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中药篇
药有偏性,不可以乱用,所谓的偏方补药都不可以乱服用,要讲究辨证论治,古人云: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因此偏方、补药不可取。
2、古代有“神农尝百草”,有哪些植物药材适宜养生?它们都有什么功效?
1.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由磷灰石、方解石以及少量黏土矿物组成。呈圆锥形或圆柱形,多煅后敲碎用。该品味涩性凉,能镇惊安神、除烦清热,治心悸、失眠等。2.地龙:为环节动物门蚯蚓科动物参环毛蚓,俗称环毛蚯蚓的干燥体。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性寒,味咸。可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等。
3.龙子衣:药方常写龙衣、蛇蜕,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采集,除去泥沙,干燥。气微腥,味淡或微咸。具有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角膜出翳,喉痹,疔肿,皮肤瘙痒等。4.龙葵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龙葵植物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种子所含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味甘,性温,无毒。主治急性扁桃体炎,疔疮。
5.五爪龙:学名乌蔹莓,是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又名乌蔹草、五叶藤、母猪藤。生于旷野、山谷、林下、路旁。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祛风除湿、祛瘀消肿、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的功能,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6.龙胆:为龙胆科植物及中药材龙胆的统称。中国有龙胆属240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龙胆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和根茎入药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龙胆对治疗头发全脱也有很好的疗效。
7.龙齿: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牙齿的化石。龙齿性凉,味甘涩,功能镇惊安神,清热除烦。主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身热心烦。8.龙血竭;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的树脂,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及东南亚国家。主要成分为龙血素B,微有清香,味淡微涩。功能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妇女气血凝滞,外伤出血,脓疮久不收口。
3、古代有哪些医生发明了中药而且有成就?
扁鹊(公元前五-四世纪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诞生於山东长清县。通晓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精於切脉、望色、听声、问诊,尤擅长於推究病源。对导引,吐纳和气功等各种健身祛病之法各有建树,著述多以失传现存《难经》等都后人托名之作。
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 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孙思邈(五四一-六八二)
唐代医学家。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各科的诊疗方法等均有精辟的论述。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丰富了中国医学宝库。
张仲景
东汉末医学家.名机,诞生於河南南阳县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所倡六经分证和治原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闲宝践的基本准绳。
我国古代四大名医有⑴扁鹊(战国);⑵华佗(东汉末); ⑶李时珍(明);⑷张仲景(东汉末)。
葛洪(二八三-三六三)
晋、医学家。炼丹行家,道教理论家。对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行等著造诣精深。著述包括天文、潮汐、军事、兵法、人物传记、杂记、气功等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躯。现存所著《肘后储急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对肺结核、麻风、天花、恙虫病等世界最早的记载,开创了中医传染病学和临床症学的先河。
皇甫谧(二一五-二八二)
魏晋问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诞生於甘肃平凉县西北朝那镇。博学多才,对经史各家及文字史等都有很高的造诣。他还是我国第一个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中年刻苦钻研医学,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是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李时珍(公元1518-1593)
明医学家,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春人。着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称作“东方医学的巨典”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流传於世。
钱乙(公元 1020 -1101)
宋.著名儿科医学家。字仲阳,山东东平县人。曾任太医丞。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儿科造诣最高。被尊为中医儿科鼻祖。著述多已失传,谨有《小儿药证直诀》流传至今。书中载述的五脏补泻诸万为后世医家广为采用。
叶天士(一六六七-一七四六)
清、医学家。名桂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并有重要的建树,尤其对一些疑难重危病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著《温热论》对温病的理论、诊断、和治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是温病学的奠基人。后人根据叶氏所存医案整理成册,还出现了一批托名著作。
朱丹溪(一二八一-一三五八)
元医学家,名震亨、字彦修诞生於浙江羲与县赤岸镇在学术上强调养阴和泻火二法,被称为“养阴学派”的鼻祖对火症的治疗有精辟的论述在熟性病的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植。著有《局方发探》、《格致馀论》、《素问纠略》、《本草衍羲补遗》、《伤寒辨疑》、《外科精要发探》等。
孔伯华,擅治温热病(发高烧及部分传染性疾病);
孔伯华(公元1884--1955),是我国近代一位具民族气节的医学家,幼承家学,研讨古医籍,解放前(1929年)曾与萧龙友先生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历时十四年,毕业生达七百余人,1918年曾赴农村开展防疫工作,成绩卓著,开我国防疫工作之先河,编有《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十卷。擅长温热病学,喜用石膏……
萧龙友,擅治虚劳病;
萧龙友(1864-1962),为前清拔贡。精通文史,以文为医,医文并茂;善读书,多批校,生前曾将一部《医方类聚》赠送给北京中医学院,我们在阅读中,发现字里行间加批加议,勤求古训,堪为后学楷模
4、老祖宗留下的养生秘方,有哪些流传至今?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其中所蕴含的天文、地理、人文、医学等知识涉猎非常之广,最重要的是经过了上千年的流传,它们没有被时代所埋汰,反而是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好比我们的中医药,很多人应该第一反应就想起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或者是“医圣”张仲景,但其实最早奠定中医药学基础的是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而老祖宗们留下的养生秘方可谓是实用又简单,比如专治失眠的酸枣仁汤、生津润肺的秋梨膏。
酸枣仁汤是非常适合现代的上班人群和学生党群体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负担也很重,因此很多年轻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失眠症,当然也包括熬夜导致的睡眠质量奇差。而酸枣仁汤是一剂流传了上千年的古老良方了,它出自张仲景之手,对失眠具有极好的调理效果。它的主要配方是炒熟的酸枣仁、甘草和茯苓等,熬煮方法也十分简易。只需事先将药材进行浸泡,大约一小时之后再注入清水,用大火把水烧开之后再用小火慢煮,分三次服用即可。
秋梨膏据传最早是在唐代的时候就出现了,而且是专门为宫廷贵族所秘制的调理药方。秋梨膏的功效主要针对的是时令转变、天气干燥而引起的咳嗽,它可以起到止咳、生津润肺的功用。其主要配方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梨子,将梨子削皮切成块然后再榨成汁液,份量大约控制在一碗即可。之后再将准备好的去核大枣、薄片生姜连同冰糖一起放到梨汁当中,加水大火煮沸,再转文火熬制。待汁液被熬成二分之一时再加入百合继续小火慢熬,直至大概呈膏状即可关火,拌入蜂蜜,秋梨膏便大功告成了。
除了上述介绍的两种养生秘方,还有用以驱寒补血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被称“妇科第一方”的四物汤、治疗肾虚滋阴的六味地黄汤等。老祖宗研制和留下的养生秘方数量之大,直至今日依然被中医药界奉为良方并且被不断沿用,哪怕是普通人家,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食用这其中的一两道良方。但是遗憾的是,在对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医药秘方理论的发扬和继承方面,我国的作为却还远不及日韩等国,希望今后能更好地重视并将这些珍贵的秘方继承发扬下去。
5、中医养身古方?
中国人养生比较讲究古方,这些古方都是经过很长的历史沉淀下来的,价值非常的高。
富人吃人参 穷人吃黄精
俗话说“富人吃人参,穷人吃黄精”。黄精这个东西,补肺健脾、补肾益气的效果非常好。在古代养生学家眼中,黄精是延年益寿的好东西,有“久服成仙”之说。《神仙芝草经》中记述:“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黄精在农村用得很多,山上经常挖得到。有人劳损脱力,家人就会去山上挖一点,蒸晒后泡酒喝或者炖鸡吃。
和其他药材比起来,黄精口感糯甜,最简单的服用方法是切片当零食吃或者泡茶喝。如果要补肺,可以用黄精加冰糖炖着吃,冰糖本身凉润,和黄精配在一起最能补肺。要补肾的话,就加枸杞炖着吃,枸杞是补肾益精的,加一起就加强了黄精的补肾效果。要健脾养胃的话,就和山药一起炖鸡,再放点陈皮,糯而不黏,味道很好。黄精在药店里可以买到,注意不要买生的,一定要买制过的。
九制黄精补益作用最强。齐凤军说,把黄精洗净后置锅中蒸熟,再摊开晾干,然后再蒸再晾晒,反复九次蒸晒。这种“九蒸干”与人参一样,都是大补的。
常喝“降气汤” 可以畅气血
陆游得85岁高寿,且晚年耳聪目明、身轻体健,据说与他常年喝“降气汤”有关。
降气汤:香附子、姜黄、甘草同末(研磨成粉),沸汤煎,晨起空腹服三钱,可令人年八十余仍然步履矫健、耳聪目明。其中,香附子是理气圣药,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姜黄辛辣走窜,兼以活血;甘草调和致中,能让所有的药在一起和谐共处,密切配合。三者配伍,能行气机、畅气血。
日本冲绳是世界长寿之乡,食用姜黄被认为是冲绳人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姜黄被称为“天然的消炎剂”,有很好的止痛消炎的作用,日本人几乎家家都备着。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如果全身气血通畅、调和,就不会有大毛病;反之,如果长期心情不好、精神压力过大、气血淤积,很容易引起疾病而折寿。“降气汤”能疏通气血、解郁理气,大家可以长期服用,对身体有益无害。
不过,“降气汤”也不是人人能喝的,胃不好和肝脏有病的人要慎用。
古方的是不是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我们应该要知道古方的使用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有很多的人群是不适合使用古方的。大家使用古方的时候注意一下,实在不知道怎么使用的可以问医生。
6、养生的药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