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传统养生学发展和建议
1、极富特色的理论体系 传统养生理论,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它通过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动,和自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2、强调综合、辩证的自我保健原则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传统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卫生,从药物强身到运动保健等,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针对各目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中医养生的动态整体平衡和审因施养的思想。历代中医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例如,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顺其自然变化,因时养生;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注意环境养生等。又如传统健身术的运用原则,提倡根据各自的需要,可分别选用动功、静功或动静结合之功,又可配合导引、按摩等法。这样不但可补偏求弊、导气归经,有益寿延年之效,又有开发潜能和智慧之功,从而收到最佳摄生保健效果。 3、适应范围广泛 传统养生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 人生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养生的内容。此外,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相应的养生措施。因此,中医养生学的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进行全面普及,提高养生保健的自觉性,把养生保健活动看作是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上可知,传统养生学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在强调自我保健的今天,普及中医传统养生的知识,把其作为人们防病、治病的一个锐利武器,显然很有必要。
记得采纳啊
2、老年人养生有哪些建议
一,食物宜粗细搭配。因老年人胃肠功百能减弱,牙齿不好,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其消化吸收。度
二,营养成分宜合理,以提高机体代谢能力。
三,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可以抑制细胞脂质的氧化,抵抗人体衰老,是餐桌上必备的食品。骨头汤还能缓解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预防筋骨挛痛和膝脊痛回,防止人体老化。此外,老年人代谢机能降低,体力活动答较少,以每餐八九分饱为度,七成饱为佳。
3、为中医营养养生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为什么要匿名呢?
我也从事中医营养事业,很想看看相关人士的观点,有机会的话,可以一起探讨!
4、现在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大家有什么好的养生建议推荐?
养生也是分多方面的,看你希望是针对什么,我说一个针对脊柱的养生方法:
可以利用斜面床垫来保护脊柱,经常仰卧在斜面上矫正脊柱两三个小时,以此来矫正一下脊柱其它时间的前倾,是比较好的方法,如下,请参考:
5、养生之道
6、专家的养生观点千变万化,我们应该怎么遵循?
在如今日益发达的社会,越来越多老年人,甚至是年轻人越来越讲究养生。现在有很多专家提出许多的养生观点,我们应该选择合适自己的养生方法,不能轻易相信专家的观点,要用自己雪亮的眼睛观察和判断。
养生指保养、调养e68a847a6431333431363033、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自己的身体在哪方面不适,在哪方面有问题,学会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养生。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基本的养生方法还是相同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养生的最好方式是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的饮食规律。早上不要睡懒觉,及时早起,保持身体健康的活力。按时吃早餐,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必须吃。中午身体比较疲惫,午休半小时到一小时有助于身体的恢复。晚上切忌熬夜,熬夜对身体的损害特别大,一定要早睡。每天吃饭都要荤素搭配,不挑食,均衡饮食。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年纪的增长,体质会比较虚弱。他们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适的养生,专家的观点选择性听取。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可以通过喝一些有助于身体强健的药品和营养品,来帮助恢复。其次,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增强体质。还可以通过物理性的身体恢复来养生,例如足浴,按摩等。
不同人的养生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在众多专家的养生观点里,他们的说法是没有错误的。最关键的是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而不是盲目的进行养生。
7、对于养生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养生并非一定要早睡早起,最好做到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还是早睡早起。
8、中医在不同季节的养生建议有什么
春季的到来,正是万物复苏之时,春季养生也是四季养生之开始,所以春季体质的养生保健之道非常重要。
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来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源”的感觉。
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
此为“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春养肝、
夏养心、
长夏养脾、
秋养肺zd、
冬养肾的五脏调养法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经验,对于四季养生有着重要意义。
9、养生有什么好的建议?
1.吃;第一不要吃过吃快过饱。第二营养要均衡。
2.睡即休息;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而且尽量睡午觉。
3.保持心情愉快。要做到乐观开朗,要学会自我调节。心情舒畅
和延年益寿有直接的关系。
4.最好要有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会带给我们舒适的心情。
5.锻炼身体。在版自然中锻炼身体,青草绿树,鸟语花香,山水相伴的公园最权好。
10、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怎样养生的最新意见是什么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最新健康膳食建议,强调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用健康的膳食可以帮助人们预防所有形式的由于失衡以及一系列的非传染性疾病(NCDs)。但是由于加工食品636f70797a6431333337396264的产量增加、快速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导致了膳食模式的转变。人们消费更多高能量、高饱和脂肪、高反式脂肪、高糖或高盐/钠的食品,很多人对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类食品如全谷物摄入不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健康膳食建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健康膳食可以帮助人们预防所有的营养失衡性疾病,以及非传染性疾病(NCDs)如肥胖、糖尿病、心脏病、中风以及癌症。
◆不健康的膳食以及缺乏体育锻炼是健康最主要危险因素。
◆健康膳食的行为需要在生命早期开始——母乳喂养可能会带来长期的益处,如降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风险。
◆能量摄入量应该与能量消耗相平衡。证据表明,为了避免不健康的体重增长,总脂肪不应该超过能量总摄入量的30%,脂肪的消费应从饱和脂肪向不饱和脂肪转变,消除工业反式脂肪。
◆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减少到总能量的5%将具有更多的健康效益。
◆保持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天可帮助成年人群预防高血压,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WHO成员国达成共识,到2025年全球人均食盐摄入量降低30%,遏制糖尿病和肥胖的上升。
对于成人
健康的膳食包括:
◆水果、蔬菜、豆类(例如扁豆、豆角)、坚果和全谷物(例如未加工处理的玉米、小米、燕麦、小麦、糙米);
◆每天至少400克(5份)的水果和蔬菜。土豆、红薯、木薯和其他根类淀粉性食物不包括在水果蔬菜中;
◆游离糖摄入应低于10%的总能量,约50克,低于5%的总能量或许具有更多的健康效益。大多的游离糖是通过制造商、厨师或者消费者加入食品中的,也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
◆脂肪摄入量低于总能量的30%。不饱和脂肪(来自鱼、牛油果、坚果、向日葵、菜籽油和橄榄油中)要优于饱和脂肪(来自肥肉、黄油、棕榈油和椰子油、奶油、奶酪、酥油和猪油中)。工业反式脂肪(存在于加工食品、快餐、零食、油炸食品、冷冻披萨饼、馅饼、饼干、人造黄油和涂抹酱中)不是健康膳食的一部分;
◆每天小于5克的食盐(相当于大约1茶匙),并食用加碘盐。
婴幼儿
儿童生命的前两年至关重要,因为在此期间如能获得最佳营养可减少死亡和发展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它还促进更好的发育、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对婴幼儿健康膳食的建议与成人的相似,但是以下这些内容也很重要。
◆婴幼儿前6个月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
◆婴幼儿应该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长。
◆从第6个月开始,除母乳外还应该补充一系列的适量的、安全的和营养素密集的辅食。盐和糖不应该添加到辅食中。
达到健康膳食的实用建议
水果和蔬菜
每天至少吃5部分或者400克水果和蔬菜可减少NCDs的风险,并有助于确保每日适宜的膳食纤维摄入量。
为了提高水果和蔬菜的消费量,你可以:
◆一直吃带有蔬菜的膳食;
◆把水果和生蔬菜作为零食吃;
◆吃当季的新鲜蔬菜;
◆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
脂肪
降低总脂肪摄入量有助于防止成人群体不健康的体重增加,同时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可降低发展为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可通过以下途径减少脂肪摄入:
◆改变你烹饪的方式——去除肉中的脂肪部分,用其他食品代替黄油,使用植物油(非动物油);煮、蒸或烤而不是炒;
◆避免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
◆限制含有高饱和脂肪食品的消费(如奶酪、冰淇淋、肥肉等)。
食盐、钠和钾
大多数人通过食盐摄入了过多的钠(对应于平均每天9 -12克盐)和不充足的钾。高食盐消费和不充足的钾摄入(低于3.5克)引起高血压,转而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如果人们的食盐消费量减到低于5克/天的推荐水平,那么可以防止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死亡。
人们经常意识不到他们消费的食盐的量。在许多国家,多数的食盐来自于加工食品(例如方便快餐、加工肉类像培根、火腿和香肠、奶酪和咸的零食)或者是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例如面包)。在烹饪(例如牛肉汤、浓缩固体汤料)或者餐桌上(调味盐、酱油和鱼露)也经常会加入食盐。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减少食盐的消费:
◆准备食物时不添加食盐、酱油和鱼露;
◆在餐桌上不添加食盐;
◆限制咸味零食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