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国史上第一个以"释"为姓的僧侣
释伽牟尼
2、请问为什么过节(中国节日文化之精神)
编辑导读内容简介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每个传统节日有它的各项活动和节日的传说,本书内容包括万年与春节的传说、龙抬头的传说、上巳节与养生、浴佛节与求子习俗、端午节的起源种种、六月六回娘家的故事、星象与人间、腊八粥的传说等。作者简介本书目录序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特色中国文化的根与源中国节日的目的与意义春节万年与春节的传说现实年俗的境界春节?艺术?天地祭先祖与育新人元宵与挂花灯的故事中和节“中和”浅说龙抬头的传说“社”是什么意思?“社稷”的由来土地神生日为什么定在二月二上巳节上巳节与养生春之礼赞高襟始末上巳节的精神所在文化艺术?天地自然清明时节浴佛节浴佛节在中国历代的活动概况浴佛节与中国的岁时浴佛节与中国文化浴佛节与求子习俗关于“生殖崇拜论”端午节端午节的起源种种端午节源于“恶月恶日”说的文化要义端午节为何要“缠五色丝”端午节祭药王、张天师是否迷信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现实意义六月的节日夏至节天贶节降天书是“神话”还是“文化”?虫王节的故事崔府君生日与南宋王朝的传说六月六回娘家的故事六月六防暑卫生的节日背后李冰治水?二郎神?神保观神生日七夕节星象与人间(上)星象与人间(下)牵牛、织女二星及故事的形成星象与人文艺术与人生中秋节“月”与农耕生活“月相”与人的情感“月”与中国的文化精神“月”与中国的艺术精神重阳节岁时与中医周老重阳游陶然节、情、性重阳赏菊(菊性、菊魂,菊神)下元节何谓下元“送寒衣”释读“情”冬至从冬至看中医的理论基础古人是怎样过冬至节的几点思考腊祭与过年何为腊祭?十二月为何又叫腊月?什么是“大傩仪”?腊八粥的传说腊物杂谈祭灶趣俗年的传说春联与门神的来历释说年节后记精彩书摘春节春节,或称“过年”、“年节”。这是我国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是蕴涵着中华文化精要的重大节日;同时也是极富中华艺术精神的全民性艺术节日。关于春节的确认和意义,我们就从一个民间故事说起吧!万年与春节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万年”的青年人。他家境贫寒,以打柴、采药为生。他为人,吃苦耐劳,诚实正直,而且十分聪慧。因为中草药的药性、药力及品质都与采集时的天时、月份,节令、气候有着直接关系,直接影响着药性的品质、药力的强弱。而当时的节令较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这就直接影响到他采药的水平与药材的质量,于是,他总想想个什么办法,把岁时、节令能准确地确认下来。一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时,忽然,从那移动的树影中得到了启发。赶忙赶回家中,他设计制作了一个专用来测量太阳影子由西向东移动的长短变化,用来准确地表示时间的“日晷(音:gui,意:日影)仪”。但是到了晚上,没有太阳影子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在万年心中琢磨着。一次在山间采药时,他到泉边喝水,一抬头,看到山崖上的泉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那非常有节奏的滴答、嘀答的泉水声,引起了他的深思。回家后,他就动手做了只漏壶。用水匀速地,从漏壶中滴漏出的方法来计时。就这样,他又解决了在夜间或阴天时的计时问题。他通过测日影,用漏壶的计时方法,慢慢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白天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次。白天最短的一天,也就是太阳的阴影在日晷仪上最长的那天是冬至。那时,由于节令的计算失常,不但影响了万年的采药质量,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农耕生产,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这也就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强富水平。当时的天子祖乙,也忧虑此事。他召集文武百官,寻找节令失常的原因。当时的巫师、专门管理天时的节令官阿衡说:“这都是人们得罪了天神造成的,是上天对人们的惩罚。要想节令正常,必须祭拜天神,向天帝赔罪,请求宽恕”。天子信以为真,带领百官到南郊祭天神,并下诏全国,设坛祭天。但是,祭来拜去的,不但不见成效,时令仍然很乱。而且各地百姓,本来就由于节令的混乱,不能适时播种,得不到收成。再加上修建祭坛又得服役、出捐,直逼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万年认为:天时有常,四季冷暖变化,是有其常规的。节令失常不在天,是由于人推算上的错误而造成的混乱。于是,他带着自己制作的日晷仪、漏壶去见天子,讲明由于计算的不准确而造成节令失常的道理。并根据自己多年测定的结果,说明了冬至日是一年的终始点,讲清楚了一日一月运行的周期。天子觉得万年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万年留在朝中,让万年制定出正确的岁时节令来。并在天坛前筑起日晷台、漏壶亭,还派了十二个书童任万年调用。一天,天子派节令官阿衡,去向万年了解测定历法的情况。万年高高兴兴地拿出已制作的草稿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是个嫉妒心很重的人,看到万年这么快就把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大格局草定下来,妒火中烧。心想:如果让万年把岁时节令定准,他一定会得到天子的重用,到那时我怎么办……于是他横下一条心,决意要把万年除掉。这位节令官阿衡,以重金收买了一名刺客,去暗杀万年。由于万年从早到晚都在辛勤工作,从不离开日晷台和漏壶亭。并且,在万年工作的四周,守备森严,刺客难以下手。时间一天天过去,刺客心急,最后决定用箭来射杀万年。一天晌午,当万年在日晷台观日影时,刺客躲在一个墙角,搭弓拉箭向万年射去。暗箭射在万年的胳膊上。童子们见状,高喊:“捉刺客!”卫士们闻讯搜索,捉住刺客,扭送去见天子。天子从刺客口中得知,这次暗杀万年是阿衡指使,天子大怒,处罚了阿衡,并亲自去看望万年。因为万年一心都在测定历法上,并且刺客的暗箭,没有射到要害处,他仍坚持在节令的测定工作上。一见到天子,就指着申星说道:“现在,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到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请天子定个节名吧!”天子见到万年,一心全在确定岁时节令上的专注样子,甚是喜欢这位年轻人,顺口说道:“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并认真地对万年说:“你到这里已经三年多了,呕心沥血,制出了太阳历,劳苦功高。今天反遭人暗算,负了重伤,现在就随我到宫中疗养好了,跟我共度这个新春佳节吧!”万年连忙答道:“承蒙天子厚爱,这太阳历还是初草,尚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岁末尾时润进去,日月如梭,久而久之,又会造成岁时失常。为了不负所望,能让百姓及时耕耘、收获,我必须留下来,继续把太阳历定得更准确些。”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万年经过数年的观察,精心的推算,终于把太阳历定准确了。当他把定准的太阳历呈给天子时,天子见万年已满头白发,深为感动。于是,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今天,人们把春节称为“年”,过年挂上寿星图。据说这一切,就是为了纪念功高、德重的“万年”的。这个关于“春节”和“年”的名称来源的传说,虽不足为凭,但是从中确反映出一个史实,即中国的岁时节令,是为农耕生活的需要而确定的。从中更说明了岁时节令与农耕生活的密切关系;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依天地运行的节律及这节律对人的影响而定的,是非宗教性的。好!那就让我们看看,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年的习俗和情景是怎样的?P1-4
3、国学知识全知道的图书目录
一 礼制、民俗伦理
什么是“仁”
什么是“义”
什么是“礼”
什么是“智”
什么是“信”
什么是“孝”
什么是“悌”
什么是“忠”
儒家倡导的“勇”
三纲五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克己复礼
礼义廉耻
什么是“五伦”
孔门三戒
如何“寡欲”
何谓“知耻”
怎样“慎独”
什么是“三纲领”
什么是“八条目”
十六字心传
什么是“忠恕”
什么是“中庸”
立德、立功、立言
什么是“孔颜气象”
什么是“修齐治平”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什么是“内圣外王”
“气节”的内涵
什么是“三从四德”
什么是“七出”
什么是“节烈”
礼俗
什么是宗法
什么是五礼
古代的祭礼
社稷的本意
帝王为什么要封禅
什么是明堂
什么是宗庙
古人为什么要斋戒
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古时丧葬习俗
古代的宫室
古代的车马
什么是“五服”
什么是服丧
什么是守制
什么是夺情
初生礼
三朝礼
满月礼
百日礼
周岁礼
男子的成年礼仪:冠礼
女子的成年礼仪:笄礼
古代的婚聘六礼
古代的拜堂
入洞房
拜见舅姑
新妇试厨
古代的收继婚
古代后妃制度
“立子杀母”的旧俗
古代的跪拜礼
细说“九拜”
什么是拱手
什么是作揖
长跪不是“长时间地跪”
避席的含义
什么是唱喏
拜谒之前先“投刺”
“执贽”就是见面礼
座次丝毫乱不得
称谓里面有学问
古人的谦称
古人的尊称
古人的避讳
谥号:一字显褒贬
姓氏的来历
什么是地望
帝王赐姓的几种情况
古人的改姓现象
古人的名和字
古人的行辈
冠巾也是文化符号
何谓“三教九流”
祭孔
孔子为什么称“素王”
历史上首位祭祀孔子的皇帝
历史上亲临曲阜祭孔的皇帝
孔子获得过哪些封号
最早的孔子庙立于何时
孔庙大成殿“四配”、“十二哲”是哪些人
国立孔庙为什么称文庙
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设孔庙
一年几次祭孔,祭孔有哪些程序
“儒家文化圈”包括哪些国家和地
民俗
日、气、朔
古人怎么计时
二十八宿和三垣
什么是“四象”
二十四节气
历史悠久的农历
天干地支
黄道吉日
什么是黄历
十二生肖
元旦的变迁
什么是人日
元宵节的由来
花朝节的由来
上巳节的由来
社日的由来
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
浴佛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
七夕节的由来
什么是中元节
中秋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
腊日的习俗
除夕的习俗
古代的饮食
华夏图腾及符号
龙
龙生九子
凤凰
麒麟
饕餮
蟾蜍
鱼
鹿
鹤
龟
鸳鸯
喜鹊
蝙蝠
岁寒三友
盘古
女娲
伏羲
祝融
河伯
后羿
城隍
灶君
鼎
神秘文化
养生
炼丹
阴阳相谐
玉皇大帝与太上老君
八仙
符咒
巫蛊
占星法
八字
奇门遁甲
测字
相术
风水
二 政治、职官古代的禅让
古代的养士之风
客卿制度
古代官员的俸禄
周代诸侯的等级
西安史话
洛阳史话
开封史话
杭州史话
北京史话
南京史话
官
僚
吏
家臣
相、丞相、宰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十三曹
郎官郎吏
三公九卿
将军
汉朝几次官制变化
尚书
卖官制
侍中
魏晋士族与“清官”
北周的官制改革
隋代的官制改革
秘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三省的配合与制约
六部
宋代的宰执
枢密院
计相
翰林学士
宋代的谏官与政治失控
大学士
张居正的政治功过
东西二厂
锦衣卫
八旗制度
三殿三阁大学士
军机处
南书房
理藩院
总理衙门
我国首任驻外大使
历代兵役制度
绿营兵
新军
钦差大臣
县的来历
郡县制
刺史
酷吏与循吏
三辅
南北朝的侨郡县
都护府
节度使
宋代的路、州、府
镇的意义
省的由来
达鲁花赤
明代三司
总督和巡抚
道员
绍兴师爷
南、北洋大臣
宦官之害
笏
致仕
补服与顶戴
明清胥吏
三 学制、科举察举
征辟
孝廉
贤良方正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度
院试、童试、乡试
会试
殿试
朝考
中国历代的学位
状元
榜眼、探花
进士
举人
秀才
“连中三元”
“蟾宫折桂”
科举四宴
举人为何称“公车”
武科
门生
萌生
监生
贡生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九儒十丐的来历
留学生
帖经、帖括
试帖诗
明经
八股文
翻译科
枪替
师范
古代对老师的各种称呼
桃李满天下
太学
国子监
杏坛
木铎
稷下学宫
鸿都门学
太医署
书院
历史上的四大书院
东林书院
同文馆
通儒院
京师大学堂
私塾
四 哲学、思想
先秦思想
什么是太极
什么是八卦
诸子百家
墨家
名家
阴阳家
纵横家
法家
兵家
儒家
什么是儒学
儒学代表人物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而立、不惑、知天命
孔子论学习
大同与小康
和同之辨
忠孝如何两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孔门四科
孔门十哲
天人合一
夷夏之辨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王道与仁政
成为大丈夫的标准
尽心、知性、知天
培养浩然之气
人皆可以为尧舜
文王之囿
治国之道
千里马难遇到伯乐
劳心与劳力
人性本善
苟子主张“天人相分”
如何获得全面性的认识
人性本恶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君与民是舟水关系
人定胜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
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
……
五 语言、文学
六 国学典籍
七 国学典故
八 国学名句
九 国粹
十 国学大师简介
附录
4、佛教里的香汤大约是什么意思
这位莲友:
合十。阿弥陀佛
1.何为香汤。
答: 所谓“香汤”,就是调进各种芬芳药料的温热洗澡水。香汤沐浴的作用不仅在于洗净身体,涤尽垢腻,并且还在于借助洗涤身垢的影响,反过来对洁净内心起到一定的作用,使人的神气自然清朗,有利于养生。佛教、道教作法事之前,皆喜香汤沐浴。(百度知道)
2.是用香汤洗浴自己吗,还是指浴佛节中给佛像用香汤洗浴,然后再给自己洗浴呢?
答:一般只用香汤洗浴自己。而浴佛节中给佛像用香汤洗浴。
3.这个香汤应该怎么制作。是要加什么香料进温水泡时洗澡,还是事先泡好香料然后放入温水中混合呢。
答:沐浴的香汤常用五种香汤。所谓“五香”,就是白芷、桃皮、柏叶、零陵、青木香五种香药或香料的总称。其中白芷含有多量挥发油,味芳香,据道教密传,有避邪和去三尸的作用。桃皮是桃树去掉栓皮后的树皮,因其皮含柚皮素、香橙素等,所以气味芳香,具有较强的健脑醒脑作用,且可以杀诸疮虫,止息痧气。柏叶,则具有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止饥的作用。零陵香,对心腹恶气、齿痛、鼻塞皆有较好的疗效。青木香,有升降、利吐的作用。还能清醒毛孔,促进皮下毛细管的血液循环,使沐浴者遍体舒适。香汤要按照一定的配量和火候以及特殊的水、澡豆、蜜汤等加制而成。(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