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谷养生粥的做法 五谷养生粥怎么做
2、养生粥 哪些粥具有养生功效
养生粥
1、胡桃粥:
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2、栗子粥:
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3、百合杏仁粥:
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4、山芋粥:
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5、梨子粥:
梨子2只,洗净后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6、芝麻粥:
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寿延年,还可润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对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疗效。
7、牛肉粥:
切碎牛肉与粥同煮,可补脾胃、强筋骨。
8、菊花粥:
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米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时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防治作用。
9、乌鸡肉粥:
乌鸡同粳米同煮,加调味,用于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
10、木耳粥:
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润肺生津,滋阴养胃,补脑强心。
11、枸杞粥:
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补肾益血、养阴益目功用。
12、莲米粥:
将莲米发涨后,在水中用刷子将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13、胡萝卜粥:
取新鲜胡萝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补脾,助消化。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14、红枣糯米粥:
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
3、养生粥有哪些?
4、润肺养生粥的几种做法
润肺养生粥的几种copy做法
1、 核桃仁粥
准备材料:核桃仁(0.6两)、粳米(2两)
具体做法:先把粳米用电饭煲调至煮粥档煮成粥,然后吧核桃去皮取核桃仁,并且将核桃仁捣烂然后加入到粥中,再煮至到程序结束即可。
这款比较适合与老年人,肾虚肺喘,秋天干燥便秘,一天两次食用这款核桃百仁粥可以一定程度上度缓解症状。但是煮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核桃的量,虽然核桃有进补的作用,但是不宜多吃,一天最多三个,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喝次粥,大便溏泻者也不宜食用。
2、百合莲子粥
准备材料:百合(10g)、莲子(10g)、大米(100g)
制作方法:将大米、百合、莲子混合煮粥即可。
这款粥其中的问莲子性属平和有养心健脾的功效答,而百合为寒属性润肺止咳的作用,两者搭配润肺养生效果更佳。
润肺养生粥有很多种,比如:黑芝麻粥、芦根粥等等都有润肺的功效,而且很多食材适当搭配之后都可以起到润肺养生的功效。
5、养生粥怎么做,有什么功效
养生粥的制法举例: 山药枸杞粥 山药枸杞粥 原料:山药600克、米1/2杯、枸杞、糖桂花(冰糖)、小葱。 做法: 1、大米加水提前泡半小时,山药洗净,去皮切块; 2、将泡好的米放入锅中,加入5杯水煮开,改小火煮成粥,加入枸杞、山药块一起熬煮。稍搅拌,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 注:(不愿加冰糖,最后喝的时候淋上些糖桂花也很香浓!)还可以,加红砂糖调味成甜粥,女性在生理期间食用,有调经和美颜的作用。 营养成分: 1、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药含有淀粉酶内、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容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滋肾益精: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6、养生粥需要什么材料
7、养生粥的做法有哪些?
1.仙人粥
(1)配方
何首乌30克,粳米100克,红枣5个。
(2)制法
1何首乌切片,浓煎取汁。粳米、红枣洗净煮粥,粥成时加入首乌汁,稍煮片刻即成。
2每日早晚各服1次,而酌加红糖。连服7~10天后,间隔3~5天再服。
(3)功效
益肝肾,补气血。适用于肝肾亏损,须发早白,血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干结,以及高血脂症,冠心病,神经衰弱及高血压病。
2.枸杞子粥
(1)配方
枸杞子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2)制法
枸杞子、粳米均洗净。先将粳米煮至半熟,放入枸杞子一同煮熟。
(3)功效
补肝肾,明目。适用于头晕眼花、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
3.海参粥
(1)配方
水发海参100克,粳米100克。
(2)制法
水发海参剖洗干净,切成小丁,与洗净的米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粥。
(3)功效
补肾,益精,养血。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性机能减退、低热盗汗、肾虚尿频等症。
4.猪肚粥
(1)配方
猪肚1只,白术60克,槟榔1枚,生姜45克,粳米50克。
(2)制法
1先将猪肚洗净除去涎脂。
2再将白术、槟榔、煨过的生姜研为粗末,放入猪肚中缝口。
3加水,猪肚煮熟,取汁加入粳米及调味作料(如茴香、胡椒粉、盐、葱等)煮粥。
(3)功效
健脾和胃。
5.羊肝胡萝卜粥
(1)配方
羊肝150克,胡萝卜100克,大米100克,蒜头数瓣,黄酒、葱、姜、精盐、味精适量。
(2)制法
1羊肝和胡萝卜均切成5毫米见方小丁,肝丁用黄酒、姜汁渍10分钟。
2用热油爆香蒜茸后,倒入肝丁,略炒盛起。
3将大米熬成粥后加入胡萝卜丁,焖煮15~20分钟,再加入肝丁并调味。
(3)功效
有明目、护眼及治夜盲的功用。
6.山药桂圆粥
(1)配方
鲜生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
(2)制法
1将生山药去皮切成薄片。
2将山药片、桂圆、荔枝肉(鲜者更佳)、五味子同煮,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
(3)功效
能补益心肾。
7.山药扁豆粥
(1)配方
鲜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
(2)制法
1将鲜山药去皮,切片。
2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煮粳米和扁豆,烧沸后,再加入山药片同煮,煮好后加适量白糖即成。
(3)功效
能消暑益气,健脾止泻。
8.藕粉粥
(1)配方
藕粉25克,白粳米25克(或麦片亦可),白糖适量。
(2)制法
将粳米放入锅煮粥,将熟时放入藕粉调匀,加糖即成。或用水煮麦片,数沸后将藕粉打糊调入和匀,加糖即成。
(3)功效
能补益心脾。
9.核桃肉糯米粥
(1)配方
糯米100克,核桃15只。
(2)制法
1将核桃敲碎取出核桃肉。
2核桃壳加清水煮20分钟后,弃壳留汤。
3将核桃壳汤加核桃仁、糯米煮成粥。
(3)功效
能防治孕妇妊娠呕吐。
10.红枣山药粥
(1)配方
红枣15个,山药25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2)制法
1红枣用沸水胀发后去核切丁,山药去皮切丁,红枣丁和山药丁都加糖渍半小时。
2将大米熬成粥后,加入红枣丁、山药丁焖煮20分钟。
(3)功效
能治老年性消化不良。
11.黄芪山药粥
(1)配方
黄芪30克,山药60克。
(2)制法
1将黄芪、山药研粉。
2先将黄芪煮汁300毫升,去渣,加入山药粉搅拌成粥。
(3)功效
能益气生津,健脾固肾,还可以降低血糖,用生黄芪15克、山药30克,煎汤代茶,效果更佳。
12.紫苏麻仁粥
(1)配方
紫苏子10~15克,麻仁10~15克,粳米100克。
(2)制法
1先将紫苏子、麻仁捣烂如泥,然后加水慢研,滤汁去渣。
2药汁再和粳米煮为稀粥服食。
(3)功效
润肠通便,适用于老人、产妇、病后体虚的患者,但脾虚腹泻的病人忌食。
13.百合莲子绿豆粥
(1)配方
百合50克,湘莲子50克,绿豆200克,白米100克,片糖100克,陈皮500克。
(2)制法
1百合用清水浸泡备用。
2湘莲子浸开,去皮,绿豆、白米洗净,陈皮浸软刮洗净。
3水滚后下莲子、绿豆、米、陈皮同煮。
4将煮好的时候下百合,用片糖调甜味,待再滚起即可食用。
(3)功效
润肺止咳、养神益脾、解热毒、厚肠胃。
14.苡蓉羊肉粥
(1)配方
肉苡蓉10~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细盐少许,葱白两根,生姜3片。
(2)制法
1分别将肉苡蓉、精羊肉洗净后切碎。
2先用砂锅煎肉苡蓉取汁去渣,加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煮为稀粥。
(3)功效
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属温热性药粥,适于冬季服食,夏季不宜食用。
15.沙麦粥
(1)配方
沙参20克,麦冬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2)制法
1将沙参、麦冬去净灰渣,用温水洗净,沙参切片,将沙参、麦冬煎取浓汁。
2将粳米淘洗净,与药汁煮成稀粥,加冰糖即可。
(3)功效
润肺清胃,养阴生津。
16.白木耳冰糖粥
(1)配方
白木耳25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2)制法
1白木耳用冷水浸发后,去蒂加水焖煮至六成酥。
2倒入洗净的大米和适量水,微热熬成粥,加冰糖食用。
(3)功效
常食可治体虚肺燥,咳痰带血,但外感风寒、感冒发热及一切实热症者不宜服食。
17.川乌粥
(1)配方
生川乌头3~5克,粳米50克,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
(2)制法
1把川乌头捣碎,碾为极细的粉末。
2先煮粳米粥,煮沸后加入川乌粉改用小火慢煎,煮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沸即可。
(3)功效
18.柏子仁粥
(1)配方
柏子仁10~15克,粳米约100克,蜂蜜适量。
(2)制法
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稍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煮成时,对入适量蜂蜜,稍煮沸即可。
(3)功效
润肠通便,养心安神,属补益性药粥。对年老体弱者,可将蜂蜜换为胡桃肉煮粥,同样具有润肠功效,而滋补强壮作用更好。
19.附子粥
(1)配方
附子3~5克,干姜1~3克,粳米约100克,葱白两根,红糖少许。
(2)制法
将附子、干姜研为极细粉末,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加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或用附子、干姜煎汁,去渣后,下米、葱、糖一并煮粥。
(3)功效
温中,补阳,散寒,止痛。但附子有毒,应慎用,热症实症的病人不可服食。
20.荆芥防风粥
(1)配方
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
(2)制法
1将荆芥、防风、薄荷、淡豆豉去净灰渣,放入砂锅煎沸6~7分钟,取汁去渣。
2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加清水煮粥,快熟时,倒入药汁,同煮成稀粥,加白糖即成。
(3)功效
可治感冒,适于老幼体弱者服用。
21.发汗豆豉粥
(1)配方
淡豆豉15克,粳米100克,荆芥3克,麻黄3克,葛根10克,山栀3克,生石膏50克,生姜3片,葱白两根。
(2)制法
1将淡豆豉、荆芥、麻黄、葛根、山栀、生石膏、生姜、葱白去净泥沙,放入砂锅,加600克清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煎15分钟取汁。
2先将粳米用水淘洗干净,用温水发胀,倒入药汁同煮成稀粥。
(3)功效
解表发汗,宣肺清热,可治感冒发热。
22.肉苡蓉粥
(1)配方
肉苡蓉15克,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盐、葱、生姜适量。
(2)制法
羊肉洗净切片,肉苡蓉煎后去渣留汁。羊肉、肉苡蓉汁、粳米、食盐、葱、生姜,文火熬煮即可。冬季经常服用。
(3)功效
益肝肾、补精血。适用于肾虚阴痿、腰膝冷痛、筋骨痿软、便秘、性机能减退等症。
23.黄芪粥
(1)配方
黄芪30克,粳米100克。
(2)制法
1黄芪加水煎煮取汁去渣,粳米洗净,与汁同煮。
2早晚服用为宜。
(3)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用于脾肺气虚,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懒言,自汗等症。
24.八宝粥
(1)配方
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克,大米150克。
(2)制法
1以上八药煎煮40分钟,捞出党参和白术药渣,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
2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3)功效
补气健脾,化湿和中。应用于体虚乏力、虚肿、泄泻等症。
25.木耳粥
(1)配方
银耳(或黑木耳)5克,糯米50克,大枣3~5枚,冰糖适量。
(2)制法
1将银耳(或黑木耳)浸半天,糯米、大枣洗净同煮,煮沸后加入木耳、冰糖,共煮成粥。
2可供早晚餐或做点心食,以每日晨起空腹温热食之为佳。
(3)功效
益气补虚,滋补肺胃,止血。用于气血亏虚,中老年人体质衰弱,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肺痨阴虚内热,以及慢性便血,痔疮出血等症。
26.荷叶粥
(1)配方
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2)制法
1荷叶洗净煎汤,用汤与粳米、冰糖煮粥。
2可当夏季解暑饮料,做点心服用,或早晚餐温热服食。
(3)功效
解暑热,散淤血,降压降脂,并能减肥,适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肥胖症,以及夏季感受暑热,头昏脑胀,胸闷烦渴,小便短赤等症。
27.山楂粥
(1)配方
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2)制法
1先将山楂在锅内煮取浓汁,然后加入淘净的粳米,熬制成粥。食前酌加白糖。
2早晚食用。
(3)功效
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用于食积停滞,内积不消,以及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28.酸枣仁粥
(1)配方
酸枣仁30~45克,粳米100克。
(2)制法
1酸枣仁捣碎,浓煎取汁。粳米煮粥,待粥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汁,同煮成粥。
2早晚餐常服。
(3)功效
宁心安神,止汗。主治老年人失眠、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