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黄精,山药,它们一起泡水的作用
你好,黄精具有滋阴补血健脾的功效;黄芪具有益气健脾功效;枸杞具有滋阴明目,补肝肾的作用;山药具有补益肺脾肾的作用。
这些药都是常用滋补之品,具有补气健脾作用,是可以一起泡水喝的。但是个人觉得,煮水后代茶饮可能更好,更能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2、黄芪黄精黄芩什么区别
1、形状不一样
黄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
黄精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此“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分枝(中药志称这种根状茎类型所制成的药材为鸡头黄精),直径1~2厘米。茎高50~90厘米,或可达1米以上,有时呈攀援状。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4~)6~16毫米,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
黄芩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
2、功效不一样
黄芩:清热燥湿、消炎抗菌、消肿。
黄精:健脾、润肺等。
黄芪:补中益气,利水消肿等。
3、地理分布不一样
黄芩主要分布中国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主产区,是中国北方野生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
黄精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东部)、河南、山东、安徽(东部)、浙江(西北部)。
黄芪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甘肃、四川和西藏等),中国各地多有栽培。
3、黄芪.枸杞子.黄精.西洋参.是养生的吗
是养生的。明目,养神,活血。枸杞子滋阴养肝,黄精补气,对于泌尿系统病症、妇科疾病有缓解作用。另外,枸杞子可以明目,青少年也适合饮用,但每周不要超过3杯。腹泻、火气大者不宜饮用。 西洋参药性较不燥热,对于神经衰弱者,能振奋元气,也适合年长者温补身体,但感冒者不宜饮用。 总之感冒、腹泻、易上火者不宜饮用。但是作为孕妇最好不要喝这个茶,孕妇只要是没有疾病,身体正常的话是不需要用中药来滋补调理的。容易打破身体原来有的平和,对胎儿还更不好。当然如果你有体虚乏力、怕冷、盗汗等症状,喝上面的茶是可以治疗的。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就不要喝。
4、国医大师 李济仁 80岁发明的养生茶—黄芪、黄精、枸杞、西洋参泡茶喝,西洋参可以换成人参吗?我经常拉肚
西洋参可以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和人参的区别是西洋参是凉的,人参是温的,而且补气的功效还是人参的好。具体的要看你的体质问题,如果你比较怕热,还是用西洋参好,怕冷则用人参比较好。
5、黄精、黄芪、枸杞可以放在一起当保健品长...
另外四时感冒时,就不要喝了!明目,养神,活血。枸杞子滋阴养肝,黄精补气,对于泌尿系统病症、妇科疾病有缓解作用。另外,枸杞子可以明目,青少年也适合饮用,但每周不要超过3杯。腹泻、火气大者不宜饮用。
东洋参药性较不燥热,对于神经衰弱者,能振奋元气,也适合年长者温补身体,但感冒者不宜饮用。
总之感冒、腹泻、易上火者不宜饮用。
,相关资料表明,西洋参不适合有慢性乙肝的人使用。这个组合很完美,有慢性肝病患者不宜用。,枸杞子,黄芪,黄精,红枣这个组合对慢性乙肝养生倒是不错,如果经常对电脑和熬夜,加入菊花。既清肝明目,又益气养血。,仅供参考,我查过很多资料,慢性肝炎患者不适用西洋参。
6、请问国医大师李济仁的养生茶 黄芪 黄精 枸杞 西洋参 年轻人 和女性都是和引用吗 谢谢
用十到十来五克左右,黄芪。西洋参,三到五克,西洋参要少一点,三到五克,枸杞子,在六到十克左右,多一点少一点没有问题的。黄精十克左右。药搞下去源以后,用开水,水要开,冲下去,冲下去以后,用盖子把它盖起来,把它闷一下,闭一下,闭五分钟到十分钟就可以喝了。我是一天喝百到晚,水没有了度就加一点,基本上一天一杯,到最后我基本上就把黄精、枸杞子、西洋参,全部都把它吃下去。
7、枸杞子,黄芪,黄精,西洋参的功效
明目,养神,活血。枸杞子滋阴养肝,黄精补气,对于泌尿系统病症、妇科疾病有缓解作用。另外,枸杞子可以明目,青少年也适合饮用,但每周不要超过3杯。腹泻、火气大者不宜饮用。 东洋参药性较不燥热,对于神经衰弱者,能振奋元气,也适合年长者温补身体,但感冒者不宜饮用。 总之感冒、腹泻、易上火者不宜饮用。
8、中医养生: 黄芪、西洋参、黄精、枸杞、红枣 泡水
建议服用复用参苓白术丸,可以长期服用。
用心回答,望采纳,谢谢!!
9、中药黄芪、黄精有什么作用
中药黄芪 1.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治气虚卫表不固,风湿外客,一身尽重,关节烦痛,或腿足浮肿,汗出恶风,脉浮者。防己12g、黄芪15g、白术9g、炙甘草6g、加生姜四片、大枣1枚,水煎,去渣温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愈。本方中黄芪补气健脾补肺,尤能固表行水。与防己相配,去风不伤表,固表不留邪,利水之功增强而不伤正气。共为君药。
2.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治虚劳病,阴阳气血俱虚。现用于胃,心,肺等慢性消耗性疾患。小建中汤加黄芪12g.水煎去渣,后入饴糖微火熔化,每日1剂,分3次温服。本方由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黄芪配饴糖,则甘温益气之力更佳;与桂枝相合,则温阳以益气;与芍药合用,又有益气和营之效。
3.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9g, 芍药9g, 桂枝9g, 生姜18g, 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水煎,温服。一日3次。方中黄芪为君,大补脾肺之气,固表实卫,则外可御邪,而内可护营。 黄芪图片 中药黄精 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人,中部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栽培要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阴湿和环境。耐寒,喜潮湿,以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潮湿或阴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用根茎繁殖。
产地:河北、内蒙古、山西 滇:云南、贵州、广西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熬膏涂,或浸酒搽。
禁忌:中寒泄泻及痰湿痞满者禁服。
10、有个偏方:黄精、黄芪、枸杞、西洋参泡水喝,主治什么?什么情况不适宜
黄精、黄芪、枸杞、西洋参泡水喝,能起到补气滋阴,健脾养肝养胃,滋阴润肺的作用 这几样补气力量大,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吃饭少,脾胃虚寒的人不宜用;黄芪,枸杞容易上火,有热证的人不宜用 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经,具有补脾润肺,养阴生津,强壮筋骨等功效。自古以来被视为益寿珍品。可用于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痨咳血,病后虚弱,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等,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中,有“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的记载。明代李时珍又补充有“补诸虚、止热、填精髓、下三尸虫”之功效,因此享有“血气双补之王”的美称。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作用: 1 增强免疫功能 2 对干扰素的作用 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4 促进机体代谢 5 改善心功能 6 降压作用 7 保肝作用 8 调节血糖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 激素样作用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枸杞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主要功用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用于治疗肺虚久嗽、咳喘、咯血、热病伤阴、咽干口渴、虚热烦倦、胃火牙痛等。具有强壮、搞疲劳的作用外,还有滋阴、降虚火、清虚热、健胃生津、补气益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