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粗粮是养生

粗粮是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15 14:26:56

1、粗粮是否真的能够降火养生吗,应该怎么选

润肠通便,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2、五谷杂粮养生

五谷杂粮养生这个我看一点都不可信,因为人是吃杂粮对身体有好处但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也不一样,你的五谷杂粮店也就不一定适合于自己。因此说那是不科学的。

3、五谷杂粮粉,是养生还是害生

现在不都提倡五谷养生吗,但是我也感觉什么东西都别吃太多,差不多就行。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养生者,就应该懂得如何搭配食物、均衡营养。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的原则,同时也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
营养学认为,最好的饮食其实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第一原则就要求食物要尽量多样化。一个是类的多样化,就是要尽量吃粮食、肉类、豆类、奶类、蛋类、蔬菜、水果、油脂类等各类食物;另一个是种的多样化,就是在每一类中要尽量吃各种食物,比如肉类要吃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肉、兔肉、鸭肉等等。
粮食也如此,只吃精米、白面是不符和平衡膳食原则的,还要吃粗杂粮,如小米、玉米、荞麦、高粱、燕麦等。对此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已有认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五谷里面通常认为稻米、小麦属细粮;粗杂粮是指除稻米、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即前面提到的玉米、荞麦、燕麦、小米、高粱、薯类等。粗杂粮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镁、锌、硒的含量要比细粮多一些。这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价值是相当大的。粗杂粮中的钾、钙、维生素e、叶酸、生物类黄酮的含量也比细粮丰富。
粗杂粮有利于糖尿病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细粮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研究表明,进食粗杂粮及杂豆类后的餐后血糖变化一般小于小麦和普通稻米,利于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国外一些糖尿病膳食指导组织已建议糖尿病病人尽量选择食用粗杂粮及杂豆类,可将它们作为主食或主食的一部分食用。但是这些粗杂粮和杂豆类维持餐后血糖反应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燕麦、荞麦、大麦、红米、黑米、赤小豆、扁豆等可明显缓解糖尿病病人餐后高血糖状态,减少24小时内血糖波动,降低空腹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利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4、怎样吃粗粮才是真养生

这几年养生界兴起一股“粗粮风”,提倡把粗粮加入到日常饮食中以优化营养结构,但是很多人对于吃粗粮仍然存在误区。那究竟怎样吃粗粮才是真正的养生呢?
一、怎么吃粗粮才养生
1. 宜循序渐进吃粗粮
如果我们突然增加或减少粗粮额进食量,会引起肠道不适反应,对于平日里以肉食为主的人来说,为了肠道可以尽快适应,在增加粗粮进食量时,要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
2. 粗粮不必细做
粗粮要减肥的话,不必做的精细,粮食加工的越精,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的损失就越多,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但是可以清肠理气,促进食物残渣的排出,粗粮粗吃,美味健康又瘦身哦。
3. 吃粗粮时宜多喝水
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后盾,因为其比较难以消化,一般多吃1倍纤维素就要多喝1倍水,才能保证肠道的正常工作。
4. 宜荤素搭配吃粗粮
吃粗粮并不意味着只吃粗粮,除了要顾及以及口味嗜好外,还应该考虑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5. 选择最佳养生减肥时间
粗粮中膳食纤维比较丰富,虽可促进肠胃蠕动,但是也不宜消化,如果单独食用粗粮最佳食用时间是中午,因为下午1到三点是小肠经起作用的时间,胃消化好,肠胃吸收比较快,而且可以补充一日所需的能量,避免晚上摄入更多食物。
如果粗粮与细粮混合煮粥烙饼,那早餐或者晚餐都可以食用,可以有效促进机体排便排毒。其中,和其他细粮混合吃的粗粮最佳是在晚餐食用。因为人体可以更好的利用粗粮中的膳食纤维来消除体内的垃圾,降血脂。
6. 不可过量吃
粗粮如果每天都食用,建议每天吃30-60克,而且要与其他细粮搭配食用,一般每天摄入量不宜超过50克,一般1周吃3次粗粮就好。

5、粗粮营养价值高 养生怎么吃才健康

粗粮应该怎么吃

一天三两。粗粮的数量很重要,就算它再怎么养生也不能一次性过量食用,否则只会加重肠胃的负担。专家指出,吃粗粮一天不能超过3两,而且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还要减半。

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两天一次为宜,“三高”人士可一天两次。

多喝水。要想完全吸收粗粮中的营养成分,必须要有充分的水分做后盾,这样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吃储量的时候不妨准备一些白开水或者是稀粥,这样搭配食用才恩能够更好的帮助排泄。

粗粮不宜细做。不论哪种粗粮,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为佳。比如,小米、燕麦、薏米等都适合煮粥喝。

粗细搭配。粗粮不能长时间的单独食用,应该按照1︰1︰2的比例来进行粗细搭配食用,这样营养价值才能更高。粗细搭配食用还能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

各种粗粮的营养价值

玉米。玉米又名包谷、棒子、玉蜀黍,营养价值与医疗保健价值均较高,含有脂肪、卵磷脂、谷物醇、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营养保健物质,并且其所含的脂肪中50%以上是亚油酸。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被誉为“黄金谷物”.

小米。小米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性味甘、咸,微寒,具有滋养肾气、健脾胃、清虚热及安眠等功效,对缓解精神压力、紧张、乏力等有很大的功效。

燕麦。燕麦即莜麦,俗称油麦、玉麦,是一种低糖、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各种营养成分量高质优,优质燕麦中蛋白质含量为15.6%,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脂肪、铁、锌等。燕麦的亚油酸含量极其丰富,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富含钙和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含量居各种谷类粮食之首,尤其富含维生素b1.

糙米。能预防动脉硬化、糖尿病,防治便秘,且具有解毒的效用。能强肝健体,消除疲劳和焦躁不安,提高记忆力及生殖能力,预防不孕、早产及流产等症,还能预防老年人的骨软化症及腰膝疼痛等症。

荞麦。荞麦又叫三角麦、乌麦、花荞,其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的谷物丰富,膳食纤维更是普通精制大米的10倍。荞麦含有7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10.8%~11.5%的蛋白质、2.5%~3%的脂肪、1.3%的维生素,还含有钙、磷、铁、钾等10余种矿物质,其营养成分比大米和面粉都高,是一种很好的大众食物。

6、吃粗粮一定养生吗?

咱们平时常说吃粗粮健康,是因为它富含多种保健成分和膳食纤维,脂肪很少,也没有过多的糖和盐,但我们在吃粗粮的时候也要注意烹调方法。
Q1
血糖高的人可以吃杂粮粥吗?
如果是身体健康的人士,吃杂粮粥就十分合适,但对于血糖高的肥胖人士来说就不太合适了。因为杂粮粥里面淀粉糊程度比较高的话,升糖指数也会比较高,容易升高血糖。
Q2
怎样能让粗粮吃起来好消化呢?
其实粗粮也是有两面性的,对于身体健康的人和经常吃白米饭的人们来说,粗粮吃多了也会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粮食的食用要讲究“粗细搭配”和烹调问题。
“粗细搭配”方面:身体健康的可以在烹饪主食时混入粗粮,比如蒸米饭时加点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磨豆浆时加一把紫米等,这样吃起来口感也更好。
烹调方面:豆类通常比米硬,比较难煮熟,可以在煮制时多放水、煮久一些;也可以提前将豆类泡在水里,泡3、4个小时或一夜,这样煮制会更方便;如果感觉煮得还是太慢,可以用压力锅来煮,用电压力锅煮粗粮容易煮得软糯,更容易吸收。
粗粮饭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配比问题,吃惯了白米饭的人刚开始吃粗粮时,可以先按一定的比例吃,比如白米和粗粮以3比1的比例搭配,适应之后再加大粗粮的比重,改成1比1的比例。
吃粗粮不能操之过急,想要既不伤胃又能瘦身,最好的方法就是循序渐进。不过,梁老师也提醒大家,过多地吃粗粮会影响消化。
Q3
天天吃粗粮身体会越来越好吗?
粗粮不能够天天吃、餐餐吃,合理搭配才能把粗粮的营养发挥到最大程度。梁老师建议,制作粗粮食品要尽可能将多种食材混合烹调。比如玉米、小米和大豆,可以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搭配,混合食用营养价值会更高,因为这可以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可以把不同种类的粗粮融入三餐。
身体健康的人可以早上喝五谷豆浆,中午吃一段蒸玉米,晚上喝八宝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做到粗粮混吃。血糖高的人除外哦!另外,高血脂和高血糖人士,饮食方面不要吃太多的糖哦,最好是烹煮时不要放糖。
再好的食物也要吃法得当,如果您掌握了科学吃粗粮的方法,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是一个健康主食的专家了!

7、吃粗粮对于养生会有很好的作用,有什么样的人群不适合吃粗粮吗?

粗粮虽好,但是食用时也要适可而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吃粗粮,有些人平时粗粮、杂粮吃得少,突然增加粗粮的进食,很容易引起肠道反应,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2、究竟该吃多少?

吃的频率以2天1次为宜,中年人,尤其是患有“三高”、便秘等慢性病患者,或者长期坐办公室里接触电脑较多和应酬较多的人,要注意多吃一些粗粮,建议一天1次,每次的粗粮食用量在30~50克就可以了,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并且最好要安排在晚餐食用。

3、粗粮搭配可互补

粗粮因为加工程序较少,往往不易消化,可以采用粗细搭配的方式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杂粮粥和杂粮米,往往里面会掺有大米、杂粮和各种豆类,就是很好的食物搭配方法,可以适量多选用一些。

4、粗粮宜做成粥饭

不论哪种粗粮,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最为靠谱,比如小米、燕麦等,都适合煮粥食用。

5、主食当家,荤素搭配

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能够很好的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提高食物的生物利用率。

6、粗粮很好,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一般说来,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最好要少吃粗粮,即使要吃,也要做到“粗粮细作”;患有胃肠溃疡以及急性胃肠炎的朋友,其食物大多要求细软,所以要尽量避免吃粗粮;而患有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肠炎的人也要少吃粗粮,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粗粮虽好,但是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别给自己的身体找麻烦。健康吃粗粮,还原自己一个靠谱的身体。

8、请问为什么说五谷杂粮是未来的养生趋势?

 五谷杂粮有哪些 五谷杂粮养生怎么吃健康
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
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玉米颜色不同功效不一
不同颜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的色素品种不一样。与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黄色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好处。不同口感的玉米,营养价值也有区别。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爱,更有一种“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
这种甜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糯玉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非常高,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而老玉米中粗纤维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对于减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选择。

与粗粮是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