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芒种养生计划

芒种养生计划

发布时间:2020-07-15 22:50:20

1、芒种养生 哪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芒种已过两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从芒种开始,就进入了典型的夏季气候。此时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已明显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闷热汗涌。

芒种时节,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抢收的季节,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时候。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正如俗语“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

养心免伤神

“暑易入心”,对应农忙时节,人的调养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老年人、职场人士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大椎

取穴:正坐低头,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此时用艾灸养生可每日温灸大椎穴15-20分钟。《类经图翼》有语:“心藏神,肺藏魂,阳经得温煦即可滋心肺,养神魂。”因此,芒种时节养心灸应主灸阳经穴位。我们的身体尤以背部近头颈部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而大椎穴便是这阳中之阳的重要之穴。大椎还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会之处,艾灸大椎穴,能够贯通手足各条阳经之气。

养肾固元气

在中医理论中,心和肾堪称一对“兄弟”,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即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由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养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阳不亢,人体才能健康安泰。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现代人由于经常熬夜、饮食规律不当,无论男女都很容易肾气不足,容易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肾气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气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建议肾精不足的人,养心的同时再艾灸关元、气海两穴,有利下焦,培补元气。关元穴是足三阴交和任脉交会之处,一身元气之所在,气海穴更是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之大穴。

祛湿健脾不可少

芒种至夏至这段时间,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艳阳和暴雨时有交错出现,暑湿凝滞。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得病后多缠绵难愈。湿气伤及脾胃,很多人会感到中气不足,时常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此时可熬煮薏米红豆粥清热健脾,祛湿排毒。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天枢

取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艾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机。每日艾条灸或温灸罐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脾胃运化水湿,保持气机宣畅、胃肠轻松。

晚睡早起勤吃苦

“春夏养生,重在养阳”,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人应顺应昼长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也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防晒。

饮食上切忌过食寒凉。夏季在“五味”中对应苦味,主入心经。因此宜减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丝瓜、芹菜、莲子芯等,不仅清心火,泻暑热,还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

节气灸(九)丨芒种 养生穴位小结:

大椎、关元、气海、中脘、天枢、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钟。

*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

(摘自微信公众号:一刻艾

择缘卫道,积田以行生民善。

继古开今,艾草还为人世芳。

翼以古法艾灸的返本与开新,深入参与推动传统中医复兴。)

2、芒种进补食谱应如何安排?

芒种时节,多雨潮湿,我国江淮地区将进入黄梅时期。由于这个时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闷热,故易伤脾胃,所以,饮食要少油腻,注意保护脾胃,以免影响消化功能,芒种时节进补食谱如下。

1.菜肴类进补食谱(1)银杏蒸鸭【原料】银杏100克,白鸭1只,猪肘肉250克,绍酒、清汤、生姜、葱、食盐、花椒、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银杏捶破去壳,在开水内煮熟。姜、葱洗净切段。

将鸭宰杀后,洗净,除去内脏。用食盐、胡椒粉、绍酒将鸭身内外抹匀,放入盆中,加入生姜、葱、花椒、腌渍1小时取出,用刀从脊背处宰开,去净全身骨头,铺人碗内,齐碗口修圆。修下的鸭肉切成银杏大小的丁,同银杏和匀,放入鸭脯上。将猪肘也切成银杏大小的丁,放在鸭的周围,注入清汤,上笼蒸2~3小时装盘。

将清汤放入锅中烧沸,加余下的绍酒、食盐、味精、胡椒粉,用湿淀粉少许勾薄芡,浇在鸭肉上即成。

【功效】益肺肾,补虚劳,定喘咳,除滞浊。用于夏季食补,尤宜于虚喘频发者食用。

(2)四季豆炒鸡肫【原料】四季豆250克,熟鸡肫150克,黄酒、精盐、味精、葱花、姜丝、白糖、豆油、鲜汤各适量。

【制作】将嫩四季豆摘去两头和老筋,洗净切成段。炒锅上火,放油烧热,放入葱、姜煸香,再下鸡肫片煸炒几下,加入精盐、黄酒、白糖、鲜汤,煸炒入味,投入四季豆,再加适量精盐、鲜汤炒熟,人味,加入味精,推匀,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清凉利尿,消肿,助消化。

【禁忌】不宜过咸。寒湿湿热、伤食而致消化不良者不宜。

(3)冬瓜盅【原料】带皮冬瓜半只(高22厘米左右,口径15厘米左右),猪肉丁100克,鸭肉丁100克,干贝25克,水发草菇丁50克,熟鸭肉粒50克,虾仁50克,猪腰丁100克,鲜莲子肉100克,火腿丁25克,姜片2片,精盐10克,黄酒10克,味精5克,湿淀粉15克,鲜汤1400克。

【制作】将冬瓜挖尽瓜瓤,冬瓜上口四周用刀批成锯齿形,正面瓜皮上雕刻出各种图案,放入沸水内烫片刻,取出沥干水分,即成“冬瓜盅”。再把猪肉丁、鸭内丁用湿淀粉拌匀,与腰丁一起入沸水锅焯熟捞出。鲜莲子去皮、通心,蒸熟待用。虾仁用湿淀粉搅拌后和熟鸭肉粒一起放入沸水烫熟。

把猪肉丁、鸭肉丁、腰丁一起放入“冬瓜盅”内,加入干贝、火腿丁、草菇丁、熟鸭肉粒、姜片、精盐,再加鲜汤500克,入蒸笼蒸半小时,至熟透后备用。再将虾仁与蒸好的鲜莲等一起放入“冬瓜蛊”内,加鲜汤、精盐,撇去汤面浮沫,再上蒸笼用大火蒸10分钟后取出,加酒、糖、味精调好味,撒上火腿末,瓜皮上用油抹遍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4)丝瓜烩豆腐【原料】嫩丝瓜120克,嫩豆腐180克,熟猪油30克,酱油18克,白糖16克,鲜汤60克味,味精0.3克,湿淀粉18克,葱花1克。

【制作】将嫩丝瓜刮去外皮洗净,切成旋刀块;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在开水锅中煮4~5分钟,取出沥干。

炒锅上火,加入熟猪油21克烧热,倒入丝瓜,炒至丝瓜发软,加入鲜汤、葱花、白糖、酱油,翻动几下,烧开后立即倒入豆腐,再煮沸后改用小火焖2分钟,再用大火烧几秒钟,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熟猪油10克,转动几下即成。

【功效】调中益气,清湿热,凉血热。

【禁忌】体虚内寒者少食。

2.汤羹类进补食谱(1)百合莲子汤【原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制作】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2)荸荠羹【原料】荸荠200克,牛奶200克,鸡蛋2枚,白糖、生粉适量。

【制作】先将荸荠去皮洗净,剁碎,鸡蛋两边敲破,将蛋清留在碗内待用。置锅中加水大火煮开后,加入白糖、牛奶,然后加入蛋清搅匀,使成羹状,还可适当加些生粉,最后撒入剁碎的荸荠,再煮开即可。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生津止渴,疏肝解郁。

【禁忌】脾胃虚寒者、便溏者忌食用。

(3)苦瓜菊花粥【原料】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制作】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功效】清利暑热,止痢解毒。

【禁忌】喝此粥时,忌食一切温燥、麻辣、厚腻之物。

(4)绿豆茅蛤蜊【原料】绿豆芽500克,蛤蜊肉250克,豆腐6块,冬瓜皮1000克。

【制作】冬瓜皮、蛤蜊肉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半小时,绿豆芽洗净。豆腐下油锅稍煎香,与绿豆芽一齐敷入冬瓜皮汤内,煮沸片刻,调味供食。每日1剂。

【功效】安神止渴,解暑祛湿,通利小便。

【禁忌】脾肾虚寒、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便溏、口淡无味者,不可食用。

(5)解暑益气汤(凉)

【原料】荷叶10克,金银花6克,党参1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荷叶洗净后,切丝;金银花挑去杂质,洗净;党参润透切片。

将荷叶、金银花党参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用中火煮20分钟后,滤渣,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暑热、生津止渴。适用于夏季暑热所致高热。中暑以及感冒发热者食用。

3.饮料类进补食谱(1)茼蒿蛋白饮【原料】鲜茼蒿250克,鸡蛋3枚,油、盐各适量。

【制作】鲜茼蒿剪去黄杂叶洗净。茼蒿加适量水煎煮,将要熟时,加入鸡蛋白煮片刻,以油盐等调味。

【功效】补脾胃,助消化,清热养心,镇咳化痰。

【禁忌】泄泻者忌饮用。

(2)鲜藕荸荠汁【原料】鲜藕250克,荸荠250克,白糖30克。

【制作】将鲜藕洗净,去皮,切丝;荸荠洗净,去皮,切丝;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在汁液中加入白糖、冷开水适量,稀释,搅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渴。

(3)藕节汁【原料】鲜藕150克,藕节150克,白糖30克。

【制作】将藕去皮,切薄片,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藕节洗净,切2厘米见方的小块捣汁;再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将汁液放入盆里,加白糖、凉开水适量,拌匀即成。

【功效】请热凉血.止血散淤。

(4)海带绿豆糖水【原料】绿豆150克,陈皮1角,冰糖、海带适量。

【制作】将海带用清水浸透,再用清水洗干净,去掉砂粒和碱味,备用。把绿豆、陈皮分别用清水洗干净,连同海带、冰糖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滚,再用中火至绿豆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可防治疖子。

(5)双花杏蜜饮【原料】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蜂蜜20克。

【制作】先将杏仁研碎,同金银花、菊花一起放入砂锅,加水三碗半煮至一碗半,去渣取汁,兑人蜂蜜和匀即可。

【功效】解暑止渴,润肺化燥。

3、芒种养生 芒种时节如何吃才最健康

芒种养生
养阴生津:“瓜族”当家
饮食调养:这这个时节应该多吃养阴生津食物,比如说白茅根、凉瓜、西红柿、西瓜、绿豆、木耳、丝瓜、冬瓜等。

药膳推荐:丝瓜粥
鲜丝瓜1条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鲜丝瓜去皮和瓤;
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鲜丝瓜切成长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
然后再放在火上浇沸之后,再用温火煮熟成粥,再加入白糖就好,让你后再把鲜丝瓜削去皮切成块直接放进去就好了,一起助成粥就好。这个粥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润肌肤功效。
防湿热困脾:“五叶芦根饮”
饮食调养:应避免暴饮暴食以防损伤脾胃宜进食健脾清热祛湿食物为主如荷叶、荠菜、白茅根、芦根、茯苓、冬瓜、西红柿、西瓜、木瓜等。
药膳推荐:五叶芦根饮
藿香叶、薄荷叶、荷叶各3克枇杷叶、鲜芦根、佩兰叶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适量将上料洗净先以枇杷叶、冬瓜共煎;
汤代水约500ml再加入其药同煎10分钟调入白糖即成有芳香化湿健脾醒胃功效。
清热祛湿:淮山茯苓
饮食调养:想要清热祛湿应该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说白术、茯苓、淮山、太参、绿豆、木瓜、椰、枸杞叶、香瓜等。
药膳推荐:苡仁赤豆汤
苡仁、赤小豆各30克,红枣5枚,白糖1匙,前2味,洗净入锅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时加红枣、白糖煮30分钟至豆烂离火,当点心吃可清热健脾利湿养肝。

4、芒种节气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芒种已过两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从芒种开始,就进入了典型的夏季气候。此时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已明显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闷热汗涌。

芒种时节,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抢收的季节,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时候。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正如俗语“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

养心免伤神

“暑易入心”,对应农忙时节,人的调养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老年人、职场人士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大椎

取穴:正坐低头,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此时用艾灸养生可每日温灸大椎穴15-20分钟。《类经图翼》有语:“心藏神,肺藏魂,阳经得温煦即可滋心肺,养神魂。”因此,芒种时节养心灸应主灸阳经穴位。我们的身体尤以背部近头颈部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而大椎穴便是这阳中之阳的重要之穴。大椎还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会之处,艾灸大椎穴,能够贯通手足各条阳经之气。

养肾固元气

在中医理论中,心和肾堪称一对“兄弟”,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即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由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养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阳不亢,人体才能健康安泰。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现代人由于经常熬夜、饮食规律不当,无论男女都很容易肾气不足,容易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肾气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关元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气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建议肾精不足的人,养心的同时再艾灸关元、气海两穴,有利下焦,培补元气。关元穴是足三阴交和任脉交会之处,一身元气之所在,气海穴更是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之大穴。

祛湿健脾不可少

芒种至夏至这段时间,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艳阳和暴雨时有交错出现,暑湿凝滞。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得病后多缠绵难愈。湿气伤及脾胃,很多人会感到中气不足,时常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此时可熬煮薏米红豆粥清热健脾,祛湿排毒。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天枢

取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艾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机。每日艾条灸或温灸罐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脾胃运化水湿,保持气机宣畅、胃肠轻松。

晚睡早起勤吃苦

“春夏养生,重在养阳”,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人应顺应昼长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也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防晒。

饮食上切忌过食寒凉。夏季在“五味”中对应苦味,主入心经。因此宜减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丝瓜、芹菜、莲子芯等,不仅清心火,泻暑热,还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

节气灸(九)丨芒种 养生穴位小结:

大椎、关元、气海、中脘、天枢、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钟。

*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

5、芒种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

芒种已过两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从芒种开始,就进入了典型的夏季气候。此时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已明显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闷热汗涌。

芒种时节,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抢收的季节,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时候。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正如俗语“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

养心免伤神

“暑易入心”,对应农忙时节,人的调养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老年人、职场人士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大椎

取穴:正坐低头,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此时用艾灸养生可每日温灸大椎穴15-20分钟。《类经图翼》有语:“心藏神,肺藏魂,阳经得温煦即可滋心肺,养神魂。”因此,芒种时节养心灸应主灸阳经穴位。我们的身体尤以背部近头颈部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而大椎穴便是这阳中之阳的重要之穴。大椎还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会之处,艾灸大椎穴,能够贯通手足各条阳经之气。

养肾固元气

在中医理论中,心和肾堪称一对“兄弟”,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即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由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养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阳不亢,人体才能健康安泰。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现代人由于经常熬夜、饮食规律不当,无论男女都很容易肾气不足,容易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肾气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

关元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气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建议肾精不足的人,养心的同时再艾灸关元、气海两穴,有利下焦,培补元气。关元穴是足三阴交和任脉交会之处,一身元气之所在,气海穴更是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之大穴。

祛湿健脾不可少

芒种至夏至这段时间,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艳阳和暴雨时有交错出现,暑湿凝滞。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得病后多缠绵难愈。湿气伤及脾胃,很多人会感到中气不足,时常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此时可熬煮薏米红豆粥清热健脾,祛湿排毒。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天枢

取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艾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机。每日艾条灸或温灸罐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脾胃运化水湿,保持气机宣畅、胃肠轻松。

晚睡早起勤吃苦

“春夏养生,重在养阳”,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人应顺应昼长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也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防晒。

饮食上切忌过食寒凉。夏季在“五味”中对应苦味,主入心经。因此宜减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丝瓜、芹菜、莲子芯等,不仅清心火,泻暑热,还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

节气灸(九)丨芒种 养生穴位小结:

大椎、关元、气海、中脘、天枢、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钟。

*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

6、今日芒种,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养生

芒种是整个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它的到来也意味着仲夏来了,大地有了火辣辣的热气。人体也顺着气脉开张,毛孔打开。这个时候,让身体从内到外的暖起来,就可以让体内积聚的寒气,顺着张开的毛孔,被驱除出体外。所以芒种比较适合养生

7、芒种气候特点如何养生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
是一个农事忙碌的节气,初夏迎来,北方小麦收割南方水稻播种。这个节气不仅是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气候也复杂多变起来。气温攀升显著好不安分,雨量充沛多降雨,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公历6月6日或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的位置。由于天气炎回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芒种时节天气炎热,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梅雨季节。
芒种节气气候特点: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多闷热。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芒种期间,依然会有大暴雨,正常情况一般先进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区,入梅后如同华南一样,该地区的主汛期开始,时有暴雨发生,山区地区需要警答惕局部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世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8、芒种节气到了如何养生?

芒种节气到了如何养生

1、注意排汗

芒种节气到了以后,雨量会变得更加充沛,也就是会有更多的雨水天气。在这种雨量多、湿度大的环境中,很多导致湿邪进入身体内部。而且该节气到了之后,气温也会变高,加上湿邪的话,会影响人体的汗液排泄。

因此,很多人会出现萎靡不振、容易困倦等问题。甚至还有人会出现发烧、感冒和中暑等疾病。面对此种情况,必须要注意排汗,通过排汗的方式,将体内的湿毒排出来,进而预防疾病。

想要促进身体排汗的话,建议多晒太阳,因为可以顺应阳气,让身体出汗,也对气血运行有好处。此外,还可以通过运动排汗,比如说骑自行车锻炼,比如好跑步,比如说打球等等,这些都是日常运动方式。

2、注意祛湿

芒种节气到了以后,雨量会增多,也就是很容易下雨。雨天多自然湿气会变重,再加上天气又热,这样子会影响人体的排汗,致使体内湿热大量堆积,对健康非常不利。

为了健康需要及时为身体祛湿,比如说多吃南瓜、黄瓜、丝瓜、薏米、绿豆等,帮助祛湿消暑。另外,日常饮食也要多注意一些,不要吃寒凉的食物,比如说冰镇西瓜、冷饮、冰淇淋等等,以免加重身体内的湿气。

3、适当午休

夏日白天的时间长,夜晚时间短,因此很容易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午休,弥补一下睡眠。建议午休半个小时就够了,睡太久的话,反而会越睡越困,越睡越累,反而感觉身体更加疲劳,沉重。

4、保持心情

芒种节气到了,在这个时候气温高,湿气重,会导致整个人出现倦怠的症状,让人们感到又累又困,因此,人们的情绪会发生变化,比如说变得烦躁、不安、爱生气等等。这个时候要保持心平气和,才能让气机宣畅,保持精神愉悦。

芒种时节吃什么食物好

1、番茄

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它能够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这是因为这种营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芒种节气到了以后,气温会变高,阳光更加强烈。为了避免被紫外线晒伤皮肤,建议要多吃番茄保护皮肤。

2、鸭肉

芒种季节可以吃些鸭肉,因为这种肉类不温不热,并且还具有清热去火的效果。夏季天热人体容易上火,最适合吃些鸭肉降火了。因此,日常可以用鸭肉炖汤食用。

3、青梅

青梅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吃它有助清理肠道,而且还能消除人体疲劳。芒种节气到了,此时青梅也差不多成熟了,可以吃一些。不过需要注意的时候,新鲜的梅子往往比较酸涩,如果你爱吃酸的食物的人,建议吃加工过后的青梅比较好。

与芒种养生计划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