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温的空调房内几乎无湿度如何养生。
空调房内也养生 室内空气干湿度有讲究
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而在夏季时节,我们在封闭的环境内长期开启空调,室内的干湿度则严重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带来了室内空气干湿度的健康指数,看在何湿度指数中最有利于人体健康。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研究还表明,当相对湿度达90%以上,26℃
会让人感觉31℃似的。干燥的空气能以与人体汗腺制造汗液的相等速度将汗液吸收,使我们感觉凉快。可是湿度大的空气却由于早已充满水分,因而无力再吸收水分,于是汗液只得积聚在我们的皮肤上,使我们的体温不断上升,同时心力不胜负荷。
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
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冬季湿度有时太小,空气过于干燥,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感染,患上感冒。据科学试验,在气温日际变化大于3℃、气压日际变化大于10百帕,相对湿度日际变化大于10%时,关节炎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
湿度过大: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岛)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
湿度过小: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2、蒸汽浴对身体的好处
好处
1.蒸汽浴是一种全身性透热疗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增加血流量,减少血脂和胆固醇,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蒸汽浴的作用,刺激了造血液中白细胞增多,提高人体免疫力。
3.体外温度变化,有得于血管的扩张和收缩,能防止动脉硬化。
4.蒸汽的薰蒸过程中,体内多余的多余水份和有害物被排出,过剩的脂肪被分解和消耗.还有利于表皮细胞的新生,消除皮肤松弛,起到减肥健美的作用。
中医解释
中医学认为,蒸气浴时,人处于湿热空气的蒸腾中,腠理、口鼻同时感受,外至肌肤,内及脏腑,都得濡养,既可开发阳气,振奋气机,又能滋阴润燥,利水消肿。经常沐浴有调和营卫,镇静安神之功效。
西医解释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蒸气浴对人体的作用因素是高温及空气湿度和冷空气或冷水刺激的双重影响。它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有利于恢复疲劳和损伤组织的修复,对神经系统功能起调节作用。
(2)高温空气养生扩展资料:
使用宜忌
蒸气浴时,宜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定适当温度、湿度和停留时间.健康人在干热蒸气浴(气温80℃~90℃,气湿20%~40%)室内,平均耐受时间为17分钟左右;在湿热蒸气浴(40℃~50℃,气湿80%~100%)室内,一次最多可停留19分钟。
降温时所用冷水温度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原则上不应出现寒战或不适感。最好以温热水浴足结束沐浴。浴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同时喝些淡盐水或果汁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每次就浴包括休息约需1.5~2.5小时,一般每周一次。
蒸气浴的注意事项与冷、热水浴大致相同。少年儿童入浴时间不宜过长,以10分钟为度;运动员训练及赛前1~2天不应做蒸气浴,而应在运动后进行。
禁忌症
急性炎症、传染病、高血压、重症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甲亢、慢性酒精中毒、癫痫、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者,孕妇不益泡。
3、空气对人体健康有什么意义?
室内空气尽可能要洁净,其次是能够对人体更有益。
空气洁净可以选择用空气净化器或晟焕新风机过滤,配合使用更好,能够使空气变的洁净;
空气健康,主要是指空气中“维生素”——小粒径负离子的含量,小粒径负离子对长期进行医疗保健是有明显效果的,你都可以在网上或图书馆书籍中查到,不再介绍。
家居最好选择晟焕负离子新风机,在洁净空气的同时还有小粒径负离子,两全其美!
4、养生空气净化器有用吗?
你要看看你买的那台cadr值有多大,负离子的含量有多高。能不能释放出芬多精。一般养生空气净化器这个东西对养生是有效果的。因为芬多精和负离子这两个东西对将三高,预防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帮助非常大,国内的养生空气净化器品牌有爱品生,中央电视台有报道过爱品生。你可以到网上了解下。
5、超过100℃的高温空气有什么用,那些行业能用到?
供暖,制鞋,蒸汽动力,食品加工和化学原料提出制造。
6、什么是环境养生?
健康是长寿的先决条件,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和每个人居住的小环境。在环境中,有许多因素每时每刻地作用于人的机体。这些因素,可概括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不仅错综复杂,且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人体借助机体内在调节和控制机制,与各种环境因素保持着相对平衡,表现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人们的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有害的环境长期作用于人体,或者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环境因素自古以来就非常受到人们重视,如《黄帝内经》里就有明确的记载:“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若是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居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多短寿。可见,居住地方的水土、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健康长寿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研究认为,海拔1500~2000米之间的山区,阴离子密集,确实是长寿的地理环境。根据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百岁以上老人有3700多人。这些长寿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庄和少数民族地区。
众所周知,人的死亡主要是由疾病所引起,可是从现在来看,仅仅从治病的途径来延长人类的寿命,潜力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近百年来,人类的死亡原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从以往的各种传染性疾病为主要原因,改变为以衰老性疾病为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现时代,死亡多是因为细胞和组织衰老为直接因素而引起的。就拿人们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及心脏病来说,尽管其发病的直接原因各有不同,但都与细胞和组织的衰老和损伤密切相关。引起这些病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恶劣的环境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早在100多年前,英国医生就发现,在英国,生活在粘土、砖土和河谷冲积土分布区的居民,癌症死亡率很高,而生活在古老、坚硬的岩层区和排水良好的地区的居民,癌症发病率则很低。美国学者也发现,美国的癌症高发区集中在东北部、五大湖周围以及西部沿岸地区。
在我国,癌症的分布在大的范围里,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就是在小的范围里,各种癌症也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分布。如肝癌的高发区集中在福建、广东等地;食道癌高发区主要在北方,其中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食道癌高发区呈同心圆分布,发病率由中央区向周围逐渐降低。
不但自然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同样和人们的身体状况紧密关联。如《黄帝内经》里就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始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非常明确地阐明了诊治疾病要注意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相传,帝尧时代人们就凿井汲水而饮。春秋战国时期居民中还制订了清洁饮水公约,不遵守者以法律处理。我国考古挖掘的古城遗址遗物证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地下已有用陶土管修建的下水道,不仅注意到饮水卫生,而且还注意到保护环境卫生。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也写过《论空气,水和土壤》等卫生论著。
十八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时,提出了许多与社会因素相联系的医学课题,促使医学家们去探讨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1766年,德国人约翰·彼得·费兰克建议政府采取措施保护个人和公众的健康,最先提出“医学监督”的想法。1838年德国人捷·埃罗舒提出“社会卫生学”的概念。他指出:人类是凭借着社会才能赖以生存的一种社会动物。他还把卫生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卫生,它完全隶属于个人的主动性;一类是公共或社会卫生,它需要采取法律或行政措施。
1848年法国人儒勒·盖林第一次把“社会”这个词同医学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了“社会医学”新概念。他把社会医学分成四个部分:社会生理学--研究人群的身心状态与它的法律、组织、制度、风俗、习惯等的内在关系;社会病理学--研究健康和疾病的社会问题;社会卫生学--研究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措施;社会治疗学--制订治疗措施和其他手段对付社会可能遇到的不良因素。
1848年,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德国人诺尔曼指出:“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
本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暴露出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较为突出,社会医学在发达国家为医学界广泛接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社会向医学提出了许许多多新课题: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破坏所带来的“公害病”;现代工、农业及交通运输业所带来的意外伤残人的增多;人口老化以及社会现代化所引起的疾病谱的变化等等。
总之,由于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就必须重视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外,生物因素亦不能忽视,包括所有与人共存的生物,直接或间接对人的影响。人体的健康还与生物致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致病原及寄生虫也影响着人的发育和衰老变化。
可引起人疾病的生物致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螺旋体、原虫、立克次体、蠕虫等。有些疾病是通过动物或昆虫作为传播媒介致人疾病的,如鼠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症等,狗传播狂犬病,猪传播猪肉绦虫病,蚊子传播疟疫、乙型脑炎,虱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病等,苍蝇传播痢疾、霍乱、伤寒等病。
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对人类的生存、生命和年龄增长都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历史上,天花、鼠疫、霍乱、疟疾、流感等等为患,几乎造成一个地区人口的灭绝。如鼠疫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悲惨的大流行,14世纪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在欧洲病死者达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总数的1/4。在近百年内,霍乱曾先后发生6次世界大流行,每次流行死亡人口均以数十万至百万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辩证的自然综合体,一切生物都要适应环境而生存,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还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环境。
7、高温时期如何养生保健?
高温时期如何养生保健
1、饮食方面要清淡一点
一些朋友表示,在高温天气下根本就没有胃口吃饭,于是就会选择口味比较重的食物,但是你知道吗?在夏季常吃重口味的食物,例如太辣、太咸、太甜,都会对肠胃造成不适,再加上夏季人们的肠胃本来就比较脆弱,所以夏天反而要清淡饮食。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建议人们在夏季可以多喝点汤、粥,推荐绿豆汤(粥)、红豆薏仁汤、海带玉米汤、冬瓜排骨汤等,这些食疗在夏季食用都是不错的。
此外,很多人在夏季都会吃夜宵,夏季常见的夜宵都是小龙虾、烧烤、冰啤、凉菜等,其实这些饮食当作夜宵对肠胃也有伤害,所以夏天若是想吃夜宵,最好选择白粥、面条等清淡一些的食物。
2、生活起居要注意一点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不少朋友都会开空调来降温,但此时人们不能太贪凉,不要整天都待在空调房里,否则也有可能会引起“空调病”。起居室、卧室要注意通风,建议在早晚有风的时候把门窗打开,让对流风把室内的废气带走,流入新鲜的空气。
夏季很多朋友会把地板拖干净之后直接坐在、躺在地板上,但其实这样做会导致体内的湿气变得更严重,若是要这样做,那么最好铺上草席,隔离湿气。
8、高温为何让空气产生模糊感觉?
这涉及到了光学的折射原理!
高温使空气的密度发生了变化!空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密度会变专小,高温属部分空气密度较小,而周围温度相对较低的部分空气密度较大,这样,当光线射到这两种密度不一样的介质接触面时就会发生反射或折射,然后就会出现我们眼中看到的现象!
我建议你翻阅相关书籍看下,就会更明白了!
9、超过40度的高温,水稳怎样养生
对身体肯定不好吧,对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20多度。长期高温环境,肯定对人不好,容易中暑,脱水,机器长期在高温环境下都容易出故障,更何况是人了。
10、人体可以吸入高温消毒过的空气吗?
高温可以杀灭一些病原微生物,但却对一些化学物质并不能起到灭活作用,可能反而使仪学物释放毒性,因此,高温消毒指的是针对性的特定物质范围,如细菌,病毒之类,除此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