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拿用的气功,推荐一下
知道为什么推拿能治病吗?细说推拿原理······
现代医学对推拿治疗原理的认识:
1.消除肌肉痉挛,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改善局部血运。
2.纠正关节错位,恢复关节功能.
促进局部及周身血液循环:
通过推拿手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代谢,治疗局部炎症、肿胀。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调节各脏器的功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
推拿对筋伤的治疗原理:
1、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3、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治疗目标--两个主要关键:疼痛和肌紧张。
2、理筋整复、滑利关节--体现在三个方面:
1、手法作用于损伤局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消肿祛瘀,理气止痛;
2、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
3、被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手法和功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
筋伤定义 :在各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造成身体关节、筋络、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及皮肉破损的,均称为筋伤。
推拿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 :
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上升。
在适当的刺激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修复。
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解除其肌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推拿消除导致肌肉紧张的病机的几个方面:
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在加强循环的基础上,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
对软组织有粘连者,可帮助松解粘连。
原发性压痛点:
在推拿治疗中抓住原发性压痛点是关键。因为最敏感的压痛点一般是筋膜、肌肉的起止点,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的部位,而这些部位在损伤后可有肌纤维断裂、韧带剥离、软骨挫伤等病理变化,也可有因损伤而致的创伤性炎症所造成的软组织粘连、纤维化、疤痕化等病理变化。
推拿可通过各种手法,给以恰当的治疗,这些病理变化大都可以治愈。大多数压痛点是损伤的部位,同时也是推拿治疗的关键部位。
推拿对调整气血及内脏功能的基本原理:
1、对气血的作用;
2、推拿的补泻作用对内脏功能的作用调节;
3、治疗部位的选择。
1、对气血的作用:
推拿通过补脾健胃,促进人体气血的生成,同时通过疏通经络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促进气机的调畅,以加强气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促进或改善人体的生理循环使气血充盈而调畅。通过对脾主升、胃主降的调整,加强其对气血循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强胃腑功能、调畅气机而实现的。
另外,还可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来改变气血循环的系统内能。由此看来推拿可直接作用于改变气血运行的系统内能,激荡气血,最终达到促进气血运行、气血调和的目的,从而治疗疾病。
从西医角度来看推拿可以促进微细血管的微循环,在此基础上促进损伤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修复软组织的目的。
2、推拿的补泻作用对内脏功能的作用调节:
手法的刺激性质与量:
泻,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可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
补,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活跃兴奋脏器生理功能。
手法的频率和方向:高频率为泻,低频率为补 (缓摩为补,急摩为泻);
手法方向: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灵活掌握,如向下直推为泻,向上直推为补。
古籍中对推拿补泻的论述:
周于蕃:“缓摩为泻,急摩为泻”;
《小儿按摩经》:“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为泻”。
《小儿推拿广义》:“运太阳往耳转为泻,往眼转为补”。
《幼科推拿秘书》“右转补兮,左转泄”。
推拿的治疗原则
临床工作中,必须因人、因病、因症、因时、因地,采取和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
总的原则:
1、整体观念、辩证施术;
2、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3、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蒲风堂《神来之手》项目简介
1.一指禅推拿术,必须具有较深手指功力,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以指代针,意指操作者以拇指之功与技巧柔合之功。具有柔和深透,按穴准确,接触面积小,压强大,安全有效,无创伤无副作用,传承一百多年。
2.空间能量特色按摩手法, 以点带面,以微循环带动大循环,调节能量,公转畅通。以有形的手法,调动无形的能量,以无形的能量,修复有形的整体。
3.太极道推拿秉承杨氏太极拳的松柔圆融刚柔并济等特点,将杨氏太极拳的松沉劲贯注其中,针对患者瘀堵疼痛的病灶点施以揉,点,按等手法,使患者解除病痛。
2、老人练气功能活血化瘀吗
1、老年人练气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人到中年脏器则开始衰老,人到老年脏器老化或发生病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环受阻。例如胆固醇高、血脂高、血液粘稠高度、血管粥样硬化等均可造成动脉硬化、血循环不畅等,这些都属于祖国医学中气滞血瘀的范围。练气功可以降低人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血脂;可以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
2、老年人练气功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练气功到一定程度,口中津液增加,唾液中含多种免疫细胞,能增强人的免疫力。经过科研检测发现,练气功组的人与不练气功的对照组的人相比,血液中各种免疫细胞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这些实验可以明,人通过练气功能减少感冒、减少感染、减少老年疾病发生是有科学根据的。
3、老年人练气功能活血化瘀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经过科学实验观察练功者的甲皱微循环有所改善。气功态比练功前人的甲皱微血管管袢增加而且管袢开放的数量增加,这表明练气功有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人的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以预防很多疾病,例如冠心病、脑血栓、脑供血不足等。同时练气功也能改善已经形成瘀血的脏器的生理状态,例如心肌硬塞、脑血栓形成、早期肝硬化等等。
4、老年人练气功能通经络排病气,不少练气功者都有过气冲病灶的反应,例如有头痛的患者,练功中气通经络时会感到病处有胀、跳等感觉,等经络通时有人会明显感到一股暖流沿经络走向通过,从此头痛症消失了。长期练功的没有疾病的人在用仪器(经络探测仪)测试时比不练气功者或有病的人经络要畅通的部分多,这说明练功可以使经络更畅通。
3、健身气功有哪些
健身气功有哪几种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试行推广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四种健身气功的新功法。健身气功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坚持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它通过身、息、心的自我调节,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整个机体保持平衡协调。
“三调合一”的精髓
和一般的体育运动有所不同,健身气功的主要形式包括:调身、调息、调心。如能做到“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密切结合的气功状态,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调身又称炼形,是指自觉地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是练功的基础。调身的方法主要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凡是练功过程中肢体基本不动的功叫做静功,凡是练功过程中肢体活动的功法叫做动功。目前推行的这四种健身气功新功法就是动功。
调息又称炼气,是指自觉地调整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调息的方法主要采用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调心又称炼意,是指自觉地调整心理状态。要求在练功过程中,不断排除私心杂念,逐渐建立良好的心态,把心理调整到最轻松、最自然、最舒适的状态。 四种功法各有所长
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舒展连绵,刚柔相济,以形导气,易学易练。它突出“伸筋”、“拔骨“,注意脊柱的扭转屈伸锻炼。由十二个动作构成的整套功法,可以促进活动部位关节、韧带、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健身气功·五禽戏按照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不仅体现“五禽”的形神,姿势优美大方,而且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它的动作包括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能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有效的锻炼。此外,它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
健身气功·六字诀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特定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的规律。“锦”为精美华贵之意,体现此套功法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松紧结合是其特点之一。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的放松。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增强体质。
4、气功怎样调身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试行推广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四种健身气功的新功法。健身气功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坚持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它通过身、息、心的自我调节,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整个机体保持平衡协调。 “三调合一”的精髓 据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主任忻宁介绍,和一般的体育运动有所不同,健身气功的主要形式包括:调身、调息、调心。如能做到“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密切结合的气功状态,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调身又称炼形,是指自觉地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是练功的基础。调身的方法主要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凡是练功过程中肢体基本不动的功叫做静功,凡是练功过程中肢体活动的功法叫做动功。目前推行的这四种健身气功新功法就是动功。 调息又称炼气,是指自觉地调整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调息的方法主要采用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调心又称炼意,是指自觉地调整心理状态。要求在练功过程中,不断排除私心杂念,逐渐建立良好的心态,把心理调整到最轻松、最自然、最舒适的状态。 四种功法各有所长 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舒展连绵,刚柔相济,以形导气,易学易练。它突出“伸筋”、“拔骨“,注意脊柱的扭转屈伸锻炼。由十二个动作构成的整套功法,可以促进活动部位关节、韧带、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健身气功·五禽戏按照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不仅体现“五禽”的形神,姿势优美大方,而且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它的动作包括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能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有效的锻炼。此外,它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 健身气功·六字诀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特定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的规律。“锦”为精美华贵之意,体现此套功法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松紧结合是其特点之一。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的放松。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增强体质。 长期练习防治“未”病 由于健身气功易于开展,活动量适中,且每套功法都配以优美的音乐,深得中老年人的喜爱。不过,对于一些人认为气功可以包治百病的说法,忻宁并不赞同。他说:“练习健身气功其实是治‘未病’,即于病未成时进行防护调解。” 从中医学来说,人体患病是由于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失常而招致各种生命功能失衡。通过练习健身气功一方面可使气血充足,一方面可促进气血畅通,达到“气血流通,百病不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5、气功到底有什么用?
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和谐的关系,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是禀赋于父母、循环在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真气。
气功养生,就是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身心调整,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锻炼方法。在学习气功养生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一下气功养生有哪些禁忌,以便日后练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忌“虚假”
气功讲究练“真气”,忌讳假的意念和行为。因此,学习气功养生首先要学会做真人,说真话,只有真心、真诚的人,才可能练出“真气”。
2.忌“贪念”
贪,六根不净之祸也。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忌贪,贪则心不净,就会招来许多麻烦,无法进入练功的状态。
3.忌“浮躁”
人体很多病症皆因情绪所致,原因在于人的情志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一旦失调紊乱,就会引发疾病。因此,练气功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应动气,不然会导致练习功亏一篑。
4.忌“自吹”
练习者应禁忌自吹自擂,说话、办事都应留有余地,切忌因此干扰了自身的修炼,引起不良后果。
5.忌“房事”(不同门派功法有不同看法)
人体精、气、神旺盛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如果生活中不节欲,必然损精,引起肾气不足,所以练习气功应减少房事为宜。但是也有不少气功功法门派等(如梅花门),并不认同这点。并指出“精”并非“精子”,而是人的一种意识能量。而且适当进行房事有利于功法练习。
6、什么是引导术(气功)
应该是导引术而不是引导术。导引术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医学疗法以及养生方法。导引术是我国最早的气功种类,目前来百看也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气功,安全不易出偏差,动静结合,疏导气血,对养生健身有很强的作用。
具体而言,导引,指的是通过肢体的运动,度有意识地疏导气血沿经络顺畅地运行,从而有着舒筋、问活血、养气等作用。导引术不过分强调怎么引导内气沿经络行走,而是注重顺其自然,通过活动肢体使气血按自然规律沿本身该走的路线自然走通。它要求的呼吸是自答然达到的,而不是人为控制的,意念亦是如此。
《内经》中曾提到适合导引疗法的病症有“痿、厥、寒、热”和专“息积”,还需要配合“按乔”(按摩)进行。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强调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华佗的《中藏经》也指出:“导引可逐客邪于关节”;“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
7、气功是怎么练的?
软气功都是通气润肺,活血化瘀的养生功法。比如有些比较精髓的太极拳。
硬气功则都是强健体魄,增强抗击打的体质锻炼。就是以刻苦锻炼压榨人体潜力,辅以药物来提高人体极限的锻炼。
你如果想要修仙,那是没有。
8、气功简单疏经活血动作
可以网上查易筋经气功大师金加洲师父的视频看看,他的易筋经就是通经络、活血化瘀,效果神奇得很!
当然最好是亲自去扬州易筋经武术院拜他为师学啦 呵呵
9、炼气功有什么好处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前人对气功作用的总结概括。近年来随着气功的广泛传播,数百万人的练功实践进一步证实前人对气功防病与治病作用的总结概括。
10、吃了几天活血的方子 心脏好多了 可是肺子不好 练气功 呐喊 感觉没什么内力 我在想 桌子上有两杯水 可以把
站桩吧。
心属火,肺属金,所以可能有生克。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如整体都治,站桩最好最高。
大成拳养生桩,或者太极拳无极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