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中药泡水喝养生
白菊花、麦冬
白菊花可清肝明目,麦冬可滋阴利咽。两味中药组合,适用于长期受电脑、手机、电视辐射者,工作节奏紧张、无暇保养者,二目干涩、眩晕者,经常户外工作,常受紫外线辐射人士。
制首乌、决明子
制首乌补血通便,决明子化痰降血脂。两味中药组合,适用于免疫力低下、高血压、高血脂、便秘、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工作紧张、饮食无规律、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者。
金银花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它是古代清热解毒的圣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银花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广泛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口糜目赤以及外科皮肤疮疡、丹毒等症。在酷暑炎夏,金银花可清热、降温、解暑,并对预防夏季小儿痱毒疖肿等病症也有良好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菊花
中医认为,中药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菊花还有明显的解热、降血压作用,可治疗感冒头痛及肝火上扰引起的目赤肿痛。暑日用菊花,不但能解暑,还可治头晕眼花、昏厥中暑等症。对因暑热引发的头痛、目赤、疮疖等,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白菊花、黄菊花和野菊花三个品种,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三七花
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效。用于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的治疗。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生津止渴,提神补气。不建议三七花和其它花茶一起食用,因为三七花单味食用效果最好。
西洋参
对因暑热引发的口渴、心烦、多汗及四肢无力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含服,也可加入茶叶中泡服。
麦冬
对因暑热引发的口干舌燥、咳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玄参
对因暑热引发的口渴、烦躁有治疗及预防作用,对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煎后泡服。
蔷薇花
中医认为,蔷薇花性味甘凉,除了可用于治疗口腔炎、疟疾等疾病外,还具有清暑和胃的功效,夏天代茶饮能生津止渴,清热除烦。
2、玄参、麦冬、枸杞三味泡水喝,主要功能是什麽?
”玄参、麦冬、枸杞三味泡水喝,主要功能是什麽?“~~性凉而不寒,又善滋阴,且兼有补性,最清肺火,肺热咳嗽好...益肾滋肝明目...简言之常年坚持、有益养生。
3、茯苓和玄参能一起泡水吗?
你好!茯苓与玄参是可以一起泡水喝。如果你用于治疗痘痘,我建议你先辩证好你的体质和痘痘的类型再对证施治,不然会出现事与愿违或不良反应等问题。比如痘痘类型:粉刺(非炎症性,黑头和白头粉刺)丘疹(炎症性,比较坚硬,呈淡红至深红色,顶端有黑色皮脂栓,直径小于5mm的隆起)脓疱(内含脓液的隆起,溃破后脓液较粘稠,容易流浅痕) 结节(直径大于5mm的隆起,发炎部位深,由脓疱发展成的壁厚的结节,较硬,淡红色或红紫色,破后会有明显疤痕)囊肿(大小水等的皮脂腺囊肿,会化脓感染,皮后流出带血的胶冻状脓液,以后会形成严重疤痕)聚合性痤疮(最严重的一种,以上各类集簇发生),简单说有这些,在知道你属于那一种痘痘类型之后,会帮助你辩证施治的。如果你属于脓液、脓感染等痘痘型就会出现加重病症等不良反应,对此就不能喝。再有就是你的体质有无气虚下陷,比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以及阴虚而无湿热者都要慎服。再有就是如果适合你泡水喝,你还要注意水温控制在不要超过80°,这样可以保护茯苓和玄参中的多糖和多肽不易被破坏而流失掉。从而更有利于发挥用水泡而不用煎煮的区别之处了。总之,要说的有很多,中医药养生和治疗博大精深就在于此。再见!
4、药补与养生有哪些联系?
药补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辨证,选用相应的药物补益:
常用滋阴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玄参、石斛、五竹、百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电板、鳖甲;常用中成药有六昧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助阳药:有鹿茸、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杜仲、菟丝子、韭菜子等;常用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等。
补气药: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自术、甘草、大枣、黄精等;常用中成药和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生脉散等。
补血药:有熟地黄、何首乌、当归、白芍、阿胶、桂圆肉、桑椹子等;常用中成药和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
心阴虚:常用药物有天冬、麦冬、玉竹、玄参、生地、丹参、当归、柏子仁、首乌、枸杞子、龟板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天王补心丹。
心阳虚:常用药物有人参、附子、肉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常用中成药和方剂有参附汤、四逆汤。
心气虚: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茯苓、炙甘草、人参、五味子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四君子汤、养心汤等。
心血虚: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白芍、桂圆肉、枣仁、柏子仁、胎盘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归脾汤、朱砂安神丸等。
肺阴虚:常用药物有麦冬、天冬、生地、沙参、玉竹、黄精、百合、阿胶、天花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等。
肺气虚:常用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紫河车、蛤蚧、胡桃、冬虫夏草、炙甘草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六君子汤、人参蛤蚧散等
脾气虚:常用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扁豆、薏苡仁、茯苓、大枣、炙甘草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
脾阳虚:常用药物有干姜、附子、益智仁、肉豆蔻、砂仁、白豆菜、川椒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桂附理中汤、附子理中丸等。
肝阴虚:常用药物有生地、熟地、白芍、首乌、山萸肉、女贞子、旱莲、枸杞、龟板、黑芝麻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等。
肝血虚:常用药物有生地、熟地、白芍、首乌、阿胶、紫河车、鸡血藤、枸杞子、酸枣仁、川芎、大枣等;常用中成药或方剂有四物汤、归芍地黄汤。
肾阴虚:常用药物有熟地、首乌、生地、枸杞、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天冬、玄参、山萸肉、龟板、鳖甲、紫河车等;常用的中成药或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等。
肾阳虚:常用的药物有附子、肉桂、鹿茸、仙茅、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杜仲、海狗肾等;常用的中成药或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5、滋阴养生需要怎么做?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知、填脑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道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回损、皮燥发枯、肠燥答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6、养身问题:是药三分毒,那么吃什么食物可以达到养身的效果呢,就日常的食补来说.
美眼明目食物
桑椹子:桑椹子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成熟果实(一种聚花果),又名桑椹、黑桑椹、黑椹、乌 椹、桑果、桑实、桑枣、桑粒等。桑椹子含葡萄糖、果糖、苹果酸、柠檬酸、鞣酸、胡萝卜 素、维生素B
7、秋季该怎样养生
俗语“吃脑补脑”,吃煲羊头能辅疗“头风”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中医书上有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栗子有“干果之王”的誉称。秋季蒸制栗子糕果食用,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
栗子煮粥吃,能补中气,单独蒸、炒,剥壳而食,不仅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高。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过后就是“立冬”。俗语“补冬不如补霜降”。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水果作为时尚食品,尽人皆知。然而,水果也可以作为补品,如秋季的梨子和柿子
老年人除了不要秋冻,核心的问题是饮食的选择和搭配,有以下几方面:
防寒温里
每日的早餐,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煮粥配大枣和干姜、核桃仁、甜杏仁、葡萄等,也可以食用豆浆、胡辣汤、羊肉汤、醋熘白菜、糖蒜等。
排湿祛风
遇有风雨阴湿天气或者体内有湿、大便稀的情况,应增加祛风排湿的饮食,如选用大米、扁豆、红小豆、薏米、莲子、栗子、葱、姜、花椒、茴香、丁香、胡椒等。
润燥滋阴在干燥天气或口干舌燥、大便干的情况下,应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种能增强免疫力,可选用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莲菜、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蒸鸡蛋羹等。
秋季如何养生?收敛阳气
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敛阳气,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五味调和
这是健康的八大基石之一,应注意如下关系:辛辣味与酸味或者苦味是相互制约的;甘甜味与咸味或者酸味是相互制约的;咸味与苦味或者甘甜味是相互制约的等。以上归纳概括为:防寒温里排温气;润燥滋阴增正气;降温降暑敛阳气;五味调和少疾病。
特别是在秋季这样一个从炎夏向寒冬过渡的季节,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这时,如果不注意,会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应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那么,来看看我们为您介绍的部分秋季食物。
海藻——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姜——姜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镇咳、退烧、减轻疼痛,还能有效抑制疾病。姜是一种很好的抗毒物质,能杀菌和抗霉菌,是治疗风寒和流行性感冒的有效食品。
水果——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大蒜和洋葱——大蒜和洋葱能够使人精神畅快,增强人体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葱会还可使人体呼吸顺畅。
8、秋冬季养生的窍门
秋天,气候逐渐由热变凉,人体腠理由疏松转为致密,阳气开始潜藏于内。秋季气候变化较大,在"多事之秋",人们的养生有以下三个阶段的不同。 初秋暑热仍未退去,素有"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称,"秋老虎"颇凶,因而仍要预防中暑。此时,又是多种肠道传染病如菌痢、食物中毒、伤寒、霍乱以及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因此,一旦出现腹泻切莫自作主张,盲目用药,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 仲秋伴随自然万物干枯萎黄,人体常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咽干口燥、鼻衄、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这时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宜常吃梨、柿、石榴、葡萄、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甚者可用生地、麦冬、玄参、甘草各10克,水煎代茶饮。 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早晚温差变化大,气候开始转寒,此时须注意及时添衣,并加强锻炼,提高肺功能,以预防冬季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于冬令进补的人来讲,这时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作为食补,芡实是最好的食选,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食用,即可达此目的。 秋季保健的衣食住行 衣:俗话说,春捂秋冻。除早、晚气候稍凉需添衣服外,一般不宜过快地增添衣服。适当冻冻,可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但是,冻要冻得有度,倘若秋末气候凉寒,则应及时添加衣服。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需穿棉。特别是重病、痼疾之人更应适时增衣,以防寒邪内侵、着凉感冒或腹泻。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突然降温后往往会诱发中风或心肌梗塞;风湿病人、慢性支气管炎、喘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都要倍加注意,谨防秋季气温骤降时旧病复发。 食:秋天,气候干燥,如果调养不当,人体往往容易发生咽干、鼻燥、皮肤干涩、便秘等秋燥症。故此时饮食调养应以清淡、清补、平补为宜。秋天要注意养阴,要多吃些防燥护阴的食品。应适量多饮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萝卜、西红柿、豆腐、银耳、莲子、葡萄、梨、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皆可滋阴生津。要少食辣椒、生姜、酒等燥热食品。到了秋末,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对身体素质虚弱的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来说,可适当吃些鸡、鸭、鱼、蛋类、瘦猪肉、大枣、核桃等,有助于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住:秋天,地气清肃,自然界的阳气由发散趋向收敛。古代养生学家认为,此时睡眠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应阳气的生长,使肺气得以舒张;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睡觉,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习惯;要经常开窗通气,使室内空气流通,以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头晕、疲倦等。此外,要保持睡眠充足,神志清醒,以应收敛之气。 行:天高气爽,枫林尽染,秋虫长鸣,大自然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这时,是人们户外活动锻炼和旅行的大好时光。应根据各自的体质、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做操、打拳、慢跑、散步、爬山、登高、跳老年迪斯科、练气功等。运动时,衣服可酎情穿单薄些,以免出大汗,也有利于提高耐寒能力;有条件的话,到野外郊游,更可使你感受秋天特有的宁静,更好地享受这金秋时光。 秋季养生保健六策略与三坚持 1.饮食调养。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广柑、山楂、新鲜蔬菜、酸味食品。对于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骨生津。 2.增减衣服。初秋季节中午虽热,但早晚都凉风习习,因此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凉气”的侵袭。但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以免一穿一脱受凉感冒。 3.谨慎起居。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在秋天要早点睡觉,早点起床。 4.加强运动调养。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跑步、锻炼,这不但是在进行好的“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渡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了充分的准备。 5.保持室内一定湿度。秋季空气中的湿度小,风力大,汗液蒸发得很快,易使人皮肤干裂,毛发也易脱落。故必须注意保持室内具备一定的湿度,并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 6.药物保健。根据秋季的特点,可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类制剂。另外,还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平素为阴虚体质的人,可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秋季养生三坚持 一、坚持秋练。秋练是指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要多进行体育活动,并让身体多“冻”着点。俗话说:“春捂秋冻”,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运动要因人而异。如散步。打球。做操。打太极拳。气功。慢跑等。 二、坚持秋防。秋防是指预防秋季易于感染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气管炎、胃炎。关节炎等。“秋冻…不能过头,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则要注意适当保暖,不受冻,防止旧病复发。 三、坚持秋养。秋养指饮食调养和适当休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大量成熟上市。祖国医药著作《素问》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秋季气候干燥:应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番薯、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红枣等柔润之品。 适当休息同样是养生良方。白天工作劳动要有度,晚上娱乐更不能搞至深更半夜,每天睡眠8小时不宜少。
9、玄参药膳养生有哪些?
【药膳养生】
1、滋补肝肾,益髓健脑,明目
玄参炖猪肝:玄参15克,猪肝500克,水煮1小时,切小片,与葱、姜适量,油少许,共同煸炒,再放入原汤适量,酱油、白糖、料酒、水淀粉各适量,收汁勾芡。适用于肝阴不足引起的双目干涩、昏花、夜盲、慢性肝病等,也适用于老年性痴呆患者。
2、宁心安神,降火
玄参莲枣饮:玄参90克,丹皮、炒枣仁各30克,柏子仁、莲子心各9克,水煎,过滤留汁,再加白糖少许,分为早中晚3次服用,每日1剂。适用于心火过旺引起的口腔溃疡、口干舌红、渴欲饮冷水、失眠等。
10、玄参能和玖瑰花一起泡水吗
玄参和玫瑰花是可以一起泡茶喝的。
一,玄参的功效:
中医认为,玄参性味苦、甘、咸、寒,入肺、胃、肾经,具凉血滋阴,解毒软坚之功。此药苦寒清热,甘咸滋肾,为滋阴降火之要药。
《本草纲目》言其“滋阴降火,解斑 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药品化义》言其“凡治肾虚,大有分别,肾之经虚则寒而湿,宜温补之;肾之脏虚则热而燥,宜凉补之;独此凉润滋肾,功胜知柏, 特为肾脏君药”。本品清热解毒,凉血滋阴,对温热病热入营血,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的各种咽喉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反藜芦(十八 反),且性滋腻,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用。
对于玄参的选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在生活中,可以泡茶,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若想医治疾病时,则需要组方才可以有显著的效果的。
二,玫瑰花的功效
玫瑰花是现代人群所推崇的保健花茶,其香气浓郁,饮用后倍觉精神奇爽,精力旺盛,有很好的调节神经之功效。
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
玫瑰花茶能降火气、滋阴美容、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且有消除疲劳,愈合伤口,保护肝脏胃肠功能,长期饮用亦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
三,建议:
一般饮用这些保健茶的时候,建议需要购买治疗较好的食材,注意鉴别发霉或者虫蛀的,不要迷信于花茶的特殊功效,只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能够完全替代药品,而且,对于人体的冷热虚寒的体质也要有明确的认知,不要在寒性体质的情况下再食用寒性的食材,那样对身体反而起到了伤害,甚至会使身体发生疾病。可谓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