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康养生产力

康养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0-07-14 21:22:50

1、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一)符合世情国情农情的农村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初步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突破单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取消统购统销制度,稳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确定“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努力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推进农村改革,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动力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业机械化获得长足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这标志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以机械作业为主、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的根本性转变。我国依靠杂交水稻等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创造了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约20%人口吃饭问题的奇迹。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78-2017年,我国粮食产量由6095亿斤增加至12358亿斤,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全国粮食总产量继2013年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后每年均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全国肉类总产量和水产品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等主要经济作物保持较高产量水平,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四)农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持续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大力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持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形成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推动了主体多元化、产业专业化、业态多样化。三是持续调整和优化农业布局结构。第一产业即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下降到2017年的7.9%;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2017年在农村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3.5%、51.7%和14.9%。
(五)农民生活水平巨大提升。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 134元增加到 2015年的10772元,年均增长率7.28%。农村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现行农村扶贫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人下降到2017年的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的3.1%,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7年的29.3%。
(六)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0年实现农村教育“两基”目标、逐步向“两全”阶段迈进,农村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轻装上阵,社会和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展开,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为什么现在有的农村越来越空心化?这样发展下去到底会怎样呢?

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特别是山区,一些村庄就剩下了老人和年幼的儿童,年轻人几乎看不到,尽管江浙一带的农村小洋楼比比皆是,也是如此。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也就是大家说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而且,这些空心村,产业空壳、文化空洞、土地荒芜。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热闹起来,为了团聚子女回家看看,春节几天大量返乡就是春运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空心村,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从大的方面讲,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业上表现为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不健全。


从条件上看,城市有很好医疗、教学、生存环境和娱乐场所,这些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农村年轻人到城市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年轻人考大学报考大城市的多,毕业后基本不回家乡就业,而且会在工作的地方扎根,在外面呆久了也都不愿意回来了。尽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亚历山大,上大学以及打工的都不愿意回去。听说,现在就连村支书和村委会都并不一定住在村里。现在的农村收入比较低,生活环境也比较差,有些农村年轻人一年的收入还不如在城里一个月的工资高。不上大学的一些农村的女孩,就是俞敏洪说的那个意思,结婚的首要条件必须在城市里买房买车,到城市里结婚过自己的小日子。 

 

从社会发展看:我们国家由大农村向小农村转变,由落后的农村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鼓励农民到城市里买房居住成为市民。记得我92年去美国,看到高速公路、超市等等,和我们差距太大了。那时,北京人、上海人都想出国,甚至叛逃、偷渡。为什么北京人愿意到美国甚至到中部的一个小城去,不就是差别吗。现在,留学生都愿意回国干事创业,原因是中国发展了,高铁、外卖比美国方便。

农村的老年人一部分不情愿地进城给子女看孩子,其它的只能打发时间天天晒太阳玩。城里的老人,想着找个山青水秀美轮美奂的地方养老,目前还没有,个别的去三亚过几个月的候鸟生

活。我过去说过,穷人进城,富人进山是个趋势。没有污染的虚拟经济,受到大城市的欢迎,一些传统的有污染实体经济迁往了农村。


其实这都是过程,从发展的眼光看是好事。最多再用一个40年,问题导向,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科学把握城乡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想干的事都能实现。我是这样考虑的:


引导愿意进城的人进城。特别是发展特大的城市群。在珠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建成三个世界一流的特大城市群。不要怕大,一个亿以上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每个达到10万亿是可以达到的。


鼓励愿意种粮的人去种好粮食。多一些农场主,成为职业农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规模化粮食生产和经营体系,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生存之本。


统一修复好农村的环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自然修复。一些空心村逐步变成无人区,不要再建新房子了。几年就可恢复森林植被,就可逐步恢复原始林,让给老虎、大象、狼、麻雀、蝴蝶等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给它们一个乐园。

分流老人到风景好的地方养老。在环境好的农村改造建设一些康养小城,要大一些,应该能容纳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建设一些休闲观光园、森林人家、特色森林小镇等,对于国人旅游来说,绿色自然资源可以开发旅游,农村变成景点。


我想,空心乡即将出现。若干年之后,空心县也会产生。梅州、运城、定西、阜新、普洱、忻州、固原、临沧、河池、平凉等地级市如果发展慢了定会有空心的。说不定郑州、长春、合肥是不是也有可能成为空心的大城市?

3、农业“新六产”是指?

新六产即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山东正以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新六产”,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进行二产加工,由原本一份收入增值为两份,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最终获得六份收入。

“新六产”的本质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它拉长农民增收链,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 。

(3)康养生产力扩展资料:

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因为按行业分类,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1+2+3”等于6,“1×2×3”也等于6。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

4、中世纪的庄园,农民,佃农和自由民的区别

中世纪时,在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庄园是这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中世纪初期,西欧国家的生产力都很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建立庄园。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当然有些小庄园也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

中世纪的庄园,农民,佃农和自由民的关系:

1、庄园生产者主要是农奴,此外还有自由佃户、雇工和奴仆等。农奴除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还须无偿地为领主耕种自营地。农奴大部分时间要为领主劳动,一般每周3—4天,农忙时增加。农忙时必须优先完成领主自营地的耕作义务。这就是所谓的劳役地租。庄园法庭每年召开数次,主要审理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纠纷,以保护领主的利益。

2、地主把土地分成小块,由原来的奴隶或隶农独立经营,但他们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纳租服役,而保留下来的罗马大地主,也改用交纳地租的自由佃农和依附佃农来耕种。平民在战乱中无奈的选择也促进了西欧庄园制的发展。

3、半自由民,其地位介于农奴和奴隶之间,份地世袭使用。庄园主对各种依附农民有不同的人身奴役及司法权力,可以利用庄园法庭(一般由总管主持)审判农民并收取罚金,也可以根据本庄园的习惯向农民征收各种实物及货币等,这些成为庄园主收入的重要来源。

(4)康养生产力扩展资料:

1、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 ,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 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

2、12和13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但也有不少地方,特别是大修道院所属庄园反而扩大自营地,加强劳役地租剥削。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与康养生产力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