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食物宣肺?
肺属金,对应白色滋阴润燥五脏中的肺对应五色中的“白色”,在季节上对应到秋季;中医以白色食物来预防燥,白色食物多偏寒凉,一般体质可以放心使用,但是过敏性体质者,这时要着重 “补气”,补足“肺卫”之气,增强对于燥以及外邪的防御能力,要偏向温补,忌吃寒凉食物;可适当服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以选择多种成分的综合维 他命,选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
白色食物养生法因白色食物与肺部对应,与肺同系统的器官有大肠、皮肤、喉咙、支气管等,为了防范秋燥对人体的影响,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燥”为原则,以防秋 燥伤阴。所以平日容易感冒,或是肺与支气管常不舒服、易咳嗽的人,平时肠胃脆弱但又容易胖的人,肤色不佳的人,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例如白萝卜、白菜、 高丽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药材有杏仁、山药、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等,但有过敏性体质者则否。
银耳又称白木耳,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入肺、胃、肾三经,具有生津润肺、益气活血、滋阴养胃、补脑强心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肠燥热、便秘等症。银耳被誉为“长生不老药”、“延年益寿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特点,对体虚、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补药的病人及阴虚内热,内热而有出 血倾向者更为适用。要注意的是感冒初起口干者忌用,或风寒感冒,如感冒怕冷、咳嗽、痰多清稀如水者,忌服。
梨子
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气候过度干燥,继而出现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内热导致烦渴、咳喘及痰黄等症状,可多食梨。
想要用梨子养生前要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须隔水蒸过、煮汤,或与药材清炖亦可;若有长期腹泻的人,不宜多吃水梨,因水梨性寒,多食腹泻加剧。
甘蔗甘蔗味甘,平,无毒,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有滋阴润燥、和胃止呕、清热解毒之功效,对于因阴液不足所导致口干、咳嗽痰少、大便秘结等症,可利用多食甘蔗来改善症状。
热性病饮生蔗汁最好,喻为“天生复脉汤”。但甘蔗汁煮热则性转温,有温补功效。
大豆大豆和大蒜可以说是其中的两个“佼佼者”,千百年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大豆植物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富含众多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营养成分,是一种天然、绿色、健康的食物。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大豆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可达到大约40%,同时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预防心血管疾病:大豆所含的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帮助乳化血管里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再加上大豆皂甙(一种植物营养素)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因此,每天食用一定量的豆制品可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即曾建议每人每天摄入25 克大豆蛋白,以帮助降低胆固醇。
预防骨质疏松:大豆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质,多食用可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大豆中的异黄酮也可缓解骨质丢失,促进骨生成,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润肠通便:大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及低聚糖,这有益于肠道健康。
大蒜大蒜是常用的调味品,也是人们最早用于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药物之一,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消炎杀菌:大蒜的生物活性成分是多种有机含硫化合物,总称蒜素。因为蒜素具有直接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大蒜也因此被誉为“天然广谱植物抗菌素”。
抗动脉粥样硬化:大蒜中的蒜素能激发人体免疫力,降低血总胆固醇、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血液粘度,从而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预防肿瘤、癌症:蒜素及其同系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活性,使之不能正常生长代谢,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大蒜也能阻断霉菌将硝酸盐还原为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从而防治癌症。
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有良好的抑制肿瘤或抗癌作用。其他白色植物营养多样除了大豆和大蒜这两个“明星”外,白色食物中还有许多为人们所熟悉、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例如: 燕麦、大麦:不仅含有近10%的蛋白质,更是我们获取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牛奶出了名的富钙食品,其所含的钙质容易被人体吸收,是人体日常生活中获取钙营养的上佳选择。
洋葱、谷物和许多植物的果肉:含有槲皮素,这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营养素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被证实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许多药理学作用。
白萝卜、 菜花白萝卜、菜花等十字科食物:含有芥子油。芥子油味辛辣,可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减少大肠中毒素的自我排解,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虽然很长 但是有用 望楼主认真查看 望采纳
2、秋分养生喝什么粥 六款养生粥滋阴润肺
补水。粥的含水量很高,补水效果比喝水的效果好,粥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减少其他事物的摄入,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喝粥对人体的好处是很多,不百仅可以帮助消化和增强食欲,并且适当的喝粥还可以防止便秘预防感冒,对于肠胃调养也有一定的功效,度改喝粥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些食材,这样能够做到食疗的效果。
补水。粥的含水量很高,补水效果比喝水的效果好,粥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喝粥对人体的好处是很多,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和增强食欲,并且适当的喝粥还可以防止便秘预防感冒知,对于肠胃调养也有一定的功效,改喝粥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些食材,这样能够做到食疗的效果,喝粥对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特别适合孩子和老人食用。道这是因为温度超过六十摄氏度后,大米就会发生一种反回应,叫糊化作用。粥是指的米或者其他粮食溶解在水中,通过炖煮让米和水融合,融合后的混合物浓稠软烂,食用时入口即化,下肚后容易消化,更加适合没有胃口以答及肠胃不适的人吃。如果是消化不好的人,在熬粥时时间越久越好,时间越久营养素越可以充分发挥出来,让人充分吸收营养,并且煮时间久口感效果会增强,增加食欲。
3、润肺养生粥的几种做法
润肺养生粥的几种copy做法
1、 核桃仁粥
准备材料:核桃仁(0.6两)、粳米(2两)
具体做法:先把粳米用电饭煲调至煮粥档煮成粥,然后吧核桃去皮取核桃仁,并且将核桃仁捣烂然后加入到粥中,再煮至到程序结束即可。
这款比较适合与老年人,肾虚肺喘,秋天干燥便秘,一天两次食用这款核桃百仁粥可以一定程度上度缓解症状。但是煮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核桃的量,虽然核桃有进补的作用,但是不宜多吃,一天最多三个,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喝次粥,大便溏泻者也不宜食用。
2、百合莲子粥
准备材料:百合(10g)、莲子(10g)、大米(100g)
制作方法:将大米、百合、莲子混合煮粥即可。
这款粥其中的问莲子性属平和有养心健脾的功效答,而百合为寒属性润肺止咳的作用,两者搭配润肺养生效果更佳。
润肺养生粥有很多种,比如:黑芝麻粥、芦根粥等等都有润肺的功效,而且很多食材适当搭配之后都可以起到润肺养生的功效。
4、养生粥是啥都用的啥做的粥?
山药可归胃经脾经肺经和肾经,里面含有大量的多酚氧化酶以及淀粉酶,促进了食物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胃肠道功能。可以把山药和红枣大米一起煮成粥,也可以把山药研磨成细末和米粉混合在一起喝。
5、除了薏米山药养生粥,还可以吃什么补肺祛燥?
百合 党参 之类的都可以。芡实 白术都行。
6、保健养生粥都有哪些做法?
葱姜粥:
用料生姜10克,葱白1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熬成粥;生姜切片,葱白切段,粥熟时投入锅中,再煮片刻,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辛温散寒,发汗解表。
薄荷粥:
用料鲜薄荷3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薄荷煮沸5分钟,去渣留汁备用;粳米加水适量煮成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汤,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咽喉。
枇杷叶粥:
用料枇杷叶15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枇杷叶用纱布包好,入沙锅内,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加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成粥后加冰糖即成。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气。
薄荷大枣粥:
用料鲜薄荷10克,大枣15枚,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沙锅内加水适量,先煮大枣,待大枣胀大时投入粳米,煮熬成粥;粥煮好后,将薄荷撒人粥内,加白糖搅匀即成。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百合杏仁粥:
用料鲜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杏仁入沸水中焯一下,去皮备甩;粳米洗净人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放人杏仁、百合,煮熬成粥,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热润燥,化痰止咳。
薏米杏仁粥:
用料薏米50克,杏仁10克,白糖20克。
做法薏米洗净,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半熟;杏仁入沸水中焯一下,去皮后投入粥锅中,粥熟后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化痰止咳。
沙参粥:
用料沙参3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先用水煎煮沙参约20分钟,去渣取汁;粳米洗净人沙锅中,加水适量,加入沙参汁,煮熬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润肺养胃,祛痰止咳。
人参蛤蚧粥:
用料人参粉3克,蛤蚧粉2克,糯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糯米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煮熬成粥,加人人参粉、蛤蚧粉一冰糖搅匀即成。
功效补益肺肾,益气定喘。
天门冬粥:
用料天门冬20克,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天门冬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熬成浓汁,去渣;将粳米与天门冬汁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熬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止咳。
甘蔗玉竹粥:
用料甘蔗2根,玉竹20克,粳米50克。
做法玉竹洗净人锅中煎取浓汁、去渣;甘蔗去皮,榨取甘蔗汁120毫升;粳米洗净放入沙锅中,加入玉竹汁和甘蔗汁,加水适量煮熬成粥。
功效清热生津,养阴润肺。
糯米阿胶粥:
用料糯米50克,阿胶30克。
做法将阿胶捣碎,置炒锅中炒至焦黄,研末备用;糯米洗净,放人沙锅内,加水适量,煮熬成粥,下阿胶末,搅匀即成。
功效滋养肾阴,润肺止咳。
槟榔粥:
用料槟榔15克,粳米50克。
做法槟榔切片,人沙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粳米洗净,入沙锅,加入槟榔汁,加水适量,同煮成粥。
功效下气消积,化食导滞。
中鸡内金粥:
用料鸡内金6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成细末;粳米、白糖同人沙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调入鸡内金粉,一沸即成。
功效消积导滞,健脾养胃。
山楂神曲粥:
用料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50克,红糖20克。
做法将山楂、神曲捣碎,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约300毫升;粳米洗净入沙锅加水适量煮开,加入药汁,共煮成粥,加入红糖即成。
功效消食化积,健脾化浊。
香菇牛肉粥:
用料香菇50克,牛肉50克,粳米100克,葱、生姜、精盐适量。
做法牛肉煮熟,切成细末;将粳米、牛肉、香菇共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熬成粥;加入葱、生姜、精盐,一沸即成。
功效温中和胃,补虚止痛。
中木耳大枣粥:
用料黑木耳10克,大枣10枚,粳米50克,冰糖50克。
做法黑木耳温水泡发洗净,粳米、大枣淘洗干净,同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转文火熬至粳米、大枣烂熟,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滋养胃阴,养胃生津。
肉苁蓉粥:
用料肉苁蓉30克,羊肉60克,粳米50克,生姜3克,葱白6克,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肉苁蓉人沙锅煎煮约40分钟,去渣取汁;将药汁与粳米、羊肉一同下锅,加水适量煮粥,粥将熟时下葱、姜、精盐、味精,再沸即成。
功效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肉桂薏米粥:
用料薏米30克,肉桂粉1克,粳米30克。
做法薏米研成细末,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成粥,粥成时加入肉桂粉搅匀即成。
功效温肾散寒,健脾利湿。
白木耳粥:
用料白木耳20克,粳米50克,冰糖30克。
做法白木耳用温水泡发洗净,切成细末,与粳米一同下锅,加水适量,煎煮成粥,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养胃生津,健脾止泻。
梅花粥:
用料白梅花5克,粳米50克。
做法粳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成时加入白梅花,煮2~3沸即成。
功效舒肝理气,健脾养胃。
人参鱼胶糯米粥:
用料人参10克,鱼胶30克,猪肉50克,糯米50克。
做法人参切片,猪肉切末,鱼胶用清水浸泡一天后切细丝;粳米洗净与人参、猪肉、鱼胶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熬成粥。
功效益气助阳,温中补肾。
茯苓薏米粥:
用料赤茯苓150克,薏米300克,白糖50克。
做法用水300毫升煮薏米至稠状;用水200毫升文火久煎赤茯苓;将两者合并再煮至稠烂,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
中黄芪莲子粥:
用料黄芪20克,莲子30克,生山药30克,葡萄干30克。
做法用500毫升水煎黄芪,去渣;在黄芪水中加入莲子、山药、葡萄干,文火煎煮成粥。
功效益气健脾。
防风粳米粥:
用料防风12克,粳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2片。
做法将防风、葱白、生姜水煎后取汁;粳米洗净加水煮粥,粥成时加入药汁,文火再煮15分钟即成。
功效祛风解表,散寒除湿。
牛肉粳米粥:
用料牛肉100克,粳米50克,精盐适量。
做法牛肉煮熟切成末,将粳米与牛肉末一同入沙锅,加水适量,文火煮粥,粥熟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补益元气,温经通络。
百合粥:
用料百合3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
做法粳米、百合一同人沙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煨炖,待百合烂时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滋阴养心,安神定志。
山药桂圆粥:
用料山药30克,桂圆15克,荔枝10克,五味子10克,粳米10克。
做法将山药、桂圆、荔枝、五味子、粳米一同人锅,加水适量,文火煨炖,待全部烂熟即成。
功效清热,滋阴,润燥。
构杞子羊肾粥:
用料枸杞子30克,羊肾1只,肉苁蓉15克,粳米60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羊肾剖开,去内筋膜、切碎,同枸杞子、肉苁蓉、粳米一同下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粥熟时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壮骨。
茅根薏仁粥:
用料薏米300克,鲜白茅根30克。
做法鲜白茅根水煎20分钟,去渣取汁;薏米入锅,加药汁,加水适量,文火熬煮成粥。
功效清热凉血,除湿利尿。
茅根绿豆粥:
用料鲜茅根30克,泽泻15克,绿豆50克,冰糖20克。
做法先将茅根、泽泻加水煎煮15分钟,捞去药渣,加入绿豆、冰糖,煮至绿豆开花蜕皮后即成。
功效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生地粥:
用料生地黄25克,粳米?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生地黄洗净切细后,入锅加清水煎煮30分钟,取汁,再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合并两次药汁浓缩至100毫升;粳米人锅加水适量煮熬成粥,趁热时加入药汁、白糖搅匀即成。
功效清热凉血。
苓术二米粥:
用料云苓100克,白术100克,薏米200克,糯米200克。
做法将云苓、白术放人沙锅水煎约20分钟,去渣取汁;薏米、糯米人锅,加入药汁,加水适量,煮熬成粥。
功效健脾利湿。
桂枝当归粳米粥:
用料桂枝10克,当归15克,粳米60克。
做法桂枝、当归放入沙锅,水煎20分钟,捞去药渣,加入粳米,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桑椹大枣小麦粥:
用料桑椹10克,大枣30克,小麦100克。
做法将桑椹、大枣、小麦一同放人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补益心肾。
糯米赤豆粥:
用料糯米50克,赤豆20克,生山楂10克,红枣50枚,薏米2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薏米、红枣、山楂、赤豆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放入糯米,文火煮粥,至熟时加入红糖即成。
功效燥湿祛痰,活血通经。
山药扁豆粥:
用料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1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白扁豆、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转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加入山药片、白糖,继续煮熬至熟即成。
功效健脾,除湿,止带。
黑豆菟丝粥:
用料黑豆30克,菟丝子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将菟丝子用纱布包好,水煎20分钟,去纱袋,加入黑豆、糯米,再加水适量,文火煮熬成粥。
功效补肾安胎。
茯苓赤豆薏米粥:
用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赤小豆浸泡半天,与薏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熬至赤小豆烂后,加入茯苓粉,再煮至粥熟,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和中。
红枣山药粥:
用料红枣50克,鲜山药10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红枣洗净,浸泡2小时;糯米洗净,浸泡1小时:山药洗净切块。将红枣、糯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加入山药块,改用文火煮成稀粥,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养血安神,补虚健身。
核桃粥:
用料核桃仁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核桃仁捣成碎末,同粳米一起下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脑益智,补肾助阳。
核桃构杞粥:
用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2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核桃仁捣成末,与枸杞子、糯米一同下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补肾益精,壮腰强骨。
板栗粥:
用料板栗80克,糯米50克,精盐少许。
做法将栗肉煮熟,捞出捣成泥状,同糯米一同下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稠粥,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肾壮腰,健脾养胃。
栗子红枣粥:
用料栗肉50克,红枣50克,茯苓12克,糯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栗肉切成小块,茯苓研成细末,与红枣、糯米一同下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益肾,养胃强骨。
栗子桂圆粥:
用料栗子肉30克,桂圆肉15克,糯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栗肉切成小块,与糯米一同下锅,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加入桂圆肉再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即成。9
功效补肾养心,壮腰强骨。
莲子粥:
用料莲子肉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莲子肉洗净煮烂,捣成泥;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加入莲子泥,改用小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养心,益肾固精。
莲子芡实粥:
用料莲子肉60克,芡实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莲子肉洗净,用温水浸泡半天,下锅内,加适量清水,
大火煮沸后,放入芡实,转用文火煮至熟软成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涩肠,补肾固精。
荔枝粥:
用料荔枝肉30克,糯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糯米人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加入荔枝肉,再转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补血养心,通神益气。
荔枝山药莲子粥:
用料荔枝肉50克,山药50克,莲子肉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荔枝肉、山药切丁;把粳米、莲子肉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八成熟,加入荔枝肉丁、山药丁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益肝肾。
桂圆粥:
用料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桂圆肉及粳米放人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补气血,益心脾。
小米芝麻粥:
用料小米50克,糯米30克,熟芝麻25克,精盐少许。
做法小米、糯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文火煮成稠粥,放入熟芝麻末拌匀,加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和胃,益肾补虚。
小米红枣粥:
用料小米100克,红枣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小米、红枣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文火煮成稠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补虚损,益肾气。
黑米麦片粥:用料黑米S0克,麦片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黑米、麦片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养气血,补虚损。
黑米红枣粥:
用料黑米50克,糯米30克,红枣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黑米、糯米、红枣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养血健脾。
黑米桂圆粥:
用料黑米60克,桂圆肉12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把黑米人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至八成熟,再加入桂圆肉继续煮成稠粥,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养心安神,补肾益精。
黑米花生粥:
用料黑米50克,糯米30克,花生仁60克,红枣2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黑米、糯米、花生仁、红枣一同入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成稠粥,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补虚健身,抗衰益寿。
黑米山药粥:
用料黑米100克,鲜山药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黑米人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加入山药丁,转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养血益气,补肾养精。
薏米粥:
用料薏米6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薏米、糯米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熬成稠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利肠,清热利湿。
薏米红枣粥:
用料薏米30克,糯米60克,红枣30克,红糖适量。做法薏米、糯米、红枣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熬成稀粥,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开胃,补虚强身。
荞麦粥:
用料荞麦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荞麦用清水浸泡过夜,次日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稀粥,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健胃利肠,降压减肥。
7、养生粥需要什么材料
8、养生粥的做法大全
9、秋季喝什么粥 七款养生粥滋阴养肺
1、 银耳粳米粥。 银耳又名白木耳,秋季养肺的好食物,而且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硫、钙、铁、镁等成分,是秋季滋阴、润肺、生津的滋补佳品。
2、莲藕大米粥。莲藕是秋季最佳的水生食物,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儿茶酚、新绿原酸、过氧化物酶、维生素C等成分,熟食能健脾开胃、益血生津、除燥润肺。
3、山药大米粥。山药是白色的食物,因此,特别适合秋季食用,也有滋阴养肺的效果。山药味甘,性平,含有皂苷、黏液质、胆碱、糖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滋润除燥、健脾益精、补肺固肾的作用,久服令人耳聪目明。
4、胡萝卜大米粥。我们的胃肠都是粘膜组织构成的,而胡萝卜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对于保护我们的粘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主治便秘、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等病症。
5、黑芝麻粥。秋季最容易干燥、上火和便秘。而黑芝麻粥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病症。
6、玉米面粥。玉米是秋天丰收的果实,玉米面粥具有调中开胃、利尿止淋的作用。
7、苹果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
以上7款粥各有各的美味,各有各的功效,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滋阴养肺,是秋季最适合饮用的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