有限制的,但是人脑想什么?如果你不说,除了你自己谁又能想得到的,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关于静心的方法,这里只作推荐,现在人用的最多的一是冥想,特别是练瑜珈的时候,教练会告诉你怎么做,一个是数息法,在道家一般叫气功,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病理老师就是练气功的,60岁的人看着像40多岁,那可不是吹出来的,还有一种就是我原来分享的修白骨观,在我看来修白骨观可能最有效的让心静下来的方法。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探索发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
通过以上文字的介绍,我们对于如何静坐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平时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所说的方式来做,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否则的话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的,一定要到正规的专业的人士的指导下才是可以,再否则的话也会危害我们的生命。
5、静坐养生如何训练?
静坐是古代养生家们修养身心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诸多的静坐姿势中,以盘腿静坐的保健作用效果最好。盘腿静坐的形式分为自然盘坐、单盘坐和双盘坐。盘腿静坐的益寿、祛病、健脑作用已被现代医学所认识。
1.盘腿静坐的保健作用盘腿静坐有多种保健作用,分析如下:
1.健脑益智作用盘腿静坐过程中,人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会发生一系列效应性改变。下丘脑是植物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下丘脑的活动直接影响植物神经系统所属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盘腿静坐过程中,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常常趋于生理性增强,对健脑益智有增进作用。
2.内源性阿片肽的获得在静坐过程中,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会分泌出“快乐物质”——脑啡呔,脑啡呔也称作内源性阿片肽。现已测出在静坐中5-羟色胺的分泌是增多的。而药理学研究认为,多种毒品的结构都有一部分与5-羟色胺的结构相近,但服用毒品所发生的5-羟色胺效应是虚假的,会导致大脑高级神经所分泌的5-羟色胺的实际减少,而引发萎靡不振、全身无力等毒副作用。而在静坐过程中,5-羟色胺的增多是生理性的,此内源性阿片肽的保健作用十分广泛,可营造人的好心情,可使人增强记忆,可活化脑细胞,可调整内脏功能,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祛病、抗衰老、延年益寿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3.消除精神压力在静坐时要排除杂念,减少欲望,保持松静愉悦的心态,这对消除精神上的压力和烦恼有一定的作用,给中枢神经一个体息调整的机会。
4.增强免疫系统的活力在静坐时,内分泌系统功能得到了生理性增强,从而增强了免疫系统的活力。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健康学家对50名志愿者做试验,其中25名参与者每周5次做静坐练习,每次静坐约一小时;其余25人做跳舞等其他健身运动。8周后,对参加受试人员进行大脑前缘活动状况的电子扫描检查,检查发现,静坐者的大脑左侧细胞显得特别活跃,体内抗体水平较高,而对比组人员则不如静坐组明显。
5.调动自身的潜能生命有一定自行康复的功能,在通常情况下,人的康复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盘腿静坐能够使生命的潜能发挥出来,起到保健祛病的作用。
6.整体调节作用盘腿静坐不是针对局部的病患,而是对整个机体的身心状态起到全面的、双向的调整作用,如高血压者可降低血压、低血压者可升高血压。
7.开启会阴穴的作用道家与密宗养生理论认为会阴穴是人体不容易开启的“铁门”。在双盘腿静坐的姿势下,会阴穴便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开启。会阴穴的开启对于打通人体中脉、冲开头顶进会穴有独到的作用。中脉一通,百脉俱通,百穴皆开,百病不生。故称会阴穴为“生死窍”。中医理论认为,会阴空与性腺、肾功能关系密切,又是任督二脉的枢纽之地,会阴穴的开启,对于自身能量的转换有促进的作用,对保健祛病有很大的影响。
2.盘腿静坐的姿势盘腿静坐的姿势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盘坐放松裤腰带,头顶端正,下颌稍内收,两眼微闭,口轻合,舌舔上腭,面带微笑,含胸扰背,腰站自然伸直。两腿交叉盘起,左压右或右压左均可。两足均按放于坐具上,能够分别压在对侧膝下。两臂自然下垂。双手能够分别自然的放在大腿上,能够手心向下,也能够手心向上,还能够互相轻握或结手印,置放于丹田处。
2.单盘坐单盘坐对头部、上半身以及手臂的安放要求均同自然盘坐,只是在盘坐时将一条腿盘在另一条腿上,把盘起之腿的足搬上来,放置于被压之腿的大腿上,左压右或右压左均可,但应轮换盘。此坐法只有一足与坐具相接触。
3.双盘坐头、身、手臂姿势均同自然盘,双腿的盘法是先将左足或右足放在对侧的大腿上,然后再将对侧的足搬上来放在另一侧的大腿上,两足心均应朝天。这样,双盘坐的两足均不接触坐具而是置放于对侧起来的大腿上。
还应说明,盘腿静坐应准备坐垫,坐垫的后面应高出前面一二寸为好。
3.盘腿静坐前的肢体训练为了静坐的稳当舒适,静坐前需要先做如下训练。
1.打腿端坐床上,两腿前伸,足跟着床,然后双手握空拳或张开,用空拳或手掌稍用力盘打大腿到小腿的上下、左右各个部位至舒适微热。
2.俯拍涌泉端坐床上,两腿前伸,足跟着床,上体弯腰前俯,同时两臂前伸以两手掌拍打着两足心涌泉穴,然后直腰坐正为一次,反复做36次。够不着涌泉穴者,不可勉强,尽量使腰前俯即可。
3.活腰自然盘坐在床上,两手放在两膝上,然后晃动上身,先顺时针旋腰36次,再逆时针旋腰36次,旋腰时上体一定要放松做绕环运动。
4.压腿端坐在床上,伸直左腿,然后将右腿屈膝,右脚放在左大腿上,用右手扶住右膝,左手握住右脚,然后用右手下按左膝,使之尽量接触到床面,再上提恢复至原状,一下一上为一次,反复做至右大腿根灵活。如法再换左腿按压,至右腿根灵活。
5.旋脚端坐在床上,一腿伸直一腿屈,把屈腿的脚放在伸腿的膝盖上,一手握住屈腿的脚腕,一手握住屈腿的脚尖,轻轻转动所握之脚的踝关节,内旋外转各36次。如法,再换另一脚做踝关节运转。
6.上坐上述预备动作熟练后,下肢各关节都灵活了,便可试着双盘坐。如不适应,千万不可勉强,还需接着训练。就健身而言学练前几项动作对预防腿脚衰老有独到之处。
7.下坐下坐后,不要急于下地走动,可先伸直双腿,做大腿、小腿、膝盖的拍打按摩活动,再做双脚的踝关节的旋转活动,再做腰部的随意运动后,再下地慢慢走动。
4.静坐的意念意念属心理学的范畴,是人们常说的“想”。静坐时调整意念的目的是为了人静、为了使紊乱的大脑神经有序化。因为静坐就是要调整、强化生命的信息,静坐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生能量、挖掘潜在能量的过程。特定的良性意念,是自身的高层次、潜在性的生命的能量,时间一长,此能量便会明显地显现出来。但不良的、恶性的意念,不仅达不到祛病强身的目的,还会出现静坐偏差。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好的意念能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使两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增加,一种是唾液免疫球蛋白A细胞增加,另一种是T淋巴细胞增加。国外有学者说:“疾病之所以能寄生于我们的身体,危害我们的健康,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意识发生了偏差。”
5.静坐时的意守意守也属心理学的范畴,即人们常说的“留心力”。静坐时的意守就是将留心力集中于身体某一特定的部位或身外的美好景物,也就是大脑意识思维的高度集中,以收到抑制杂乱无紊的思维。意守要讲究稳定性,也就是时间上的持续,能持之以恒,不是今天意守这里,明天又意守那里。意守还要讲究适度性,要防止假意过浓,对意守的对象要似守非守,若即若离。在意守的过程中也可配合良性的意念,让意守与意念在静坐过程中相辅相成,起到良好的保健身心的作用。
静坐中意守的部位很多,各人可依据自身的体质病情选用,下举几例:
1.意守印堂印堂在两眉之间,有升阳益智的作用,低血压及欲开发智力者宜用,高血压者禁用。
2.意守下丹田下丹田天位于脐下三横指处。意守下丹田保健作用最强,又最稳妥,古今养生静坐者都提倡意守下丹田。中医理论认为:下丹田是任脉、督脉、冲脉的经气运行的起点,是体内元气升降开阖的枢纽,是男子藏精、女子细胞之处所。道家养生理论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元气聚集之所。现代医学认为:下丹田位于腹腔、盆腔交界处,是腹腔植物神经的主要神经丛、神经节所在地,它支配该区域内所有脏器、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对全身影响极大。这都说明了意守下丹田在静坐中的重要性。
3.意守涌泉涌泉位于脚前掌的中心处,中医认为是肾气之根,降气之处,具有育阴潜阳的作用。阴虚火旺者、上实下虚者、及高血压病患者易守此穴。但中气下陷、低血压病人不要意守此穴。
4.体外意守可选择你最喜欢的、熟悉的、简单的外界环境作意守,如:日月星辰、山河湖泊、花园草地等;其特点是容易放松,最适合神经衰弱,初学静坐者选用。
6.静坐的原则静坐虽有益健康,但必须遵从以下几条原则,才会起到保健祛病效应。
1.静坐的严肃性坐是为了静,只有心静下来,才是坐的目的,倘若心静不下来,坐也是通常的休息而已。由此说,入静是静坐的真谛与必需。
2.静坐的持久性静坐必须持之以恒,养成规律化、生活化,以形成条件反射,能更好地发挥静坐的保健效应。
3.静坐的特殊性静坐起源于宗教,但宗教静坐与养生保健静坐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宗教静坐有着特定的宗教思维方式,在静坐中不仅要求深层次的人静,还要求在入静的基础上人定,追求出神入化的境界,由此宗教静坐要求坐的时间比较长。养生保健静坐要求排除杂念以求入静,但人静的目的是使体内的一切物质都能发挥好的生理效应,起到养生祛病的作用,所以养生保健静坐要因人而异坐到恰到好处便可。
7.静坐的留心事项①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好在有静坐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千万不可盲目乱来。
②静坐的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静坐时不要受惊吓,并留心防感冒。
③在心烦意乱时,心意过重时,劳累疲乏时,均不宜练静坐。要待到心情相对平静、身体歇过来之后再练静坐。
④在静坐中,有些人会出现幻听、幻觉,要采取不理睬的心态,千万不可当真,古人说:一心不动,幻象自退。
⑤静坐必须与平时的心性修养、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的调理相互有机的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出养生保健的效应。
⑥有精神障碍的人、有精神疾病的人均不宜学练静坐,以免发生静坐偏差,造成不必要的心身损伤。
⑦对于入静困难的人,在静坐中也可默念字句或听美妙的音乐,以排除杂念帮助入静。
6、养生坐席时间是什么?
养生作息时间是什么?他的作息时间就是说你那个坐着的时间和你运动的时间。就是说你的作息时间表表就可以了了
7、一个人一天能坐几次养生桶
最好是两次,人一天24小时的最佳时间是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