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养生集锦7

养生集锦7

发布时间:2020-07-13 22:34:11

1、最好的养生方法

1.尽量早睡,并睡足7个小时;
2.晨起做5分钟腹式呼吸;
3.早餐吃一份针zd对你体质类型的养生粥(如恬愉体质养生食方);
4.上午办公间隙,花五分钟练习恬愉办公室养生功法;内
5.吃一份细嚼慢咽的午餐;
6.午餐后小憩;
7.喝一杯针对你体质类型的养生下午茶(如恬愉体质养生茶方);
8.下午办公间隙,花五分钟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9.适量的容步行,或其它有氧运动;
10.学会克制的晚餐;
11.感受和培育亲情、友情和爱情;
12.静坐片刻,感恩今天的所有,把焦虑、愤怒、忧愁、沮丧排遣干净。

2、冬季养生知识大全

冬季养生知识有:早上晚点起,晚上早点睡;早饭晚点吃,晚饭早点吃等等。

1、早上晚点起,晚上早点睡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洪昭光教授也指出,当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就意味着你该起床了。

2、早饭晚点吃,晚饭早点吃

冬天晚起床,早饭也应顺延。因为人在睡眠时,消化系统仍在努力工作,消化一天中吃下的食物。如果早饭吃得过早,会使消化系统疲劳应战。起床后,可以先喝一点水,再不慌不忙准备早饭,给消化系统留下足够的休息时间。

3、早上吃“硬”,晚上喝稀

这里说的早吃“硬”,其实并不是指口感硬的东西,而是营养丰富、能量较高的食物。刘德泉说,早饭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证一天活动所需的能量。如瘦肉、谷物食品等。但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也得同时考虑食物是否易消化。

4、早上喝水,晚上喝蜜

中医有句话叫:“早喝盐水晚喝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解释说,盐有清热、凉血、解毒、养肾的作用。晨起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助于降火益肾,缓解便秘、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且对上火、咽喉肿痛者也有好处。

5、晨练晚一点,晚练早一点

不论是早起锻炼,还是傍晚锻炼,也都需要适应冬天的时令特点。刘德泉认为,选择锻炼时间的一大原则是:见不到太阳不要锻炼。所以,晨练要等到太阳出来后,晚练要赶在太阳下山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体内的阳气不受损。

3、养生的方法

1.尽量早睡,并睡足7个小时;百
2.晨起做5分钟腹式呼吸;
3.早餐吃一份针对你体质类型的养生粥(度如恬愉体质养生食方);
4.上午办公间隙,花五分钟练习恬愉办公室养生功法;
5.吃一份细嚼慢咽的午餐;
6.午餐后小憩;
7.喝一杯针对你体质类型知的养生下午茶(如恬愉体质养生茶方);
8.下午办公间隙,花五分钟按摩合谷穴、内道关穴和足三里穴;
9.适量的步行,或其它有版氧运动;
10.学会克制的晚餐;
11.感受和培育亲情、友情和爱情;
12.静坐片刻,感恩今天的所有,把焦虑、愤怒、忧愁、沮权丧排遣干净。
请采纳。

4、10大养生食物

1.红糖 红糖
2.坚果 核桃
3.汤类(山药排骨 乌鸡汤 老母鸡汤)
4.虾 鱼 肉
5.水果(苹果 葡萄
6.豆浆
7.水
8.粥
9.人参
10运动

5、七种健康的饮食养生方法系?

中医上有“七食利身心”的说法,说的就是七种健康的饮食养生方法,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养生方法吧。 博食:就是对一切食物原料和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的食物都要品尝食用而不要有所偏嗜。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博取食物,混合饮食,营养互补。我国医药学历来就认为,食物有湿、热、寒、凉、平、咸、酸、苦、甘、辛,以及补、泻等性味之分。如果生活中长期对食物有所偏嗜,就会使人体的营养失去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因此,只有丰富多样的膳食,才有可能从各种食物中获得平衡和足够的多种养分,以满足人体的多方面需要。 配食:即对饮食进行合理调配。饮食调配,理应与中药的配伍一样,要按规矩、循准绳、无偏过,方可有益于身心。配膳中,应注意主粮与杂粮搭配、荤食与素食搭配、寒性与热性食物搭配、酸性和碱性食物搭配、五味恰当的搭配,以达到营养平衡。还要注意烹调方法,否则就有可能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影响机体多种营养素的吸收,有害健康。 熟食:熟食是我国人民历来的饮食习惯。高温熟食,可以杀菌消毒,且利于消化吸收。熟食还可以增进美味,祛除恶味,经过高温处理,一部分不利于人体的成分经过分解化合,有的挥发掉了,有的则转化成另一种无害成分,同时,食物内部的有效营养成分释放出来,因而适口可食,符合营养卫生要求。生食则不然,食物原料除部分可以生食外,其他一般都必须热加工处理,否则将会危及人的健康。古人烹饪强调“断生”、“断红”,就是这个道理。有人做过试验,蔬菜煮熟,失掉了一部分营养素,但是由于加热分解,有利于吸收所含养分,得失对照,得多于失。 热食:注重热食,同中医饮食保健有关。中医认为:人之热腹不宜承受过多的冷食,用热脏腑去暖冷食,于人体无益。即使盛夏,也不主张冷食。还认为:热食(不是烫食)一般无害人之危,而冷食则不然,常常有害于人的健康,甚至加重病情(如肝胃炎症发作时,不宜食生冷),严重者可能导致某种危险,例如负伤流血过多、干渴时饮冷水,极易发生血栓,导致死亡。 节食:节食主要是指饮食控制数量,以不过量为宜。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提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古代有很多关于“节食”的论述和精辟的见解,如“食无求饱”、“不欲过饥,饥则败气。食戒过多,勿极渴而饮,饮戒过深”等。 时食:古人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关键是“适时”。也就是说,不要等到十分饥渴时才饮食。饮食要定时、定量,否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饮食缺乏时间性,像有的人“零食不离口”,必然会使胃不断受纳和消化食物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消化功能失常,出现食欲减退和胃肠疾病。另外,饮食、配膳、调味也要讲究时令。 医食:就是利用食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即“饮食疗法”,简称“食疗”。《本草经集注》中曾将“果菜米食”列为药物的一个种类专门加以论述。至于什么食物治什么病,什么食物利于人体哪一部分,什么食物有禁忌,或相克、相畏,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禁忌等,我国古代医书上都有记载,并且内容丰富。目前,食物疗法已发展成为人们防病治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6、中医养生七良方

你必须知道的中医养生七良方

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中医药学在与疾病和衰老的长期斗争中,找到了许多简便易行的延年益寿的良方要诀,这些良方很实用,很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

你必须知道的中医养生七良方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弛脊柱的自我锻炼。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提高睡眠四大宝
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提高睡眠质量有四大法宝。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还有,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失眠的病人别忘了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

7、养生之道有哪些

与养生集锦7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