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搓手养生热线

搓手养生热线

发布时间:2020-07-16 06:37:26

1、搓手心有什么好处

经常搓手百心有什么好处
提到补肾,很多人会马上想到吃补品,其实,如果每天搓搓手心、脚心,也能达到补肾的效果。
将手心搓热后放在命门、肾俞穴,手掌贴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感觉发热为止,早晚各一次,每度次约200下左右,有助于增强肾气,起到补肾的效果。命门穴位于后背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同一水平处,而肾俞穴位于命门穴两侧旁开各一寸五分。
同时搓搓脚心的涌泉穴,在脚底的前三分之一、屈趾凹陷处,搓到皮肤发热为止。或将双手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每专日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中医属认为,脚部的这些穴位是浊气下降之处,经常按摩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对肾虚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等症有一定疗效。

2、搓手能防治疾病,搓手的养生有哪些功效?

就会因此引发各种疾病类问题,不可忽视。 搓手的好处二:防冻疮 气温低时认得血液... 所以,揉按手心手背的正中线有养生防病的功效。

3、老年人一直搓手搓脚咋回事

你好。
由于手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慢,所以老年人经常搓手、搓脚,加强远处血液循环。更何况脚有第二心脏之说,所以常搓手、脚很有必要,是保健养生的好方法。

4、早晨搓搓有什么好处

中医认为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鱼际穴等,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身体器官,经常摩擦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还能起到美容养生作用。搓手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只要手空闲下来,何时何地都能做起来。下面我们来看看搓手的8大好处。

1、刺激穴位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鱼际穴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处,有泻热宣肺、散淤润肤的作用。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有清心泻火、活血润肤的作用。神门穴位于手腕和手掌关节处小指那一侧的腕横纹中,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按摩它们,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2、防冻疮气温低时认得血液轮回欠佳,一朝空气温度低于10℃而又缺乏运动或有用的保暖办法时,很容易在手指、手掌反面、足部、耳廓、脸颊等部位出现冻疮。常搓手,一方面可以借助磨擦生热来增长局部的温度;另外一方面还能增速血液轮回,从根本防止冻伤以及冻疮。3、益智搓手不仅能使手指更加灵活自若,并且由于手部有众多的肌肉、关节,它们的运动都要受前脑的指挥以及调节控制,所以搓手能巩固手、脑的反射,前脑也会越用越灵。4、防伤风时常搓手能促进血液轮回以及新陈代谢,预防伤风。双手大拇指的根部在医学上称之为“大鱼际”,是治疗呼吸道病症的有用部位,该处脉穴丰富,刺激它能促进血液轮回,疏通经络,巩固面部“三角学部位”以及咽、鼻、喉及上呼吸道抵御伤风病毒进入境内袭击的免疫能力。5、防止手部肌肉萎缩特别是对于中风偏瘫患者来说,经常手动或被动搓手,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神经脉络的早日康复,改善手的功能。6、延缓衰老经常把手心手背分别对搓50下,可以促进大脑和全身的兴奋枢纽,增加双手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抗寒性,还可以延缓双手的衰老。7、巩固动手能力搓手运动不仅是五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介入,是一项复杂、精致的运动,可关于肩部、臂部、手腕、手心以及手指等30多个巨细关节的50多条肌肉,时常搓手没有疑问就是在成长孩子的手功能。8、减肥每顿饭前用力捏压这两大抑郁食欲的部位,会使肠胃功能减弱,食欲自然被抑制,进而达到减肥、控制体重的目的。这两大部位分别为:一个是手背中央,直径为3厘米左右的“胸腹区”部位。还有一个在手掌一侧,食指正下方至大拇指指根的“胃、脾、大肠区”部位

5、搓手发热有什么好处

搓手发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鱼际穴等,经常搓手可以起到调节脏腑、美容养生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出现老化、堵塞,相对来说血液循环较差,血液无法顺利流通到手部和脚部,经常出现手脚冰冷甚至发青的症状,尤其是冬季,更为明显。
而搓手,摩擦生热,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同时双手配合拍打手背,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症状。

6、听说有药王的养生十三法对老年人很好,都是怎么操作的呢?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

(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

(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

(即提肛)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

(1)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2)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7、怎么样养生,可以让自己不衰老?

多搓手,按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多艾灸,多起来动动,做呼吸运动,到公园走走,保持心情愉悦,看欢乐向上的漫画或小说或笑话

8、老年人冬季如何养生?

1.冬季进食有忌讳。冬季老人的饮食zd要注意避免咸、辣、冷、硬。辛辣油腻的食品老人在冬季食用后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诱发多种疾病。应多吃温和滋补的食材。如豆腐、油麦、羊肉、鱼肉、鸡蛋、牛奶、玉米等。如果吃水果,一定要用热水浸泡几分钟再吃。

2.坚持正常的作息,早睡早起。冬天由于天短、气候寒冷等各种原因,早起成了很多人的难题。其实早起可以补足人体所需阳气,保持身体温热,有利于减免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在晴朗的天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由于现在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不建议在阴天、雾霾天开窗。因为效果可能会适得版其返。

3.注意衣物被褥的整洁,被褥每隔三天晾晒一次。晾晒的时间要选择在早上十点到下午两点。被褥晾晒后不仅可以祛除潮湿,使被褥里的棉花变得蓬松暖和,还可以杀权菌消毒。有利于健康睡眠。

4.避免忧愁和烦躁等不良情绪,保持开朗乐观好心态。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情绪密切相关。尤其是冬天,随着人体免疫力的下降,更成为病魔 肆虐的时机,所以这一时期,老年人遇事一定要乐观,开朗,不钻牛角尖,不给自己找罪受。安然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9、冬季老人养生怎么养生?

1、老人冬季如何养生
1.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奶气,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
1.2、饮食调摄,科学合理
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因为 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
1.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在

2、老年人冬季养生有什么妙招
2.1、早搓手
可采取搓手心、揉按手指等方式,通过刺激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兴奋,并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起到保健作用。搓手心时,将两掌合并,来回对搓,尽可能地摩擦手心。
2.2、午晒背
冬天子时(11∶00-13∶00)这段时间,是阳光较充足的时段,经常晒晒后背,可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还可以在晒太阳时,摘了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
2.3、晚泡脚
活动了一天,晚上身体会较为疲累,特别是肝肾急需得到休息和调养。此时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泡脚。泡脚时,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使体内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

3、老年人冬季养生有什么禁忌
3.1、忌外出过早
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所以外出最易引起感冒,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老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后到室外锻炼。
3.2、忌日晒过长
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3.3、忌洗浴过长
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
3.4、忌活动过剧
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若运动后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

老年人冬季吃什么好
1、香菇
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50多种酶及游离氨基酸、胆碱等,有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2、狗肉
狗肉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多肽,而脂肪很少。中医认为,狗肉性温,有补气温肾、助阳散寒之功效,对腰痛、畏寒、夜间多尿、增添热量有很好作用。
3、黄豆芽
黄豆芽是大豆在水中浸泡发芽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大豆在自身酶的作用下,蛋白质结构变得疏松,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效价提高,维生素B1、B2、C的含量以及水溶性纤维素量增加,成为理想的高营养蔬菜。
4、大豆
大豆的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其中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较高,能弥补粮食中赖氨酸的不足。它既可当蔬菜,又可代替粮食。冬天吃大豆特别有益。
5、鲈鱼
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
6、黑木耳
黑木耳含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甘露糖、木糖、卵磷脂、脑磷脂、钙、铁等,有防止血液凝结、心脑血管疾病、大便干结的作用。

老年人冬季进补的食疗方
1、桂圆童子鸡
原料:童子鸡一只(重约1000克),桂圆肉3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作:将鸡去内脏、洗净,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入钵或汤锅;再加桂圆、料酒、葱、姜、盐和清水。上笼蒸一小时左右,取出葱、姜即可。
功效:补气血,安心神。适用于贫血、失眠、心悸,健康人食用能使精力更加充沛。
2、双参肉
原料:鲜人参15克,海参150克,猪瘦肉250克,香菇30克,青豌豆60克,竹笋60克,味精、精盐、香油各适量。
制作:将海参发好,切块;香菇洗净,切丝;瘦猪肉洗净,切小块;竹笋切片。将以上四味与人参、青豌豆一起放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炖煮,以猪瘦肉熟烂止,加入味精、精盐、香油各少许即可。
服法:每日1~2次,每次适量,每周二剂。
功效:大补气血,强壮身体,消除疲劳。适用于久病体虚不复,或年老体衰、精神萎靡、身体疲倦者。

10、在家,在职场如何养生

上班族最佳喝水时间表
1、起床后上班前
每天夜间经呼吸和皮肤蒸发要损失掉300至400毫升水,一晚上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喝一杯水有助于身体恢复正常新陈代谢。早晨醒来,先喝上一大杯水,可以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2、上班后半小时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以后,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即可,水温以40℃左右为宜。
3、工作心情烦躁
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身体毒素一样,可以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因此,在心情烦躁时,不妨倒一杯温开水,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心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4、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因为,长期饮水不足,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工作效率。此时不需要喝太多,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与搓手养生热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