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坐冥想感觉很奇怪?
在初期打坐冥想后反而会觉得会觉得累,打坐时间一长就会心乱浮躁等等。
在中期的时候,适当的打坐冥想后,你的睡眠质量会更好。
这个并不奇怪。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的心神平静下来。
2、打坐冥想有什么好处?如何打坐冥想?包括姿势,如何想?谢谢
打坐冥想可以修身养性,现在都市人生活压力大,神经紧张,偶尔做做打坐冥想可以调节身心。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式。你可以选择感觉舒适的坐姿,半莲花全莲花都可版以。什么都不要想,放空一切。静静的感觉身权体与心灵对话。
3、打坐冥想如何有益于你的大脑
但科学家发现专注在简单如呼吸上,作为专注冥想的一部分,也许对训练你的脑是有益的。打坐冥想与大脑的关系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一篇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新研究,显示了冥想的人在平时有较少的脑部默认模式网络活动。默认模式网络与反省以及心灵徘徊有关。典型地,漂流的思想倾向专注在负面的目标上,创造更多压力和焦虑。它也跟专注缺陷过动失调和阿兹海默病有关。研究者调查有经验的冥想者和训练有素的禅修者。有十二名被归类在老练的等级中,平均经历过超过一千个小时的专注冥想,(马尔可.格拉德威的卓越建议是花费在某件事情上一千个小时即为某方面的专家)以及十二名在冥想方面为新手的健康志愿者。每位志愿者被指定去进行三种类型的冥想:专注(注意自己的呼吸),爱与善(希望众生健康)和无选择的意识(专注在进来思想中的东西上)。科学家借助功能核磁共振仪研究他们在冥想期间的脑部活动。在这些型态的冥想中,比起那些新手来说,有经验的冥想者在默认模式网络上有更少的活动,同时有经验的冥想者也有较少的思想不集中。有趣的是,有经验的冥想者在冥想和没在冥想时也显示了在某些脑部网络间增加的连结。单从这次研究,研究者无法下结论说冥想是否有益于大脑。但是,结合其它研究专注冥想的正面效果如抗忧郁、药物滥用、焦虑和痛觉失调等,冥想有前景的。此外,一份2010年的研究发现当人们的思想不集中时,他们会更不高兴。布鲁尔表示:统合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开始研究专注冥想的机制。但是此研究没有没有解决的原因问题:冥想是否改变了脑,或噎具有这些改变的脑部模式的人变得对冥想更有兴趣。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精神部副教授查尔斯.瑞森表示:浮现的资料从我们或著其它的群组显示冥想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冥想。瑞森表示:如果有些人就在保持思想集中方面做得更好,可能也与佛教思想中的观念一致,就是你的能力是业力轮报的结果,所以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适合冥想。瑞森表示:有一天如果脑部扫描变得够便宜,可以测试哪个人的脑从冥想训练中获益最多。瑞森表示: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应该借由执行纵向研究探索这些开放的问题。涉及到指定某些人去冥想和某些人不去冥想,以及随着时间追踪这些群体去看是否脑部活动模式的改变是可见的。早先麻省总医院精神科神经影像学研究计划的萨拉.拉扎尔博士等人的研究显示打坐冥想能在短短的8个星期内就可以使人脑的结构发生积极的改变。
4、如何打坐冥想
5、打坐、冥想有什么好处?
能使心静下来,同时能调节气息,打通脉络。
6、修行人,每天冥想/打坐/练功两小时以上是什么体验
净空法师---坐禅「坐」是取不动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人有定有慧,给诸位说,五阴魔也能降伏。五阴的降伏是哪几种?第一个身体健康不生病。生病是四大不调,说老实话,你要是有生病的话,你没功夫;真有功夫的人生病,那是示现。维摩居士示现装病,他装病是度众生的手段,他不是真生病,装病。你生病究竟是装病、还是真的病?你自己应该清楚。所以身体一定健康,这就是降伏五阴魔。第二个容貌不容易衰老;因为这也是属於五阴魔,你有定有慧,心地清净。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讲求养生,要吃什么健康食品、要做什么生理治疗,运动怎么保养身体,我看都没有什么效果。佛法里面讲养生之道,说什么?修定。修定是不是每天要去盘腿打坐面壁?确实有一些人讲到修定,每一天一定要去打坐,坐几个钟点。不过那些修定的人,我也见过,相貌一年不如一年,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那是什么?每一天虽然坐几个小时,心里面还是胡思乱想,哪里叫定?诸位要知道,定是心里面离妄想、分别、执著叫做定,不一定要盘腿面壁。
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是了不起的人,《坛经》上好像没有记载,他一天坐几个钟点,没这个文字,而记载他每天工作量很多。他在黄梅,在碓房里面劈柴火、舂米,他做这些粗重的工作。他要去盘腿面壁,这个道场没饭吃了,他舂米。道场那么多人要吃饭,你就晓得他的工作量之多,他哪有时间去打坐?我们要问,他真的有没有坐禅?有,工作就是坐禅。他告诉我们禅坐的意思,「坐」是取不动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你坐在那里谁伺候你,你多大的福报?佛教人福慧双修,你坐在那里享福,怎么行?你要懂得修福。坐是取不动,不是身不动是心不动,这个叫坐。「禅」是不著相。不著相是禅,不动心是坐。身可以动,身一天到晚工作,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这个本事高。心地永远清净,无论做什么工作,再苦的工作、再笨重的工作,他做起来都轻松、都愉快。为什么?他不著相。
我们凡夫做这些粗重的工作感到很累,什么原因?著相。你有分别、执著,你就感到很苦,这个工作很苦;如果不著相,你就没有感触。不但连工作的相不著,连身的相都不著,《金刚经》上讲得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工作是在众生相里面,寿者相是时间,工作的时间再长,他也不会感觉到疲倦。我们今天稍稍一点点动了,累著了,就感觉到很累、很疲倦,著了四相。所以要有定、要有慧,慧是了解诸法空相;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一切法相是幻有、妙有,体是真空,这是智慧。了解事实真相之后,他当然就不执著,妄想、分别、执著这才能真正断掉。所以慧帮助定,定帮助慧,定与慧是相辅相成,有能力降伏魔怨。
大乘无量寿经(第十六集)
7、冥想打坐,冥想有区别吗
打坐冥想可以修身养性,现在都市人生活压力大,神经紧张,偶尔做做打坐冥想可以调节身心。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式。你可以选择感觉舒适的坐姿,半莲花全莲花都可以。什么都不要想,放空一切。静静的感觉身体与心灵对话。
8、学打坐冥想刚开始几天,就有非常明显的舒适愉悦上瘾的感觉。但将近一个月四十天的时候,盘腿打坐时间反而
腿嘛腿疼不能停 入静了 就不痛了 痛是消业的反应 好事
不过修行重点不对 不能只是打坐
每天可以念诵 心经 普门品 等等经文
9、给我说说打坐和冥想的方法?
打坐、冥想、诵经等等,无非是为了制心一处,达到入定的状态,通过入定让这个个体扩大、弥漫,融入到整体之中,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在定中,疾病得到了疗愈,肉身得到了修复,精力得到了补充,智慧就打开了。但这并不是我们目的,而是必经的过程。先是把你散落在外面的心收回来,然后把色身修健康、修完整。当身体的精气神达到饱和的状态时,才能和天地宇宙对接,你才可能回归生命的源头。——导语但深入禅定的前提条件是,你的身心已经和谐统一,能安住在当下了。可是我们在娑婆世界轮回了多世,身心已经无法和谐统一了。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多世的信息,用四分五裂这个词已不足以形容,可以说已经千分万裂了。所以一会儿一个想法,一会儿一个变化,即便签完合同盖了手印,睡一觉醒来又反悔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储存了生生世世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断地干扰着我们,让我们变成反复无常的人,喜怒无常的人,多面孔的人。
只有当你深入禅定,超越了第八意识(阿赖耶识),达到一个很高的意识层次时,你才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当然,这个自我不是头脑的自我,而是究竟的自我,是真我,只有真我才是完整的。只有当你找到了真我,才能如如不动,才不会反复无常。
所以修行首先是身心合一,然后再拿这个一与天合一,达到人天合一。当达到人天合一时,你已经介于贤人与圣人之间了。什么叫圣和贤呢?已经达到目的地的人,称为圣人。已经入道,但还在途中修行的人,叫做贤人。
与天合一之后,你就恢复了本来面目,从个体回到了整体。各个教派的最高境界都是个体消失,融入整体,回到生命的源头。
你只要保持你的个体,就会疲劳,就会生病,就会死亡。比如有时候我们生病了,大夫叫我们吃药,还要我们多休息。吃药和休息,二者缺一不可,而且休息是主导,吃药只是起辅助的作用。如果你光吃药不休息,你的身体是不可能恢复的。
所以生病的时候,第一就是要好好地休息,放松自己。人在放松休息的时候,身心是打开的,这时候宇宙的力量才会进入你的身体,你受损的身体才会得到修复。
——摘自《万行大和尚开示:如何回归到生命的源头?》
万行大和尚简介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4年佛学专业、7年闭关、19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2000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2016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2000年至今,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10、打坐冥想和睡觉哪个更能恢复体力?
睡觉更能恢复体力,但是睡眠需要适量,睡得过多,睡的时间不对,反而不好。相对的,冥想一般到没有量的限制,只是如果喜欢坐着冥想的话,需要时不时站起活动。西方科学研究证实练习冥想本身能够是大脑得到休息,而且还有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如果睡不着,冥想一会儿也是能够起到休息作用的。
前面这是讲比较单纯的部分,深刻去辨别,其实冥想不只是坐,行住坐卧,都可以冥想,连睡觉都有“睡仙功”,还有“日轮观”。所以其实冥想和睡眠并不是一类,虽然也会有休息作用,但是本质上是大不相同的。可以说冥想一般来说,休息不是主要目标,反而要在精神好的时候冥想比较好(但不是说不能疲劳的时候冥想,只是那个时候冥想发挥的更多是促进休息,而不是训练思维和静心的作用了)。甚至进一步说,有些冥想较久,境界较深的人,甚至也可以减少睡眠而不觉得额外困倦。
希望能帮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