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提出了什么养生思想?
老子,名老聃,又名李耳。楚国楚县(今河南省鹿邑)人。老子是先秦哲学家,道家养生思想的奠基人。《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汉代杜方言:“老子用恬淡养性,致寿数百岁。”老子为历代养生家推崇的得道长寿养生家。影响后世最大的是《老子》一书提出的养生思想。
(1)治于未乱,抱元守一
老子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作为养生的重要思想,提出“早服重积”、“抱元守一”等养生原则。“早服”同于中医“治未病”观点,即现代医学预防为主的观点,指早行养生之道,行养生于日常生活,持之以恒,积蓄养生之“德”,此即“重积”。这便是老子的“早服谓之重积德……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论养生,有抱元守一的观点,所谓“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即养生之道。后世养生家又指“一”为“气”、“元气”,并用以指导服气养气、内守返观、纳气归根、以结内丹,以养胎息的内气功。抱元守一又指为“守神”之中的精神调摄养生法,成为古代养生家创造应用各种养生术的指导思想。
(2)自然无为,返朴归真
自然无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它强调的是自然而然,去除人为嗜欲困惑、返朴归真的养生养神方法。所谓“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返归自然素朴、纯真的本性,进而达到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天人和谐统一。“真”是自然而然、不加人为的“素”、“淡”、“清”、“静”、“纯”、“朴”等等的同义语。《内经》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思想即来于此。中医养生注重节食、节劳逸、节制房事,以及重视精神调摄等养生法则,均产生于“自然无为”的思想。
2、什么叫养生
3、养生到底是身体的身还是生气的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休闲,充分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每个人都探索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如果有效果,便拿来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那什么是养生呢?
“养生”一词出现的比较早,由此也可了解古人对养生的重视,在道家的书《庄子?养生》中就有几则与养生有关的故事。《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有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即养生得道的人,必定是依托四时寒暑之变化而养生,喜怒调和而安贫乐道,节欲饮食而调阴阳,这样才能外邪不侵,气血调畅,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中医大辞典》亦谓“养生”:“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而各种养生方法都是通过调节人体的“精”、“气”、“神”而达到健体强身,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那么养生又有哪些分类呢?
养生从广义上分可以有养性(亦谓养心)和养形两种,亦有“养性”、“养气”、“养形”之分,但总不外调养身体与调节情欲心性两类。明?胡翰就说“太上养性,其次养气,其次养形。三者得其养,百疾不作;苟失其养,六沴(沴:风、寒、暑、湿、燥、火太过,致人生病之六淫。)干之。”即最善养生者必先养其心、养其性,其次是导引吐纳养气者,再次是调节饮食、适动进补养形者,但如果将三者结合,必会达到百疾不生,身体健康,尽终天年的效果,如果失养,则外邪必至,有损健康。
如果在养性、养形的基础上,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静坐养生 静坐又名打坐,是一种使心无杂念、神气清静的养生方法,被广泛用于儒、释、道各家养生中。中医讲,“两神相薄,合而成形”,阴阳交合,而成形体,形神备俱,而命之曰人。所以,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明,不但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还有助于疾病痊愈、恢复健康和延年益寿。
修身养生 养生有道的人必定是为人正直,心胸开阔,德行兼备,平日里不为各种妄念欲想所累,多行善事,多言善语者。唐代医学家孟诜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所以,诚意正思是养生做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调气养生 中医讲,人体的健康是先天之气(亦谓元气、元精等)和后天之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的气机有化生、推动、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调气养生主要是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养性养生除上述几类外,还有琴、棋、书、画养生法,均是以调养情志、养心修身为主,现在随着社会进步,还有旅游养生、情志养生、闻香养生、钓鱼养生等方法,均可归入养性之列。而养形养生,则是以保持身体各部机能正常的一些养生方法,如:
运动养生 “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形要小劳之”,这都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气功、五禽戏、太极拳、八卦掌、八段锦等运动方式,以强身延年。现在随着西方的运动概念涌入,还有拉丁、恰恰、慢跑、有氧操等运动方式,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可以有效的保持身体健康。
膳食养生 人食五谷杂粮,补充体力和身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所以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膳食养生现在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养生方法,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进补养生 进补养生现在已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虽然刚起步,但其未来的发展之势必不可小觑。中医认为,人所受父母先天之气,必有所偏,并不完整,加之后天补养失宜,必定会引发各种疾病,提前补偏救弊是“治未病”、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合理的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延年,如南方冬令进补食用膏方,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进补方式。
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亦是一个新的时尚养生方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推拿、艾灸等手段,促进人体气血流通、祛邪外出的一种方法。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一个“网络”系统,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所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一种经络养生方法。
除按养性、养形分外,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分,又可有以下几种养生分类:
儒、释、道养生论。儒家养生重视颐养,即入世养生,在“齐家、致国、平天下”的同时,保养身体。道教养生重视性命双修,以精、气、神三宝为基础,达到身心必修的境界;佛教养生重视悟性,讲“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超脱生死,达到涅磐。
还有按季节养生,可分为:
顺时养生 “人以天地之生,四时之法成”,季节气候有春夏秋冬之不同,万物有生长收藏之变化,人体与之相应。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者与四时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
在顺时养生的基础上,现代又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养生”等,亦不外是顺时养生的一种。
除以上外,还有按年龄、性别养生的,如男性养生、女性养生、老年养生、幼儿养生等,这些都是在人体的生理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但亦不外外以养形,内以养心两方面,所以本栏目就从“养生必修心”、“养生先养形”两方面展开,从旁又涉及了“养生概述”“疾病养生”“养生趣闻”几个与养生有关的版块,从不同角度和方面系统介绍养生的知识和方法
4、什么是养生?
5、彭祖说过一句什么话 关于养生长生的
彭祖,是上古五帝中颛顼的玄孙。他经历百了尧舜、夏商诸朝,到殷商末纣王时,已七度百六十七岁问,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是世上最懂养生答之道、活得最长的人。 彭祖生性恬淡,不关心世俗名利,不追求虚名荣耀内,只是专心致志地讲求养生容长寿之道。他的师傅...
6、瞬即长生是什么意思
瞬间就是长生,意思就是你可以在瞬间领悟长生的意义,,,,打字不易啊、、、
7、请问长生,养,胎,绝墓死病衰的解释,谢谢!
十二状态象意
一、 长 生
概念:靠山、依靠、根基、凭借、源泉、关爱、帮助、抚养、能力、诱惑力、有实力、享受、修炼、长寿
人物:关爱他人的人、被人依靠的人、帮助别人的人、长寿的人、耶稣、寿星
2、 沐 浴
概念:暴露、公开、简单、单纯、目光短浅、坦诚、被识破、失败、桃花、漂亮、两性关系、吸引、调理、清理、清除、清洁、洗涤、娱乐、休闲、
人物:光身的、穿的少的人、清理工、失败的人
3、 冠 带
概念:包装、打扮、宣传、修饰、品牌、复杂、城府、伪装、遮盖、假的、深藏、深沉
人物:化妆复杂的人、戴帽子的人、正在修剪的人、园艺工、深沉的人、休闲的人
四、 临 官
概念:保护、禄、经济、领袖、正在工作的、当官的、旗帜
人物:正在工作的人、领导、保镖、秘书、耕种者、戴帽子的人、盘头的人
5、 帝 旺
概念:豪华极致、富有、巅峰、强大、强盛、收获、完美、极为美丽、霸道、最高元首、领袖、血光
人物:到达巅峰的人、最完美的人、国家领导人、指挥、球王
6、 衰
概念:衰败、败落、失落、破旧、衰老、疲倦、虚弱、脆弱、悲伤、哀思、哭泣、走下坡路、无能为力
人物:疲倦的人、受伤的人、衰老的人、无能为力的人、休息的人、哀思、哭泣的人
七、 病
概念:问题、毛病、生病、突出、特殊、特别、不正常、动、升迁、迁移、牵挂、思考、贫穷、损坏
人物:有问题的人、不正常的人、突出的人、病态的人、护士、医生
八、 死
概念:恐怖、危险、黑暗、冷酷、灵异、死亡、屠宰、毁坏、死板、死气沉沉、死心眼、教条、墨守陈规、保守、执行、悲伤、沉静、静止、稳重、休息
人物:过世的人、教徒、怪异的、灵异的人、死人、装死的人、吊唁的人、恐怖分子、危险的人、休息的人、医生、护士
9、 墓
概念:遮盖、遮挡、隐藏、夜晚、黑暗、昏暗、阴暗、阴影、看不清、模糊、老实、实
在、能力没发挥、被约束、捆绑、关押、夜晚
人物:藏起来的人、穿的严实的人、老实人、被关押的人、被捆绑的人、被束缚的人、技术能力没发挥好的人
十、 绝
概念:阻隔、隔绝、断、灭绝、失踪、消失、珍稀、转换、独特、极致、空即是色、绝顶、绝对、尽头 、极端
人物:绝美的人、挑战极限的人、登山运动员
十一、胎
概念:蕴酿、孕育、蕴藏、思考、根源、内部、内心、内胎、内涵、怀孕
人物:孕妇、思考的人、蕴酿的人、穿内衣的人
十二、养
概念:调理、调养、养精蓄锐、休息、休养、养生、修炼、气功、养育、护理、调整、修理、教养、调教、教育、培养、看护、学习、懒散、懒惰、基督、佛
人物:拜佛的人、练功的人、休息的人、被调理的人、学生、美容师、气功师、教徒
长生: 其包含有出生、生长、来源、起点、帮助、依靠、靠长、哺育、源泉、根子、原始、苏醒、获救、救助、产生、寻找、得到、发生等意思。
沐浴: 含有洗澡、入水、裸体、淫乱、淫亵、脱衣、恩泽、好处、有利、暴露、光秃秃、光溜、光滑、享受、坦诚、大小便、睡觉、破败、难看、无耻、滋润、照顾,薄弱点,致命处,除去防卫,不设防,无防护能力等意思。
冠带: 含有穿衣、正装、和衣、打扮、包装、装饰、衣服、升级、荣誉、戴帽、入伍、遮盖、外表、表彰、嘉奖、防护、保管、获得证书等意思。
临冠: 含有公家的、官府、有病、灾祸、有男人在身边、离死不远、巴结当官的、阿谀奉迎、出仕、当官、拍马屁、有官运、有地位、公务员、自力更生、自我努力、成长、快要成功、国营、危险、忧虑、发愿、许诺、变化、神出鬼没等意思。
帝旺: 含有荣发、发达、得意、精神、兴奋、神气、有力、雄壮、高大、擅长、强大、辉煌、欣欣向
8、道家思想特征是什么:长生与养生之道
道家思想特征是什么:长生与养生之道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思想内容,也反映在道家的长生养生之道中,对后世的养生学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道家思想的一个特征——长生与养生之道。
道家思想的一个特征,是道家和道教影响深远的长生与养生之道。自古以来,人们探讨养生之道的极多,但最早最完善最具有价值的长生养生之道,还是出自道家和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的道教。
道教的养生之法,起源于黄老,历史久远,并且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之教徒在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的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着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其代表人物,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着眼于人本身,追求生命本质的解脱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重视精神修炼,渴望人生的自由。其养生理念主要有:
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而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而庄子则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
老子还提出精气之说。他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老子以气养生的理论,后来的道家逐步创立了呼吸修练养生法。道家气功的主要练气之法即是呼吸修练,即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
9、什么是长生,长生十二字是什么?它最大用处是什么?
十二长生是中华民族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天干周行十二支来表zd示命运的旺衰之势。即五行的十二种运势,称十二运为十二长生,是以起首之“长生”代表整个十二运回。描述了“生老病死”的一生,也用来比喻天下万事万物产生、发展、衰败消亡的整个过程。
别称:十二运为十二长生
十二运即长生、沐答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