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乾隆中医养生

乾隆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14 05:19:24

1、如何用中医养生

我以前介绍过中医养生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食物养生:
老中医的顺口溜, 可做参照与践行。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2、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养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3、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养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之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纵欲。《黄庭经》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这方面历代养生家论述极多,毋用赘言。至于有的人淫乐成性,嗜欲无度,说什么「宁可花下死,作鬼也风流」,那是咎由自取。汉代枚乘《七发》云「明眸皓齿,命曰伐性之斧,如戏猛兽之爪牙」。吕纯阳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代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些决非耸人听闻之语,而应永为警戒的。
5、气功养生: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这些内容中,第五项比较可行。其他几项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2、血瘀体质吃什么好?

3、五行养生曲分别是什么?

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阴阳五行体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窍:鼻、目、耳、舌、口

五行排序,下面以“金”打头
中国音乐追求的清、静、淡、远的意境,与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恬惔虚无”的法则出一辙。
心——五脏中的君主
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在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脏系统的不适。
心常见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
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调》。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过早过晚听都不太合适。
伴茶:准备一杯红茶,略加少量绿茶,可以补益心脏。

肝——五脏中的将军
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
肝常见不适: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
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顺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伴茶:准备一杯绿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顺肝气的作用。

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
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
脾常见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
属脾的音阶: 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赏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伴茶:准备一杯黄茶,略加少量红茶,可以温和的调节脾胃功能。

肺——五脏中的宰相
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
肺常见不适: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属肺的音阶: 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准备一杯白茶,里面少放一些红茶和黄茶,以起到生补肺气,同时清除肺中杂质的效果。

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
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长此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
肾常见不适: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
属肺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伴茶:准备一杯黑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茶叶五行
绿茶:五行属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龙井。
红茶:五行属火,代表茶有川红功夫、滇红功夫、祁门功夫。
黄茶:五行属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温州黄汤、君山银针。
白茶:五行属金,代表茶有银针白毫、贡眉、白牡丹。
黑茶:五行属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

音乐处方
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 小调——命运》;
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
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
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青春舞曲》;
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

4、乾隆皇帝为什么吃清宫八珍糕40年?

“清宫八珍糕”始创于明朝1617年,原方首见明代著名外科医生陈实功所撰《外科正宗》。陈实功一生注重脾胃保养,寿命达到了八十多岁,他留下八珍糕这个方子,并称赞它“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此后,八珍糕沿用百年,成为宫廷御用食疗养生妙方。

陈氏八珍糕由莲子、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等组成,研为细末,和以米粉制成。用这个配方所制成的清宫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以扶养脾胃为主,被后人称为“医中正道”。

乾隆40年,太医院将陈氏八珍糕增减药味,调整分量,制成“清宫八珍糕”献于乾隆皇帝,最为乾隆所珍爱。由清宫脉案及《用药底簿》记载可以看到,乾隆服食“清宫八珍糕”,数十年间,未曾间断,至80余岁耄耋之年,尤服食如常。

看了这段真实的记录,我们不禁要问:清宫八珍糕是由人参、莲子、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等几味药食同源的材料制成,为什么“清宫八珍糕”会有如此神奇呢?我们还要追问的是,为什么乾隆吃清宫八珍糕达40年之久?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近年来,被誉为“清宫八珍糕之父”的国爱堂成立了“清宫八珍糕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对此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清宫医案对清宫八珍糕有如下评价:“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乾隆治理国事60年,文治武功,均为后世所称道,他之所以能得享高龄,显然与他长期服食“清宫八珍糕”有关。

清宫八珍糕的八种配料也大有讲究。

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安神增智。现代研究指出,人参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抗衰老研究中发现,它可明显延长细胞寿命。

茯苓性味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补则脾胃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旺盛,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近代科学证明,茯苓的有效成分90%以上为茯苓聚糖,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三经。味甘主补,故能上补肺气而止咳止渴;中健脾胃而止泻止带;下补肾经而缩小便,止遗精,治腰膝酸软、头晕目昏等。其特点是不寒不燥,既不寒中腻胃,又不化燥伤津,为平补三焦之良药。

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二经。主要功效为健脾和中、解暑化湿。古医籍《药品化义》言其“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于脾性最合??为和中益气佳品”。它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泛酸等。

薏米性味甘、淡、凉,归脾、肺、肾经。作为中药,薏米能利湿除痹,清热消痈,健脾止泻;作为食品,薏米的营养价值甚高。它含蛋白质15%?18%,在其氨基酸组成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较多,它含缬氨酸45%,亮氨酸21%,还有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远胜于普通米、麦。

芡实是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主要功效为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其营养也十分丰富。

莲子性味甘涩平,入心、脾、肾三经,功用为养心、益肾、补脾。莲子,鲜可生食,也可作汤莱、甜食、糕点或蜜饯。其味清香,营养丰富。

麦芽能消食和中,去积除胀。

我们从营养学角度去评价“清宫八珍糕”,看看它能给我们的健康饮食的启示:

1、从食物种类上看,“清宫八珍糕”可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最佳典范哦!八珍糕中不仅含有多种谷类,还有豆类,这正符合食物氨基酸互补有利于消化吸收的原则,难怪会如此健脾养胃呢!

2、这些食材同时赋予了“清宫八珍糕”足够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这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机体正常代谢发挥了出色的功效。尤其是其中的薯类代表——山药,它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肠道蠕动,大大减少了毒素与结肠的接触时间,这就是它之所以养颜的另一秘诀啦!

3、人参,是补中益气的核心力量。此外,茯苓多糖则具备明显的抗肿瘤和保护肝脏的功能。

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的“脾”,并非专指西医解剖学的脾脏,而是几乎包括脾、胃和肝脏在内的所有消化系统的器官及其功能,为人的后天之本。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对脾的功能概括为四条,即脾主运化、肌肉、四肢和脾统血,这些功能说明,脾虚是导致营养不良、气血亏损、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医在延年益寿方面十分重视健脾益胃,以强后天之本,其中,“清宫八珍糕”就是古代宫廷用来健脾养胃的一剂良方。

清宫八珍糕要发挥作用,除了它本身配方和机理方面的优势外。制作清宫八珍糕也非常有讲究。

清宫八珍糕中几种药材均药食兼可,搭配完美,共同发挥补脾养胃、固肾益精、宁心安神、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抗衰防老,这便是乾隆皇帝每日必食清宫八珍糕的原因。

国爱堂专家最后提醒我们,买清宫八珍糕,一定要买用陶瓷仿石磨超微粉技术制作的清宫八珍糕。因为用普通不锈钢磨制作的清宫八珍糕,重金属铬非常容易超标,铬是一种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特别是给孩子食用时,更要注意。

优质的清宫八珍糕,一般都区分成人和儿童两种不同配方,一般成人配方中含有人参,14岁以下的孩子不宜食用含人参的清宫八珍糕。

5、早起揉耳朵,为什么可以疏通经络?

耳朵是人体的缩影,中医讲“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应到耳廓相应点上。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按揉耳朵,能畅通气血我们的每只耳朵上,分布着91个穴位(据《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反射区。当躯体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朵相应部位反应出来。相传,乾隆养生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搓耳朵。

每天坚持按摩耳朵10分钟,有利于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气血循环,气血通畅了,病痛就少了。

方法:把手指放进耳窝里来回掏,争取让手指触及耳窝的每一处,每天掏100次,但不宜用力过度。

揉耳垂:健脑防痴呆耳垂一带,是耳朵的头面区,这一区域的耳穴与人的头脑、面颊关系密切,经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养颜、醒神健脑。

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拇指3个指头尽量将耳垂全部捏住揉动。拎耳屏:治疗头痛、耳鸣耳屏就是耳朵前的小凸起,拎耳屏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方法: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揉外缘:四肢强壮更长寿耳廓外缘的耳穴主要对应于人的四肢。长期揉耳廓外缘,可以使四肢强健。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外缘,来回搓揉,每天100次。

摩耳背:助降血压、通血管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当于捏脊,可以调畅全身的气血。

方法:拇指指腹沿着耳背从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搓全耳:效果翻倍,身强百倍在对耳朵的各个区域进行了一遍按摩之后,还要搓一次全耳。这样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获益的部位气机更加顺畅,通达全身。

6、乾隆皇帝是怎样用人参养生的

人参,清朝乾隆皇帝将其封为“仙丹”,还曾亲笔御书一首《咏人参》的诗。诗云:“性温生处喜偏寒,一穗垂如天竺丹。”说明乾隆对人参情有独钟。
乾隆皇帝之所以能长寿,除重健身之道,当是药饵补养。而清宫药养之品,首重人参。据乾隆朝《上用人参底簿》记载:“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皇帝共进人参三百五十九次,四等人参三十七两九钱。”这样算来,他每日约进人参5克之多。
乾隆注重药养,寿享八十九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者。《清帝外纪》记载,乾隆八十三岁寿诞时,有一位外国使节晋见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了乾隆的神采风姿:“观其风神,年虽八十三岁,望之如六十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欲食之际,秩序规则,极其严肃,殊堪惊异。”
除乾隆皇帝外,独揽朝政48年的慈禧太后亦长期噙化人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也记述了慈禧用人参的情况:“自(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起,至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止,共用噙化人参二斤一两八钱,……皇太后每日噙化人参一钱,按日包好,俱交总管郭永清、太监秦尚义伺候。”
从乾隆皇帝寿及耄耋而无痼疾,慈禧逾古稀而能弄权揽政,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参之补养作用。
中医认为,人参大补元气,还补益脾肺、增神益智、生津止渴,是补药之上品。因而有强壮和延年益寿作用。
一般认为,抗衰老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延长寿命界限,二是改善衰老症状,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智能及体力不衰。衰老症状的发生也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是生理性衰退,其二为老年病所致的非特异性症状。目前对人参皂甙的研究认为,人参所含的皂甙成分对上述两种原因所导致的衰老症状都有防治作用,尤其是消除疲劳、提高耐力、改善近记忆功能方面呈现良好作用。在某些老年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律不齐型冠心病人,服用人参后在一般症状得到改善的同时,原发病的一些症状也获得改善。药理研究还证实,人参提取物还可使细胞传代次数增加,从而延长细胞寿命,这也是人参抗衰老的又一机理。

7、清代御医王升云究竟活了多少岁?

清代御医王升云(1703年-1858年),活了155岁。
王升云 清代隐医,出生来于康熙42年(1703年)中医世家出身,其祖上是宋朝名医王唯一,40岁学道,隐于江浙。三丰蓬莱派传承人物,源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得见其足浴时与众不同,遂与之交谈得知养生之道:晨起三百步,养生一盆汤。王升云也被知乾隆请到宫中专门负责调配足浴汤。乾隆56年,年逾90的王升云离开皇宫,远走齐鲁,隐居泰安。卒于咸丰8年(1858年)。道

8、清代中医李庆远为什么能活256岁?

从历史学讲:材料是否有历史根据,是第几手资料,均有待确定,很是超越了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从生物学:不符合细胞分裂规律,科技水平难以相信。李庆远(李清云,1677年-1933年),出生于四川,清末民初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1777年,李青云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特别奖励。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长期服用黑豆、马齿苋、芹菜、金银花、山楂、绿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为“百草长生方”,以保持人体三通,血通、尿通、便通”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和“三通”是长寿所必须的。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茶的养生及药用已载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而花枝茶具体出处不详,史料记载应出自湖北;《本草纲目》记载决明子具有清热泻火、明目的功效;荷叶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罗汉果具有润肠通便、清咽润肺的功效。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他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李庆远最后告诫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9、喝绿茶可以减肥吗?

与乾隆中医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