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养生法是什么呢?
对于人的生命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先哲们与其弟子讨论此命题时说:人之命系于呼吸。想先哲的话道破天机——气乃人性命之宝。《内经》亦曰“气者,人之根本也.”人得气则生,气滞则病,失气则亡。“气”古称“炁”(后人称为“真气”或“先天一气”)。“炁”为先天之气,有体无形,含有信息、能量;“气”为后天之气,有形,为“炁”之演化物。《医门法津》曰“气(炁)聚则成形,气(炁)散则形去。”“炁”既是构成宇宙世界的基本单位。又是构成人体和维系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所以人体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因此,人们只要正确掌握呼吸,就能通过呼吸之“炁”实现人与宇宙沟通与融合。人体内的气和血,是“炁”的一体两面,故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之说, 养生中的养气血,就是养“炁”。人体的三宝‘精、气、神’,亦是“炁”在人体内三个层面的表现。
经络也是“炁”在人体一种存在形式,所以经络有信息、能量(光、波、热等物理属性)的性质;经络既是“炁”在人体内的运行通道和储存库之一,也是人体接收天地宇宙之“炁” 的主要户牗。调整经络实质上是沟通信息、调动和补充能量,信息通、能量足,人体增强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故人称其为人体大药库。《灵枢.经脉》强调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呼吸养生法》就是在人体三宝“精、气、神” 中,以练“炁”入手,通过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调身、调息、调心,改善和加强“炁”在人体内的运行
2、道家怎么食气养生?怎么食气?求教程.....
道家人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养生方法,道家养生强调精神的超然、安宁,渴望自由,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道家的四大养生法。
一、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二、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三、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1、老子的经络之说
老子发现了经络(经脉和经穴),说经气全身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往复运行,循环无端。这一发现,比我国四大发明意义更伟大,更深远。
2、老子的精气之说
老子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人类健康贡献巨大。
3、老子的神守养生法
“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是老子养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观窍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窍指人九窍之一的后阴上的尾阊穴,是督脉(经脉)这个纲的绳头。守督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机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关元穴为中心的小腹处—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对于培养精气,改善消化系统机能和下肢好处极大。守中是说守中脘穴,即脐上三寸的中皖穴,又说为丹田。神守丹田具有清醒头脑,改善五脏机能的作用。
老子以气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光芒可与日月同辉!根据老子以气养生的理论,后来的道家逐步创立了呼吸修练养生法。道家气功的主要练气之法即是呼吸修练,即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的一种功法。
4、庄子吐纳法的最高境界为胎息
庄子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即指此法。其最高境界为胎息,即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胎胞之中,以脐呼吸,故曰胎息。学会胎息,则道成矣。胎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修练时把人体呼吸调整得极细极缓极深极匀,以之于把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纹丝不动,同时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记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象其气由脐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环往复,好比婴儿在母腹中,鼻无呼吸;又好比龟蛇入蛰,口鼻之气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只体内之气周流环注而已。
四、精神修练
精神修练是道家修练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
1、清心寡欲
老子哲学观核心是清静无为,反映在精神修炼上就是清心寡欲。即思想清静安宁而无杂念;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对不良和欲要节制。方法上主张清静无为,绝学无忧,离境坐忘等。
2、信道修练
即宣传“道”的功用,坚定“道”的信念,确立学道的志向,自觉地学道。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种与天争寿,积极进取,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
3、广积善德
道家从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的角度,确立了善德的修炼内容。认为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也就是多积善德,才能感动主宰人间善恶的天君,由此才能得道成仙。
4、知足长乐
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世上没有比不知足而更大的灾祸了。只有知足,才能经常得到满足,精神上就乐观,少有烦恼,这样身心清静,就可以健康长寿。重视精神修炼是道家区别于其它学派的重要特征。中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哲学家无不重视精神调养。
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则精复,则精神不会消耗,与天地为一”。大意是说:把世事丢开则形体不会劳累,看破生死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
孔子说:“仁者寿。”董伸舒说“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俗话说:“吃饭欢乐,胜吃良药”。这是说良好的情绪能增进食欲,有利消化。
精神修炼又称心理养生、精神调养,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所包含的道理很简单,。胸怀大度,无忧无恼,,就能够使人的身心处于自然安详,平和的欢乐之中,保持身心健康。
精神修炼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和人的道德品质息息相关,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大飞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百病滋生。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与健康心理有关的充满爱心、与人为善、唱歌吟诵,心宽大度,淡泊名利等言行,都能使人健康。
3、什么叫气功养生法
气功在养生保健方面走过的弯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气功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第一次高潮并没有脱离科学的轨道,无论临床还是基础理论研究都是实事求是地肯定气功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批判活命哲学,气功被打入了冷宫。改革开放后,气功发展迎来了第二次高潮,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追逐名利的浮躁心理驱使一些人哗众取宠,过分地夸大了气功的效验,“气功大师”层出不穷,传统功法、新编功法“百花齐放”,使气功爱好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中国历来不乏造神运动的土壤。猎奇心理的存在使一些“江湖术士”大行其道,披上科学的外衣以假乱真。一些人将尚在实验室中探索的科研课题,包装成为敛财的工具,以至于几乎把人体科学的婴儿扼杀在摇篮里。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对气功达到迷信的程度,就使得“气功热”走入误区。不讲科学,盲目地“避谷”,使一些人患了神经性厌食症,甚至有人丢掉了性命;迷信神奇的“大师”,盲目崇拜,使许多善男信女误入歧途,甚至个别人成为精神病患者。 当时在许多人眼里,气功成为各种疑难杂症的救命稻草,中西医都束手无策时,唯一的希望寄托于气功。当然大胆地探索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要求停止一切支持生命的医疗措施,那就是拿宝贵的生命当儿戏了。把一些没有经过循证医学验证的养生保健措施,想当然地用来医治疑难杂症,是对社会、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因此国家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来给“气功热”降温。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提出“讲科学,倡主流,抓管理,促和谐”的总体思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继承传统功法的基础上,积极编创新功法,保障气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气功则归国家中医管理局管理,只有取得医师资格的人才允许从事医疗气功活动。 气功养生的未来 经过大浪淘沙之后,真正的气功养生保健仍然在群众中坚持着,有用的东西人们是不会轻易丢掉的。当然,“江湖术士”以假乱真的现象也在所难免。当今的“养生热”也类似当年的“气功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人们应当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要被“忽悠”了。其实古代的气功等养生术并不神秘,以科学的观点来看,气功是以调身、调息、调心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通过自我身心锻炼,获得的一种身心调控技能。所谓调心就是调节、控制心理活动,应当包括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并且知行统一。调息就是调控呼吸运动,与调心二者合起来就是内练。调身就是调控姿势和动作,这是外练。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三调合一就是气功锻炼。仔细想来,人们能随意控制自己的,也只有这“三调”,但是通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锻炼,确能扩大控制能力,能调控那些一般不受意志支配的生理活动,甚至控制生命进程,进而理解人生的意义而“悟道”。在一切生命活动中,人类机体是发展得比较完善的最灵敏的自控系统,只要排除各种干扰,寿命会按照自然规律的发展而尽其天年,能够做到无疾而终。如果大家都能遵循客观规律,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但有利于个体生存,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人类的生存。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长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气功科学应该是研究人类如何实现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的人体科学。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对古代的气功养生进行研究,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也就形成了现代的气功科学。可见气功养生的未来是前途无量的。
4、气郁体质的人有哪些养生方法?
气郁体质的人,常抑郁不乐,胸闷不畅,易激动,急燥或唉声叹气,食欲不振而面色憔悴,舌色淡苔白,脉博弦滑。此种体质者,宜多参加集体文娱活动或社会活动,常看喜剧、小品和听轻松欢快的乐曲,不宜看悲剧。常参加体育锻炼、跳集体舞或外出旅游,以活跃身心,解除郁闷。饮食调养宜多食佛手、柑橘、橙子、荞麦、茴香茶、大蒜、火腿、高粱、香橼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版常服香附、乌药、川楝子、郁金、青皮等具有疏肝、理气、解郁作用的药物或越鞠丸、逍遥权散等成药。
5、气郁体质有哪些养生方法?
调摄情志:此种人性格内向
6、气郁体质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气郁体质的人,常抑郁不乐,胸闷不畅,易激动,急燥或唉声叹气,食欲不振而面色憔悴,舌色淡苔白,脉博弦滑。此种体质者,宜多参加集体文娱活动或社会活动,常看喜剧、小品和听轻松欢快的乐曲,不宜看悲剧。常参加体育锻炼、跳集体舞或外出旅游,以活跃身心,解除郁闷。饮食调养宜多食佛手、柑橘、橙子、荞麦、茴香茶、大蒜、火腿、高粱、香橼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常服香附、乌回药、川楝子、郁金、答青皮等具有疏肝、理气、解郁作用的药物或越鞠丸、逍遥散等成药。
7、舒肝理气有什么好养生方法?
舒肝理气的养生:“用宰相肚做药罐,宽容,理解为药方,爱心为引子,用真诚,感恩之火慢慢熬之,就心平气和服下,每天一次,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