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养生之道有那些?
2、大富豪养生会所怎么样
在主烤官吃完烧烤,真的很撑,先是在秦妈休息了会,还拿了个排号单,迎宾MM也太热情了吧,有种要问到底的样子,其实我们只是来蹭沙发的。大富豪就在秦妈对面,既然在这里不好休息,不如去个能好好躺会的地。这家店还算比较大的,九江的养生场所太多了,这块市场还是很旺盛的。不外乎就2样,足浴和按摩。一楼就2人,收银MM和保全,放一个人收银是不是有点少了,而且还很无聊,那么大一张桌子。我们选了艾叶足浴,58元60分钟。房间在2楼,上去前,可以先在楼梯口换好拖鞋。每人发一个牌,下来要收回的,应该是用这个算人头的。这里负责接待的怎么都是大妈,年轻漂亮的哪去了。房间挺多,被带到了一个3人间。沙发椅很多没插电的,要先插好才行。墙上贴了明细,写的还算详细,可以知晓自己做的项目,时间,价位。还有6句金句,比如手法不适可换人等,也不知真有人实践过这6条没。进来2个技师MM,不爱说话,比较冷,但笑起来很好看。看她们的着装,也是有工作服的,但天冷,我这个还批了件外套。她们的手法了得,去过不少家,她们的技术算很不错。按的很舒服,力度正合适。她们应该是实力派,并不以外形吸引顾客。现在什么都讲排名,点评每月都有月度之星。她们这也有周冠军,月冠军,顾客是可以点人的,喜欢哪个技师都可以点,若是要点的那个在上钟或是休息,可以等其下钟亦可换别人。若第一次来,可以选点的最多的那几位,应该不会差到哪去。九龙街这条路上的养生馆,足浴的木桶都喜欢放在沙发凳里,藏的够隐蔽的。技师自己提桶水过来,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套在木桶上,都不用洗桶了,也不需要端着木桶来换水,省事不少。按完脚后,还在脚底拔火罐,这是我经历的第二家有这业务的足浴。这么一说,突然想来下足三里了,结账时,还送了张30元的代金卷,满100送的,只可惜这里没有宣传卡片!
3、求几首关于 养生 的诗词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操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陶渊明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负冬日》 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他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炼气功。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5、羽虫见月争翻翻,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见露气人霜逢根。——《苏沈良方》苏轼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这首诗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
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6、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龚廷《摄养诗》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得神仙。——陆游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共走过了85个春秋。他诗中蕴含的独特养生之道,可以使我们参悟到这位诗人的长寿秘诀,对现代人提高健康素养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陆游钟情食养,清淡为主。在诸多食疗方法中,陆游似乎对食粥有所偏好。
他认为丰盛的饮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粗茶淡饭为宜。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4、养生轮钟指什么
其实就是生物钟养生法
所谓养生,就是指“经过系统安排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安排,即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养生是综合因素的作用,它涉及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最佳养生法”。目前,国际上盛行的是“生物钟养生法”。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张“预定的时刻表”,即生物钟。
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各种活动,人的各种活动若能顺应生物钟的要求,则可达到健、寿、智、乐、美的境界。若不能顺应它,则随着违反的程度不同,而使人体受到不同的损害,表现为疲劳、低智、寡欢、早衰、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应当统一到“按生物钟规律办事”这一程序上来。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活、生存、活动是有周期性节律性规律的。这些规律性活动,是受人体内像时钟那样的许多“齿轮”基因和中心“擒纵轮”基因组成的“生物钟”所控制、操纵和调节的。人体生物钟的位置在大脑视交叉上核区域,支配着整个人体和各个不同组织器官的生物钟变化规律。
前苏联科学家费洛诺夫曾做过一项研究,人体一天24小时的生物钟表现为:
大多数人已进入浅睡易醒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
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
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血压低,脉搏、呼吸次数少。
脑部供血量最少,不少重病患者是在这个钟点死亡的。
人已经历了几个睡眠阶段,此时起床,很快就会精神饱满。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人体免疫功能特别强。
肝内有毒物质全部排尽,此时绝对不要喝酒。
精神活力提高,心脏开足马力工作。
精力充沛,为最佳的工作时间。
心脏照样努力工作,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是全身总动员阶段。
肝脏休息,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感到疲倦。
是一天第2个最低点,反应迟钝。
人体器官最为敏感,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血液中糖分解增加,但很快就会降下去。
工作效率更高,运动员的训练量可以加倍。
痛感下降,希望增加活动量。
血压增高,精神最不稳定,任何事都会引起口角。
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
神经活动正常,记忆力增强,可以记住白天没记住的东西。
体温下降。
人体准备休息,继续做恢复细胞工作。
一昼夜中最后一点钟,如22时就寝,该入梦乡了。 这是人体一天24小时节律变化规律的概况。
此外,四季变化,人体也有节律。祖国医学认为,四时气候与脏腑之气相应。《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即言五脏之气,各有当旺之时。而一日之间,营卫二气在体内运行,伴随昼夜阴阳变化,循环往复,无有终时,推动全身气血运行。
知道了以上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就可以好好利用它了。科学家们自从发现了人体生物钟的奥秘之后,又研究发现如何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饮水,可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所散失的水分,防止人体酸性化。餐前1小时1杯水,有助于消化液分泌,促进食欲。睡前少喝一点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最佳用脑时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上午10点精力充沛,下午2点反应最敏感,晚上8点记忆力最强。
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提高,一般上午脑力劳动,下午体力劳动。
最佳打针时间:一般选择上午9时,此时对痛觉最不敏感。
最佳午休时间: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最低落,故下午1时午休最适宜。
最佳锻炼时间:冬春季头1-2个月避开,早晨6-7时。夏秋季早晨5-6时,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锻炼的良好时光。平时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做做健身操对人身体有益,因为此时肌肉温度高,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最佳减肥时间:饭后45分钟,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快,利于减肥。
最佳刷牙时间:除早晨外,每餐饭后3分钟,因为口腔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蔗糖和淀粉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
最佳吃水果时间:饭前1小时,饭后2小时,吃水果营养最宜被小肠吸收。
最佳喝牛奶时间:牛奶除了补充人体营养外,还有催眠、镇静作用,故喝牛奶的最佳时间为晚上8-9点,这时喝牛奶,既可补充营养,又可安然入睡。
最佳睡眠时间:人体生物钟在晚上10-11时出现一次低潮,因此睡眠最佳时间为晚上9-10点。
5、什么叫能量养生
6、养生论原文和译文中的词类活用
原文: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译文:对于饮食,不管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常以进食温暖的品物为佳
一、起居
(一)睡眠宜早,勿过十时,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二)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著。(三)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四)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居北方宜防寒气,如在粤桂等省,早起防山岚瘴气中病。食后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二、静坐
静坐的方法甚多,有儒家、道家、佛家诸门,又有密宗、禅宗之分,今取简易稳妥静坐法,打一根基。
(一)兼可治病,但不必因病而坐,即不病亦应静坐,用以防病、治病、养病,三法兼全,一生受用不尽也。静坐法于有工作人较难,因无时间也,然每日四十分钟当可抽出。在表面似乎不急,而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二)健康、寿命、德性,并关系后代子嗣的品德健康,也事关改良种族,社会福利,岂不伟大。现在大家忙于生产,看重物质,不知这个肉体,正是物,首先要维持它。人生以健康为第一,应当特别注意。
现在流行气功疗养法,我于此道,素无经验,盖各有长处,并非全无效果,只是运气作功夫,有些人贪求速效者,未免走错路。虽不可归咎于法,要非可以普传而慎始之难也。应先说病,病有两种医法,一是外力,如医药、针炙、按摩等是;二是自力。即静坐法是。外力宜于急症,自力宜于长病。凡药石所不治者,惟有静坐法,功稳而妥。若两法兼施,则更妙矣。
养身要诀
人寿至百岁并非难事,惟保持此身之为难,能保持则少病,自然长寿。而保持之法,实在平时,如保持室内清洁,必日日勤于打扫,器具亦必日日洗涤,而物自经久。此身亦物也。
人可以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断水,或可以一日断水,不可一刻断空气。所以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心何以难化,则因看事太真,我见太重,器量太小,疑忌太固,所以养身须有学问道德,对一般人难以求全责备,只勉其退让克己,少恼自少病,此根本法也;第二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药石之外,施以小术,即今所言推拿之法,一无费用,二省时间,三无流弊,四有实效,五勿他求,六为预防。但行之非难,须有先决条件如下:第一恒心,不可一日间断,行过百日,停止反觉不适,当如每日吃饭一样。
第一恒心,不可一日间断,行过百日,停止反觉不适,当如每日吃饭一样。
第二求功不可速,性急即可助火,火以助气,反而不美。
第三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劳而无功。以此法乃经常性,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应注意者,(一)夜勿过十点半,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二)枕上切忌思索计算未来事。(三)勿以安眠药片助睡。 原文: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译文:对于饮食,不管一年四季的气候如何,常以进食温暖的品物为佳
一、起居
(一)睡眠宜早,勿过十时,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二)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著。(三)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四)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居北方宜防寒气,如在粤桂等省,早起防山岚瘴气中病。食后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二、静坐
静坐的方法甚多,有儒家、道家、佛家诸门,又有密宗、禅宗之分,今取简易稳妥静坐法,打一根基。
(一)兼可治病,但不必因病而坐,即不病亦应静坐,用以防病、治病、养病,三法兼全,一生受用不尽也。静坐法于有工作人较难,因无时间也,然每日四十分钟当可抽出。在表面似乎不急,而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二)健康、寿命、德性,并关系后代子嗣的品德健康,也事关改良种族,社会福利,岂不伟大。现在大家忙于生产,看重物质,不知这个肉体,正是物,首先要维持它。人生以健康为第一,应当特别注意。
现在流行气功疗养法,我于此道,素无经验,盖各有长处,并非全无效果,只是运气作功夫,有些人贪求速效者,未免走错路。虽不可归咎于法,要非可以普传而慎始之难也。应先说病,病有两种医法,一是外力,如医药、针炙、按摩等是;二是自力。即静坐法是。外力宜于急症,自力宜于长病。凡药石所不治者,惟有静坐法,功稳而妥。若两法兼施,则更妙矣。
养身要诀
人寿至百岁并非难事,惟保持此身之为难,能保持则少病,自然长寿。而保持之法,实在平时,如保持室内清洁,必日日勤于打扫,器具亦必日日洗涤,而物自经久。此身亦物也。
人可以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断水,或可以一日断水,不可一刻断空气。所以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心何以难化,则因看事太真,我见太重,器量太小,疑忌太固,所以养身须有学问道德,对一般人难以求全责备,只勉其退让克己,少恼自少病,此根本法也;第二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药石之外,施以小术,即今所言推拿之法,一无费用,二省时间,三无流弊,四有实效,五勿他求,六为预防。但行之非难,须有先决条件如下:第一恒心,不可一日间断,行过百日,停止反觉不适,当如每日吃饭一样。
第一恒心,不可一日间断,行过百日,停止反觉不适,当如每日吃饭一样。
第二求功不可速,性急即可助火,火以助气,反而不美。
第三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劳而无功。以此法乃经常性,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应注意者,(一)夜勿过十点半,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二)枕上切忌思索计算未来事。(三)勿以安眠药片助睡。
7、李一的“三道”介绍
李一的绍龙观养生中心的各种“疗程”和国学院的“课程”则是李一最广为人知的另一条财路,也是其赢利模式的主轴。
除了免学费的“三日观”外,所有养生、治疗和培训项目均收费不菲:5日养生班3800元,7日道医班9000元,外丹堂一个疗程9800元,李一道德经集训(李一不在就听录音)16800元,国学总裁班39800元,一场法事3万~5万元不等,据知情者透露,辟谷起价高达30万元。
据知情人介绍,免费的“三日观”是收费的起点,是一个针对观摩者筛选诱导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如何说话,说什么话,怎样应对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规范,目的是确保在“三日观”期间准确甄别观摩者的经济状况,确保目标客户进入收费养生培训环节。
北京的李女士,因父亲肝癌晚期,经人推荐前往绍龙观治疗。她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我也亲自参加体验,说明我还保留了一点理性,想有一个独立判断。我发现外丹堂的东西不足为奇,无非就是足疗、按摩、藏浴这类东西。吸引我让我父亲留下来的,一是绍龙观称他们可用电疏通经络治病。二是三日观时两位带班道士讲亲身经历,怎样从一个病危的状态,经道家养生功治疗康复,到现在健壮到能讲课的状态,让人不得不信而且充满希望。”
在经历了外丹堂两个7天一次的疗程,花费9万多元后,李女士陪伴父亲离开了缙云山,父亲不久后就去世了。下山的主要原因是她父亲经“治疗”病情并无好转,而“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让她感到疑惑。首先讲课的道士太年轻,讲课过程中漏洞百出。
其次,为慎重起见,她到药房考察发现,所有的病人,都用那两三种药,这不符合她所知道的传统医学辨症施治、对症下药的常识。
再次,她想知道一个道士每天能给十位病人“补气”,道士的气从何而来?怎能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源源不绝?而道士称在发气时也能采集能量补气,还和一棵树有关系—她专门去看了那棵树,但不能让她信服。
最让她反感的是,每天都有道士劝说她做各种法事,并暗示不做后果严重。事关父亲的生死,她心中不愿意,口头却难以拒绝。而导致她决然和绍龙观断绝联系的是,回到北京后,通过查资料和咨询医生,她发现电疗在医院是普通理疗的一部分,“原理和仪器都非常简单,而一次只需要7元钱。”
李一曾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大谈“道医”如何被中医遮蔽,但他并无任何行医资质和许可。“李一及其绍龙观是借养生之名,在行医疗之实。”李女士说。
在目前处于“升级维护”状态的缙云山养生网网页快照中,“‘缙云山国学院七日道家养生调理班’—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及各类慢性病者的福音”标题赫然在目,内容明确称用“道医临床发功调理+道家行气诀脉法(潜伏期疾病诊断技术:导电察体)+道家秘传外丹药浴+道家养生功法修炼,满足广大‘亚健康’仙友及糖尿病等患者快速祛病强身的需求”,非法行医嫌疑昭彰。 李一历时十余年,以成立缙云山道教促进会为起点,将绍隆寺改建为绍龙观,再依托绍龙观道教管理委员会以及缙云山道教协会,打造了一个以道教、养生、国学为卖点的商业组织。根据现有公开资料判断,除了绍龙观和缙云山道教协会之外,这个商业组织还包括独立的实体养生中心、国学院、慈爱基金会等机构。
绍龙观官网显示,绍龙观道教管理委员会旗下现有白云观、华陀庙、万寿宫,以及德国绍龙观和马来西亚绍龙观,已有人指称其国外的两个道观正如李一的国内外各大学客座教授头衔一样,纯属子虚乌有。
据知情人透露,马云、王菲等名人曾闭关修炼的白云观闭关中心,由一位张姓港商投资数百万修建,后此人因不明原因出局。观中道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当今在广西经商的张先生当年“很伤心,是哭着离开的”。
2010年8月7日,时代周报记者在重庆采访白云观讲经堂以及绍龙观健身步道的捐建者、来自山东的房地产商杨先生。杨先生称自己已皈依佛教,并承认白云观多处为自己捐建,“石头都是从青岛拉过来的”。他称2006年后就很少上缙云山,因限于身份和生意,不便接受采访,对做过的事情也并不后悔。
时代周报记者从侧面了解到,杨先生当年由当地政府牵线与绍龙观结缘。为引资,李一要将港商张先生的股份转给杨先生,被杨拒绝。“张先生的今天,也许就是我的明天。”他宁愿做一个单纯的捐建者而非股东。知情者告诉记者,“后来一位孙总成了股东。”
2010年8月7日,天涯网站一个自称“叛出师门的弟子”在博客上发帖称,“据道士们私下议论,李一经常利用自身男色来笼络有能力、有能量或有钱的女人为他所用。为了骗取200多万的捐款,曾拉着一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富婆企业家的手,温柔地说,要照顾她一辈子。可惜人家没上当。”
此说当前虽无法求证,但时代周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世上有没有神仙》的作者,至今还在为李一辩护、张目的樊馨蔓,就是由这位“富婆企业家”引荐上山的。传言的另一个版本是,李一称将与此富婆结婚,共同弘扬道教,后该女士大失所望,与李一分手下山。据称,现收藏于绍龙观的一幅《大龙的每一片龙鳞都是一条小龙》的画作,价值不菲,即为这位女老板捐赠。
鼓动和接受捐赠,是李一主要的生财之道。一位绍龙观道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2008年5·12地震前,绍龙观在北碚海宇温泉大酒店举办了一次慈善义卖,“都说义卖收入500万,我认为300万以上是肯定的。”这位道士称,他由于不满李一在5·12大地震举国共渡国难时仅以绍龙观名义捐了几千元善款, “实在是爱财不爱道,有违道教宗旨”,才愿意对记者吐露真言。
时代周报记者从网上查悉,重庆民政局2009年1月14日公示的重庆缙云山养生慈爱基金会2008年接受捐赠使用情况,接受情况栏显示,年度接受捐赠资金180万元,其中义卖款为79.5万元,接受捐赠100.5万元。使用情况栏显示,向重庆缙云山国学院捐赠办学资金15万元,慰问捐助福利院1.5 万元,向灾区救助9600元。这即是说,李一将已经使用善款的大部捐赠给了他自己是股东的国学院。而更重要的疑点则是,其一,公示数目和多位受访者声称的实际所得之间的巨大差额,属实与否?流向何处?其二,若差额在绍龙观名下而非基金会名下,那么绍龙观在非宗教场所的海宇酒店接受宗教捐赠,就违反了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令》第六章第四十三条规定“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组织、举行宗教活动,接受宗教性捐献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在信众中广泛流传的说法是,在某次拍卖会上,李一“将出师下山时师父赠予的法器桃木剑拍卖了30万,拍得者当场就将剑回赠给了李一。”而许多上山的名人明星,动辄捐赠数十万上百万,这与公示的金额相差甚远。据绍龙观道士和信众反映,绍龙观长期不向信众和捐赠者公布财务账目,这也违反了《宗教事务条令》第五章第三十六条的相关规定。 了解绍龙观内情的人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李一从不经手钱财,但绍龙观一切由李一说了算,其他股东对他唯命是从。绍龙观的敛财之道,也印证了李一对金钱的态度。
一位绍龙观前管理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刚到绍龙观时,看到李一的手机不但廉价,而且很陈旧,就建议李一换一个,甚至愿意掏钱买一个送给李一。李一不答应,诡秘地笑着说,别小看我这个旧手机,你不知道它给我带来了多少新手机。后来她才知道,李一存着许多最新款的高价手机,都是信众们看他手中破旧的手机后赠送的。
多位知情人士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白云观太乙殿破烂的配殿其实并非在5·12大地震中毁损,而是人为破坏所致,它已成为用来引诱参加养生的信众捐款的一个道具,经常由常琼道长声泪俱下地诉说道观资金紧张,以此激发“仙友”的同情心和捐助冲动。曾主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一女企业主,2009年到绍龙观治疗肾病期间,专门捐赠20余万元修缮太乙殿,并向记者出示了收据。但8月6日记者前往白云观采访时,发现太乙殿依旧破烂不堪。
而一位曾为绍龙观服务多年的老道长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绍龙观“缙云四绝”中的绍龙牌道家茶和绍龙药酒,均是在附近农家收购的廉价品,分装后高于原价十余倍出售。
在绍龙观老人钟道长眼中,李一“脑壳好用,会设计,晓得怎么赚钱,他是在关张了好多家公司后,才开的绍龙观。”钟道长70岁,是绍龙观早期历史的见证者,他在道观里做了多年法事,直到患脑血栓住院治疗,最后被李一赶出绍龙观。
1998年,李一着手将佛庙绍隆寺改为绍龙观,但因属下并无道士,无法获得修建道观资格。经一位孙姓道长游说,钟道长由老君洞道观跳槽至绍龙观,成为李一获取修建绍龙观道观资格的班底。
“我在老君洞每个月拿250块钱衣单费,李一也答应给250块,但其实只给了30块,第四年方提到50块。后来他去了一趟台湾,回来觉得太少,才给 300块。”钟道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因病离开绍龙观前,每个月衣单费已增加到了1000多块。他对绍龙观没兑现每场法事提成10元的承诺仍念念不忘,在访谈中多次提及:“有一年连续三个月做了100多场法事,给观里赚了百多万,累得要死。”
绍龙观已今非昔比,法事已经由每场1万元涨到3万-5万元。与道观三七分成的“搞预测”的道士(即算卦占卜的算命先生),每月提成据传高达三五万。
在绍龙观,“大师”是弟子和信众们对李一的专用称呼,李一还享有专用问候语“无量天尊”,否则李一会不高兴。钟道长说“大师成天笑眯眯,但脾气很大。他不打人,但是一不高兴,连他的贴心豆瓣吴心也要罚跪香。”
罚跪香是李一惩罚下属的手段,受罚者要自己掏钱买三炷高香,在天尊塑像点燃,然后跪至高香燃尽。吴心是绍龙观地位仅次于李一的人物,是缙云山道教协会的副会长、缙云山养生慈爱基金会会长。“她实际是李一的情妇,与其合法丈夫只是名义上的夫妻。”钟道长称,这在绍龙观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李一与多名女弟子有染,以及他“采阴补阳”的传言,几乎可以从所有受访者嘴里听到。前述天涯网站自称“叛出师门弟子”博客中指控李一“还在2004年或2005年左右涉嫌强奸西南师范的一位漂亮女大学生,被报警后,花了7000块摆平此事。”一位曾在绍龙观修道多年的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了此说: “那天晚上女学生使劲哭,还是吴心去做的工作。”
一位老道长说:“李一就是一个骗子,不过他不骗小人物,只骗那些有钱的大人物。”另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李一的许多女信众,往往是家庭或者婚姻出了问题的中年女性,李一在开示她们时,总是劝她们离婚。
而钟道长的亲身遭遇说明,李一也欺压小人物。钟道长说,在绍龙观最初开建至今,几乎每一项工程都因拖欠工程款和工人工资发生纠纷。早年看守工地时,钟道长曾因此遭到被拖欠了工资的工人错殴至吐血。2008年,钟道长得了脑血栓,花了1.7万医药费,住院18日后被送回家养病。2009年病情好转后钟道长想回道观工作,却被吴心拒绝,给了3000元钱将其打发回家。近十年的服务换来如此结果,激起了道观中不少人的不满,一位老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北碚区前任人大领导那些年带人来绍龙观考察,说过绍龙观不但要养老,而且要送终。这样对待钟老道,太过分了。”
另一位道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个被绍龙观开除的师兄,去了一位信众家里做保姆,吴心将此事告诉了李一。李一马上说,你去给常新打电话,不要让她待在那里。从绍龙观出去的人,要让她死无葬身之地。
8、关于养生的问题
养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含很多内容,有中医养身、运动养生、食疗养生、季节养生、气功养生,对于养生,儒释道(儒家、道家、佛家)各有各的的养生学说,需要花点功夫才能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