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生知识 > 道教养生密诀

道教养生密诀

发布时间:2020-07-13 04:39:08

1、正统道教中有七仙女,织女一说吗?

我不是道教的。但是我想回答你。
王母娘娘是有的。七仙女估计是民间的神话传说。
西王母
道教创立以后,西王母被纳入神系,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所治群仙无量也”。后来《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二又宣称她是自“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生而飞翔,以主毓神元奥于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而成太阴之精,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属。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入天庭,都要“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
,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
据说黄帝讨蚩尤之暴,咸所未禁,当黄帝归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的真符,裁其战略密诀:“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细心研读了玄子之术后,遂克蚩尤于中原。当虞舜摄位佐尧治事时,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环。舜即位后,又授舜以神州地图,遂使舜建功立业。在黄帝九州疆域的基础上,将疆域扩展为十二卅。此时王母又遣使献给舜一种古雅的乐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风。
魏时,曹植作《仙人篇》颂日:“东过王母庐,俯视五岳间。”这“王母庐”即今之山东泰山脚下王母池,唐代时称之为瑶池。据载,王母曾于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后创建道观加以祭祀,隋朝李谔有文日:昔黄帝建岱岳观,遣玉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
此外,崇奉西王母的内容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亦有体现。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调和阴阳,致召万灵,统括真圣,“若隐若现,运百灵而准今”的女仙。他有“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元乐,百岁蟠桃,开金碧之灵园”。他的神威,使“十方高圣同拥护,九曜仙真共策行”。如此高圣仙真,当然会赢得普遍的尊敬和信奉。据说西王母的诞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谓为“蟠桃会”。同时,她还常出入天庭,赐福赐寿于人间的善男信女。

2、什么是道家所推崇的治国之重要秘诀

无为而治是道家治国之根本,而黄老政治就是从其发展而来,对于农业社会国家的治理发展有巨大的做用。具体的几条实施方法用现在的话概括的说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新农业产区的开发和利用,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商业活动,对经商者提高税收,降低经商者的社会地位。制定宽松的法律法规(鸡毛蒜皮的小事能不管就不管)。开放一部分国家垄断性产业如盐业和冶金。鼓励出行免除过路过桥费用。

3、姜子牙活了139岁,他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姜子牙的长寿的秘诀就是小就修炼道教的内家修炼之法,还有他经常去钓鱼,附近的环境好,空气清新,从而养成他超然的性格。加上他长期吃鱼,鱼的营养价值高,所以他可以活到139岁是很正常的。

首先我们都知道姜子牙从小就修炼道教的内家修炼之法,要知道人到了一定岁数,就可以让自己吸收天地精华,时间一久就可以延年益寿,而姜子牙拥有豁达和淡薄的性格,就非常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要知道姜子牙在没有成名之前,他非常喜欢钓鱼,基本上是天天都去,日复一日,不间断的去钓鱼,我们都知道钓鱼是要耐得住性子,因为钓鱼需要很长时间都要拿着一根钓竿,还不可以动。

要老老实实坐在哪里,等鱼儿上钩,加上姜子牙从来不会想要钓多少鱼,他是顺其自然。可以钓到就钓,不可以钓不到也没有什么关系。还有就算鱼自己跑到姜子牙面前,只要不鱼儿自己咬到钩上。姜子牙都不会去抓,试问一个人做到这样超然,他能不长寿吗?基本上他都没有什么烦恼了。

垂钓的溪边氧含量充沛,通常环境清幽,听着大自然的鸟语风声,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不断地甩杆子,收杆子可以让身体得到锻炼,四肢筋骨都可以舒展,舒筋活血。

接着想说的是姜子牙在在钓鱼的过程中,除了磨练自己的毅力,关键还是锻炼了自己的耐性。让姜子牙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宠辱不惊,不会给外界影响到,干扰到。也可以快速看出事情的发展规律,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就是古代的食物是纯天然的,一点污染都没有,不像我们现代,食品经常出事。加上鱼类的蛋白质非常高。可以从医学的角度上看,估计姜子牙活到150岁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4、练道教内丹术如何补漏

这个问题多了。补漏一般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修行才行。还要不能性行为。想都不可以。
每天打坐。吃素。少吃最好。以水为主。
练到阳光冲关时就好了。但紧要关头不可以泄精气。因为有魔扰。会前功尽弃。所以一定要清心寡欲才行。

就到这里。这只是简单的说法。不是练功的密诀哦。

5、生活小常识:怎样养生

您好,百我认为可以经常梳头,伸懒腰,踮脚尖,深呼吸,搓足心,少吃盐等等。我理解的养生是指人们通过各度种各样的方法保护生命健康,增强体质以及预防疾病,这内样就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关于医事活动或者事情。谢谢。容

6、道家养生的秘诀有哪些

养生保健百秘诀一:多喝粥
粥补人、养胃,历来都被养生家视为养生保健的最佳食物。它由大米经过熬制而成,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度。粥温和易进食,摄生养体,适合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消化能力不好,进食比较少的老年人。常喝粥,能为老人补充能量,强身健体知,延年益寿。
养生保健秘诀二:常饮茶

也是养生保健的佳品,其抗衰老作用让人惊叹,甚道至超过维生素E的18倍。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色素能防治老年人常有的动脉硬化,有些茶还有高效的防癌功能。
经过调查显示,每天饮茶的老回年人寿命普遍都比较长。喝茶的确有益答健康,比如枸杞参茶就有滋补抗衰老的作用,平日里可以在茶里加入枸杞和西洋参,充分利用了

7、"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下半句的意思? 是告诉我长生的秘诀还是祝福我长生呢?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意思是: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是指仙人指点我长生的秘诀。

结发受长生: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原文: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译文:

天上宫阙,白玉京城,有十二楼阁,五座城池。

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此诗流传最广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句。其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雕饰:指文章雕琢。

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

(7)道教养生密诀扩展资料

题下原注:“江夏,岳阳。”韦太守良宰:即江夏郡太守(鄂州刺史)韦良宰。《元和姓纂》卷二韦氏彭城公房:“庆祚生行祥、行诚、行佺。……行佺,尚书右丞,生亮宰、利见。”此诗之韦良宰当即其人,即韦行佺之子,韦利见之兄。

天上二句: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

结发句:指年轻时接受道教长生不老之术。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此诗作于李白从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滞留江夏时,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通过写古述今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和对乱世的忧愤。

8、道家炼丹术,升仙必备秘诀有没有

这些都是不传之秘,你在这里怎么可能找得到真传呢?只有因缘巧合,遇到了真正有本事的高道,又愿意收你做徒弟,才会传授给你的。

9、我对炼丹术很好奇 炼制丹药是为了长生不老还是脱掉肉体升仙。这都是道家的秘诀本领

火药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

10、道家养生的睡功如何练?

睡功是为了增加修炼时间,提高功法。在睡觉时修炼功夫,道家有《蛰龙秘诀》专讲睡功,据说此法为陈抟老祖所传。
道家养生睡功的姿势是:头靠东方而卧,侧着身体而眠。好像犬之屈身而睡,又似龙之盘曲环绕。一手屈臂而枕头,一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左手屈则右脚伸,右手屈则左脚伸),一只脚绻回(左手伸则右脚绻,右手伸则左脚绻)。神意不可驰逐于外物,气机自然安定和平。收敛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神与气自然和合凝聚,结成内丹。
诀曰:“道在守本命,真火暖外肾。回光内视,神住丹田。”
其法先向左边侧身而卧,左手托腮,右手握住外肾。左腿全屈,右手半屈半伸。心神凝定于下丹田之中,默数呼吸出入数,共数360息。心息相依,神勿外驰,绵绵密密,不即不离。数过360息,够一周天之数。之后正身仰卧,两手握住外肾,着力往前,挣12下,两腿往前用力伸。然后闭气腾身,玉枕、脚跟和手掌着床,其他部位悬空,闭一口气腾一次,连续腾身三次,而后还虚养静。
再向右边侧身,照前行功360息,够一周天之数。仍旧正身仰卧,两手握住外肾,照前行功,着力12下,向上闭息腾空三次,还虚养静。
最后,侧身用手抱住肾囊,神注下丹田,若存若亡。
一念不生,主静立极,先存后忘,入于混沌。
此种道家养生睡功法,比较适合老年人炼习。运用得宜,则外肾温暖,而阳气再生。以后睡眠醒来之时,便有一阳初动的景象发生,此时应当用采取外药的功夫和炼精化气的口诀,再用“睡功秘诀”继续温养。临近天明之时,再照以上方法行功数息,最后还虚养静。至此,则一宿之功完毕。
上面是我网上找到方法
事实只是把盘坐变成睡的姿态,方法是一样
只是看起是睡着,事实上你在打坐

与道教养生密诀相关的内容