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健脾养生湖

健脾养生湖

发布时间:2020-07-14 00:19:40

1、健脾去湿养生粉有什么功效呢?

从字面意思理解为,祛湿健脾。。不过针对祛湿健脾的话,给你推荐一个 叫苍元粉 亲身实践效果非常好,我在淘宝买的,也可以自己去中药店配

2、李时珍养生酒主治什么?

李时珍保健酒适应于各种来人群,它对各种疾病都有源着神奇的效果,如对老人可以怯风除湿、提高机体免疫力,让精力百更旺盛;对青中年男人,可以度治疗肾虚阳痿,提升性能力;对女知人来说,可以排毒道养颜、健脾养胃,越活越年轻。

3、中医为什么要健脾

中医的脾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中医讲脾统血,脾是后天之本。它包括了消化系统,整个消化系统的强弱就是脾。有人特别能吃,但是长不胖,中医叫胃强脾弱。胃主收纳,脾主运化。

4、健脾养胃的营养糊

1、准备好材料:山药100克、糯米50克、薏米25克、红枣6颗、冰糖10颗

2、糯米浸泡10分钟之后,清洗干净备用

3、薏米提前浸泡1小时,冲洗干净

4、山药先连皮清洗干净,再用去皮器去皮,用刀切成知小块

5、将浸泡好的薏米和糯米,切好的山药块和清洗干净的红枣放入电饭锅里

6、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根据个人喜好粥品的稀稠度添加

7、盖上锅盖,选择“煮粥”功能,进行熬粥90分钟

8、经过90分钟的熬制,山药红枣薏米粥变得非常粘稠了,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待道冰糖溶化,即可盛出食用

(4)健脾养生湖扩展资料:

营养功效

山药含有脂肪较少,几乎为零,而且所含的黏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防止动脉硬化过早发生。薏米具有利水除湿、健脾止泻、排毒等功效,而且特专别容易消化吸收,是很好的食疗食物,适合胃虚者食用。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抗癌、解热、镇静、镇痛、抑制骨骼收缩、健脾止泻、除痹、排脓等功效,还可美容健肤,治扁平疣等病症。薏米煮粥食用,经常食用有益于解除风湿、手足麻木等症,并有利于皮肤健美。

5、如何补脾养生

脾胃是后天之本。因此如何健脾补脾,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癌症等慢性病患者,更是如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健脾补脾呢?现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早晨喝薏米粥。具体做法,按照董洪涛博士的要求,“每日早餐用60克薏苡仁做成粥,不加盐,不加任何东西,把粥吃光即可。”
二、喝“四宝粥”。四宝有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将这四样东西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上几勺即可。也可以先把这四样东西一起煮熟,然后放在料理机中打碎后食用。买不到这四样东西,也可以喝其他东西做的粥。
三、每顿饭吃七成饱。中医讲,吃少了补气,吃多了食气。谚语有云: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我们本应该像养生家说得那样,饿了才食。不过现在有很多人不知什么时候该吃东西,不是饿了再吃,而是听眼睛的,一看好看就吃;听鼻子的,一闻好香就吃;听嘴的,一吃好味就吃;听广告的,一说有好处就吃;……吃吃吃,一天到晚总想着吃,而且劳动量越来越小,把脾胃都吃坏了。那么什么时候该吃东西呢?我们应该听肚子的,肚子饿了再吃,做到饭前肠鸣,不饿不吃。
四、晚饭少吃。台湾的著名学者南怀瑾说,僧人是过午不食,如果吃了就要受罚。我们到没有必要做到过午不食,但完全可以做到晚饭少吃,那天不饿就不吃。如此,节约粮食,节约时间,减少猝死,少生病,真是一件大好事。读者可以参看我写的《饱食即睡危害大,劝君晚饭要少吃》一文。
五、捏脊。捏脊就是涅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行走路线,捏脊可以刺激到两条经络。事实上,捏脊的好处非常多,能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以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另外,捏脊还有滋阴补血、平抑心火的作用。捏脊的方法特别简单,捏起皮肉,放开,再捏起皮肉,旋即放开,不断重复即可。
六、经常按摩十大补气的穴位。这十个补气的穴位是:脾腧穴、足三里、膻中穴、涌泉穴、关元穴、气海穴、太溪穴、百会穴、肺腧穴、悬钟穴。
七、多吃补气的食物,祛湿的食物,白色的食物。补气食物有一个共性,就是生长在水中和生在土里的食物,多有补气作用,因为这些食物吸收的地气最多。还有白色的东西多数也有补气的作用。还有那些可以祛湿的食物也多有补脾的作用。这些补气的食物有:山药、土豆、红薯、香菇、白鹅、土鸡肉、糯米、蜂蜜等。
八、做好脾胃的保护。脾胃有四怕,一怕冷。人们说,中国人十人九胃,十胃九寒。就是说,中国人中,有九个人有胃病,十个胃病患者中有九个是胃寒。所以防止寒凉、寒冷对脾胃的伤害,十分重要。二怕湿。五运六气中,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故脾主湿。脾属阴,最容易受湿邪损伤,如果脾为湿邪所困,脾气不升,胃气难降,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湿为寒邪,对人危害很大。三怕甜。脾怕甜,胃怕凉。甜腻,特别是浓度大的糖水,使人容易产生湿气,脾则怕湿,因此甜食要少吃。还有人说,癌细胞最喜欢糖。所以癌症患者还是尽量少吃糖或者不吃糖。四怕撑。就是不能吃得太饱。此外,适当多运动,多吃素,少忧愁等,都是保护脾胃的不二法门。这两个方面都注意到了,你的脾胃就会逐步好起来。
九、在把食量减下来的同时,再把吃饭的速度慢下来。这样,虽然你吃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你吸收的东西却没有减少,甚或有所增加,而且大大减轻了脾胃的负担,好处很多。

6、健脾祛湿吃什么食物最好

既健脾又祛湿的食物
1、白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皮肤湿疹、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2、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尤其适合皮肤湿疹患者食用,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
3、薏米:有健脾、利湿、清热的功效,尤其适合皮肤湿疹或湿热为患者食用。
4、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祛湿的食物
1、洋葱: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2、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带下等病证。
3、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4、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
5、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6、绿豆: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功效,主治丹毒、烦热、风疹、痘毒、皮肤湿疹及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
7、黄瓜:有除热、利水、解毒等功效。湿热为患的皮肤湿疹病人尤其适合常吃黄瓜,生吃、凉拌或炒食皆可。
8、金针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凡急性或亚急性皮肤湿疹以及合并感染者,均宜常食。
9、荸荠:有消风、清热、利湿的功效,故皮肤湿疹患者宜食之,主治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
10、泥鳅:既能补中气,又可祛湿邪、利小便,主治皮肤瘙痒、疥疮发痒,急慢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最宜。
健脾的食物
1、山药:有补脾胃、健脾运的功效。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2、土豆:有补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食用。
3、红薯:有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等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者食用,但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4、香菇:有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者食用,但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5、红枣: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等到功效,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者食用,但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6、猪肚:有补益脾胃的功效。
7、牛肚:有益脾胃、补五脏的功效,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用。
8、羊肚:有补虚弱、益脾胃的功效,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者食用。
9、牛肉: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等功效,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者食用。
10、桂鱼:有补脾胃,益气血等功效,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食用。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11、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者食用。
12、籼米:有补脾胃,养五脏的功效,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13、豇豆:有健脾补肾等功效,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者食用。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14、蜂蜜:有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宜于脾胃虚弱、消化性溃疡者食用,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

7、如何健脾补脾

8、健脾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健脾的最快方法就是运动了。

两种能够健脾的运动

1、扭腰

站直,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做跑步姿势,双脚抓地不动,腰部向左转到最大角度,停留半分钟,在向相反方向扭动。每边60次,双边为一组,做三组。扭腰运动不仅能够健脾,对便秘,失眠都能缓解。

2、蹲马步

蹲马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几点,在蹲马步是上半身要保持直立,不要向前倾,也不要向后靠。其次马步不是深蹲,膝盖不能超出脚尖,时间也要把握好,不能太长,2--3分钟就可以了。

(8)健脾养生湖扩展资料:

一、脾胃虚弱的五点症状

1、为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脘腹胀痛甚或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症。

2、由于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故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因升降失调。

3、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见泄泻,甚则小腹胀坠、脱肛等。

4、胃气不降反而上升,则可见嗳气,恶心,呕吐等。润燥失宜,胃阳不足,胃失通降,可见食欲减退,嘈杂易饮,干呕,呃逆,甚至噎膈,大便干结。

5、脾虚湿困可见食后饱胀,倦怠乏力,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脉细弱而数等症。

二、养脾胃最忌讳四件事

1、不坚持。

2、吃冷饮。

3、吃甜食。

4、吃过饱。

与健脾养生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