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采日光养生

采日光养生

发布时间:2020-07-13 09:22:38

1、我们都知道多晒太阳有利于身体健康,具体怎么晒才更符合养生?

晒太阳的正确时间

其实并不是太阳越大越好,针对老年人,建议您可在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坐在凉台上晒太阳或外出活动,因为此时的太阳光比较柔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晒太阳的错误时间:

要避免在上午11时到下午3时之间外出,因为此时日光较强,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非外出不可,应打伞、戴太阳帽和太阳镜,并穿好长袖的衣服,以防止紫外线灼伤皮肤。穿红色衣服,也有助于减少紫外光对皮肤的损害。

去哪里晒太阳最好:

大家都知道,隔着玻璃晒太阳,虽然温度高,但是没有什么补钙效果。这是因为玻璃能够吸收发挥作用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应该走出去,在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的地方晒太阳。

 如今重视养生的人是非常多的,大家都想健康长寿,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够说出一套自己的养生方法。就拿晒太阳来说,我们都知道常常晒太阳有利于身体健康,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但是晒太阳也是有讲究的。 

晒太阳的时长

鉴于老年人的体质,每天晒太阳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要逐步锻炼皮肤对日光的耐受能力,但要避免在烈日下曝晒。

晒太阳时,您还可以这样: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增强皮肤抗紫外帧霭绎郎线损害的能力,多喝水可防止人体脱水。但要注意有些光敏性植物,芥菜、莴苣、螺、虾、蟹、蚌等,吃完后立即晒太阳会造成过敏。光敏佣甲昭宠性食物,就是指那些容易引起植物性日光皮炎的食物。通常来说,光敏性食物被吸收后,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如果在这时照射强光,就会和日光发生反应,进而出现裸露部分皮肤红肿、起疹子,并伴有明显瘙痒、烧灼或刺痛感等症状。

晒完太阳后做什么

中医认为,晒太阳后一定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C,这样做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晒斑。

2、求几首关于 养生 的诗词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操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陶渊明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负冬日》 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他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炼气功。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5、羽虫见月争翻翻,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见露气人霜逢根。——《苏沈良方》苏轼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这首诗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

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6、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龚廷《摄养诗》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得神仙。——陆游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共走过了85个春秋。他诗中蕴含的独特养生之道,可以使我们参悟到这位诗人的长寿秘诀,对现代人提高健康素养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陆游钟情食养,清淡为主。在诸多食疗方法中,陆游似乎对食粥有所偏好。

他认为丰盛的饮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粗茶淡饭为宜。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3、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

惊蛰时节养生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4、日光疗法是谁发明的?

一,日光疗法是斐塞司博士在观察猫晒太阳以后突发灵感而发明的一种疗法,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二,日光疗法的适用:
风湿病患者采用日光浴,宜用较强、温度较高的日光照射,宜在夏天中午时局部照射;伴有活动性肺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光过敏者、心力衰竭及发热性疾病时禁用日光浴疗法;在进行日光浴时,气温不能太低,还应考虑地面日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面越高、大气越稀薄,其中的尘埃、烟雾也显著减少,日光被吸收的机会也较少,故高处比低处日光强。含紫外线多。一般地说,高原比平原、高山比低地、农村比城市、海滨比内陆更适宜日光浴疗法;日光浴最好在饭后30分钟进行,不应在空腹时进行;照射中或照射稍后,如有恶心、呕吐、眩晕、体温上升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照射,以后要减少照射量,每次照射后要给以足够的水分作为预防;日光浴数日后,如发生全身不适、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可能是日光的蓄积作用和刺激过强的反应,应暂停日光浴治疗;在进行日光浴治疗时,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照射量由小到大,如皮肤红肿,则为烧灼特征,应中止治疗;不应在日光浴治疗过程中看书看报或睡眠。

三,治疗前准备
备好木椅、布单、卧垫、有色眼镜、草帽等。

四,操作方法
一般采取全身日光浴,也可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背光浴、面光浴、部分肢体浴等。全身日光浴等。全身日光浴要求赤身裸体,并不断地翻转身体,使各部分能充分地接受日光的照射。初行日光浴时,每次照射10分钟即可,以后可逐渐增加到30分钟。局部日光浴者可用雨伞或布单遮挡,每次日光浴后可用35摄氏度的温度淋浴,然后静卧休息。一般连续20天左右。

五,注意事项
(1)不能在气温太低的时候进行日光浴。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日光浴,一般以上午8~10时、下午2~4时进行较好,因此时紫外线较充足,且气温也较适宜。
(2)照射的时间要根据体质的好坏而定,虚弱者时间宜短些,强壮者、慢性病患者照射时间宜长些。
(3)头部要注意遮挡,以免引起头晕、头痛。

5、日光养生晒太阳有哪些好处

初夏,日光暖而不晒,正是享受“太阳进补”的大好时机,享受日光养生不妨重点晒晒4个部位。

晒头顶:补阳气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百脉所会之处。

晒太阳时,一定要让阳光晒过头顶,而且最好能晒到正午的阳光,也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

在午饭后,不妨走到室外,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晒后背: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人体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分布有五脏六腑的背腧穴)均分布在后背。晒这些穴位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阳气就好比人体的卫士,人体阳气充足,就可以抵御一切外邪入侵,身强体健。

让阳光直射背部,只需不多时,就会感觉全身暖暖的,很舒服。背部的诸多穴位经络,尤其是最重要的督脉(位于后背正中线上),也能受到阳光的濡养,使通体调畅。

此外,中医讲“背为阳,心肺主之”,经常晒晒后背,还有强壮心肺的功能。

晒腿脚:祛寒气

俗话说:“寒从足下起”。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到头腿脚都是冷冰冰的。这种情况最应该晒晒腿脚。

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春夏时给腿脚晒足阳光,可以储存能量,到冬天帮助抵御寒冷,护卫正气。

此外,小腿的足三里穴(位于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保健穴,平时经常按揉或针灸可以强壮身体、调理脾胃。让足三里穴接受阳光沐浴,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晒手心:促睡眠

晒太阳时,有一个地方可能很少顾及,那就是我们的手心。而手心恰恰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按揉此穴位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们不妨把双手摊开,手心朝向太阳,让阳光照进劳宫穴,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疲劳,促进睡眠,还有强心益气的作用。

上午十点到下午两三点太阳最好。其中,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晒太阳最好,此时空气比较好,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老年人在这段时间晒太阳还可增强抗病能力。

6、怎么养生最好?

1/6分步阅读
顺”:养生跟着季节走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宜。《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
2/6
“静”:让心安静下来现代人喜欢生活得热热闹闹,每天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孤独和寂寞。其实,这种浮躁的生活对健康极为不利。《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3/6
“修”:修身行善烦恼少《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其实就是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4/6
“调”:多做深长呼吸人难免会遭遇营养失衡、过度劳累、病邪袭来等诸多不良因素,这时候就要用到“调”字了。《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养生建议: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保健效果更好。

5/6
“补”:有补有泻最健康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原则有三,一是先辨证,二是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结合。中医讲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调理身体的作用。从味道说,酸味补肝,苦味补心,甜味补脾,辛味补肺,咸味补肾。从颜色论,红色补心,黑色补肾,黄色补脾,绿色补肝,白色补肺。中医讲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调理身体的作用。从味道说,酸味补肝,苦味补心,甜味补脾,辛味补肺,咸味补肾。从颜色论,红色补心,黑色补肾,黄色补脾,绿色补肝,白色补肺。

6/6
 “固”:固精、固气、固神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五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多喝补血补气营养粥,里面加入了黑米、红米、糯米、小米、赤豆、荞麦、大黄米、大麦米以及桂圆、红枣、核桃、  莲子、葡萄干等天然有机食品,坚持喝能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固神,就要调养七情,不“过喜、过怒、过思、过悲、过恐”,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会少受伤害。  养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注意日常的一些小的事情就能达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记牢这个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其实养生很简单!

注意事项
每天抛开烦恼,做事不要拖拉也是很重要的。

7、怎样养生

8、利用空气日光水进行身体锻炼好处多三欲是指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自然界的一些因素进行养生保健锻炼。日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就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它可以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体内体温调节功能,经受外界条件的急剧变化,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增强身体内各系统和组织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过程,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提高工作能力。对体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还能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现将“三浴”锻炼的方法和要求介绍如下:
1.日光浴
在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中,使人体的皮肤直接暴晒在日光之下,或按规定的顺序和时间要求进行的日晒,就叫日光浴。它具有杀菌、消炎和增强免疫能力,保持和增强骨骼的弹性,促进创伤组织的愈合,增强造血器官等的功能。
①日光浴的锻炼方法。日光浴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全身日光浴,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内,只穿内衣短裤,使皮肉直接接受阳光照射。一般可取坐位和卧位,使阳光照射身体各部位的时间尽量相同。另一种是结合体育锻炼或劳动时照晒,采用这种方法锻炼时,要注意身体各部位接受日晒的时间要基本相等。日光浴以后最好洗个澡,这对健康有益。
②日光浴的时间。进行日光浴的适宜时间与季节有关,春、秋、冬季最好在每天上午 9~12 点;夏季在上午 10 点以前,下午 5 点以后为宜。日光浴锻炼的时间,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特别是夏季温度高,每次照晒 5 分钟即可,以后逐渐增加。
③日光浴注意事项。
饭后或空腹时不宜日光浴。因为饭后日晒会影响消化,空腹日晒容易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 患病的老年人一般不宜日光浴锻炼(除经医生同意的慢性病),特别是发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日光浴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和眼睛,可戴上草帽、白色帽
或用白毛巾包头,应戴上太阳镜。
进行日光浴锻炼时,如发现皮肤明显发红和疼痛,应立即停止,以免皮肤灼伤。
2.空气浴
空气浴是利用冷空气刺激,来提高机体适应的一种锻炼方法。它不仅能锻炼耐寒能力,也能进一步增加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能治疗许多慢性炎症及代谢性疾病。
①空气浴的锻炼方法。空气浴应在户外空气新鲜和有树木的地方进行。一般应从夏天开始锻炼,尽量少穿衣服,至秋凉后,秋衣不要穿得太早。待气温进一步降低时,起床前,可在被窝里用两手摩擦全身的皮肤,然后仅穿单衣在室内活动一会儿,再脱去单衣穿短裤到室外跑步、做操或进行其他活动。
②空气浴的锻炼时间。锻炼时间可根据当时的气温和个人体质决定,一般以不出现寒颤为度。可选用走路、骑车的方法,少穿衣服接受空气的刺激(气温太低或大风天要注意保暖)。最好的锻炼时间在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这时空气较温暖,并有较多的紫外线。
③空气浴的注意事项。
如果天气温度过低、雾天和大风天时,空气浴不宜进行。
空气浴如能结合其他体育锻炼一起进行效果更佳。
进行空气浴时,如皮肤出现“鸡皮疙瘩”,甚至寒颤时,应立即停止锻炼。对于患有肾病和急性炎症者不宜进行空气浴锻炼。
3.冷水浴
冷水浴,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新陈代谢过程,加强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改善消化器官功能,保持皮肤清洁、健美,有利于皮肤的呼吸作用。
①冷水浴的锻炼方法。冷水浴多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用自来水和井水均可,只要水温在 20°C 以下就可以了。冷水浴锻炼的方法很多,一般有冷水洗脸,冷水洗脚,冷水擦身、冷水冲淋、冷水浸浴五种。不管用哪一种方式锻炼,要做到锻 炼前不感到特别勉强,锻炼后感到温暖,舒适。锻炼时可逐渐由局部过渡到全身。
冷水洗脸:先把脸面皮肤搓热,再用毛巾沾冷水摩擦脸、耳和颈项部,直至擦红皮肤。
冷水擦身:这是冷水浴和按摩配合进行的锻炼方法。擦身时,可从脸面、颈部、上肢、背部、胸腹到下肢顺序进行锻炼,擦身时要把皮肤擦红,然后用毛巾擦干。
冷水冲淋:可用喷头或用碗勺盛冷水往身上浇,同时要用力作自我按摩,并用干毛巾擦身。
冷水浸浴:这是冷水中反应最强烈的一种,就是把身体浸没在冷水中。锻炼时,要严格根据个人的耐受性来调节水温和掌握时间。
②冷水浴的锻炼时间,冷水浴锻炼应从夏天开始,全年坚持进行。开始锻炼的时间每次为 1~2 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到10~15 分钟。水的温度应根据个人的耐受性而定,一般从温水开始。
3.洗冷水浴有讲究:
l)不可在不习惯冷水浴的条件下,突然在寒天开始冷水浴。
2)进行冷水浴时,不宜猛然浸全身于冷水中,要“循序渐进”,使机体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3)冷水浴前可先做些暖身运动,但禁忌剧烈运动。
4)冷水浴的时间长短随个人体质、天气寒暖而变。一般来说,天越冷,时间越短, 以不使全身肌肉颤抖(寒战)为宜。皮肤起鸡皮疙瘩不是冷水浴的禁忌信号。
5)进行冷水浴锻炼时,要注意自我感觉和体重等变化,如出现身体不适、体重减轻、失眠和食欲下降等,应暂停冷水浴。
以下几种人不能洗冷水浴: l)血压过高的人:皮肤一接触冷水,血管就急剧收缩,大量血液涌回内脏,使本来就高的血压更升高,严重者可使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昏迷甚至死亡。血压轻度增高者可洗冷水浴,但只能慢慢适应。 2)坐骨神经痛及其他神经痛的人:这类人不要洗冷水浴。因为神经受寒受凉后,疼痛会更加剧烈。关节炎和关节痛的人也同样不宜洗冷水浴。 3)患有冠心病、急性肝炎、活动性风湿病的病人不宜冷水浴。 4)对冷过敏的人:如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瘙痒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不要洗冷水浴。不发作时想锻炼皮肤,可行逐步降温法,即最初洗热水浴,渐改为温水浴,再渐渐降低水温,直到水温已相当低但又不发病为止。 5)发热及酒后、体质虚弱者、妇女经期不宜冷水浴。 此外,临餐前、饥饿时、刚吃完饭都不宜洗冷水浴。

9、晒太阳养生一般以多长时间为宜?

阳光照射可以促进人体皮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还能杀灭很多病菌,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多晒太阳会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日照还可以促进皮肤内黑色素的生成,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力百。最重要的是,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和骨骼的生成,如果维生素D3不足,会加大患佝偻病等疾病的可能性。此外,阳光还能使人心情愉度悦。日光照射可以改变人大脑中某些信号物质的含量,使人情绪高涨,愿意从事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春夏秋季,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此时光线不会太强问,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线A光束为主,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从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痨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在冬天,正午的太阳是最好的。冬天是蛰伏和孕育的季答节,也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可以用正午阳气旺盛的太阳来调和。对于老人来说,在午睡前或午睡后晒半小时太阳都可以。但注意,晒时一定要摘掉帽子,让阳光可以直射头顶的百会穴,阳气才能进入体内。

与采日光养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